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表面缺陷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電渦流傳感器檢測技術大多是針對靜止的金屬部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使用電渦流傳感器對金屬部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的原理為:電渦流傳感器的探頭具有傳感器線圈,當被測表面與探頭之間的距離發生變化時,探頭中線圈的Q值也發生變化,Q值的變化會引起振蕩電壓幅度的變化,而這個隨距離變化的振蕩電壓經過檢波、濾波、線性補償、放大處理轉化成電壓(電流)的變化值,最終使機械的位移(即被檢測部件存在的間隙)轉換成電壓(電流)。
在使用電渦流傳感器對金屬材質的運動部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時,需要將電渦流傳感器固定在距離運動部件的被測表面具有預訂高度的支撐部件處,使得電渦流傳感器能夠在運動部件的運動過程中與其被測表面持續保持預定距離,從而可以通過電渦流傳感器對運動部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但是由于金屬材質的運動部件通常采用鑄造、磨削等工藝進行加工,因此加工后形成的表面的平整度較差。而且由于運動部件在工作過程中始終受到運動的作用力,可能會導致運動部件出現變形的問題,進一步加重其被測表面的不平整度。而電渦流傳感器在對被測表面進行檢測時需由于被固定于預定高度處,因此在被測表面的不平整或者變形,以及運動部件的運動偏移量等原因的影響下,增加了電渦流傳感器對被測表面的缺陷檢測出現誤判的可能性,造成運動部件的缺陷檢測結果不準確的問題。
因此,亟需一種新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表面缺陷檢測裝置,在對運動部件的被檢測表面進行缺陷檢測的過程中,始終使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檢測部件與被檢測表面保持預定距離,避免由于被檢測表面出現不平整或者變形等現象導致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誤判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表面缺陷檢測裝置,對被檢測表面的缺陷進行檢測,包括支撐部件、隨動部件和檢測部件,檢測部件與隨動部件固定連接;隨動部件以可移動地方式連接至支撐部件,以使隨動部件沿與被檢測表面垂直的方向相對于支撐部件進行運動,使得在檢測狀態下,隨動部件通過與被檢測表面保持接觸以使隨動部件根據被檢測表面的表面形態進行移動,從而使檢測部件與被檢測表面之間保持預定距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隨動部件與支撐部件之間設置有彈性部件,彈性部件使隨動部件與被檢測表面保持接觸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彈性部件包括彈性阻尼器。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彈性部件包括彈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支撐部件與隨動部件之間設置有導向部,以使隨動部件通過導向部沿與被檢測表面垂直的方向進行運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導向部包括設置在支撐部件上的第一套接件和設置在隨動部件上的第二套接件,第一套接件與第二套接件套接配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第一套接件與第二套接件之間設置有彈簧,使得第二套接件在彈簧作用下相對于第一套接件保持在伸出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導向部包括設置在支撐部件和隨動部件其中一者上的導向槽以及設置在支撐部件和隨動部件其中另一者上的滑動件,滑動件與導向槽滑動配合,以使隨動部件滑動地與支撐部件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支撐部件包括本體以及角度調節部件,角度調節部件的一端與支撐部件的本體可旋轉地連接,角度調節部件的另一端與隨動部件連接,從而調節隨動部件相對于被檢測表面的角度。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隨動部件具有與被檢測表面接觸的滑動接觸面或者滾動接觸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隨動部件與檢測部件之間設置有位置調節部件,使得檢測部件能夠相對于隨動部件固定在不同的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位置調節部件包括設置在隨動部件和檢測部件其中一者上的定位槽以及設置在隨動部件和檢測部件其中另一者上的定位螺栓,定位螺栓能夠固定在定位槽中的多個位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檢測部件為電渦流傳感器。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對被檢測表面進行檢測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相互之間活動連接的支撐部件以及隨動部件,在對被檢測表面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隨動部件通過與被檢測表面保持接觸使得隨動部件能夠根據被檢測表面的表面形態沿垂直于被檢測表面的方向相對于支撐部件進行運動。由于檢測部件與隨動部件固定連接,所以隨動部件能夠帶動檢測部件根據被檢測表面的表面形態進行移動,從而使檢測部件與被檢測表面之間保持預定距離。避免由于被檢測表面的表面不平整或者被檢測表面發生變形等問題引起的檢測部件對被檢測表面的缺陷檢測造成誤判的問題。
