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旋轉裝置
[0001]本申請主張基于2014年3月24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4-060986號的優先權。該日本申請的全部內容通過參考援用于本說明書中。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旋轉裝置。
【背景技術】
[0003]專利文獻I中公開有一種動力傳遞裝置(旋轉裝置),其具備封入有潤滑劑的外殼及貫穿該外殼的高速軸。
[0004]該動力傳遞裝置中,在高速軸與外殼之間配置有支承該高速軸的軸承。在該軸承的軸向外側的高速軸與外殼之間配置有密封外殼內的潤滑劑的油封。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043243號公報(圖8)
[0006]然而,這種結構的旋轉裝置中,由于油封配置于(嵌合于高速軸與外殼之間的)軸承的軸向外側,因此存在該油封的密封唇面的潤滑易變得不充分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這種以往的問題而完成的,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進一步提高油封的潤滑性的旋轉裝置。
[0008]本發明通過設為如下結構來解決上述課題,一種旋轉裝置,其具備:封入有潤滑劑的外殼、貫穿該外殼的軸、配置于該軸與外殼之間的所述軸的軸承及油封,其中,所述油封配置于比所述軸承更靠所述軸的軸向外側,所述軸承的軸向移動被擋圈限制,所述擋圈在比所述軸承更靠所述旋轉裝置的內部側嵌合于所述外殼的擋圈槽,所述外殼在所述軸承的徑向外側具有潤滑通道,該潤滑通道連通比該軸承更靠所述旋轉裝置的內部側的空間與所述油封之間,該潤滑通道具有相對于所述軸傾斜的傾斜面,該傾斜面的末端在軸向上位于比所述擋圈更靠所述油封側。
[0009]本發明中,外殼在軸承的徑向外側具有連通比該軸承更靠旋轉裝置的內部側的空間與油封之間的潤滑通道。因此,潤滑劑通過該潤滑通道,能夠繞過軸承而到達油封。
[0010]并且,潤滑通道具有相對于軸傾斜的傾斜面,該傾斜面的末端在軸向上位于比所述擋圈更靠所述油封側。因此,潤滑劑能夠沿著該傾斜面有效地到達擋圈的油封側。并且,潤滑劑被該擋圈阻擋,由此防止潤滑劑回到旋轉裝置的內部側,能夠更加有效地對油封進行潤滑。
[0011]根據本發明,獲得能夠進一步提高油封的潤滑性的旋轉裝置。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旋轉裝置的整體剖視圖。
[0013]圖2是圖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
[0014]圖3是沿著圖2的箭頭II1-1II線的剖視圖。
[0015]圖4是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旋轉裝置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
[0016]圖中:12-減速裝置(旋轉裝置),14-內齒輪,16-外齒輪,18-輸入軸(軸),28_偏心體,34-外殼,54-罩體外殼,54A-擋圈槽,60-輸入軸承,72-油封,74-擋圈,78-潤滑通道,78D-傾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根據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例進行詳細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例所涉及的偏心擺動型減速裝置(旋轉裝置)的整體剖視圖,圖2是圖1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視圖,圖3是沿著圖2的箭頭II1-1II線的剖視圖。
[0019]該減速裝置(旋轉裝置)12具備封入有潤滑劑的外殼34及貫穿該外殼34的輸入軸18。本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減速裝置12為具備如下部件的偏心擺動型減速裝置:內齒輪14 ;外齒輪16,擺動的同時與該內齒輪14內嚙合;軸,具有用于使該外齒輪16擺動的偏心體28。該減速裝置12的輸入軸18相當于本實施方式中的“軸”。
[0020]以下,從輸入側依次說明減速裝置12的結構。
[0021]輸入軸18經由鍵(僅圖示鍵槽18A)與未圖示的馬達軸或帶輪等連結。輸入軸18上經由鍵26連結有具備2個偏心體28的起振部件30。各偏心體28的外周相對于輸入軸18的軸心C18僅偏心偏心量e (參考圖2)。2個偏心體28的偏心相位相差180度(向在徑向上相互遠離的方向偏心)。在偏心體28的外周經由偏心體軸承32可以偏心擺動旋轉地組裝有外齒輪16。外齒輪16擺動的同時與內齒輪14內嚙合。
[0022]該實施方式中,內齒輪14主要由如下部件構成:內齒輪主體14A,其與外殼34 —體化;支承銷14B,支承于該內齒輪主體14A ;及外輥14C,旋轉自如地組裝于該支承銷14B的外周,并且構成內齒輪14的內齒。內齒輪14的內齒數(外輥14C的數量)稍多于外齒輪16的外齒數(該例中僅多I個)。
[0023]在外齒輪16的軸向一側(負載側)配置有構成輸出體46的一部分的凸緣部件36。凸緣部件36上形成有壓入孔36A,該壓入孔36A中通過壓入嵌合、連結有銷部件38。該銷部件38貫穿設置于外齒輪16的貫穿孔16A。在銷部件38的外周可滑動地嵌合(外嵌)有輥部件40。輥部件40與外齒輪16的貫穿孔16A之間確保有相當于偏心體28的偏心量e的2倍的間隙。
