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密封旋啟式軟密封止回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密封旋啟式軟密封止回閥。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旋啟式軟密封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相互連通的進液腔和出液腔,閥體內鉸裝有搖桿,搖桿上連接有可將進液腔和出液腔阻斷的閥板,閥板的外表面上包覆有彈性密封層;閥板的一端面為用于與搖桿連接的連接端面、另一端面為密封端面。密封原理是閥板繞閥體內的銷軸轉動,閥板的密封端面將進液腔的內端口封堵,靠流體壓力和閥板自重使密封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層受壓變形從而實現密封即阻斷進液腔和出液腔。上述結構的止回閥,不足之處是流體壓力較低時,密封端面的彈性密封層受壓變形較小,易造成閥門滲漏或泄漏。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的自密封旋啟式軟密封止回閥。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如下結構的自密封旋啟式軟密封止回閥,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相互連通的進液腔和出液腔,閥體上鉸裝有閥軸,閥軸上連接有搖桿,搖桿上連接有可將進液腔和出液腔阻斷的閥板,閥板的外表面上包覆有彈性密封層;閥板的一端面為用于與搖桿連接的連接端面、另一端面為密封端面;其結構特點在于:所述進液腔的腔壁內端面上設有與進液腔連通的沉孔,所述進液腔和所述沉孔之間形成過渡臺階;所述閥板密封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層與過渡臺階接觸配合后可形成實現軸向密封的軸向密封副;所述閥板外周面上的彈性密封層與沉孔的孔壁接觸配合后可形成具有徑向自密封效果的徑向密封副。
[0005]所述閥板密封端面外緣部位的彈性密封層軸向外凸后形成密封環臺,所述軸向密封副由所述密封環臺與過渡臺階接觸配合后形成。
[0006]所述閥板外周面上的彈性密封層徑向外凸后再軸向凸伸從而形成可與沉孔的孔壁貼合的環唇,所述徑向密封副由所述環唇的外側面與沉孔的孔壁接觸配合后形成。
[0007]所述環唇的內側面的輪廓線相對于所述閥板的軸線傾斜設置,從而使所述環唇的內側面為圓錐面。
[0008]所述環唇的外側面的輪廓線對于所述閥板的軸線傾斜設置,從而使所述環唇的外側面為圓錐面。
[0009 ]所述沉孔為自其內端向外端逐漸變大的圓錐孔。
[0010]所述沉孔為自其內端向外端逐漸變大的圓錐孔。
[0011]所述閥軸上套裝有在閥板開啟過程中可起阻尼作用的彈簧。
[0012]所述閥軸上裝有杠桿,所述閥體上鉸裝有阻尼油缸或阻尼氣缸,所述阻尼油缸或阻尼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杠桿鉸接。
[0013]所述閥軸上裝有杠桿,杠桿上裝有裝有配重塊。
[0014]所述彈性密封層為橡膠密封層或聚四氟乙烯密封層。
[0015]所述沉孔和進液腔同心設置。
[0016]所述搖桿上裝有緩沖墊。
[0017]閥板的密封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層與過渡臺階接觸配合后,彈性密封層與過渡臺階二者可形成軸向密封副,從而實現軸向密封;彈性密封層與沉孔的孔壁二者可形成徑向密封副,從而實現徑向密封。將所述環唇的外側面設為圓錐面可以帶來以下好處:一是外側面與沉孔的孔壁的配合會更加嚴密,其密封效果更好;二是閥門關閉時便于環唇進入沉孔;三是閥門開啟時便于環唇離開沉孔以減小開啟阻力。將所述環唇的內側面設為圓錐面可以帶來以下好處:流體壓力作用在內側面上后能產生徑向分力,該徑向分力可使環唇的外側面與沉孔的孔壁貼合的更加嚴密,形成自密封。也就是說本實用新型既可通過閥板的密封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層實現軸向密封,也可通過閥板外周面上的彈性密封層實現徑向自密封。即使流體壓力較低時密封端面的彈性密封層受壓變形較小,軸向密封副效果差,但是由于具有自密封效果的徑向密封副的存在,也不會易造成閥門滲漏或泄漏。
