本實用新型涉及孔位檢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
背景技術:
氣缸被廣泛地應用于印刷、半導體、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等等,氣缸在加工過程中需要對其各個孔位進行測量,并檢測氣缸的螺紋孔位是否合理與精確。在對氣缸螺紋孔進行檢測時,使用傳統的測量游標卡尺、塞規、卡規等,都無法精確且快速地檢測出氣缸螺紋孔的位置是否精確,無法使氣缸加工檢測的過程快速高效地進行。
申請號為CN201510941969的中國發明公開了一種氣缸U面螺紋孔位置規,包括底座和棱形銷,所述底座的圓心處設置有基準軸,且底座上設置有測量銷,棱形銷安裝在基準軸的前方。底座的左上角設置有刻印塊,底座的邊角處設置有倒角。該氣缸U面螺紋孔位置規通過基準軸和棱形銷的配合使用,使螺紋孔位置規快速的定位;通過測量銷直接插入待測孔位,直觀的測出螺紋孔位置是否合格,加快了氣缸上螺紋孔位置的檢測效率。
如圖1所示的氣缸半精件1,包括中央的環形套101,環形套101外邊緣設有圓弧形的第一連接部102,第一連接部102對面的環形套101外邊緣設有矩形的第二連接部103;環形套101上沿周向均勻設有若干第一通孔104,第一連接部102和第二連接部103上分別設有第二通孔105,第一連接部102上還設有第三通孔106,且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第三通孔106的孔徑逐漸增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快速檢測該氣缸半精件的螺紋底孔的思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可以快速定位螺紋孔位置,避免繁瑣的檢測步驟,加快氣缸上的螺紋孔位置的檢測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包括矩形的面板,面板中央設有中心孔,面板上還設有與氣缸半精件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對應布置的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中心孔、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對應穿插有中心柱、第一插銷、第一定位銷、第二插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氣缸半精件環形套中央的孔與螺紋底孔位置規的中心孔對準,第二通孔和第二定位孔對準,氣缸半精件嵌套面板便可實現快速定位的作用;第一通孔和第一定位孔對準,第三通孔和第三定位孔對準,第一插銷、第二插銷分別插入第一通孔、第三通孔,便可用于檢測氣缸半精件的螺紋孔位置是否精準;第一通孔檢測完后,還可將第一插銷拔下繼續檢測剩余的第一通孔的位置。
優選的,中心孔的孔徑比環形套中央的孔徑小,中心柱包括中心頂柱和中心底柱,且中心頂柱與環形套中央的孔直徑相同、長度更短,底柱與中心孔的直徑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中心孔的孔徑設計成比氣缸半精件環形套中央的孔徑小后,中心柱分為臺階狀的兩段,頂柱嵌套在環形套中央,底柱嵌套在面板的中心孔內,由于底柱的直徑比頂柱的直徑小,因此在中心柱插入環形套內后,底柱進一步縮小了定位的范圍,頂柱和底柱兩種尺徑的限位使得氣缸半精件在螺紋底孔位置規上的定位更加精準;中心頂柱的長度小于環形套中央的深度,在檢測完畢后,更加方便檢測人員抓取在氣缸半精件的環形套位置處,并從螺紋底孔位置規上將氣缸半精件取下。
優選的,中心柱底部設有未貫穿的第四定位孔,面板底部設有與第四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墊片,第四定位孔內插設有第二定位銷。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加工問題,氣缸半精件環形套中央的圓孔不一定能夠與中心柱的頂柱完全契合,或者中心柱的底柱并不一定能夠與面板上的中心孔完全契合,這時都會導致氣缸半精件的定位出現偏差,當在中心柱底部設置第四定位孔后,第二定位銷配合墊片使用,墊片上的通孔和中心柱上的第四定位孔能夠將中心柱較為精準地定位在中心位置,在檢測螺紋孔時,氣缸半精件和螺紋底孔位置規不易發生偏移,從而提高螺紋檢測的精準度。
優選的,中心柱底部設有未貫穿的螺紋孔,面板底部設有與螺紋孔配合使用的墊片,螺紋孔連接有螺栓螺母。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中心柱底部設置螺紋孔,通過螺栓和螺母以及墊片之間的摩擦力作用將中心柱限位在螺紋底孔位置規的中心位置,防止在檢測螺紋時中心柱發生移動而導致氣缸半精件和螺紋底孔位置規之間發生相對移動,最終影響螺紋位置的檢測精度。
