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流運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儲運容器。
背景技術:
儲運容器主要用于儲存和運輸物料,例如,用于儲運液化石油氣、氨或制冷劑等非冷凍液化氣體。該儲運容器可以為罐式集裝箱。
罐式集裝箱通常根據國際運輸規范(例如:IMDG-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ADR-關于危險貨物的國際運輸的歐洲協議、中國標準JB/T 4781-《液化氣體罐式集裝箱》等)進行設計,符合相關ISO罐式集裝箱標準(比如ISO 668和ISO 1496-3)的罐式集裝箱通常稱為“ISO罐式集裝箱”。
ISO罐式集裝箱通常包括框架和位于框架內的罐體,罐體包括筒體和封閉筒體的兩端部封頭。為了滿足ISO標準,罐體本身以及所有連接件和設備的尺寸必須布置在ISO標準規定的尺寸內。例如,20英尺的罐式集裝箱的外部框架的寬度為8英尺(2438mm)、長度為20英尺(6058mm)和高度為8英尺6英寸(2591mm)。
當罐式集裝箱內儲運的介質是在相關國內外標準規范中注明的(國際標準《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ADR》,中國標準JB/T4781等)液化氣體時,如液化石油氣、制冷劑等,筒體應具有足夠的厚度來承受最大允許工作壓力(MAWP)。因為這類液化氣體在封閉的罐體內一般為飽和氣液混合狀態,隨著溫度的上升,飽和狀態壓力會升高,罐體內的壓力相應也會升高。
筒體的最小厚度通常根據壓力容器規范(比如ASME VIII卷第二分篇)來計算。
ASME VIII卷第二分篇給出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t等于筒體的最小所需厚度;
D等于筒體的內徑;
P等于設計壓力;
E等于焊接系數,其值在0.85到1之間
S等于設計溫度下許用應力值。
筒體的設計壓力(P)應不小于最大允許工作壓力(MAWP)。最大允許工作壓力(MAWP)的取值與設計參考溫度下非冷凍液化氣體的絕對蒸氣壓力有關。設計參考溫度越低,非冷凍液化氣體的絕對蒸氣壓力就越低,最大允許工作壓力(MAWP)就越低,設計壓力(P)就越低。
IMDG-《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等法規中規定,無絕熱層或遮陽裝置的,設計參考溫度取60℃;具有遮陽裝置的,設計參考溫度取55℃;具備絕熱層的,設計參考溫度取50℃。
傳統上,如圖1所示,在罐體101的頂部設置遮陽板102,用于遮擋陽光直射,避免罐體內的溫度升高。根據國際標準,設置有遮陽裝置的設計參考溫度為55℃,相對于沒有遮陽裝置的罐體,筒體的設計壓力減小了。
但是傳統技術中遮陽板重量一般在80kg以上,使得罐式集裝箱的自重增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傳統技術中存在的遮陽板的重量較重導致罐式集裝箱的自重增大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儲運容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儲運容器,包括:罐體和設置在所述罐體外表面的隔熱反射層,所述罐體包括筒體和分別封閉所述筒體兩端口的兩封頭,所述隔熱反射層至少覆蓋所述筒體的上部分表面,且所述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至少占所述筒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所述上部分表面包括所述筒體的頂面和由所述頂面向下延伸的部分側面。
可選的,所述隔熱反射層覆蓋所述筒體和所述封頭的外表面以包覆整個罐體。
可選的,所述隔熱反射層為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罐體上的涂層。
可選的,所述涂層的厚度為0.1mm至2mm。
可選的,所述隔熱反射層為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所述貼膜或薄毯的厚度為0.1mm至10mm。
可選的,所述隔熱反射層中含有具有隔熱和反射功能的非金屬空心微珠,所述非金屬空心微珠的直徑為5um~100um。
可選的,所述非金屬空心微珠為玻璃空心微珠或陶瓷空心微珠。
可選的,所述隔熱反射層包括隔熱內層和反射外層,所述隔熱內層由保溫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外層由反射材料制成。
可選的,所述隔熱內層為涂層、貼膜或薄毯,所述反射外層為涂層、貼膜或薄毯。
可選的,所述隔熱內層和反射外層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可選的,所述保溫材料為硅酸鹽、稀土、氣凝膠中的任一種材料。
可選的,所述反射材料為碳氟涂料。
可選的,所述儲運容器為罐式集裝箱。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罐體上涂覆隔熱反射層,隔熱反射層至少覆蓋筒體的上部分表面,且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至少占筒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由于該隔熱反射層對陽光具有較高的反射率,使得射入到罐體表面的陽光能夠很好的反射回去。藉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完全取代傳統技術中的遮陽裝置。同時,因該隔熱反射層具有良好的隔熱作用,能夠明顯減少罐體與外部空間的熱傳遞,從而減少罐體內的液體因溫度升高而汽化,進而維持罐體內的壓力,避免因罐內壓力過高而造成的安全隱患。因此,與傳統的遮陽板相比,該隔熱反射層本身的厚度較薄,重量也較輕,儲運容器的自重明顯減輕了。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于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圖1為傳統技術中的罐式集裝箱上方設置遮陽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一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2b為圖2a中A區的局部放大圖;
