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關于涉及醫療檢測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醫學檢測用血細胞分析儀。
背景技術:
在現代臨床檢驗醫學領域,血液常規檢查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該項檢查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血液中各種細胞及重要成分的數量、形態、比率等數據,以作為臨床醫生做出診斷的重要依據。
現有的血液常規檢查主要有兩種方法——手工法和機器法。
1、手工法,是由檢驗人員手工操作,對被檢血樣進行定量、稀釋、染色,然后在顯微鏡下通過肉眼觀察、判斷、計數。該方法的優點是計數準確度較高,適用于要求較高的臨床診斷中;缺點是速度慢、效率低、耗血量大,易受人為因素干擾。現在已較少采用此方法,只在三種情況下使用,一是對機器法檢測結果有疑問時,作為復檢手段使用;二是對檢測結果準確性要求較高的腫瘤等特殊病癥進行診斷時使用;三是無力購置設備的基層小醫療機構。
2、機器法,是先由專用機器自動或半自動地對被檢血樣進行定量、稀釋、染色等操作,再采用庫爾特原理(電阻抗法)、光電比色原理、激光衍射原理、鞘流技術等技術手段進行計數及運算,并輸出檢測結果。該方法的優點是速度快、效率高、耗血量少,可避免人為因素干擾;缺點是檢測準確度較手工法低,只適用于一般性的篩查,而且設備結構復雜、價格昂貴、維護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檢測精度高的血細胞分析儀,從而解決了傳統血液常規檢查的血細胞分離排序效果不好的問題。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手段達到上述技術目的:
一種醫學檢測用血細胞分析儀,采用經離心處理并去除血清后的血液樣本,主要包括采集裝置,定量裝置,稀釋比色池,血液樣本主管道,檢測裝置,在所述主管道中設有旋篩裝置,所述旋篩裝置包括一主軸,主軸的軸線與主管道的軸線相同;在主軸的外側設置有螺旋狀的葉片,在所述葉片的外緣上貼有密封條,所述密封條沿葉片的螺旋線延伸;葉片通過密封條與主管道的內壁緊密貼合并與主管道的內壁滑動配合,使主軸可帶動葉片在主管道中自由轉動并在葉片與主管道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所述葉片上還設有多個小孔,所述小孔包括第一小孔、第二小孔和第三小孔,所述第一小孔沿葉片的全長分布,第二小孔在葉片上的分布長度占葉片總長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三小孔在葉片上的分布長度占葉片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并第二小孔和第三小孔的分布區段均靠近主軸位于液流下游的一端;并在主軸下游一端還連接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固連于主管道內壁上。
血液樣本經過采集裝置-定量裝置-稀釋比色池后,通過和電解液混合后流向旋篩裝置,驅動電機開動并帶動主軸緩慢旋轉,并主軸帶動葉片在主管道中轉動,在轉動過程中,血液樣本中的血小板等小粒組分首先通過葉片上的第一小孔并流向檢測裝置,隨著葉片的轉動,血液樣本隨著螺旋狀的葉片向主軸的另一端移動,在移動主軸三分之一距離后,血液樣本中的紅細胞等中粒組分開始通過第二小孔,并流向檢測裝置進行檢測計數,再隨著葉片的轉動,在移動主軸三分之二距離后,血液樣本中的白細胞等大粒組分開始通過第三小孔,并流向檢測裝置進行檢測計數,這樣,可以很好的將血液樣本中的各組分按類型分離排序,提高了檢測計數精度,排除了多種組分共同通過檢測裝置造成的計數干擾。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小孔的開孔直徑為2-5μm。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小孔的開孔直徑為6-10μm。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小孔的開孔直徑為不小于20μm。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小孔、第二小孔和第三小孔均由激光開設而成。
進一步的,所述主軸為中空的。
進一步的,在所述主軸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沖刷孔,所述沖刷孔位于葉片的根部并沿葉片的螺旋線均勻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的檢測裝置為設置在主管道末端兩側的正負電極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正負電極之間的距離為0.1-0.5mm。