附圖說明
從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發明,其中:
通過閱讀以下參照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圖1是示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示出圖1中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A部分的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是示出圖1中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另一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示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0-支撐部件;11-固定部;111-定位孔;12-連接部;121-調節槽;122-連接孔;13-套接件;20-隨動部件;21-延伸部;211-定位槽;212-滾輪組件;212a-滾輪固定部;212b-滾輪;22-連接部;23-套接件;30-彈性部件;40-檢測支架;41-安裝部;42-連接部;421-連接孔;50-檢測部件;10a-支撐部件;11a-固定部;12a-連接部;13a-延伸部;131a-導向槽;20a-隨動部件;21a-安裝部;22a-連接部;221a-連接孔;23a-延伸部;2-輪轂外周面;3-被檢測表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各個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實施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提出了許多具體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很明顯的是,本發明可以在不需要這些具體細節中的一些細節的情況下實施。下面對實施例的描述僅僅是為了通過示出本發明的示例來提供對本發明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圖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結構和技術沒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對本發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區域和層的厚度。在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因而將省略它們的詳細描述。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結構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結合在一個或更多實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現的方位詞均為圖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對本發明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具體結構進行限定。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視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能夠用于對運動部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探傷),通過將表面缺陷檢測裝置與運動部件的被檢測表面之間保持預定距離地設置,能夠應用表面缺陷檢測裝置的檢測部件在運動部件的運動過程中向被檢測表面發射檢測射線,對被檢測表面的平整度、粗糙度以及裂紋等缺陷進行檢測。當然,應用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進行缺陷檢測的運動部件可以是進行回轉運動的金屬部件,還可以是進行直線運動的金屬部件。例如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能夠對風力發電機的變槳軸承的軸承端面進行檢測,從而能夠對變槳軸承的軸承端面的磨損程度、變形程度以及是否存在裂紋等缺陷進行檢測,實現對軸承的健康檢測,及時發現由于軸承缺陷帶來的潛在隱患。當然,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還能夠對其他類型的運動部件或靜止部件的缺陷進行檢測,例如,可以對流水線上的移動工件的表面進行缺陷檢測,從而能夠對工件的加工質量進行監控。