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機械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機械密封是一種旋轉機械的軸封裝置,屬于精密、結構較為復雜的機械基礎元件之一O
[0003]現有的機械密封裝置,例如中國專利文獻資料公開了機械密封裝置,[專利號:200580032935.7;授權公告號:CN101031745B],其在密封蓋上設置從外周面貫通狀槽內的急冷通路,并設置從環狀槽向外周面貫通的排水孔,急冷通路和排水孔的口部形成可與配管連接的管用螺紋孔,經配管流來的急冷流體對機械密封裝置進行冷卻和沖洗機械密封上的雜質,然后急冷流體從排水孔中流出,即該種結構的機械密封裝置,急冷流體只能對一個機械密封進行冷卻,機械密封的冷卻跟設備的冷卻和軸的冷卻是相互獨立的。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使現有的機械密封的冷卻潤滑與設備的冷卻潤滑相串聯,形成一個回路。
[0005]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機械密封包括動環、靜環、外殼和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套在軸外,所述外殼套在安裝架外,所述動環固連在安裝架上,所述靜環固連在外殼中,所述動環和靜環的密封面相貼合,其特征在于,潤滑結構包括由動環、靜環、外殼和安裝架圍成的一個潤滑腔,所述外殼和安裝架之間設有分隔密封圈,所述分隔密封圈將潤滑腔分隔成互不連通的潤滑上腔和潤滑下腔,所述外殼和安裝架上具有與潤滑上腔相連通的第一通道,所述外殼和安裝架上還具有與潤滑下腔相連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過內部回路相連通。
[0006]將水從第一通道中通入到潤滑上腔中,然后水進入到內部回路中,再進入到潤滑下腔,最后從第二通道中流出完成一個循環,使機械密封的冷卻潤滑與設備內部零部件的冷卻潤滑相串聯形成一個回路,水反向進行流動也可以,水在潤滑上腔和潤滑下腔中時,水對靜環和動環之間的接觸摩擦面進行冷卻潤滑,使靜環和動環不易損壞,提高使用壽命,水進入到內部回路后,對設備內部的零部件進行冷卻潤滑,同時可以通過該回路對安裝位置較遠的其他機械密封進行冷卻潤滑,通過一條回路同時對機械密封和設備內部的零部件進行冷卻潤滑,效率高。
[0007]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外殼和安裝架之間具有密封圈座,所述分隔密封圈位于密封圈座中。密封圈座的設置提高密封圈的安裝牢固程度和穩定性,使分隔密封圈不會偏移位置,分隔密封圈分隔潤滑腔的穩定性好。
[0008]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位于外殼中的上外通道和位于安裝架中的上內通道,所述上外通道通過潤滑上腔與上內通道相連通。上外通道不會旋轉,上內通道隨著安裝架一起旋轉,由于潤滑上腔的存在,保證上外通道和上內通道相連通,上外通道用于外接管子,上內通道與內部回路相連通。
[0009]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第二通道包括位于外殼中的下外通道和位于安裝架中的下內通道,所述下外通道通過潤滑下腔與下內通道相連通。下外通道不會旋轉,下內通道隨著安裝架一起旋轉,由于潤滑下腔的存在,保證下外通道和下內通道相連通,下外通道用于外接管子,下內通道與內部回路相連通。
[0010]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第一通道內端端口的兩側均設置有內密封圈,所述第二通道內端端口的兩側均設置有內密封圈,所述第一通道內端的端口與第二通道內端的端口之間至少設置一個內密封圈。內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內密封圈密封安裝架與軸之間的縫隙,使流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水不會通過該縫隙混合,不會造成水的滲漏,保證回路的通暢,從而保證潤滑和冷卻效果,外密封圈也起到密封的作用,使水能不泄漏的進入到潤滑腔中。
[0011]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第一通道外端端口的兩側均設置有外密封圈,所述第二通道外端端口的兩側均設置有外密封圈,所述第一通道外端的端口與第二通道外端的端口之間至少設置一個外密封圈。原理同上。
[0012]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安裝架上具有上安裝口和下安裝口,所述動環包括上動環和下動環,所述上動環固連在上安裝口中,所述下動環固連在下安裝口中,所述靜環包括上靜環和下靜環,所述上靜環與上動環相貼合,所述下靜環和下動環相貼合,所述外殼、安裝架、上動環和上靜環圍成所述潤滑上腔,所述外殼、安裝架、下動環和下靜環圍成所述潤滑下腔。該種結構,使本機械密封組裝方便。
[0013]在上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的潤滑結構中,所述內部回路包括第一軸內回路、第二軸內回路和設備內部回路,所述第一通道通過第一軸內回路、設備內部回路和第二軸內回路與第二通道相連通。水進入到第一軸內回路、第二軸內回路和設備內部回路中后對軸起到冷卻的作用,對設備中的零部件起到潤滑和冷卻的作用,同時第一軸內回路、設備內部回路和第二軸內回路使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連通,使機械密封和設備內部零部件的冷卻潤滑相串聯,形成一個回路。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機械密封通過分隔密封圈將潤滑腔分隔成潤滑上腔和潤滑下腔,水沿著上外通道、潤滑上腔、上內通道、第一軸內回路、設備內部回路、第二軸內回路、下內通道、潤滑下腔和下外通道這一回路進行流動,將機械密封、軸和設備內零部件的冷卻潤滑相串聯,在同一回路中使水對靜環和動環進行潤滑和冷卻,同時對軸進行冷卻、對套在軸外的其他機械密封以及設備內的零部件進行冷卻潤滑,同時進行冷卻潤滑,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機械密封的整體結構剖視圖。
[0016]圖中,1、動環;2、靜環;3、外殼;4、安裝架;5、軸;6、分隔密封圈;7、潤滑上腔;8、潤滑下腔;9、第一通道;91、上外通道;92、上內通道;10、第二通道;101、下外通道;102、下內通道;11、內部回路;111、第一軸內回路;112、第二軸內回路;12、密封圈座;13、內密封圈;14、外密封圈;15、上安裝口; 16、下安裝口; 17、上動環;18、下動環;19、上靜環;20、下靜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
[0018]如圖1所示,本機械密封包括動環1、靜環2、外殼3和安裝架4,安裝架4套在軸5外,外殼3套在安裝架4外,安裝架4上具有上安裝口 15和下安裝口 16,動環I包括上動環17和下動環18,上動環17固連在上安裝口 15中,下動環18固連在下安裝口 16中,靜環2包括上靜環19和下靜環20,上靜環19和下靜環20均固連在外殼3中,且固連處密封,上靜環19與上動環17相貼合,下靜環20和下動環18相貼合。
[0019]潤滑結構包括由動環1、靜環2、外殼3和安裝架4圍成的一個潤滑腔,外殼3和安裝架4之間設有密封圈座12,密封圈座12中設有分隔密封圈6,分隔密封圈6將潤滑腔分隔成互不連通的潤滑上腔7和潤滑下腔8,即由外殼3、安裝架4、上動環17和上靜環19圍成潤滑上腔7,以及由外殼3、安裝架4、下動環18和下靜環20圍成潤滑下腔8。
[0020]外殼3和安裝架4上具有與潤滑上腔7相連通的第一通道9,第一通道9包括位于外殼3中的上外通道91和位于安裝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