圖3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二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3b為圖3a中B區的局部放大圖。
圖4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三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4b為圖4a中C區的局部放大圖;
圖5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四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5b為圖5a中B區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結構,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儲運容器可適用于的移動式壓力容器,特別適用于運輸非冷凍液化氣體的罐體。在以下實施例中,以運輸液化石油氣的罐式集裝箱為例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一
如圖2a和圖2b所示,圖2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一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b為圖2a中A區的局部放大圖。罐式集裝箱10包括框架11和位于框架11內的罐體12。罐體包括筒體121和分別封閉筒體121兩端口的兩封頭122。
筒體121的上部分表面覆蓋有隔熱反射層13,上部分表面占筒體121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亦即隔熱反射層13覆蓋的面積占筒體121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上部分表面包括筒體121的整個頂面和由頂面向下延伸的部分側面,該頂面和部分側面的面積之和占筒體121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隔熱反射層13具有隔熱和反射的作用。該隔熱反射層13為單層結構,該單層結構的隔熱反射層13包含多個具有隔熱和反射功能的非金屬空心微珠131。該隔熱反射層13的基質可為高分子材料層。隔熱反射層13可由樹脂基質和在樹脂基質中填充的非金屬空心微珠131組成。該非金屬空心微珠131對太陽光產生球體棱鏡反射作用,使侵入的太陽光的能量減少,而起到反射陽光的作用,同時,大量非金屬空心微珠131的中空結構形成的隔熱層來阻止熱傳導,以起到隔熱的作用。
因非金屬空心微珠131對陽光具有反射作用,因此非金屬空心微珠131布設在筒體121的上部分表面可反射可見光和紅外線,因此該隔熱反射層13能夠起到遮陽板的作用。
非金屬空心微珠131的直徑可為5um~100um。該非金屬空心微珠131可為玻璃空心微珠、陶瓷空心微珠等其他非金屬空心珠。
隔熱反射層13通過刷涂或噴涂等涂覆方式形成在筒體121上的涂層,該涂層的厚度可為0.1mm至2mm。
隔熱反射層13可以是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該貼膜或薄毯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筒體121上。該貼膜或薄毯的厚度可為0.1mm至10mm。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隔熱反射層13的反射性能,可在樹脂基質中增加二氧化鈦。
實施例二
如圖3a和圖3b所示,圖3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二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圖3b為圖3a中B區的局部放大圖。罐式集裝箱20包括框架21和位于框架21內的罐體22。罐體包括筒體221和分別封閉筒體兩端口的兩封頭222。
筒體221的上部分表面覆蓋有隔熱反射層23,上部分表面占筒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亦即隔熱反射層23覆蓋的面積占筒體221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其中,上部分表面包括筒體221的整個頂面和由頂面向下延伸的部分側面,該頂面和部分側面的面積之和占筒體221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隔熱反射層23具有隔熱和反射的作用。該隔熱反射層23可為雙層結構,隔熱反射層23包括隔熱內層231和反射外層232。隔熱內層231由保溫材料制成,該保溫材料可為硅酸鹽、稀土、氣凝膠中的任一種材料。但并不限于此,該保溫材料還可以是其他具有保溫或絕熱功能的材料。
反射外層232可以通過在隔熱內層231的表面上形成一反光面而具有反射作用。
此外,該反射材料可為碳氟涂料。碳氟涂料可由4F型氟樹脂和特殊的隔熱材料組成。碳氟涂料成膜后,能形成一層具有高反射,高熱阻的涂膜。太陽光照射在這層涂膜上時,太陽光中較大部分熱量反射到空氣中,并阻止熱量向內部傳遞。
