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隔聲測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測試框架結構。
背景技術:
在對產品進行聲學性能測試時,部分產品往往需要同時使用混響室和消聲室進行測量(SAE J1400)。為了實現上述測量,通常在混響室和消聲室相鄰的墻體上設置有測試洞口,將待測產品置于測試洞口的中間位置,再對測試洞口進行封堵后,進行隔聲測量。
測試洞口的形狀、大小通常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待測試件的形狀、大小不一致,往往難以將形狀、大小不一致的待測試件安裝在同一個測試洞口內。另外,在對某些大型非建筑構件(例如:汽車車體的某一部分)進行隔聲量測試時,由于待測試件形狀不規則,很難用常規砌墻等方法進行封堵固定。
因此,本領域亟需實現一種便于將形狀、大小不一致的待測試件固定在測試洞口內的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測試框架結構,能夠有效地解決難以將形狀、大小不一致的待測試件固定在測試洞口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測試框架結構,包括:測試框架,用于將待測試件固定安裝在所述測試框架內;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預埋在測試洞口內;所述固定框架套設在所述測試框架的外側,且所述固定框架與所述測試框架之間可拆卸連接;調節框架,用于調節所述測試框架與所述固定框架之間的安裝距離;所述調節框架設置在所述測試框架與所述固定框架之間,且所述調節框架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固定框架。
進一步,所述固定框架的外側壁周側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預埋筋,所述預埋筋用于固定在所述測試洞口內壁上。
進一步,所述固定框架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灌漿口,所述固定框架的側壁上還開設有固定安裝孔。
進一步,所述固定框架的開口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側突出的連接配合部,所述連接配合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測試框架。
進一步,所述調節框架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滾珠槽,所述滾珠槽內安裝有與之適配的滾珠。
進一步,所述調節框架的側壁上設置有密封氈,用于密封所述測試框架側壁與所述調節框架側壁之間的空隙,和/或用于密封所述固定框架側壁與所述調節框架側壁之間的空隙。
進一步,所述測試框架的開口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側突出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固定框架。
進一步,本測試框架結構,還包括:密封條,密封設置在所述測試框架與所述固定框架之間的連接處。
進一步,在所述測試框架的側壁上至少設置有兩個預留孔,所述預留孔的中心線平行于所述測試框架的中心線。
進一步,所述測試框架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若干條向外凸起的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測試框架的中心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測試框架結構,固定框架預埋在測試洞口內,方便安裝調節框架、測試框架;可以搭配測試配件將不同高度、不同形狀的待測試件固定安裝在測試框架內,可有效地解決由于待測試件形狀不規則,很難用常規砌墻等方法進行封堵固定的問題。
另外,還可以根據待測試件的大小,選擇不同大小尺寸的測試框架;將測試框架安裝在調節框架內,調節框架設置在固定框架內;利用調節框架調節測試框架與固定框架之間的安裝距離,以便于將尺寸較小的測試框架固定在固定框架上,可有效地解決難以將形狀、大小不一致的待測試件安裝在同一個測試洞口內的問題。
此外,調節框架設置在固定框架內,可以在安裝測試框架時,方便對測試框架進行細微調節,以實現完全貼合;從而便于更好地將待測試件固定在測試洞口內。
2、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框架的周側壁上設置有預埋筋,對固定框架可以起到定型、加固、初步定位作用;使得固定框架牢靠地埋在測試洞口內。
3、本實用新型中固定框架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灌漿口,在固定框架套入測試洞口內后,為了防止出現間隙,影響隔聲測量的結果;會對其澆灌水泥進行密封;從上往下澆灌水泥時,固定框架底部的水泥會存在澆灌不均勻的缺陷;為了克服這種缺陷,可將水泥從灌漿口灌入,從而讓水泥滲透均勻。
4、本實用新型中調節框架上設置有滾珠,由于安裝有大測試件的測試框架比較重,不方便調整;在使用滾珠后,方便挪動調整測試框架,使得測試框架與調節框架之間實現良好貼合。
5、本實用新型中調節框架的側壁上還設置有密封氈,用于密封測試框架側壁與調節框架側壁之間的空隙,和用于密封固定框架側壁與調節框架側壁之間的空隙,加強了密封效果,從而保證隔聲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6、本實用新型中在測試框架與固定框架之間的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條,加強密封效果、提高整體,進一步保證隔聲測量結果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下面將以明確易懂的方式,結合附圖說明優選實施方式,對一種測試框架結構的上述特性、技術特征、優點及其實現方式予以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測試框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測試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正視圖;
