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大氣采樣儀。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近年來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給城市居民帶來了諸多健康安全方面的危害和威脅。隨著許多先進分析方法的陸續開發,環境樣品的分析測試水平得到極大提高。但是,環境大氣樣品的采集工作還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目前常用的大氣主動式采樣設備因體積大、需要使用電力驅動等,使野外大規模采樣難以進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有學者提出了大氣被動采樣的理念。PAS以環境介質間的濃度差為驅動力,通過氣體分子擴散、吸附、沉積作用及滲透原理,實現吸附材料對目標污染物的捕獲。PAS具有體積小,攜帶方便,無需電力補給等優點,能夠較長的時間來采集環境中低濃度的有機污染物,進而獲得污染物時間加權平均濃度以反映人類長期暴露于污染環境中的生存狀況。公眾對環境污染、霧霾天氣惡化日趨“民怨沸騰”。
現有的大氣采樣裝置結構復雜、體積較大,檢測效果較差,有待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大氣采樣儀,使用效果好。
一種大氣采樣儀,包括采樣頭、進氣管、吸氣機構、連接管、檢測箱、出氣管、第一攪拌機構、多個第二攪拌機構、動力單元;
采樣頭安裝在進氣管的第一端;進氣管的第二端與吸氣機構連接;
連接管的第一端與吸氣機構連接,連接管的第二端置于檢測箱內;
檢測箱內放置有吸收液,吸收液的液面置于連接管的第二端的上方;
出氣管的第一端置于檢測箱內并置于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
第一攪拌機構包括第一攪拌軸、第一攪拌葉、第一齒輪,第一攪拌軸的一端置于檢測箱內;第一攪拌葉、第一齒輪均安裝在第一攪拌軸上,第一攪拌葉置于檢測箱內;
多個第二攪拌機構以第一攪拌軸的軸線為中心均勻分布,第二攪拌機構包括第二攪拌軸、第二攪拌葉、第二齒輪,第二攪拌軸的一端置于檢測箱內;第二攪拌葉、第二齒輪均安裝在第二攪拌軸上,第二攪拌葉置于檢測箱內;第二齒輪和第一齒輪嚙合;
動力單元用于驅動第一攪拌軸轉動。
優選的,還包括多個排氣管,多個排氣管均置于檢測箱內并置于吸收液的液面的下方,多個排氣管均與連接管的第二端連接。
優選的,檢測箱上設有排雜口;連接管的管壁上設有進水口;
還包括第一閥門、第二閥門、水泵,第一閥門安裝在連接管上且位于進水口的上游側,第二閥門安裝在出氣管上;水泵與進水口連接。
優選的,出氣管上安裝有加熱器。
優選的,吸氣機構包括箱體、隔板、移動片、第一轉動膜、第二轉動膜、轉輪、手柄、連桿、連接件;
箱體上設有進氣孔、出氣孔,箱體的頂壁上設有安裝孔;
進氣管的第二端與進氣孔連接;連接管的第一端與出氣孔連接;
隔板置于箱體內并將箱體的內部空間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上設有連接孔;
移動片置于第一腔室內并將第一腔室分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移動片與箱體、隔板均可移動連接;
進氣孔、連接孔均與第二收容腔連接;
連接孔、出氣孔均與第二腔室連接;
第一轉動膜置于第二收容腔內,第一轉動膜的第一端與箱體的側壁鉸接,第一轉動膜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第一轉動膜用于封閉或打開進氣孔;
第二轉動膜置于第二腔室內,第二轉動膜的第一端與隔板鉸接,第二轉動膜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第二轉動膜用于封閉或打開連接孔;
轉輪轉動安裝在箱體的頂壁上;
手柄安裝在轉輪上;
連桿置于安裝孔的內側,連桿的第一端與移動片連接,連桿的第二端通過連接件與轉輪的邊緣鉸接。
優選的,箱體上還設有換氣孔,換氣孔與第一收容腔連接。
