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減振器及工程車輛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車輛的減振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扭轉減振器及工程車輛。
【背景技術】
[0002]在工程車輛上,通常在發動機飛輪與變速箱之間設置扭轉減振器;一方面,扭轉減振器可以將發動機輸出的扭矩傳遞給變速箱,另一方面,發動機的轉速存在突變(俗稱不均勻性)的問題,尤其是在低轉速的情況下,扭轉減振器可以對轉速的突變進行一定程度的“過濾”,進而減輕轉速突變給變速箱等傳動部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0003]通常,工程車輛上的扭轉減振器包括內盤和外盤,外盤和內盤同軸設置,外盤與發動機的飛輪固定連接,內盤的輪轂與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內盤與外盤之間設置有彈性連接裝置,彈性連接裝置將外盤的扭矩傳遞給內盤,并在發動機轉速突變時,彈性連接裝置上的彈簧受壓而縮短,內盤與外盤之間出現轉速不相同,在彈簧的作用力下,逐步使內盤與外盤轉速相近,進而降低轉速突變給變速箱造成的負面影響。
[0004]發動機在低轉速區存在明顯的轉速不均勻問題,轉速不均勻容易引起傳動系統出現扭轉共振現象,扭轉共振會給傳動系統帶來嚴重破壞,為了避免扭轉共振,扭轉通常采用剛度較小的減振彈簧;但是,由于工程機械在啟動、急變速、升檔、降檔等情況下,扭轉減振器需要傳遞比較大的扭矩,剛度較小的減振彈簧很容易出現斷裂或永久變形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新的扭轉減振器,與現有技術相比,該扭轉減振器既可以降低載荷過大造成的負面影響。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具有該扭轉減振器的工程機械。
[0006]作為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扭轉減振器,它包括外盤、內盤及第一彈性部件,所述外盤包括殼體、第二彈性部件、傳動片及摩擦片,所述摩擦片與殼體相對固定,第二彈性部件用于驅使摩擦片緊貼在所述傳動片上;所述傳動片與內盤同軸設置,所述第一彈性部件設置于傳動片和內盤之間,用于彈性連接傳動片與內盤。
[0007]優選地,所述內盤上設置有第一開口,所述傳動片上設置有第二開口,所述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相匹配,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卡設在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內。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一開口、第二開口及第一彈性部件的數量為多個,所述第一開口、第二開口及第一彈性部件一對一匹配,多個所述第一開口圍繞內盤的轉動中心均勻布置。
[0009]優選地,所述第一開口的兩側固定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配合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阻止第一彈性部件向內盤的兩側運動。
[0010]優選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外側均設置有內凸部,所述內凸部頂抵在所述第一彈性部件上,用于阻止第一彈性部件朝向遠離內盤轉動中心的方向運動。
[0011]優選地,所述內盤中心設有輪轂,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通過螺栓與輪轂固定連接。
[0012]優選地,所述殼體包括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所述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可拆卸式固定連接,且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之間設置有容納所述第二彈性部件、傳動片及摩擦片的空間。
[0013]優選地,所述傳動片夾在兩個所述摩擦片之間,所述第二彈性部件設置于殼體與摩擦片之間。
[0014]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和第二彈性部件均為彈簧,所述第二彈性部件的截面呈“V”型或者倒“V”型。
[0015]作為第二方面,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工程機械,它包括車架、發動機、變速箱及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扭轉減振器,所述發動機和變速箱均設置在車架上,所述外盤的殼體與發動機的飛輪連接,所述內盤與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
[0016]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扭轉減振器包括外盤、內盤及第一彈性部件,外盤包括殼體、第二彈性部件、傳動片及摩擦片,摩擦片與殼體相對固定,第二彈性部件用于驅使摩擦片緊貼在傳動片上;傳動片與內盤同軸設置,第一彈性部件設置于傳動片和內盤之間,用于彈性連接傳動片與內盤。具體應用時,外盤的外殼與發動機的飛輪連接,內盤與變速箱連接,發動機輸出的動力依次經過殼體、摩擦片、傳動片、第一彈性部件及內盤傳遞給變速箱,當載荷大到一定程度時,摩擦片和傳動片之間發生相對轉動,從而防止扭轉減振器因受力過大而失效。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供的扭轉減振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中A-A截面的剖視圖。
[0020]附圖標記說明:
[0021]I—內盤2—外盤3—輪轂4一第一彈性部件5—第一限位板
[0022]6—第二限位板7 —內凸部21—第一側板22—第二側板
[0023]23—摩擦片24—第二彈性部件25—傳動片
【具體實施方式】
[0024]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5]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提出的扭轉減振器,包括外盤2、內盤I及第一彈性部件4,外盤2與內盤I之間通過第一彈性部件4彈性連接。
[0026]其中,外盤2包括殼體、第二彈性部件24、傳動片25及摩擦片23,殼體包括第一側板21和第二側板22,第二側板22和第二側板22通過螺栓連接;第一側板21和第二側板22之間設置有容置空間,摩擦片23、第二彈性部件24及傳動片25的一部分卡設在容置空間內,傳動片25卡在兩個摩擦片23之間,第二彈性部件24設置在摩擦片23和第二側板22之間,第二彈性部件24的作用力驅使摩擦片23分別與傳動片25、第一側板21緊密貼合;殼體與摩擦片23之間、摩擦片23與傳動片25之間均依靠接觸面之間的摩擦傳遞作用力。
[0027]內盤I的中心設有輪轂3,內盤I上圍繞輪轂3均勻布置有多個第一開口,傳動片25上設置有多個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