圖4是圖3的A-A剖視圖;
圖5是圖3的B-B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固定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調節框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10—測試框架 11—連接部 12—第一螺孔
13—預留孔 14—加強筋 20—固定框架
21—預埋筋 22—灌漿口 23—連接配合部
24—第二螺孔 25—固定安裝孔 30—調節框架
31—滾珠 32—密封氈 33—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并獲得其他的實施方式。
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它們并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以使圖面簡潔便于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在本文中,“一個”不僅表示“僅此一個”,也可以表示“多于一個”的情形。
如圖1、圖2、圖6、圖7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一種測試框架結構,包括:測試框架10,用于將待測試件固定安裝在所述測試框架10內;固定框架20,所述固定框架20預埋在測試洞口內;所述固定框架20套設在所述測試框架10的外側,且所述固定框架20與所述測試框架10之間可拆卸連接;調節框架30,用于調節所述測試框架 10與所述固定框架20之間的安裝距離;所述調節框架30設置在所述測試框架10與所述固定框架20之間,且所述調節框架30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固定框架20。
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針對上述實施例的改進,本實施例中,所述測試框架10包括由側板圍成的中空、方體狀框架,所述測試框架10的開口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側突出的連接部11,所述連接部11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固定框架20。所述連接部11包括第第一連接法蘭,所述第一連接法蘭設置在所述測試框架10的邊緣開口處,所述第一連接法蘭的凸緣垂直于所述測試框架10的側板;所述第一連接法蘭的凸緣上開設有第一螺孔12。
在所述測試框架10的側壁上至少設置有兩個預留孔13,所述預留孔13的中心線平行于所述測試框架10的中心線。所述預留孔13設置在所述測試框架10的側板內側,所述預留孔13位于所述測試框架10上的同一側板上,所述預留孔13位于所述測試框架10的底部。設置預留孔 13是為了在安裝重型測試框架10時,方便叉車插入預留孔13后,搬移所述測試框架10;當使用小型的試件框,比如1米*0.8米,就不需要設置這兩個預留孔。所述測試框架10的側壁內側設置有若干條向外凸起的加強筋14,所述加強筋14的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測試框架10的中心線。
如圖6所示,針對上述實施例的改進,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框架 20的外側壁周側均勻設置有若干個預埋筋21,所述預埋筋21用于固定在所述測試洞口內壁上。所述固定框架20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灌漿口 22,所述固定框架20的側壁上還開設有固定安裝孔25。所述固定框架 20的開口邊緣處設置有向外側突出的連接配合部23,所述連接配合部 23可拆卸連接于所述測試框架10上的連接部11。所述連接配合部23包括第二連接法蘭,所述第二連接法蘭設置在所述固定框架20的邊緣開口處,所述第二連接法蘭的凸緣垂直于所述固定框架20的側板;所述第二連接法蘭的凸緣上開設有第二螺孔24。螺栓或螺釘穿過第一螺孔12、第二螺孔24,將測試框架10與固定框架20可拆卸連接在一起;在所述測試框架10與所述固定框架20之間的連接處密封設置有密封條。
如圖7所示,針對上述實施例的改進,本實施例中,所述調節框架30的內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滾珠槽,所述滾珠槽內安裝有與之適配的滾珠31。所述調節框架30的側壁內側設置有密封氈32,用于密封所述測試框架10側壁與所述調節框架30側壁之間的空隙;和/或所述調節框架 30的側壁外側設置有密封氈32,用于密封所述固定框架20側壁與所述調節框架30側壁之間的空隙。所述調節框架30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固定安裝孔25相互配合使用的安裝孔33。
針對上述實施例的改進,本實施例中,本測試框架結構還包括測試配件,所述測試配件安裝在所述測試框架10上,用于將不同高度、不同形狀待測試件固定在所述測試框架10內。所述測試配件包括若干個橫桿,若干個橫桿分布在不同水平面或同一水平面上,且若干個橫桿的端部分別固定在所述測試框架10上。所述測試配件還包括若干個豎桿,若干個豎桿的一端分別固接于所述測試框架10,若干個豎桿的另一端分別固接于所述橫桿,且若干個豎桿不在同一直線上。
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均可根據需要自由組合。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