當然,當需要檢測靜止部件時,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可以固定于移動機構處,從而實現移動地對靜止的部件進行缺陷檢測。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圖1至4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進行詳細描述。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的結構示意圖,在以下實施例的描述中僅以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對風力發電機的槳葉的變槳軸承的軸承端面進行缺陷檢測為例進行說明,其中,僅示例性地示出了變槳軸承的部分軸承端面,即被檢測表面3。如圖1所示,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主要包括支撐部件10、隨動部件20和檢測部件50。檢測部件50與隨動部件20固定連接。隨動部件20以可移動地方式連接至支撐部件10。隨動部件20能夠沿與被檢測表面3垂直的方向相對于支撐部件10進行運動,使得在檢測狀態下,隨動部件20通過與被檢測表面3保持接觸以使隨動部件20能夠根據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形態進行移動,從而使檢測部件50與被測表面3之間保持預定距離,進而能夠避免由于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不平整、表面發生變形、或者變槳軸承運動出現偏移量等原因造成的檢測部件50對被檢測表面3的缺陷檢測中出現的誤判情況。
檢測部件50與隨動部件20固定連接,并能夠隨同隨動部件20一起運動。在本實施例中,檢測部件50為電渦流傳感器,其應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對待檢測部件的被檢測表面3進行檢測,因此電渦流傳感器(即檢測部件50)需要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設置。因此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被沿垂直于槳葉的變槳軸承的軸承端面的方向固定連接于葉輪組的輪轂外周面2,使得檢測部件50本體能夠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而輪轂外周面2處于靜止狀態,因此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能夠在變槳軸承的轉動過程中對其軸承端面進行缺陷檢測。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檢測部件50還可以是其他在檢測過程中需要與被檢測表面3保持恒定的預定距離的傳感器,例如還可以是激光傳測距傳感器。當檢測部件50為其他類型的傳感器時,檢測部件50本體不一定要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設置。
當然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被檢測表面3可以是待檢測部件的回轉平面或者普通平面,還可以是待檢測部件的圓周面,當然對于圓周面的情況,被檢測表面3對應為圓周面的部分區域。而實施例的描述中出現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即檢測部件50)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是指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在檢測過程中始終位于被檢測表面3的法向方向。
支撐部件10包括固定部11、連接部12和套接件13。固定部11為一臂狀部件,一端與輪轂外周面2固定連接,使安裝后的固定部11沿輪轂外周面2的法線方向設置。支撐部件10的本體上還設置有角度調節部件,角度調節部件的一端與支撐部件10的本體可旋轉地連接,角度調節部件的另一端與隨動部件20連接,從而能夠調節隨動部件20相對于被檢測表面3的角度。在本實施例中角度調節部件為連接部12,連接部12一端與固定部11可旋轉地連接,另一端與隨動部件20連接,通過角度調節部件,使得隨動部件20能夠在連接部12的帶動作用下改變與固定部11之間所呈角度,即通過角度調節部件實現對隨動部件20相對于被檢測表面3的設置角度進行調節。請一并參見圖2示出的圖1中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中具體示出了支撐部件10的角度調節部件的結構。在連接部12上設置有連接孔122,同時固定部11對應連接孔122同樣設置一連接孔,采用一銷釘(圖中未示出)貫穿連接部12和固定部11上對應設置的兩個連接孔,從而可以使連接部12可旋轉地與固定部11連接。在連接部12上與連接孔122相對的位置處開設有調節槽121,固定部11對應調節槽121設置有定位孔111,使得當連接部12以上述銷釘為旋轉軸進行旋轉時,定位孔111能夠始終顯露于調節槽121中。具體而言,調節槽121為弧形槽,該弧形槽與上述的連接孔122同心地設置,而定位孔111的中心與上述固定部11上的連接孔的中心之間的距離等于弧形槽的半徑。當連接孔122與固定部11上的連接孔通過銷釘接合后,連接部12相對于固定部11轉動時,調節槽121即會圍繞連接孔122的中心(即固定部11的連接孔的中心)轉動,而定位孔111則始終處于調節槽121的運動軌跡上。由此,在固定部11與連接部12的連接過程中,可通過螺栓螺母組件(圖中未示出)對處于不同配合位置的定位孔111與調節槽121(即定位孔111在調節槽121中的不同的顯露位置)進行定位固定,因此,可對固定部11與連接部12的連接角度進行調節,從而能夠調節隨動部件20相對于被檢測表面3的設置角度。在實際應用中,當安裝在輪轂外周面2后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中的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不是絕對的垂直時,能夠通過調整調節槽121以及定位孔111的配合位置,使檢測部件50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設置。
