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7]所述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該第一接合板具有一基部,并于基部左、右兩側處朝外橫向延伸有相對的延伸部,且位于基部與延伸部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供基部底面處所樞設的第一支架活動旋轉的鏤空區,并以第一接合板其中一延伸部前側處的樞接部樞接于面板的軸部上呈定位,第一接合板表面上設有供支架卡持定位來撐抵于面板呈向前傾斜狀的第一抵持部。
[0018]所述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該第一接合板的第一支架表面上設有供支架卡持定位來撐抵于面板呈向前傾斜狀的限位部。
[0019]所述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其中,該第二接合板具有一基部,并于基部前、后兩側處朝外橫向延伸有相對的延伸部,且位于基部與延伸部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供基部底面處所樞設的第二支架活動旋轉的鏤空區,并以第二接合板位于兩個延伸部側邊處的接合部為樞接于第一接合板的第一軸部上呈定位。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調整時的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發明使用時的側視圖;
圖5為本發明使用后的側視圖;
圖6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調整時的立體外觀圖;
圖7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調整后的立體外觀圖;
圖8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調整時的立體外觀圖;
圖9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調整后的立體外觀圖;
圖10為現有支撐架的立體分解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1_面板;10_鏤空區;11_基部;12_延伸部;13_軸部;14_定位部;15_支架;16_支架;2_第一接合板;20_鏤空區;21_基部;22_延伸部;23_樞接部;24-第一軸部;25_第一抵持部;26_第一支架;261_限位部;27_第一支架;3_第二接合板;30-鏤空區;31_基部;32_延伸部;33_接合部;34_第二軸部;35_第二支架;36_第二支架;361-第二抵持部;4-底板;41_連接部;42_卡扣部;5_電子裝置;A_面板;A1_鉸鏈;A2_鉸鏈;A3-穿孔;B-底座板;B1-鉸鏈;B2-插孔;C-支撐臂;C1_支撐片;D_支撐板;D1_插塊;E-內支撐板;E1_插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達成上述目的及構造,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繪圖就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0023]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分別為本發明的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調整時的立體外觀圖、使用時的側視圖及使用后的側視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包括有面板1、第一接合板2、第二接合板3及底板4,其中:
該面板I具有一基部11,并于基部11左、右兩側處朝外橫向延伸有相對的延伸部12,且位于基部11與延伸部12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鏤空區10,而面板I位于兩個延伸部12前側處設有軸部13,并于面板I表面上各角落處設有可供電子裝置5定位的定位部14,且面板I的基部11底面前、后兩側處則樞設有至少一個位于鏤空區10內活動旋轉的支架15、16。
[0024]該第一接合板2位于面板I下方處,并于第一接合板2所具有的基部21前、后兩側處朝外橫向延伸設有相對的延伸部22,且位于基部11與延伸部22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鏤空區20,而第一接合板2其中一延伸部22前側處設有可與軸部13活動樞接的樞接部23,且位于樞接部23相鄰另一側的兩個延伸部22側邊處設有第一軸部24 ;再者,第一接合板2表面上設有可供支架15、16卡持定位來撐抵面板I呈一向前傾斜狀的第一抵持部25,且第一接合板2的基部21底面左、右兩側處樞設有至少一個位于鏤空區20內活動旋轉的第一支架26、27,并于其中的一第一支架26表面上設有可供支架15、16卡持定位來撐抵于面板I呈一向前傾斜狀的限位部261。
[0025]該第二接合板3位于第一接合板2下方處,并于第二接合板3所具有的基部31前、后兩側處朝外橫向延伸設有相對的延伸部32,且位于基部31與延伸部32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鏤空區30,而第二接合板3的兩個延伸部32側邊處設有可與第一軸部24活動樞接的接合部33,且遠離接合部33的另一側處設有第二軸部34 ;此外,第二接合板3的基部31底面左、右兩側處樞設有至少一個位于鏤空區30內活動旋轉的第二支架35、36,并于其中的一第二支架36表面上設有可供第一支架26、27卡持定位來撐抵于第一接合板2呈一向左傾斜狀的第二抵持部361。
[0026]該底板4位于第二接合板3下方處,并于底板4側邊處設有可與第二軸部34活動樞接的連接部41,且底板4表面上設有可供第二支架35、36卡持定位來撐抵于第二接合板3呈一向右傾斜狀的卡扣部42。
[0027]再者,上述面板I的軸部13上樞接有可呈一角度旋動的第一接合板2,而第一接合板2利用前側處的樞接部23以轉軸(圖中未示出)樞接于軸部13所對應的軸孔內呈一定位,用以達到面板I位于第一接合板2上呈一角度旋動的目的,并于第一接合板2左側處的第一軸部24上亦樞接有第二接合板3,且該第二接合板3右側處的第二軸部34上樞接有底板4僅為一種較佳的實施狀態,其中面板1、第一接合板2、第二接合板3與底板4之間樞接的方式也可依需求或設計的不同以單根、多根轉軸來配合軸孔、活葉、鉸鏈或其它可轉動的等效結構體設計來實施。
[0028]請搭配參閱圖6、圖7所示,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調整時的立體外觀圖及較佳實施例調整后的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發明的電子裝置的支撐架可置放于桌面或臺面上使用,而于調整時,可先扳動于面板I以軸部13為軸心向前方呈一角度旋動,并將面板I底面處所樞設的支架15、16向下翻開,使其支架15、16底側處卡持于第一接合板2上的第一抵持部25或限位部261所具有的呈間隔排列狀的多個凸扣或凹槽中呈一定位,即可對面板I向前、后方來作不同高度的位移調整,同時通過支架15、16來向上撐頂于面板I上呈一傾斜狀態,再將電子裝置5(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個人數字助理、多媒體播放器或其它可攜式電子裝置)各角落處定位于面板I表面上的定位部14,且該定位部14可利用扣具、黏扣帶、松緊帶、束帶或其它使電子裝置5定位于面板I上的方式,由于第二接合板3的二支架15、16長度不同,使支架15、16底側處卡持于第一接合板2的第一抵持部25或限位部261時,面板I可形成不同高、低的傾斜角度,以利于使用者調整電子裝置5適當的觀看角度與位置,而于長時間使用下眼睛不易產生疲勞現象,也可方便手指觸控于熒幕上進行操作使用且更為順手,并具有操作簡易的效果。
[0029]當本發明于折迭收合時,先扳動于面板I上的支架15、16,使支架15、16底側處脫離于第一接合板2上的第一抵持部25或限位部261,便可將支架15、16向上予以收合呈一平面狀態,并使面板I折迭收合至第一接合板2表面上,且可透過支架15、16位于鏤空區10內活動旋轉,以妥善安排整體空間配置,并與面板I底面處不會形成卡制的情況發生,同理,第一接合板2亦可折迭收合至第二接合板3表面上,并將第二接合板3折迭收合至底板4表面上,使面板1、第一接合板2、第二接合板3與底板4予以收合后呈一平面狀態,以此降低整體結構上的高度,并達到節省占用空間、快速折迭收合的效用,且于攜帶或收納時均相當的方便。
[0030]請同時參閱圖8、圖9所示,分別為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調整時的立體外觀圖及另一較佳實施例調整后的立體外觀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當本發明于使用時,可先扳動于第一接合板2以第一軸部24為軸心向左呈一角度旋動,并使面板I能隨的同時旋動,而可將第一接合板2底面處所樞設的第一支架26、27向下翻開,使其第一支架26、27底側處卡持于第二接合板3上的第二抵持部361所具呈間隔排列狀的多個凸扣或凹槽中呈一定位,即可對第一接合板2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