優選的,面板的底部還設有若干支腳。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螺紋底孔位置規的面板底部設置支腳后,面板距離檢測工作臺表面有了一定的距離,螺紋底孔位置規就可以用于檢測不同厚度的氣缸半精件,第一定位銷、第一插銷和第二插銷的底柱即使超出了面板底部也沒關系,螺紋底孔位置規的利用率提高。
優選的,面板底部設有若干連接孔,支腳頂部設有與連接孔配合使用的連接凸臺。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連接孔和連接凸臺的配合使用,使得支腳可以從面板上拆卸取下,這樣便可以根據檢測需要選擇安裝支腳或不安裝支腳,另外還可以安裝不同高度的支腳,使得螺紋底孔位置規能夠在檢測不同厚度的氣缸半精件,第一定位銷、第一插銷和第二插銷的底柱超出面板時能有足夠的空間。
優選的,第一插銷包括第一頂柱和第一底柱,第一底柱的直徑與第一通孔、第一定位孔的直徑相同,比第一頂柱的直徑小,第一底柱的長度大于第一通孔與第一定位孔的深度之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第一插銷分別為第一頂柱和第一底柱兩部分,由于第一頂柱的直徑比第一底柱的直徑大,在測量時便可方便地卡在氣缸半精件上,不會從第一通孔和第一定位孔內掉落下去,在檢測多個螺紋孔時無需人工把持,方便操作;且可以用于檢測不同大小的螺紋孔,即使螺紋孔的直徑大于第一插銷的第一底柱直徑,第一插銷也不會掉落下去。
優選的,第一定位銷的長度小于第二定位孔加第二通孔的深度之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第一定位銷的長度設計成短于第二定位孔和第二通孔的深度之和后,當用螺紋底孔位置規檢測完螺紋孔后,將手抓取在第二定位孔內方便將氣缸半精件從面板上拿起,第一定位銷容易與第二定位孔分離,氣缸半精件更容易從面板上取下。
優選的,第二插銷包括第二頂柱和第二底柱,第二底柱的直徑與第三通孔、第三定位孔的直徑相同,比第二頂柱的直徑小,第二底柱的長度大于第二通孔和第三定位孔的深度之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插銷分為第二頂柱和第二底柱后,由于第二頂柱的直徑比第二底柱的直徑大,因此第二插銷會卡在氣缸半精件表面而不會沿著第三通孔和第三定位孔掉落下去,在檢測多個螺紋孔時無需檢測人員用手把持著多個第二插銷,操作更方便;且可以用于檢測不同大小的螺紋孔,只要被檢測螺紋孔的直徑小于第二插銷的第二頂柱的直徑,第二插銷就不會從第三通孔和第三定位孔內掉落。
優選的,面板的四角設有倒角。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面板的四個角加工成倒角,倒角為鈍角,相比于直角在操作時不容易傷到人,更為安全。
綜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結構簡單,通過中心柱和第一定位銷的配合使用,便可以使螺紋底孔位置規快速地定位在氣缸半精件上,避免了卡位不準的現象,提高了檢測精度;同時通過第一插銷、第二插銷直接插入待檢測的螺紋孔,直觀精確地測出螺紋孔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加快了氣缸半精件的螺紋孔檢測速度,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氣缸半精件示意圖;
圖2為螺紋底孔位置規示意圖;
圖3為面板示意圖;
圖4為中心柱示意圖;
圖5為第一插銷示意圖;
圖6為第一定位銷示意圖;
圖7為第二插銷示意圖;
圖8為墊片和第四定位孔示意圖;
圖9為支腳和連接孔示意圖;
圖10為支腳示意圖;
圖11為氣缸半精件和螺紋底孔位置規配合圖。
附圖標記:1、氣缸半精件;101、環形套;102、第一連接部;103、第二連接部;104、第一通孔;105、第二通孔;106、第三通孔;2、螺紋底孔位置規;201、面板;202、中心孔;203、第一定位孔;204、第二定位孔;205、第三定位孔;206、中心柱;206a、中心頂柱;206b、中心底柱;207、第一插銷;207a、第一頂柱;207b、第一底柱;208、第一定位銷;209、第二插銷;209a、第二頂柱;209b、第二底柱;210、第四定位孔;211、墊片;212、連接孔;213、支腳;213a、連接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氣缸半精件,包括中央的環形套101。環形套101的上表面沿周向均勻設置有五個第一通孔104。環形套101外邊緣設有圓弧形的第一連接部102,第一連接部102上表面的一端設有一個第二通孔105,另一端設有一個第三通孔106。環形套101外邊緣位于第一連接部102對面設有矩形的第二連接部103,第二連接部103的上表面設有一個第二通孔105。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第三通孔106的直徑逐漸增大。