在上述實施例中,角度調節部件為采用螺栓螺母組件定位配合的定位孔111和調節槽121以及將固定部11和連接部12旋轉配合連接的銷釘,但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不限于此。另外,角度調節部件還可以不設置銷釘進行旋轉連接,僅通過螺栓螺母組件貫穿定位孔111和調節槽121將固定部11和連接部12進行固定,同樣能夠根據檢測部件50需要調節的角度,將固定部11和連接部12按照一定的角度進行連接。而且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角度調節部件對固定部11和連接部12之間所呈角度進行調節的方式,還可以是將固定部11和連接部12旋轉地連接,在固定部11和連接部12上對應地設置能夠嚙合的一個固定齒輪和一個可轉動齒輪。通過調節可轉動齒輪轉動,實現連接部12相對于固定部11進行轉動,從而可以實現對隨動部件20的設置角度進行調節的目的。另外,上述實施例中采用在連接部12上設置連接孔122和調節槽121構造成角度調節部件,對應地與固定部11連接,而在其他的實施例中,還可以在支撐部件10本體的其他部位設置角度調節部件,即在支撐部件10的其他位置處設置連接孔122和調節槽121,并對應連接孔122和調節槽121設置配合的連接孔和定位孔111。
套接件13(第一套接件)為中空套筒,其一端固定地連接于與連接部12相互垂直地設置的板狀連接部處,另一端朝向與連接部12相反的方向延伸并在延伸的端部形成敞口。對應地,隨動部件20包括套接件23(第二套接件),套接件23具有與套接件13的內徑相適應的外徑,使得23可沿徑向運動地套裝于套接件13內。套裝后的套接件23能夠相對于套接件13進行伸縮運動,并且不會從套接件13中脫離。對于套接件13和套接件23之間的套接形式,示例性地,可以將套接件13和套接件23進行掛接。示例性地,將套接件23與套接件13配合插接一端的外壁處設置向外側凸起的卡接部,而套接件13的內壁對應該卡接部設置能夠與該卡接部配合的接收部。使得將套接件23套裝于套接件13中后,套接件23具有一定的伸縮活動范圍,并且由相互配合掛接的卡接部和接收部對套接件23的活動范圍進行限制,使套接件23不會從套接件13中脫離。由此,通過相互套接配合的套接件13與套接件23構成支撐部件10和隨動部件20之間的導向部,進而通過設置該導向部使隨動部件20在與支撐部件10活動連接后,能夠在導向部的導向作用下沿與被檢測表面3垂直的方向相對支撐部件10進行運動。當然,套接件13和套接件23的套接配合形式還可以是將套接件23設置為中空套筒,而套接件13具有與套接件23內徑相適應的外徑,此時可采用將套接件23套裝于套接件13外部的方式構成導向部。另外,支撐部件10和隨動部件20之間的導向部的設置方式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中的采用套接件13和套接件23套接的形式,在其它的實施例中還可以采用能夠實現在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方向引導隨動部件20相對支撐部件10運動的其他結構。
隨動部件20還包括:延伸部21和連接部22。連接部22垂直地連接于套接件23的遠離套接件13一側,而延伸部21為沿連接部22一側邊緣朝向遠離套接件23方向延伸設置的側板。延伸部21延伸的自由端形成能夠與被檢測表面3接觸的接觸部,該接觸部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可以通過滾動接觸面連接,或者通過滑動接觸面連接。當延伸部21的接觸部采用滾動接觸面與被檢測表面3接觸時,接觸部具有滾輪組件212。滾輪組件212包括滾輪固定部212a和滾輪212b,其中,該滾輪固定部212a為兩個平行設置的板體,滾輪212b通過設置于兩個平行的板體之間的轉軸被可轉動地支撐,通過將滾輪固定部212a固定連接于延伸部21的自由端處,從而使延伸部21能夠通過滾輪組件212形成滾動接觸面,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進行滾動接觸。進而實現減小隨動部件2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的接觸摩擦力,保護被檢測表面3的目的。
