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級變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在帶式無級變速機構中組合有減速機構和增速機構的無級變速器。
【背景技術】
[0002]根據下述專利文獻1,公知有如下無級變速器,其具有:輸入軸;輸出軸;通過環形帶連接第I帶輪和第2帶輪的帶式無級變速機構;經由齒輪組連接輸入軸和第I帶輪的離合器;經由齒輪組連接輸入軸和第2帶輪的離合器;經由齒輪組連接輸出軸和第I帶輪的離合器;經由齒輪組連接輸出軸和第2帶輪的離合器,通過組合從第I帶輪向第2帶輪傳遞驅動力的模式和從第2帶輪向第I帶輪傳遞驅動力的模式,實現總變速比的放大。
[0003]此外,關于該無級變速器,由本申請人申請的PCT/JP2012/063029(國際公開第W02013/175568號公報)中提出了:將第I離合器和第2離合器被配置在與發動機連接的輸入軸的兩端,通過第I離合器的接合,將輸入軸的驅動力傳遞到帶式無級變速機構的第I帶輪,建立LOW模式,通過第2離合器的接合,將輸入軸的驅動力傳遞到帶式無級變速機構的第2帶輪,建立HI模式。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10-530503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8]在此,在由上述PCT/JP2012/063029提出的無級變速器中,在圖20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在接合第I離合器而建立LOW模式時,發動機E的驅動力從輸入軸,通過第I離合器—第I帶輪一環形帶一第2帶輪一支承在輸入軸上的爪形離合器(輸出切換機構)一差動齒輪的路徑而被傳遞。在LOW模式中,被傳遞的扭矩大于HI模式,因此,所述爪形離合器需要牢固地支承,以能夠耐受較大的扭矩。但是,爪形離合器不是直接支承于變速箱,而是經由輸入軸支承,因此,為了牢固地支承爪形離合器,需要將不會傳遞較大的扭矩的輸入軸加粗,因此存在重量增大的問題。
[0009]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目的在于,直接通過變速箱來支承輸出切換機構,提高支承剛性,其中,所述輸出切換機構支承在輸入軸的外周,在LOW模式下傳遞較大的扭矩。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1]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無級變速器,該無級變速器具有:輸入軸,其被輸入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帶式無級變速機構,其由第I帶輪、第2帶輪和環形帶構成;輸出軸,其輸出由所述帶式無級變速機構變速后的驅動力;第I輸入路徑,其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第I帶輪;第I輸入切換機構,其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切換到所述第I輸入路徑側;減速機構,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輸入路徑,使所述第I帶輪的輸入減速;第2輸入路徑,其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第2帶輪;第2輸入切換機構,其將來自所述驅動源的驅動力傳遞到所述第2輸入路徑側;增速機構,其被配置在所述第2輸入路徑,使所述第2帶輪的輸入增速;第I輸出路徑,其輸出來自所述第2帶輪的驅動力;第2輸出路徑,其輸出來自所述第I帶輪的驅動力;第1輸出切換機構,其被配置在所述第I輸出路徑,將來自第2帶輪的驅動力切換到所述輸出軸側;以及第2輸出切換機構,其被配置在所述第2輸出路徑,將來自第I帶輪的驅動力切換到所述輸出軸側,所述無級變速器的第I特征在于,所述第I帶輪由第I固定帶輪和第I可動帶輪構成,所述第2帶輪由第2固定帶輪和第2可動帶輪構成,所述第I固定帶輪和第2固定帶輪被配置在彼此對角的位置,所述第I可動帶輪和第2可動帶輪被配置在彼此對角的位置,所述第I輸入切換機構被配置在所述輸入軸上或所述第I帶輪的第I可動帶輪的背面的旋轉軸上,所述第2輸入切換機構被配置在所述第2帶輪的第2固定帶輪的背面的旋轉軸上或所述輸入軸上,所述第I輸出切換機構在所述第I輸出路徑上,被配置在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與所述輸入軸的外周嵌合的副軸上,所述第2輸出切換機構和所述輸出軸被配置在所述第I帶輪的第I固定帶輪的背面的旋轉軸上。