如圖2~4、11所示,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包括矩形的面板201,面板201的四個角加工成倒角。面板201中央設有中心孔202,中心孔202的直徑小于上述氣缸半精件1環形套101中央的圓孔直徑。環形套101中央及中心孔202內穿插有中心柱206,中心柱206包括中心頂柱206a和中心底柱206b,中心底柱206b的直徑等于中心孔202的直徑,中心頂柱206a的直徑大于中心底柱206b的直徑,中心頂柱206a的長度小于環形套101中央的圓孔深度。
如圖2~3、5、11所示,面板201上與第一通孔104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第一通孔104相同的第一定位孔203,第一通孔104與第一定位孔203內穿插有第一插銷207。第一插銷207包括第一頂柱207a和第一底柱207b,第一底柱207b的直徑等于第一定位孔203的直徑,第一頂柱207a的直徑大于第一底柱207b的直徑,第一底柱207b的長度大于第一通孔104加第一定位孔203的深度之和。
如圖2~3、6、11所示,面板201上與第二通孔105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第二通孔105相同的第二定位孔204,第二通孔105和第二定位孔204內穿插有第一定位銷208。第一定位銷208的直徑等于第二定位孔204的直徑,第一定位銷208的長度小于第二定位孔204加第二通孔105的深度之和。
如圖2~3、7、11所示,面板201上與第三通孔106對應的位置處設有與第三通孔106相同的第三定位孔205,第三通孔106和第三定位孔205內穿插有第二插銷209。第二插銷209包括第二頂柱209a和第二底柱209b,第二底柱209b的直徑等于第三定位孔205的直徑,第二頂柱209a的直徑大于第二底柱209b的直徑,第二底柱209b的長度大于第三通孔106加第三定位孔205的深度之和。
當對氣缸半精件1進行螺紋檢測時,首先將中心柱206放在螺紋底孔位置規2的中心孔202內,并調整好位置;用手指抓取在氣缸半精件1的環形套101內外邊緣,將環形套101中央的圓孔與中心柱206對準后再將氣缸半精件1套在中心柱206上;慢慢轉動氣缸半精件1,使其調整到第一通孔104、第二通孔105和第三通孔106分別對準螺紋底孔位置規2面板201上的第一定位孔203、第二定位孔204和第三定位孔205的位置;再進一步將第二通孔105和第二定位孔204準確對準,然后將第一定位銷208順著第二通孔105插入第二定位孔204內,分別插好第一連接部102和第二連接部103上的兩根第一定位銷208,氣缸半精件1就被精準定位;開始檢測氣缸半精件1的螺紋是否合格,用第一插銷207順著第一通孔104插入第一定位孔203內,由于第一插銷207的第一頂柱207a比第一底柱207b直徑大,因此第一插銷207插入第一定位孔203后卡在氣缸半精件1表面不會掉下去,這樣就可以繼續用第一插銷207檢測剩余的四個第一通孔104;用第二插銷209順著第三通孔106插入第三定位孔205內,同樣由于第二頂柱209a的直徑大于第二底柱209b的直徑,因此第二插銷209也不會掉下去;最后根據第一插銷207、第二插銷209是否能準確地插入第一通孔104和第一定位孔203、第三通孔106和第三定位孔205,判斷氣缸半精件1的第一通孔104、第三通孔106的位置及大小是否加工合格,是否需要進行再加工,由此使提高氣缸半精件1的螺紋底孔達到使用標準。
實施例2
如圖8所示,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于,中心柱206的底部開有未貫穿的第四定位孔210,面板201底部設有與第四定位孔210配合使用的墊片211,第四定位孔210內插有第二定位銷。
在將第一定位銷208插入第二定位孔204后,再將第二定位銷插入第四定位孔210,通過第四定位孔210和第二定位銷的作用將中心柱206進一步限定在準確的位置,防止因中心柱206與中心孔202的大小不一致導致在檢測時中心柱206晃動引起氣缸半精件1不能固定,影響檢測精準度。
實施例3
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實施例2的區別在于,中心柱206的底部設有未貫穿的螺紋孔,面板201底部設有與螺紋孔配合使用的墊片211,螺紋孔連接有螺栓螺母。
在將第一定位銷208插入第二定位孔204后,再通過螺栓螺母和墊片211的作用將中心柱206進一步限定在準確的位置,防止因中心柱206與中心孔202的大小不一致導致在檢測時中心柱206晃動引起氣缸半精件1不能固定,影響檢測精準度。
實施例4
如圖9~10所示,一種螺紋底孔位置規,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的區別在于,螺紋底孔位置規2的面板201底部四個角處開有連接孔212,連接孔212內連接有支腳213,支腳213的頂部設有連接凸臺213a,連接凸臺213a嵌在連接孔212內。
在測量厚度較小的氣缸半精件1時,通過安裝支腳213來增高面板201底部距離工作臺的高度,這樣第一插銷207、第二插銷209等插入第一定位孔203、第三定位孔205后就不會因為第一底柱207b、第二底柱209b超出面板201而影響檢測。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