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延伸部21還可以對應設置滑動接觸面,通過滑動接觸面與被檢測表面3滑動接觸,同樣可以減小接觸部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的磨損,實現保護被檢測表面3的目的。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支撐部件10和隨動部件20之間還設置有彈性部件30,通過彈性部件30的彈性力作用能夠使隨動部件20與被檢測表面3保持接觸狀態。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彈性部件30為彈簧,具體地,該彈簧沿軸向套裝于套接件23外。使彈簧的一端抵頂于垂直地設置于套接件23遠離套接件13一側的連接部22的表面,而彈簧的另一端抵頂于套接件13的敞口邊緣處,使套接件23在彈簧的彈性力作用下從套接件13的敞口伸出,并保持伸出狀態。在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對運動的被檢測表面3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隨動部件20能夠在彈性部件30的彈性支撐作用下,使其接觸部始終保持與被檢測表面3的接觸狀態。從而使隨動部件20能夠追隨被檢測表面3的輪廓變化沿與被檢測表面3垂直的方向相對支撐部件10進行運動,即在檢測過程中,隨動部件20能夠根據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形態在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的方向進行適應性的調整運動。
在上述實施例中,彈性部件30為彈簧,但是本發明的實施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彈性部件30還可以是具有彈性支撐作用的其他結構,例如彈性部件30還可以是彈性阻尼器、具有彈性緩沖作用的氣壓缸、液壓缸等。另外,當彈性部件的連接力較大時,也可以省略導向部。
檢測部件50與隨動部件20固定地連接,具體地,檢測部件50通過檢測支架40與隨動部件20連接。請一并參見圖3示出的圖1中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的另一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檢測支架40包括安裝部41和連接部42。安裝部41與連接部42垂直連接,用于支撐檢測部件50,連接部42與隨動部件20的延伸部21連接,使得被支撐后的檢測部件50在對被檢測表面3進行裂紋檢測時,能夠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由于檢測部件50與隨動部件20固定地連接,因此在通過檢測部件50對運動的被檢測表面3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隨動部件20能夠帶動檢測部件50根據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形態在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的方向進行適應性的調整運動。使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能夠始終保持恒定不變的預定距離,從而使檢測部件50對運動部件的被檢測表面3的缺陷檢測結果更準確,避免在對運動部件表面缺陷檢測的過程中出現誤判的情況。
在一個實施例中,隨動部件20和檢測部件50之間還設置有位置調節部件,通過位置調節部件能夠使檢測部件50相對于隨動部件20被固定于不同的位置處。具體地,位置調節部件包括設置在隨動部件20的延伸部21上的定位槽211和對應定位槽211設置在檢測支架40的連接部42上的兩個連接孔421。使得連接部42能夠通過螺栓螺母組件(圖中未示出)與定位槽211配合,被固定于延伸部21的不同位置處,使連接后的檢測支架40能夠調節其在延伸部21上所處的連接位置。從而能夠根據檢測部件50實際檢測工作的需要對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的設置距離進行調節,使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保持適當的預定距離。當然,位置調節部件不限于上述的配合形式,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在連接部42處設置定位槽,對應地在延伸部21處設置用于與定位槽配合固定的螺栓螺母組件。
當然,上述實施例中的支撐部件10的固定部11、連接部12以及套接件13可以為分體結構或者一體式結構。同樣地,隨動部件20的延伸部21、連接部22以及套接件23也可以為分體結構或者一體式結構。并且本發明實施例對于固定部11、連接部12以及套接件13和延伸部21、連接部22以及套接件23的具體設置形式不進行限制,上述部件的結構可以為能夠實現其功能的任何形式。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4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在該實施例中,隨動部件20a與支撐部件10a之間的活動連接方式不同于上述實施例中的1隨動部件20與支撐部件10之間的活動連接方式。本實施例中,支撐部件10a包括固定部11a、連接部12a和延伸部13a,其中,固定部11a一端與輪轂外周面2固定連接,對表面缺陷檢測裝置4整體進行支撐,另一端與連接部12a連接。連接部12a由其一側緣朝向遠離固定部11a的方向延伸設置板狀的延伸部13a。隨動部件20a包括安裝部21a、連接部22a以及延伸部23a。安裝部21a為板狀部件,其將檢測部件50固定于大致中間的位置,安裝部21a的一側邊緣與連接部22a連接,另一側與延伸部23a連接。延伸部23a的自由端與上述實施例中的延伸部21相同地設置有滾輪組件212,使延伸部23a形成能夠與被檢測表面3接觸的滾動接觸面,保護被檢測表面3。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延伸部23a還可以對應設置滑動接觸面,通過滑動接觸面與被檢測表面3接觸,同樣可以減小接觸部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的磨損,實現保護被檢測表面3的目的。