此外,該反射材料也不僅限于該碳氟涂料,還可以是其他反射材料。
隔熱內層231和反射外層232可通過多種方式布設在罐體22上。
在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231為由保溫材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筒體121上的涂層,反射外層232為由碳氟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隔熱內層231上,隔熱內層231和反射外層232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在另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231為由保溫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筒體121上,反射外層232為由碳氟涂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隔熱內層231上的涂層,隔熱內層231和反射外層232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在另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231為由保溫材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筒體121上的涂層,反射外層232為由碳氟涂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隔熱內層231上的涂層,隔熱內層231和反射外層232的總厚度為0.1mm至2mm。
在另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231為由保溫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筒體121上,反射外層232為由碳氟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隔熱內層231上,隔熱內層231和反射外層232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上述兩實施例通過在罐體上布設隔熱反射層,隔熱反射層覆蓋筒體的上部分表面,且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占筒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由于該隔熱反射層對陽光具有較高的反射率,使得射入到罐體表面的陽光能夠很好的反射回去。藉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完全取代傳統技術中的遮陽裝置。藉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完全取代傳統技術中的遮陽裝置。同時,因該隔熱反射層具有良好的隔熱作用,能夠明顯減少罐體與外部空間的熱傳遞,從而減少罐體內的液體因溫度升高而汽化,進而維持罐體內的壓力,避免因罐內壓力過高而造成的安全隱患。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隔熱反射層是涂覆在罐體表面上,并不容易損壞,耐久性提高了至少30%。
按照國內外的相關標準,設計有遮陽裝置的,罐體的設計參考溫度可從60°下降到55°。設計參考溫度減少了,筒體設計壓力也減少,相應的提高了罐體的安全性。
此外,因隔熱反射層本身比較薄,厚度在0.1mm至10mm之間,相對于傳統技術中的重量達80kg的遮陽板而言,明顯減輕了罐體的自重,對于密度較大的物料,可進一步增加運輸物料的重量。
在傳統技術中因遮陽板的高度過多的超出罐體自身的高度,而不便于運輸,而本實用新型的隔熱反射層直接覆蓋在罐體上,克服了因遮陽板的高度過高的問題。
上述兩實施例在罐體上涂覆具有隔熱和反射的隔熱反射層,且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占筒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但并不限于此,該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至少占筒體總面積三分之一,例如,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占筒體總面積可以是三分之二。此外,該隔熱反射層覆蓋的面積除了覆蓋筒體的表面外,還可覆蓋封頭的部分表面或全部表面。
實施例三
如圖4a和圖4b所示,圖4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三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b為圖4a中C區的局部放大圖。罐式集裝箱30包括框架(未圖示)和位于框架內的罐體32。罐體32包括筒體321和分別封閉筒體321兩端口的兩封頭322。
罐體32的外表面(包括筒體321和封頭322的外表面)全部覆蓋隔熱反射層33,隔熱反射層33包覆整個罐體32,即在罐體32的整個外表面上布設該隔熱反射層33,以形成包覆整個罐體32的完整隔熱層,該完整隔熱層的隔熱效果能夠達到IMDG-《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等法規中規定的“具備絕熱層”的隔熱效果。
隔熱反射層33具有隔熱和反射的作用。該隔熱反射層33可為單層結構,該單層結構的隔熱反射層33包含多個具有隔熱和反射功能的非金屬空心微珠331。
