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齒輪箱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能夠穩定地實現慢速轉快速的傳動的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一般的齒輪箱在儲存能量后是通過減速機構來釋放能量帶動負載轉動,從而延長轉動的時間的。一般情況下,輸出軸只可以以一種轉動速度釋放能量,或者需要人工調節轉變速度,不能實現兩個速度的自動轉變。
[0003]目前的自動變速傳動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0004]第一種是由電子技術控制加機械傳動來實現自動變速傳動,但是該方法不適用于要求簡單、空間較小和成本較低的使用場合;
[0005]第二種是由兩組棘輪組件減速機構來實現自動變速傳動。慢速時,兩組減速機構在傳動鏈中同時起作用;快速時,則是剩下一組減速機構在傳動鏈中起作用。該方法較為簡單,且成本也較低,但是由于使用了兩組減速機構,因此容易因為兩組減速機構不同步而導致不穩定,甚至卡死;另外,兩組減速機構也依然略為復雜,且占用空間較多。
[0006]有鑒于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能夠穩定地實現慢速轉快速的傳動的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能夠穩定地實現慢速轉快速的傳動的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9]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包括面殼、底殼和位于所述面殼和所述底殼之間的中片,所述底殼的靠近所述面殼的一面設置有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和弧形齒輪條,所述第一齒輪和所述第二齒輪嚙合;
[0010]所述中片上設置有第一弧形定位孔,所述中片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可供所述弧形齒輪條在其內滑動的弧形引導槽,所述中片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傳動齒輪、減速機構和第三齒輪,所述傳動齒輪的傳動軸的一端穿出所述第一弧形定位孔,所述第一弧形定位孔的后部位于所述弧形引導槽的一端開口處,所述傳動齒輪分別與所述減速機構和所述第三齒輪嚙合,所述第一齒輪連接有發條;
[0011]所述齒輪箱還包括輸出軸和輸出齒,所述輸出齒套設于所述輸出軸上,所述輸出軸依次穿過所述面殼、所述中片和所述底殼,所述輸出齒與所述第三齒輪嚙合。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底殼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弧形齒輪條運動到最前端時脫離與所述第一齒輪的嚙合的第一定位彈片。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中片內嵌入有用于防止所述弧形齒輪條運動到最后端時脫離與所述第一齒輪的嚙合的第二定位彈片,所述第二定位彈片設置于所述弧形引導槽的另一端開口處。
[0014]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弧形引導槽由至少兩段弧形凸起形成。
[0015]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一齒輪包括第一大齒盤和第一小齒盤,所述第一大齒盤和所述第一小齒盤通過連接軸連接;
[0016]所述減速機構包括棘輪和設置于所述棘輪一側的減速塊,所述棘輪與所述傳動齒輪嚙合;
[0017]所述第二齒輪包括第二大齒盤和第二小齒盤,所述第二大齒盤和所述第二小齒盤通過連接軸連接;
[0018]所述第三齒輪包括第三大齒盤和第三小齒盤,所述第三大齒盤和所述第三小齒盤通過連接軸連接;
[0019]所述傳動齒輪包括第四大齒盤和第四小齒盤,所述第四大齒盤和所述第四小齒盤通過連接軸連接;
[0020]所述第四小齒盤和所述輸出齒均與所述第三大齒盤嚙合,所述第三小齒盤與所述第二大齒盤嚙合,所述第二小齒盤與所述第一大齒盤嚙合,所述弧形齒輪條與所述第一小齒盤嚙合。
[0021]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中片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第四齒輪,所述第四齒輪分別與所述第一小齒盤和所述第三大齒盤嚙合。
[0022]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第二定位彈片設置于所述面殼的下表面上且從所述下表面上向下延伸,所述中片上設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定位彈片穿過所述第一通孔。
[0023]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面殼上設置有第二弧形定位孔,所述傳動齒輪的傳動軸的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弧形定位孔;所述中片上設置有第三弧形定位孔,所述底殼上設置有第四弧形定位孔,所述第二齒輪的軸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弧形定位孔內,所述第二齒輪的軸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四弧形定位孔內。
[0024]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中片上還設置有第五弧形定位孔,所述面殼上還設置有第六弧形定位孔,所述第四齒輪的軸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五弧形定位孔內,所述第四齒輪的軸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六弧形定位孔內。