在上述的實施例中,導向部為由套接件13和套接件23共同配合形成的通過相互套接的套筒對隨動部件20在檢測過程中的運動進行引導的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導向部包括設置于由支撐部件10a的板狀連接部12a一側沿遠離固定部11a方向延伸設置的板狀延伸部13a上的導向槽131a和隨動部件20a的連接部22a上對應該導向槽131a設置的滑接件(圖中未示出)。滑動件例如可以是螺栓螺母組件,隨動部件20a的連接部22a上設置有連接孔221a,通過將螺栓螺母組件貫穿連接孔221a進而伸入導向槽131a后,保持一定的預緊力對其螺栓螺母組件進行連接配合。使連接后的螺栓能夠在導向槽131a中沿導向槽131a的形成方向自由地滑動,實現隨動部件20a滑動地與支撐部件10a進行連接。當將安裝后的延伸部13a設置為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時,通過滑動件與導向槽131a可自由滑動地連接,使得表面缺陷檢測裝置4對運動的被檢測表面3進行缺陷檢測時,隨動部件20a能夠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其滾輪組件212形成的滾動接觸面與被檢測表面3始終保持接觸。以使隨動部件20a能夠根據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形態并在延伸部13a的導向作用下沿與被檢測表面3垂直的方向相對支撐部件10a進行移動,進而實現使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始終保持預定距離的目的。
為了使隨動部件20a的滾輪組件212形成的滾動接觸面能夠與被檢測表面3保持良好的接觸狀態,在一個實施例中,還可以在隨動部件20a中設置重力保持部件,該重力保持部件例如可以是具有一定重量的質量塊。通過設置重力保持部,在表面缺陷檢測裝置4對運動的被檢測表面3進行檢測的過程中,能夠對隨動部件20a施加朝向檢測表面3方向的推力,避免在檢測過程中,由于被檢測表面3表面不平整,可能導致的隨動部件20a出現跳動的問題。
當使用本發明實施例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1對變槳軸承的被檢測表面3進行缺陷檢測時,將固定部11連接于輪轂外周面2處后,使延伸部21通過滾輪組件212的滾輪212b抵觸于被檢測表面3上。對被檢測表面3開始檢測時,變槳軸承的軸承表面進行轉動,當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出現不平整、變形或者變槳軸承整體的運動發生偏移后,由于隨動部件20會在彈性部件30的推力作用下使滾輪212b與被檢測表面3始終保持接觸狀態。因此整個隨動部件20會隨滾輪212b受到的推力隨著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輪廓的變化相對于支撐部件10沿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的方向進行上下移動。此時被檢測表面3的不平整表面輪廓即形成對隨動部件20沿垂直于被檢測表面3的方向的實時變化的推力,而彈性部件30始終能夠對隨動部件20產生朝向被檢測表面3方向的推力。使連接于隨動部件20的檢測部件50能夠隨同被檢測表面3的表面形態進行相應的調整運動,而不改變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的距離,從而在對被檢測表面3進行缺陷檢測時,檢測部件50與被檢測表面3之間能夠始終保持預定距離。避免以往由于表面缺陷檢測裝置被固定安裝于輪轂外周面處,當被檢測表面3出現不平整、變形或者發生偏移運動時,使被檢測表面3與檢測部件50之間的檢測距離發生改變,而影響的缺陷檢測結果準確性造成缺陷檢測誤判的問題。
綜上,本發明實施例的用于對被檢測表面進行檢測的表面缺陷檢測裝置,通過設置相互之間活動連接的支撐部件以及隨動部件,在對被檢測表面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隨動部件通過與被檢測表面保持接觸使得隨動部件能夠根據被檢測表面的表面形態沿垂直于被檢測表面的方向相對于支撐部件進行運動。由于檢測部件與隨動部件固定連接,所以隨動部件能夠帶動檢測部件根據被檢測表面的表面形態進行移動,從而使檢測部件與被檢測表面之間保持預定距離。避免由于被檢測表面的表面不平整或者被檢測表面發生變形等問題引起的檢測部件對被檢測表面的缺陷檢測造成誤判的問題。
本發明可以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而不脫離其精神和本質特征。因此,當前的實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義,并且,落入權利要求的含義和等同物的范圍內的全部改變從而都被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之中。并且,在不同實施例中出現的不同技術特征可以進行組合,以取得有益效果。本領域技術人員在研究附圖、說明書及權利要求書的基礎上,應能理解并實現所揭示的實施例的其他變化的實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