進一步的,所述主管道上還連接有電解液管道,所述電解液管道穿過主管道并與主軸連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螺旋形的葉片,并在葉片上按照一定的順序開設有特定血液組分才能通過的小孔,并通過葉片與主管道之間的密封作用創建檢測時間差,通過對特定組分進行單獨檢測計數,提高了檢測精度并同時提高了血液細胞的分離排序效果,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主管道的放大圖;
圖3是本發明的A-A剖視圖;
圖4是本發明的B-B剖視圖;
圖5是本發明的C-C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1-5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種醫學檢測用血細胞分析儀。
一種醫學檢測用血細胞分析儀,采用經離心處理并去除血清后的血液樣本,主要包括采集裝置1,定量裝置2,稀釋比色池3,血液樣本主管道4,檢測裝置5,在所述主管道4中設有旋篩裝置,所述旋篩裝置包括一主軸6,主軸6的軸線與主管道4的軸線相同;在主軸6的外側設置有螺旋狀的葉片7,在所述葉片7的外緣上貼有密封條8,所述密封條8沿葉片7的螺旋線延伸;葉片7通過密封條8與主管道4的內壁緊密貼合并與主管道4的內壁滑動配合,使主軸6可帶動葉片7在主管道4中自由轉動并在葉片7與主管道4的內壁之間形成密封;所述葉片7上還設有多個小孔,所述小孔包括第一小孔9、第二小孔10和第三小孔11,所述第一小孔9沿葉片7的全長分布,第二小孔10在葉片7上的分布長度占葉片7總長度的三分之二,所述第三小孔11在葉片7上的分布長度占葉片7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并第二小孔10和第三小孔11的分布區段均靠近主軸6位于液流下游的一端;并在主軸6下游一端還連接有驅動電機12,驅動電機12固連于主管道4內壁上。
血液樣本經過采集裝置1-定量裝置2-稀釋比色池3后,通過和電解液混合后流向旋篩裝置,驅動電機12開動并帶動主軸6緩慢旋轉,并主軸6帶動葉片7在主管道4中轉動,在轉動過程中,血液樣本中的血小板等小粒組分首先通過葉片7上的第一小孔9并流向檢測裝置5,隨著葉片7的轉動,血液樣本隨著螺旋狀的葉片7向主軸6的另一端移動,在移動主軸6三分之一距離后,血液樣本中的紅細胞等中粒組分開始通過第二小孔10,并流向檢測裝置5進行檢測計數,再隨著葉片7的轉動,在移動主軸6三分之二距離后,血液樣本中的白細胞等大粒組分開始通過第三小孔11,并流向檢測裝置5進行檢測計數,這樣,可以很好的將血液樣本中的各組分按類型分離排序,提高了檢測計數精度,排除了多種組分共同通過檢測裝置5造成的計數干擾。
所述第一小孔9的開孔直徑為2-5μm。由于血液樣本中血小板的平均直徑為2-3μm,這樣可以很好的使血液樣本中的血小板等小粒組分通過第一小孔9。
所述第二小孔10的開孔直徑為6-10μm。由于血液樣本中紅細胞的平均直徑為7-10μm,這樣可以很好的使血液樣本中的紅細胞等中粒組分通過第二小孔10。
所述第三小孔11的開孔直徑為不小于20μm。由于血液樣本中白細胞的平均直徑為10-20μm,這樣可以很好的使血液樣本中的白細胞等大粒組分通過第三小孔11。
所述第一小孔9、第二小孔10和第三小孔11均由激光開設而成。
所述主軸6為中空的。在所述主軸6的外壁上設有多個沖刷孔14,所述沖刷孔14位于葉片7的根部并沿葉片7的螺旋線均勻分布。這樣,電解液通過中空的主軸6并經過沖刷孔14流出,為血液樣本的流動提供動力,方便血液樣本流向檢測裝置5,并由于沖刷孔14位于葉片7的根部,故而由沖刷孔14流出的電解液可以對葉片7的表面進行沖刷,有益于沖散聚集在一起的血細胞,也可防止葉片7上的小孔被堵塞。
所述的檢測裝置5為設置在主管道4末端兩側的正負電極組成。
所述正負電極之間的距離為0.1-0.5mm。
所述主管道4上還連接有電解液管道15,所述電解液管道15穿過主管道4并與主軸6連通。檢測電極對分離成獨立排列且個體之間拉開一定距離的血細胞進行電阻抗測量,檢測裝置5依據電阻抗測量到的電脈沖的大小和數量確定血細胞體積的大小和數量的多少,從而對血細胞中的各種成分進行分類、計算、處理、統計、顯示及打印輸出,達到測量目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螺旋形的葉片,并在葉片上按照一定的順序開設有特定血液組分才能通過的小孔,并通過葉片與主管道之間的密封作用創建檢測時間差,通過對特定組分進行單獨檢測計數,提高了檢測精度并同時提高了血液細胞的分離排序效果,易于推廣。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