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
【背景技術】
[0002]液壓減振器是以液壓油為工作介質并利用油的粘性阻尼作用,在節流口或閥的前后形成一定的壓差,將振動的動能變成液體的壓力能衰減和吸收振動,目前,液壓減振器已經得到了廣泛地應用,如飛機的起落架、各種汽車、摩托車、輪船等需減振的設備上;液壓減振器具有下列優點:
[0003](I)減振力的范圍寬并隨振動速度的大小而變化,由于油液幾乎不可壓縮,因此其剛度可以很大,所以減振力大,故屬于強力減振器;
[0004](2)阻尼特性好,結構上實現很方便;各種形式的固定節流口,可變節流口及閥口可以產生不同形式的阻力特性,而且性能穩定;
[0005](3)液壓減振器中可以充入氮氣組成油氣彈簧,還可以與金屬螺旋彈簧并聯使用構成獨立懸架,改善了車輛行駛中的舒適性;
[0006](4)維修方便,制造成本低。
[0007]專利號為CN200820148206.9的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液壓緩沖減振器,在減振器的工作缸內設有帶液壓儲油腔的導向座和阻尼緩沖閥,二者均套裝在活塞桿上,其中阻尼緩沖閥與活塞相觸接,并可與導向座上的液壓儲油腔相配合,阻尼緩沖閥上設有用于讓油液通過的阻尼油液通道孔。
[0008]上述液壓緩沖減振器能夠起到減少汽車車身振動的效果,但是當振動幅度較大,速度較快時,該液壓緩沖減振器的減振效果不是很明顯。
【發明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減振器的減振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11]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所述減振器包括活塞桿、主活塞和液壓油缸,所述液壓油缸內具有用于容納油液的工作油腔,所述主活塞位于所述工作油腔內,所述活塞桿的下端與主活塞固連,所述活塞桿的上端位于液壓油缸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油腔內還設有浮動活塞且所述浮動活塞位于所述主活塞的下方,所述主活塞和浮動活塞將所述工作油腔分隔成上油腔、中油腔和下油腔,所述上油腔位于所述主活塞的上方,所述中油腔位于所述主活塞和浮動活塞之間,所述下油腔位于所述浮動活塞的下方,所述主活塞上設有使油液從中油腔流向上油腔的第一上行單向閥和使油液從上油腔流向中油腔的第一下行單向閥,所述浮動活塞上設有使油液從中油腔流向下油腔的第二下行單向閥,所述液壓油缸上還設有調壓閥組,所述調壓閥組的進口端與所述上油腔相連,所述調壓閥組的出口端與所述下油腔相連。
[0012]其工作原理如下:上述的調壓閥組具有雙向調節的作用,因此調壓閥組的出口端和入口端均可以輸入或者輸出油液,對油液的方向不具有限定作用;本減振器工作過程中,當振動幅度較小,速度較慢時,在活塞桿下行過程中,中油腔壓力升高,油液從第一上行單向閥流入上油腔,并將振動能量吸收,活塞桿上行過程中,上油腔壓力升高,油液從第一下行單向閥流入中油腔,并吸收振動能量;當振動幅度較大,速度較快時,活塞桿在下行過程中,中油腔中的油液從第一上行單向閥流入上油腔,同時中油腔中的油液也從設置在浮動活塞上的第二下行單向閥中流入下油腔,下油腔中的油液從調壓閥組中流入上油腔,三個地方同時吸收振動能量,同時浮動活塞下降加快平衡中油腔的壓力,這樣可實現快速抑制振動,提高減振器的減振效果,增加舒適性;在活塞桿上行過程中,上油腔壓力升高沖開第一下行單向閥和調壓閥組,油液分別從上油腔流入中油腔和下油腔,油液流入下油腔時將浮動活塞往上頂使中油腔容積縮小,加快各腔壓力平衡,提高了減振器的減振效果。
[0013]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中,所述的調壓閥組包括第二上行單向閥和第三下行單向閥,所述第二上行單向閥和第三下行單向閥并聯設置,所述第二上行單向閥的出口端和第三下行單向閥的入口端均與所述上油腔相連,所述第二上行單向閥的入口端和第三下行單向閥的出口端均與所述下油腔連接。第二上行單向閥和第三下行單向閥的設計能夠使油液在上油腔和下油腔之間雙向流動,當振動產生時,能夠快速地調節上油腔和下油腔之間的壓力,提高減振器的減振效果。
[0014]作為另一種方案,所述的調壓閥組還可以是雙向阻尼閥。
[0015]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中,活塞桿的上端固定設置有擋板,所述活塞桿上套設有減振彈簧,所述減振彈簧位于擋板和液壓油缸之間。減振彈簧能夠對汽車產生的振動進行預處理,吸收掉一部分的振動能量,使活塞桿的振動幅度變小,速度減慢,從而使減振器能夠更快速的抑制振動,提尚減振的效果。
