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了裝配性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
【背景技術】
[0002]在內燃機的曲軸箱內配置曲軸配重,并且在曲軸箱的兩外側經由軸承配置平衡重的情況下,以往,例如下述專利文獻I及專利文獻2所示,由于一方的平衡重與平衡器軸形成為一體,平衡器軸必須從曲軸箱的外側方進行組裝,所以平衡器軸和曲軸的裝配方向相對于曲軸箱變得不同,裝配的作業效率成為了課題。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082057號公報(圖2?圖4)
[0006]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3326696號公報(圖2?圖5)
【發明內容】
[0007]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8]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平衡器軸和曲軸能夠從相同方向裝配于曲軸箱,其定位變得容易,裝配性得到了提高。
[0009]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0010]為了解決上述的課題,第一發明提供一種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該內燃機具備:曲軸箱,其是左箱體和右箱體在曲軸方向上對合的左右分割式構造的曲軸箱;平衡器軸,其與曲軸平行,橫跨所述左箱體和右箱體而被軸支撐,該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的特征為,具備從所述左、右箱體的對合面側分別安裝于該左、右箱體的曲軸的左、右軸承和平衡器軸的左、右軸承,左、右平衡重相對于該平衡器軸可分離地安裝在所述平衡器軸的兩端側,所述曲軸和平衡器軸夾在所述左、右箱體之間而被定位保持。
[0011]第二發明的特征為,在第一發明所述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的基礎上,所述平衡器軸以面對所述曲軸的曲軸配重的外周部的方式配置在曲軸室內,突出設置于平衡器軸的周面的軸承推力承受部在軸向視圖中與曲軸配重的最大外形重疊。
[0012]第三發明的特征為,在第二發明所述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的基礎上,所述曲軸配重的外周部呈圓形,且在所述外周部設有所述平衡器軸的軸承推力承受部沿軸方向通過的切口槽部。
[0013]第四發明的特征為,在第三發明所述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的基礎上,所述切口槽部在所述外周部的周向上僅設置于一個部位,組合裝配讓該切口槽部的位置和平衡重的位置在裝配后相位匹配。
[0014]第五發明的特征為,在第四發明所述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的基礎上,在配置于所述曲軸箱的驅動力傳遞用變速齒輪的裝配時,所述切口槽部兼作沿曲軸方向通過所述曲軸配重的外周部的變速齒輪的外徑部的退避部。
[0015]第六發明的特征為,在第五發明所述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的基礎上,所述左、右平衡重的一個在曲軸方向位置上配置在與凸輪鏈條的位置重疊的位置,另一個平衡重配置在與所述曲軸的離合器驅動用齒輪的位置重疊的位置。
[0016]發明效果
[0017]根據第一發明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由于平衡重相對于平衡器軸可分離地安裝在平衡器軸的兩端側,因此,能夠事先將平衡器軸和曲軸從相同方向組裝在曲軸箱的左、右箱體,平衡器軸和曲軸的左右方向的定位變得容易,提高了裝配性。
[0018]根據第二發明,除具有第一發明的效果以外,還具有如下效果,S卩,既可提高裝配性,又可使平衡器軸接近曲軸,發動機可進一步小型化。
[0019]根據第三發明,除具有第二方面的發明的效果以外,還具有如下效果,S卩,由于將曲軸配重的外周部設為圓形,能夠提高慣性質量,同時由于平衡器軸的軸承推力承受部沿軸向通過外周部的切口槽部,因此能夠使平衡器軸接近曲軸,實現內燃機的小型化。
[0020]根據第四發明,除具有第三發明的效果以外,還具有如下效果,S卩,由于將曲軸的曲軸配重設為平衡器軸的軸承推力承受部只在其周向上一個部位的切口槽部才能通過的形狀,因此,通過設定通過切口槽部的軸承推力承受部的周向上的位置,能夠容易地獲得裝配后的相位匹配,裝配性進一步提高。
[0021]根據第五發明,除具有第四發明的效果以外,還具有如下效果,S卩,能夠使變速齒輪的軸接近曲軸,內燃機進一步小型化。
[0022]根據第六發明,除具有第四發明的效果以外,還具有如下效果,S卩,通過有效利用各平衡重周圍的空間,有助于內燃機的小型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搭載有具備本實施方式的平衡器構造的內燃機的機動二輪車的右側面;