本實用新型中,利用手柄帶動轉動轉動,通過連接件、連桿帶動移動片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不斷的壓縮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外界的氣體經過進氣管、進氣孔進入第二收容腔內,而后,經過連接孔內進入第二腔室,再經過連接管進入檢測箱內。
利用吸收液對氣體進行過濾、凈化,以吸收或阻留污染物。后續對吸收液分析處理即可。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采樣準確,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結合;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大氣采樣儀,包括采樣頭1、進氣管2、吸氣機構、連接管3、檢測箱4、出氣管5、第一攪拌機構、多個第二攪拌機構、動力單元6。
吸氣機構包括箱體19、隔板20、移動片21、第一轉動膜22、第二轉動膜23、轉輪24、手柄25、連桿26、連接件27。
箱體19上設有進氣孔28、出氣孔29,箱體19的頂壁上設有安裝孔。
隔板20置于箱體19內并將箱體19的內部空間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20上設有連接孔30。
移動片21置于第一腔室內并將第一腔室分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移動片21與箱體19、隔板20均可移動連接。
進氣孔28、連接孔30均與第二收容腔連接;連接孔30、出氣孔29均與第二腔室連接。
第一轉動膜22置于第二收容腔內,第一轉動膜22的第一端與箱體19的側壁鉸接,第一轉動膜22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第一轉動膜22用于封閉或打開進氣孔28。
第二轉動膜23置于第二腔室內,第二轉動膜23的第一端與隔板20鉸接,第二轉動膜23的第二端為自由端,第二轉動膜23用于封閉或打開連接孔30。
轉輪24轉動安裝在箱體19的頂壁上;手柄25安裝在轉輪24上。
連桿26置于安裝孔的內側,連桿26的第一端與移動片21連接,連桿26的第二端通過連接件27與轉輪24的邊緣鉸接。
采樣頭1安裝在進氣管2的第一端;進氣管2的第二端與進氣孔28連接。
連接管3的第一端與出氣孔29連接,連接管3的第二端置于檢測箱4內。
檢測箱4內放置有吸收液,吸收液的液面置于連接管3的第二端的上方。
出氣管5的第一端置于檢測箱4內并置于吸收液的液面的上方。
第一攪拌機構包括第一攪拌軸7、第一攪拌葉8、第一齒輪9,第一攪拌軸7的一端置于檢測箱4內;第一攪拌葉8、第一齒輪9均安裝在第一攪拌軸7上,第一攪拌葉8置于檢測箱4內。
多個第二攪拌機構以第一攪拌軸7的軸線為中心均勻分布,第二攪拌機構包括第二攪拌軸10、第二攪拌葉11、第二齒輪12,第二攪拌軸10的一端置于檢測箱4內;第二攪拌葉11、第二齒輪12均安裝在第二攪拌軸10上,第二攪拌葉11置于檢測箱4內;第二齒輪12和第一齒輪9嚙合。
動力單元6用于驅動第一攪拌軸7轉動。
本實施例還包括多個排氣管13,多個排氣管13均置于檢測箱4內并置于吸收液的液面的下方,多個排氣管13均與連接管3的第二端連接;讓氣體通過多個排氣管13進入吸收液,提高接觸面積,提高吸收效果。
本實施例中,檢測箱4上設有排雜口;連接管3的管壁上設有進水口。
本實施例還包括第一閥門15、第二閥門16、水泵17,第一閥門15安裝在連接管3上且位于進水口的上游側,第二閥門16安裝在出氣管5上;水泵17與進水口連接;使用一段時間后,關閉第一閥門15、第二閥門16,利用水泵17向連接管3、檢測箱4內通入水進行清洗,保證檢測效果。
本實施例中,出氣管5上安裝有加熱器18;保證出氣管5內溫度恒定,對氣體進行干燥,避免測量誤差。
本實施例中,箱體19上還設有換氣孔,換氣孔與第一收容腔連接;保證第一收容腔內壓強穩定。
利用手柄25帶動轉動轉動,通過連接件27、連桿26帶動移動片21不斷的上下移動,進而不斷的壓縮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外界的氣體經過進氣管2、進氣孔28進入第二收容腔內,而后,經過連接孔30內進入第二腔室,再經過連接管3進入檢測箱4內。
利用吸收液對氣體進行過濾、凈化,以吸收或阻留污染物。后續對吸收液分析處理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