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裝置,尤其是一種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是一種非常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隨著行駛里程的不斷增加,汽車內各零部件及總成由于自然磨損和其它損傷而逐漸失去工作能力,尤其是發動機氣缸的磨損。氣缸的磨損程度將直接影響到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而氣缸圓度和圓柱度誤差是決定發動機氣缸是否需要大修的主要依據,因此,在確定氣缸是否需要維修之前,我們必須先要檢測氣缸磨損的程度。
最初檢測氣缸磨損程度需要在拆解發動機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檢查,這種方式費時費力,且容易因拆解不當而對發動機造成損傷。目前,汽車發動機氣缸磨損的檢測,通常是用量缸表(也稱內徑百分表)來進行的,其磨損氣缸圓度、圓柱度的測量步驟包括:檢查量缸表組件、根據標準缸徑選擇合適的測量頭、裝配百分表、校零(分氣缸外校零和氣缸內校零兩種)、測量、讀數記錄并根據公式計算圓度和圓柱度以及根據計算結果并通過圓度和圓柱度磨損極限值比較,最后確定發動機是否需要大修。顯然,用量缸表檢測氣缸磨損程度不但檢測過程十分復雜,而且其測量精度和檢測效率均也比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無需拆解發動機的情況下,不但檢測過程簡單、方便,檢測精度和檢測效率都比較高,不會因檢測而對發動機造成損傷,而且可吹落氣缸中的積碳,從而起到清洗氣缸作用的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包括旋轉噴頭、超聲波探頭、柔性連接器和中央處理器,所述超聲波探頭設置在旋轉噴頭上,柔性連接器一端與旋轉噴頭連接,其另一端與中央處理器連接,旋轉噴頭通過柔性連接器與外部氣源連接相通。
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旋轉噴頭在發動機氣缸內旋轉時,中央處理器通過柔性連接器控制超聲波探頭發射出超聲波,同時,中央處理器還通過柔性連接器分析、判斷、處理、儲存超聲波探頭接收的回音時間和聲波變化等信息來判斷發動機氣缸壁是否磨損嚴重,是否有拉缸及積碳現象。采用本發明檢測裝置,不但檢測過程簡單、方便,檢測精度和檢測效率都比較高,而且,由于無需拆解發動機,因此不會因檢測而對發動機造成損傷。同時,外部氣源提供的高壓氣體還可以將氣缸中的積碳吹落,從而起到清洗氣缸的作用。
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其中,旋轉噴頭包括主軸、進氣盤、轉盤、扭力盤、蓋板以及多個擋氣板,進氣盤與主軸可轉動連接,轉盤與進氣盤過盈配合,扭力盤與轉盤間隙配合,蓋板與進氣盤相對固定從而保證蓋板可與進氣盤一起相對主軸轉動,超聲波探頭連接在蓋板上,主軸上設有進氣氣道,進氣盤與主軸之間形成有與進氣氣道相通的環形氣道,進氣盤上設有與環形氣道相通的徑向氣道,徑向氣道的數量與擋氣板數量相同,多個擋氣板分布在各個徑向氣道的出氣端處且與徑向氣道之間形成夾角,轉盤上設有數量與擋氣板數量相同的多個圓孔,多個圓孔周向均勻分布,每個圓孔上均固定插接有第一轉軸,擋氣板與第一轉軸轉動連接,擋氣板連接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插接在設于扭力盤上的長圓孔上,且第二轉軸可在長圓孔中滑動。
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其中,超聲波探頭的數量為兩個,兩個超聲波探頭呈180°分布在蓋板的兩邊,扭力盤底部連接有一根撥叉,主軸連接有兩根用于阻擋撥叉的定位桿,兩根定位桿之間的夾角大于180°,轉盤上每個圓孔的附近均設置有第一圓坑和第二圓坑,第一圓坑與轉盤圓心之間的距離和第二圓坑與轉盤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均大于圓孔與轉盤圓心之間的距離,每個擋氣板底部靠近第二轉軸處設有彈簧槽以及位于彈簧槽內的彈簧和碰珠,彈簧一端與彈簧槽的槽底相抵,另一端與碰珠連接,碰珠可卡在第一圓坑或第二圓坑中。這樣設置可以使蓋板轉動至180°后反方向轉動,如此保證本發明能360°探測發動機氣缸壁的情況,同時保證柔性連接器不會發生纏繞現象。
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其中,蓋板與進氣盤相對固定是指,蓋板底面與進氣盤頂面相抵,蓋板通過第二軸承與主軸可轉動連接,蓋板頂面上有軸承蓋旋緊在主軸上,軸承蓋上有螺母旋緊在主軸上。
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其中,中央處理器連接有顯示器和/或打印機。