[0016]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中,所述第二下行單向閥至少2個,所述第二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大于第一上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且所述第二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小于第二上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第二下行單向閥至少2個能夠使減振器在振幅較大,速度較快時,使中油腔內的油液能夠更快的進入下油腔,吸收振動能量,提高減振效果;當振幅較小,速度較慢時,當活塞桿帶動主活塞下行時,油液只需要通過第一上行單向閥即可吸收振動能量,實現減振的目的,無需通過第二下行單向閥,因此第二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大于第一上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可以使浮動活塞在振幅較小,速度較慢時,處于一個合適的高度,當出現振幅較大,速度較快時能夠更好的起到減振的效果;第二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小于第二上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可以使浮動活塞處于一個適當的高度,否則當主活塞下行時,浮動活塞下移幅度過大,導致調壓閥組的出口端阻塞,影響減振效果。
[0017]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中,所述第一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小于所述第三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第一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小于所述第三下行單向閥的設定壓力,可以避免主活塞上行時,油液先通過第三下行單向閥進入下油腔,導致下油腔上浮并進入到環形凹槽內,影響減振效果。
[0018]在上述的一種汽車的自調節減振器中,所述液壓油缸上端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凹槽,所述主活塞設于所述環形凹槽內且所述主活塞周面與所述環形凹槽的內壁相配合。環形凹槽的下端與液壓油缸的內壁配合形成限位肩部,該限位肩部能夠限制主活塞的移動范圍,避免活塞桿下行速度過快時,中油腔內壓力過大而上油腔內壓力太小,造成減振器損壞或者減振器的使用壽命減少。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
[0020]1、本自調節減振器中第一上行單向閥和第一下行單向閥的設計能夠快速調節上油腔和中油腔的壓力,吸收振動能量;浮動活塞和第二下行單向閥的設計,能夠通過活塞的上下浮動以及使油液從中油腔經過第二下行單向閥流入下油腔調節中油腔和下油腔之間的壓力,吸收振動能量,提高減振效果。
[0021]2、本自調節減振器中調壓閥組的設計能夠使油液在上油腔和下油腔之間雙向流動,當振動產生時,能夠快速地調節上油腔和下油腔之間的壓力,提高減振器的減振效果。
[0022]3、本自調節減振器中各個單向閥的設定壓力的設計,能夠使浮動活塞始終處于一個較為合適的位置,并能夠起到較好的調節作用,提高了減振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自調節減振器的整體示意圖。
[0024]圖中,I活塞桿;2主活塞;3液壓油缸;4浮動活塞;5上油腔;6中油腔;7下油腔;8第一上行單向閥;9第一下行單向閥;10第二下行單向閥;11第二上行單向閥;12第三下行單向閥;13減振彈簧;14擋板;15環形凹槽;16工作油腔。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26]如圖1所示,減振器包括活塞桿1、主活塞2和液壓油缸3,活塞桿I的上端位于液壓油缸3的外部且固定設置有擋板14,活塞桿I上套設有減振彈簧13,減振彈簧13位于擋板14和液壓油缸3之間,減振彈簧13能夠對汽車產生的振動進行預處理,吸收掉一部分的振動能量,使活塞桿I的振動幅度變小,速度減慢,從而使減振器能夠更快速的抑制振動,提尚減振的效果。
[0027]該液壓油缸3內具有用于容納油液的工作油腔16,主活塞2位于工作油腔16內,活塞桿I的下端與主活塞2固連,液壓油缸3上端的內壁上設有環形凹槽15,環形凹槽15的徑向長度與工作油腔16的徑向長度的比值為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