[0024]圖2是圖1中II 一 II方向視圖的內燃機的剖面展開圖;
[0025]圖3是圖2中大致III — III方向視圖及圖4中III — III方向視圖的內燃機的右側面主要部分剖面圖;
[0026]圖4是圖3中IV — IV方向視圖的內燃機3的剖面展開圖;
[0027]圖5是圖3中的曲軸的曲柄臂和平衡器軸的右軸承推力承受部之間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
[0028]圖6(a)是取出圖2中的曲軸和連桿后表示的縱剖面圖,(b)是(a)中b — b方向視圖的左端面圖;
[0029]圖7(a)是取出圖4中的平衡器軸后表示的縱剖面圖,(b)是(a)中b — b方向視圖的左端面圖,(C)是該C 一 C方向視圖的橫剖面圖,(d)是該d — d方向視圖的右端面圖;
[0030]圖8(a)是取出圖4中的左平衡重后表示的縱剖面圖,(b)是(a)中b — b方向視圖的左端面圖;
[0031]圖9(a)是取出圖4中的右平衡重后表示的縱剖面圖,(b)是(a)中b — b方向視圖的右端面圖;
[0032]圖10是通過圖4中大致X — X方向視圖來表示的平衡器驅動齒輪和平衡器從動齒輪之間的關系的側視圖。
[0033]附圖標記說明
[0034]I機動二輪車
[0035]3內燃機
[0036]8平衡器機構
[0037]30曲軸箱
[0038]30L左箱體
[0039]30R右箱體
[0040]30a對合面
[0041]31曲軸
[0042]3IL左曲軸
[0043]3 IR右曲軸
[0044]32氣缸體
[0045]33氣缸蓋
[0046]36活塞
[0047]37曲柄臂
[0048]37d外周部
[0049]37L左曲柄臂(本發明的“曲軸配重”)
[0050]37R右曲柄臂(本發明的“曲軸配重”)
[0051]38曲柄銷
[0052]39連桿
[0053]45曲軸室
[0054]47L(曲軸31的)左軸承
[0055]47R(曲軸31的)右軸承
[0056]50變速室
[0057]51主軸
[0058]52副軸(輸出軸)
[0059]53L(主軸51的)左軸承
[0060]53R(主軸51的)右軸承
[0061]54L(副軸52的)左軸承
[0062]54R(副軸52的)右軸承
[0063]56初級驅動齒輪(本發明的“離合器驅動用齒輪”)
[0064]56a鍵
[0065]57初級從動齒輪
[0066]63驅動凸輪鏈輪
[0067]80平衡器驅動齒輪
[0068]81平衡器軸
[0069]81a鍵槽
[0070]82平衡器從動齒輪
[0071]82a鍵槽
[0072]83匹配標記
[0073]84L(平衡器軸81的)左軸承
[0074]84R(平衡器軸81的)右軸承
[0075]85L左軸承推力承受部
[0076]85R右軸承推力承受部
[0077]86L左平衡重
[0078]86Ra鍵槽
[0079]88外齒花鍵部
[0080]88a寬齒
[0081]89內齒花鍵部
[0082]89a缺齒部
[0083]90鍵
[0084]100切口槽部
[0085]101切口面
[0086]102重疊部
[0087]104間隙
[0088]X曲軸31的軸心
[0089]Y平衡器軸81的軸心
[0090]ml?m5 (主軸51的)變速齒輪(本發明的“變速齒輪”)
[0091]m5a外徑部
[0092]Cl?c5 (副軸52的)變速齒輪(本發明的“變速齒輪”)
[0093]mx重疊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94]基于圖1?圖10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內燃機的平衡器構造進行說明。
[0095]本實施方式是內燃機3搭載于機動二輪車I的情況,在權利要求書及本說明書的說明中,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與在機動二輪車I上搭載了內燃機3的狀態下的車輛(機動二輪車)的方向一致,且內燃機3具備本實施方式的內燃機平衡器構造。
[0096]圖中箭頭FR表示車輛前方,LH表示車輛左方,RH表示車輛右方,UP表示車輛上方。
[0097]圖1表示本實施方式的機動二輪車I的右側面,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機動二輪車I的車架2中,從頭管20起,主構架21在車寬方向中央朝向后方且略向下方傾斜地延伸,然后再向下方彎曲,形成主陡傾斜部21a,此外,從頭管20起,下構架22在車寬方向中央向斜后下方延伸。
[0098]內燃機3的曲軸箱30的前部通過螺栓23在上下兩個部位安裝于下構架22的下部的支架22a,曲軸箱30的后部通過螺栓24在上下兩個部位安裝于主構架21的主陡傾斜部21a的下部的支架21b,由此,內燃機3被支承在車架2上。
[0099]從主構架21的彎曲部起,左右一對車座支架25—邊形成中途彎曲部,一邊向后方延伸,將車座支架25的彎曲部和主陡傾斜部21a的中央部連結起來的后撐桿26支承著車座支架25。
[0100]在如上所述的車架2中,在頭管20上樞軸支撐有前叉10,在前叉10的下端軸支撐有前輪11,在前叉10的樞軸的上端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