[0025]作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的一種改進,所述棘輪包括第五小齒盤、大棘輪和中心軸,所述第五小齒盤和所述大棘輪均套設于所述中心軸上,所述大棘輪位于所述第五小齒盤的上方,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五小齒盤嚙合。
[002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采用一組減速結構使儲存的能量緩慢穩定的釋放,同時采用一個獨特的弧形齒輪條設計,該弧形齒輪條能夠在弧形引導槽中移動,傳動齒輪的第一弧形定位孔的后部處于弧形齒輪條向前移動的末端位置中,當弧形齒輪條移動到該位置后,即可推開傳動齒輪,使減速機構從傳動齒輪中脫開,減速機構對傳動齒輪起不到作用,從而輸出的轉動速度由慢速轉為快速。而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0027]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技術效果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002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0]圖3為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第三齒輪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1]圖4為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2]圖5為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去除面殼和中片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3]圖6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一。
[0034]圖7為本實用新型去除底殼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之二。
[0035]其中:
[0036]1-面殼;
[0037]11-第二弧形定位孔,12-第六弧形定位孔;
[0038]2-底殼;
[0039]3-中片;
[0040]31-第一弧形定位孔,32-弧形引導槽,321-弧形凸起,33-第三弧形定位孔,34-第五弧形定位孔,35-第一通孔;
[0041]4-第一齒輪;
[0042]41-第一大齒盤,42-第一小齒盤;
[0043]5-第二齒輪;
[0044]51-第二大齒盤,52-第二小齒盤;
[0045]6-弧形齒輪條;
[0046]7-傳動齒輪;
[0047]71-第四大齒盤,72-第四小齒盤;
[0048]8-減速機構;
[0049]81-棘輪,811-第五小齒盤,812-大棘輪,813-中心軸,82-減速塊;
[0050]9-第二齒輪;
[0051]91-第三大齒盤,92-第三小齒盤,93-安裝孔;
[0052]10-輸出軸;
[0053]20-輸出齒;
[0054]30-第一定位彈片;
[0055]40-第二定位彈片;
[0056]50-第四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57]下面結合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58]如圖1至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自動變速傳動齒輪箱,包括面殼1、底殼2和位于面殼I和底殼2之間的中片3,底殼2的靠近面殼I的一面設置有第一齒輪4、第二齒輪5和弧形齒輪條6,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嗤合。面殼I和中片3之間形成一個容置空間,底殼2和中片3之間形成另一個容置空間。
[0059]中片3上設置有第一弧形定位孔31,中片3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可供弧形齒輪條6在其內滑動的弧形引導槽32,弧形引導槽32可以對弧形齒輪條6的運動起到引導和限位的作用。中片3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傳動齒輪7、減速機構8和第三齒輪9,即傳動齒輪7、減速機構8和第三齒輪9容置于由底殼2和中片3之間形成的容置空間內;傳動齒輪7的傳動軸的一端穿出第一弧形定位孔31,第一弧形定位孔31的后部位于弧形引導槽32的一端開口處,傳動齒輪7分別與減速機構8和第三齒輪9嚙合,第一齒輪4連接有發條(圖中未示出)。
[0060]齒輪箱還包括輸出軸10和輸出齒20,輸出齒20套設于輸出軸10上,輸出軸10依次穿過面殼1、中片3和底殼2,輸出齒20與第三齒輪9嚙合,并且輸出齒20位于由面殼1、中片3和底殼2形成的一個貫通的空間內。輸出軸10用于輸出快速或慢速的轉動。
[0061]底殼2上設置有用于防止弧形齒輪條6運動到最前端時脫離與第一齒輪4的嚙合的第一定位彈片30。也就是說,當弧形齒輪條6到達最前端時,會碰觸到第一定位彈片30,以保證弧形齒輪條6不會與第一齒輪4脫離嚙合,同時由于第一定位彈片30本身的彈力,弧形齒輪條6又不會對第一齒輪4造成大的阻力。
[0062]中片3內嵌入有用于防止弧形齒輪條6運動到最后端時脫離與第一齒輪4的嚙合的第二定位彈片40,第二定位彈片40設置于弧形引導槽32的另一端開口處,也就是說,當弧形齒輪條6到達最后端時,會碰觸到第二定位彈片40,以保證弧形齒輪條6不會與第一齒輪4脫離嚙合,同時由于第一定位彈片30本身的彈力,弧形齒輪條6又不會對第一齒輪4造成大的阻力。
[0063]本實施例中,前端是指圖1中齒輪箱的前表面所在的一端,后端是指圖1中齒輪箱的后表面所在的一端。
[0064]弧形引導槽32由至少兩段弧形凸起321形成。本實施例中,為了避讓第三齒輪9的安裝孔93,弧形引導槽32由至少三段弧形凸起321形成,遠離安裝孔93的弧形凸起321為完整的一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