[0024]凸緣部件36經由軸徑以4個階段縮小的中間部件42與軸徑進一步縮小的輸出軸部件44 一體化。輥部件40、銷部件38、凸緣部件36、中間部件42及輸出軸部件44構成一體旋轉的較大輸出體46。輸出體46經由輸出軸承48、50旋轉自如地支承于外殼34。
[0025]外殼34主要由如下部件構成:外殼主體53 ;罩體外殼54,在外殼主體53的負載相反側支承所述輸入軸18 ;側部外殼56,在外殼主體53的負載側支承所述輸出體46 ;端部外殼58,封閉該側部外殼56的軸向端部。即,罩體外殼54構成減速裝置12的外殼34的一部分。
[0026]輸入軸18通過支承于該罩體外殼54的負載相反側的輸入軸承60及支承于所述凸緣部件36的負載側的輸入軸承59被支承。負載相反側的輸入軸承60相當于本發明的“軸承”。
[0027]符號70表示用于密封外殼34內的潤滑劑的輸出側(負載側)的油封,符號72表示輸入側(負載相反側)的油封。本實施方式中,本發明適用于輸入側的油封72的潤滑。另外,關于潤滑劑,在該實施方式中采用油(潤滑油),但是例如還可以使用潤滑脂等。
[0028]以下,對輸入側的油封72附近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0029]該實施方式中,輸入軸承60由具有外圈60A、內圈60B及滾動體60C的球軸承構成。輸入軸承60為滾動體60C的油封72側被密封部件60D屏蔽的所謂的密封軸承。
[0030]輸入軸承60被擋圈74限制向軸向裝置內部側(向負載側的)移動。擋圈74在比該輸入軸承60更靠減速裝置12的內部側,嵌合于形成在(構成外殼34的一部分的)罩體外殼54的擋圈槽54A,從而在軸向上被固定。
[0031]油封72配置于比輸入軸承60更靠輸入軸18的軸向外側(減速裝置12的外部偵U)。這是因為,需要用外殼34內的潤滑劑能夠潤滑(位于比油封72更靠軸向內部側的)輸入軸承60的同時將潤滑劑密封在該外殼34內。該實施方式的油封72具有:主密封唇72B,具備彈簧72A ;防塵唇72C,配置于主密封唇72B的軸向裝置外部側。
[0032]輸入軸18的相當于油封72的徑向內側的位置壓入有軸套76,油封72的主密封唇72B及防塵唇72C各自的密封唇面72B1、72C1與該軸套76的外周抵接,由此密封外殼34內的潤滑劑。另外,軸套76與輸入軸承60的內圈60B抵接,限制該輸入軸承60向軸向裝置外部側(向負載相反側)移動。
[0033]該實施方式中,潤滑劑封入至與輸入軸承60的外圈60A內周的最下部60A1大致相同的位置(高度)。即,潤滑劑的液面Lil的位置低于油封72的密封唇面72B1、72C1的位置。將潤滑劑的液面Lil的位置抑制為這么低的原因在于,如本實施方式,在減速裝置為具有偏心體28偏心擺動的結構的減速裝置(旋轉裝置)12時,若該偏心體28或偏心體軸承32等較多地沒入于潤滑劑,則偏心擺動的阻力變得非常大。另外,該潤滑劑的液面Lil的位置設為如下,即偏心體28的外周部28A或偏心體軸承32的保持器32A等在偏心體28向上方偏心時不會沉浸,而向下方偏心時沉浸。換言之,例如可以理解為,偏心體28作為嵌合部件發揮功能,所述嵌合部件具有外周部28A,所述外周部28A的外徑(外形)L28A大于從輸入軸18的軸心C18至潤滑劑的液面Lil為止的距離L(C18-Lil)。
[0034]另一方面,罩體外殼54在輸入軸承60的徑向外側具有連通比該輸入軸承60更靠減速裝置12的內部側的空間(外殼34內的空間Pl)與油封72之間的潤滑通道78、79。具體而言,該實施方式中,在周向上共計形成有2處潤滑通道,即在罩體外殼54的輸入軸承60的上側(徑向外側)部分形成有具有后述的傾斜面78D的潤滑通道78,在輸入軸承60的下側(徑向外側)部分形成有不具有傾斜面的潤滑通道79 (參考圖3)。
[0035]如圖3所示,上側的潤滑通道78的與軸垂直的剖面形成為倒U字形。該形狀例如能夠通過未圖示的立銑刀等一般工具形成(還能夠利用鑄模形成,從而省略機械加工)。倒U字形的上部的剖面由半徑為r78C的圓弧78C形成。圖2的單點劃線表示該圓弧78C的中心C78C的沿著軸向的周向位置。
[0036]如圖2所示,上側的潤滑通道78具有相對于輸入軸18 (的軸心C18)傾斜的傾斜面78D。具體而言,傾斜面78D相對于輸入軸18的軸心C18僅傾斜Θ 78D,從該輸入軸18的軸心C18至傾斜面78D為止(具體而言,至各軸向位置上的圓弧78C的最上部為止)的尺寸L78D隨著朝向軸向外側(裝置外部側:負載相反側)而變小。
[0037]與此相對應,罩體外殼54中的潤滑通道78的徑向形成寬度W78也并不均勻,在傾斜面78D的始端78D1 (潤滑通道78的入口)附近,潤滑通道78的徑向形成寬度W78為最大的W78D1。并且,在傾斜面78D的末端78D2附近,潤滑通道78的徑向形成寬度W78為(小于W78D1的)W78D2(W78D1 > W78D2)。另外,該實施方式中,傾斜面78D的末端78D2是指“與輸入軸18的軸心C18所呈的夾角小于傾斜面78D與該軸心C18所呈的夾角Θ 78D的面(后述的通道出口部78E的內周面)和該傾斜面78D的連結點”。
[0038]傾斜面78D的始端78D1位于比擋圈74更向與油封相反的一側靠近尺寸L (78D1-74)的位置,傾斜面78D的末端78D2位于比擋圈74更向油封72側靠近尺寸L(78D2-74)的位置。S卩,傾斜面78D的始端78D1位于比擋圈74更靠與油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