[0012]另外,根據本發明,提出了除了具有所述第I特征之外還具有如下第2特征的無級變速器:所述第I輸出切換機構由爪形離合器構成,該爪形離合器能夠選擇性地使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副軸上的第I傳動齒輪和第2傳動齒輪與該副軸聯結,所述第I傳動齒輪與被設置在所述輸出軸上的從動齒輪連接,所述第2傳動齒輪經由惰軸與設置在所述輸出軸上的從動齒輪連接。
[0013]另外,根據本發明,提出了除了具有所述第I或第2特征之外還具有如下第3特征的無級變速器:所述第I輸出切換機構被配置在沿徑向觀察時與所述第2輸出切換機構局部交疊的位置。
[0014]此外,根據本發明,提出了除了具有所述第I?第3中的任意一個特征之外還具有如下第4特征的無級變速器:在設所述減速機構的齒輪比為i?d,所述增速機構的齒輪比為iind,所述第I帶輪和所述第2帶輪間的最小變速比為i_,配置在所述第I輸出路徑上的減速齒輪的齒輪比為U,i redXi_= i ind的關系和i sec= i TOd/iind的關系成立。
[0015]此外,實施方式的主輸入軸13對應于本發明的輸入軸,實施方式的LOW摩擦離合器24A對應于本發明的第I輸入切換機構,實施方式的HI摩擦離合器24B對應于本發明的第2輸入切換機構,實施方式的第I減速齒輪25和第2減速齒輪26對應于本發明的減速機構,實施方式的第I感應齒輪27和第2感應齒輪28對應于本發明的增速機構,實施方式的第5減速齒輪29對應于本發明的第I傳動齒輪,實施方式的第6減速齒輪30對應于本發明的從動齒輪,實施方式的倒車傳動齒輪34對應于本發明的第2傳動齒輪,實施方式的第3減速齒輪39、第4減速齒輪40、第5減速齒輪29和第6減速齒輪30對應于本發明的減速齒輪,實施方式的發動機E對應于與本發明的驅動源。
[0016]發明效果
[0017]根據本發明的第I特征,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通過輸入軸一第I輸入切換機構和減速機構(或減速機構和第I輸入切換機構)一第I帶輪一環形帶一第2帶輪一配置在第I輸出路徑的第I輸出切換機構一輸出軸的路徑而被傳遞,建立LOW模式,另外,來自驅動源的驅動力通過輸入軸一增速機構和第2輸入切換機構(或第2輸入切換機構和增速機構)一第2帶輪一環形帶一第I帶輪一第2輸出切換機構一輸出軸的路徑而被傳遞,建立HI模式。
[0018]在LOW模式中傳遞的較大的扭矩通過第I輸出切換機構,而副軸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配置在輸入軸的外周,并且將第I輸出切換機構配置在副軸上,因此,輸入軸和副軸成為雙重管結構,將傳遞較大的扭矩的副軸配置在雙重管的外周側,直接由變速箱支承,由此,無需特別實施另外的加強,就能夠以高剛性支承第I輸出切換機構。
[0019]而且,第I輸入切換機構被配置在輸入軸上或第I帶輪的第I可動帶輪的背面的旋轉軸上,第2輸入切換機構被配置在第2帶輪的第2固定帶輪的背面的旋轉軸上或所述輸入軸上,第I輸出切換機構在第I輸出路徑上,被配置在與輸入軸的外周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嵌合的副軸上,第2輸出切換機構和輸出軸被配置在第I帶輪的第I固定帶輪的背面的旋轉軸上,因此,能夠有效地利用在第1、第2固定帶輪的背面側形成的截止空間來配置第2輸入切換機構、第2輸出切換機構和輸出軸,由此,能夠實現無級變速器的小型化。
[0020]或者,根據本發明的第2特征,第I輸出切換機構由爪形離合器構成,該爪形離合器能夠選擇性地使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承在副軸上的第I傳動齒輪和第2傳動齒輪與該副軸聯結,第I傳動齒輪與設置在輸出軸的上的從動齒輪連接,第2傳動齒輪經由惰軸與設置在輸出軸上的從動齒輪連接,因此,能夠通過第I輸出切換機構選擇性地建立LOW模式和后退(RVS)模式。
[0021]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3特征,第I輸出切換機構被配置在沿徑向觀察時與第2輸出切換機構局部交疊的位置,因此,能夠緊湊地配置第I輸出切換機構和第2輸出切換機構,實現無級變速器的小型化。
[0022]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4特征,在設減速機構的齒輪比為i?d、增速機構的齒輪比為iind、第I帶輪和第2帶輪間的最小變速比為i_,配置在第I輸出路徑上的減速齒輪的齒輪比為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