這樣設置可以使本發明將檢測結果顯示出來或/和打印出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旋轉碰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沿圖1中沿“A-A”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擋氣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轉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轉盤的半剖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進氣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中沿“B-B”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中主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8中沿“C-C”線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中扭力盤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中旋轉噴頭、柔性連接器、中央處理器、顯示器和打印機連接在一起時的方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和圖11所示,本發明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包括旋轉噴頭1、超聲波探頭2、柔性連接器3、中央處理器4以及與中央處理器4連接的顯示器25和打印機26,超聲波探頭2的數量為兩個,柔性連接器3一端與旋轉噴頭1,其另一端與中央處理器4連接,旋轉噴頭1通過柔性連接器3與外部氣源連接相通。
如圖1所示,旋轉噴頭1包括主軸5、進氣盤6、轉盤7、扭力盤8、蓋板9以及十個擋氣板10,進氣盤6通過第一軸承28與主軸5可轉動連接,進氣盤6與主軸5之間設有第一密封圈32,轉盤7與進氣盤6過盈配合,扭力盤8與轉盤7間隙配合。為了保證蓋板9能夠和進氣盤6同時相對主軸5轉動,本發明中的蓋板9與進氣盤6是相對固定的,實現這種相對固定的方式是:蓋板9底面與進氣盤6頂面相抵,蓋板9通過第二軸承29與主軸5可轉動連接,蓋板9頂面上有軸承蓋30旋緊在主軸5上,軸承蓋30上有螺母31旋緊在主軸5上,蓋板9與主軸5之間設有第二密封圈33。兩個超聲波探頭2呈180°分布在蓋板9的兩邊。
如圖1、圖2、圖6、圖7、圖8和圖9所示,主軸5上設有進氣氣道11,進氣盤6與主軸5之間形成有與進氣氣道11相通的環形氣道12,進氣盤6上設有與環形氣道12相通的徑向氣道13,徑向氣道13的數量與擋氣板10數量相同,也為十個。十個擋氣板10分布在各個徑向氣道13的出氣端處,擋氣板10與徑向氣道13之間形成夾角。
如圖3、圖4、圖5和圖10所示,轉盤7上設有數量與擋氣板10數量相同圓孔18,十個圓孔18周向均勻分布,每個圓孔18上均固定插接有第一轉軸19,擋氣板10與第一轉軸19轉動連接,從而使擋氣板10可以相對轉盤7轉動。每個擋氣板10均還連接有第二轉軸14,第二轉軸14插接在設于扭力盤8上的長圓孔15上,且第二轉軸14可在所述長圓孔15中滑動,從而保證擋氣板10能夠以第一轉軸19轉動。本發明中擋氣板10、圓孔18及長圓孔15的數量不限于十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限定。
如圖1、圖3和圖4所示,扭力盤8底部連接有一根撥叉16,主軸5連接有兩根用于阻擋撥叉16的定位桿17,兩根定位桿17之間的夾角大于180°,轉盤7上每個圓孔18的附近均設置有第一圓坑20和第二圓坑21,第一圓坑20與轉盤7圓心之間的距離和第二圓坑21與轉盤7圓心之間的距離相等,且均大于圓孔18與轉盤7圓心之間的距離。每個擋氣板10底部靠近第二轉軸14處設有彈簧槽22以及位于彈簧槽22內的彈簧23和碰珠24,彈簧18一端與彈簧槽17的槽底相抵,另一端與碰珠24連接,碰珠24可卡在第一圓坑20或第二圓坑21中。
本發明免拆裝汽車發動機氣缸檢測清洗裝置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時,在發動機靜止狀態下,人力盤動發動機,使發動機停止在下止點,此時氣缸進氣門處于完全開啟狀態;然后將旋轉噴頭1帶有超聲波探頭2的一端順著氣門開口處慢慢伸入到發動機氣缸內,直至整個旋轉噴頭1伸入到氣缸內并接觸到活塞為止;接著開啟超聲波探頭2以及與主軸5連接的外部氣源的氣泵,從而使高壓氣體進入到主軸5的進氣氣道11中。
旋轉噴頭1工作時,高壓氣體通過主軸5中的進氣氣道11進入到主軸5和進氣盤6形成的環形氣道12內,并由環形氣道12通往進氣盤6中的各個徑向氣道13中,徑向氣道13噴出的高壓氣體吹到擋氣板10上,由于擋氣板10和徑向氣道13之間有一定夾角,從而就形成一個圓周分力,每個擋氣板10的軸向分力就能推動整個噴頭旋轉。在撥叉16碰到定位桿17時,定位桿17阻止撥叉16及扭力盤8轉動,由于扭力盤8與轉盤7之間為間隙配合,因此擋氣板10跟隨轉盤7繼續轉動,由于擋氣板10上的第二轉軸14位于扭力盤8上的長圓孔15內,因此長圓孔15阻止第二轉軸14繼續跟隨轉盤7轉動,從而使擋氣板10圍繞第一轉軸19自轉,在自轉過程中,擋氣板10中的碰珠24就會從第一圓坑20來到第二圓坑21,此時,擋氣板就處于如圖2中的虛線位置,如此高壓氣體形成的圓周向分力就和以前相反,轉盤7在軸向分力的作用下就向相反的方向轉動,直到撥叉16碰到另一側的定位桿17,如此保證旋轉噴頭1能夠反復轉動,即旋轉噴頭1轉動至180°后反方向轉動,最終使超聲波探頭2的聲音在360°范圍全部測試到,且保證柔性連接器3不發生纏繞現象。超聲波探頭2的深度控制由手慢慢移動即可。
通過上述操作,高壓氣體可以將氣缸中的積碳吹落,從而起到清洗氣缸的作用;同時超聲波探頭2通過柔性連接器3將接收到的聲音反饋信息發送給中央處理器4,而中央處理器4通過分析聲音反射時間的變化和聲音頻率的改變,判定氣缸是否有拉缸、嚴重積碳以及嚴重磨損現象,并將結果通過顯示器25顯示出來或通過打印機26打印出來,從而為維修提供方便,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強度。
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