該隔熱反射層33的基質可為高分子材料層。隔熱反射層33可由樹脂基質和在樹脂基質中填充的非金屬空心微珠331組成。該非金屬空心微珠331對太陽光產生球體棱鏡反射作用,使侵入的太陽光的能量減少,而起到反射陽光的作用,同時,大量非金屬空心微珠331的中空結構形成的隔熱層來阻止熱傳導,以起到隔熱的作用。
因非金屬空心微珠331對陽光具有反射作用,因此非金屬空心微珠331布設在罐體32上可反射可見光和紅外線,因此該隔熱反射層33能夠起到遮陽板的作用。
非金屬空心微珠331的直徑可為5um~100um。該非金屬空心微珠331可為玻璃空心微珠、陶瓷空心微珠等其他非金屬空心珠。
隔熱反射層33通過刷涂或噴涂等涂覆方式形成在罐體32上的涂層,該涂層的厚度可為0.1mm至2mm。
隔熱反射層33可以是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該貼膜或薄毯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罐體32上。該貼膜或薄毯的厚度可為0.1mm至10mm。
此外,為進一步加強隔熱反射層33的反射性能,可在樹脂基質中增加二氧化鈦。
實施例四
如圖5a和圖5b所示,圖5a為本實用新型在實施例四中的罐式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圖5b為圖5a中B區的局部放大圖。罐式集裝箱40包括框架(未圖示)和位于框架內的罐體42。罐體42包括筒體421和分別封閉筒體兩端口的兩封頭422。
罐體42的外表面(包括筒體421和封頭422的外表面)全部覆蓋隔熱反射層43,隔熱反射層43包覆整個罐體42,以形成包覆整個罐體32的完整隔熱層,該完整隔熱層的隔熱效果能夠達到IMDG-《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等法規中規定的“具備絕熱層”的隔熱效果。
隔熱反射層43具有隔熱和反射的作用。該隔熱反射層43可為雙層結構,隔熱反射層43包括隔熱內層431和反射外層432。
隔熱內層431由保溫材料制成,該保溫材料可為硅酸鹽、稀土、氣凝膠中的任一種材料。但并不限于此,該保溫材料還可以是其他具有保溫或絕熱功能的材料。
反射外層432可以通過在隔熱內層431的表面上形成一反光面而具有反射作用。
此外,該反射材料可為碳氟涂料。碳氟涂料可由4F型氟樹脂和特殊的隔熱材料組成。碳氟涂料成膜后,能形成一層具有高反射,高熱阻的涂膜。太陽光照射在這層涂膜上時,太陽光中較大部分熱量反射到空氣中,并阻止熱量向內部傳遞。
此外,該反射材料也不僅限于該碳氟涂料,還可以是其他反射材料。
隔熱內層431和反射外層432可通過多種方式布設在罐體42上。
在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231為由保溫材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罐體42上的涂層,反射外層432為由碳氟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隔熱內層431上,隔熱內層431和反射外層432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在另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431為由保溫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罐體42上,反射外層432為由碳氟涂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隔熱內層431上的涂層,隔熱內層431和反射外層432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在另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431為由保溫材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罐體42上的涂層,反射外層432為由碳氟涂料通過刷涂或噴涂的方式形成在隔熱內層431上的涂層,隔熱內層431和反射外層432的總厚度為0.1mm至2mm。
在另一種方式中,隔熱內層431為由保溫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罐體42上,反射外層432為由碳氟材料形成的薄膜狀的貼膜或薄毯,其可通過粘合的方式貼合在隔熱內層431上,隔熱內層431和反射外層432的總厚度為0.1mm至10mm。
上述實施例三和實施例四通過在罐體外表面上布設隔熱反射層,且隔熱反射層包覆整個罐體,使得在罐體外表面形成一完整隔熱層,并且該完整隔熱層的隔熱效果明顯。相較于傳統技術中“在罐體外部設置一保溫材料層,并通過外包皮將保溫材料層固定在罐體上(保溫材料層和外包皮的總量為200kg)”的方式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隔熱反射層的厚度和重量明顯減小。
本實用新型的隔熱反射層具有良好的隔熱和反射作用,其能夠達到IMDG-《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等法規中規定的“具備絕熱層”的隔熱效果。
因此,根據IMDG-《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等法規中的規定,設計參考溫度可下降至50℃。相應的,筒體的最大允許工作壓力(MAWP)也降低了,筒體的設計壓力也減小了,進而避免因罐內壓力過高而造成的安全隱患。
需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中列舉的均是罐式集裝箱,但并不限于此,本實用新型的儲運容器可以是其他可移動的壓力容器,例如可以不包括框架的壓力罐體。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