[0018]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具有軸向密封和徑向密封雙重效果,即使流體壓力較低時也不易造成滲漏或泄漏。
【附圖說明】
[001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0]圖1為第一種結構的止回閥的暢通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圖1所示止回閥的截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圖2中A部的放大圖;
[0023]圖4是第二結構的止回閥的截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第三結構的止回閥的截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第四結構的止回閥的截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第五結構的止回閥的截止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第一種結構的自密封旋啟式軟密封止回閥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閥體1,閥體1內設有相互連通的進液腔2和出液腔3,進液腔2的外端口為進液口,出液腔3的外端口為出液口。閥體1上鉸裝有閥軸12,閥軸12上固接有搖桿4,搖桿4上連接有閥板5,閥板5的外表面上包覆有彈性密封層6,彈性密封層6為橡膠制成的密封層、聚四氟乙烯制成的密封層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彈性密封層。閥板5的一端面為用于與搖桿4連接的連接端面、另一端面為可與進液腔2的內端口接觸配合的密封端面。閥板5的翻轉可實現進液腔2和出液腔3的連通或阻斷。所述進液腔2的腔壁內端面上設有與進液腔2同心設置的沉孔7,沉孔7與進液腔2同心設置可以簡化沉孔7與進液腔2的加工工藝,沉孔7與進液腔2之間形成過渡臺階8。
[0028]如圖2所示,所述閥板5密封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層6與過渡臺階8接觸配合后可形成軸向密封副13;所述閥板5外周面上的彈性密封層6與沉孔7的孔壁接觸配合后可形成徑向密封副14。參照圖1、圖2和圖3,所述閥板5外周面上的彈性密封層6徑向外凸后再軸向凸伸,從而形成環唇9;所述環唇9的外側面的輪廓線相對于閥板5的軸線傾斜設置,即環唇9的外側面的輪廓線與所述閥板5的軸線成設定角度的夾角,從而使所述環唇9的外側面15為圓錐面;上述徑向密封副14是由環唇9的外側面15與沉孔7的孔壁接觸配合后形成的。將所述環唇9的外側面15設為圓錐面可帶來以下效果:一是外側面15與沉孔7的孔壁的配合會更加嚴密,其密封效果更好;二是閥門關閉時便于環唇9進入沉孔;三是閥門開啟時便于環唇9離開沉孔以減小開啟阻力。而將所述沉孔7設為自其內端向外端逐漸變大的圓錐孔,即沉孔7靠近出液腔3的一端大、靠近過渡臺階8的一端小,不但能進一步使外側面15與沉孔7的孔壁配合嚴密,而且更利于閥門開啟時環唇9離開沉孔7,以進一步減小開啟阻力。參照圖1、圖2和圖3,所述環唇9的內側面11的輪廓線相對于所述閥板5的軸線傾斜設置,即環唇9的內側面11的輪廓線與所述閥板的軸線成設定角度的夾角,從而使所述環唇的內側面11為圓錐面;將所述環唇9的內側面11設為圓錐面可以帶來以下好處:閥門關閉后,流體壓力作用在內側面11上后能產生徑向分力,該徑向分力可使環唇的外側面15與沉孔7的孔壁貼合的更加嚴密,形成自密封。所述內側面11和外側面15的輪廓線相對于所述閥板軸線的傾斜角度以及所述沉孔7的輪廓線相對于沉孔7的軸心線的傾斜角度均可根據設計要求而定。繼續參照圖
1、圖2和圖3,軸向密封副13可以由所述閥板5密封端面上的彈性密封層6與過渡臺階8接觸配合后形成;軸向密封副13也可以按如下方式形成,即所述閥板5密封端面外緣部位的彈性密封層軸向外凸后形成密封環臺23,所述軸向密封副13由所述密封環臺23與過渡臺階8接觸配合后形成。
[0029 ]參照圖1和圖2,所述搖桿4上裝有可與閥體1內壁接觸的緩沖墊10,緩沖墊10用橡膠等彈性材料制成。止回閥開啟時,閥板5推動搖桿急速翻轉,搖桿4會對閥體的內壁造成急速撞擊;由動量定理可知,撞擊的作用時間越長則撞擊力越小。而緩沖墊10的設置可以有效減緩撞擊,即緩沖墊10延長了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