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將與驅動源連接的輸入軸的旋轉傳遞至與驅動輪連接的輸出軸的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具備沿軸向等間隔地并排配置的6個傳遞單元。
【背景技術】
[0002]根據下述專利文獻I公知這樣的無級變速器:將與發動機連接的輸入軸的旋轉轉換為多個連桿的相位互異的往復運動,并利用多個單向離合器將所述多個連桿的往復運動轉換成輸出軸的旋轉運動。
[0003]在先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表2005-502543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6]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7]可是,在上述專利文獻I中記載的無級變速器具備沿軸向并排配置的多個傳遞單元,在這些傳遞單元中,偏心盤在輸入軸的周圍以互不相同的相位進行偏心旋轉,因此存在這樣的問題:在對輸入軸的兩端部進行支承的軸承上施加有周期性的偏載荷,從而成為振動的原因。
[0008]從多個傳遞單元施加至支承輸入軸的兩端部的軸承上的總的偏載荷對應于軸承與傳遞單元之間的距離、和多個傳遞單元的偏心盤的相位而發生變化,因此可以認為:如果對應于多個傳遞單元的軸向的位置適當地確定偏心盤的相位,則還存在降低施加于軸承上的總的偏載荷的余地。
[0009]本發明是鑒于前述的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降低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的振動,該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具備6個以不同的相位間歇地傳遞驅動力的傳遞單元。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1]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中,將與驅動源連接的輸入軸的旋轉傳遞至輸出軸的6個傳遞單元沿軸向并排配置在所述輸入軸和所述輸出軸之間,所述傳遞單元分別具備:輸入側支點,其與所述輸入軸一起進行偏心旋轉;單向離合器,其與所述輸出軸連接;輸出側支點,其設置于所述單向離合器的外部件上;以及連桿,其兩端與所述輸入側支點和所述輸出側支點連接并進行往復運動,所述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的第I特征在于,在將所述6個傳遞單元從軸向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依次作為#1單元、#2單元、#3單元、#4單元、#5單元、#6單元時,#6單元的相位相對于#1單元的相位、#2單元的相位相對于#6單元的相位、#4單元的相位相對于#2單元的相位、#3單元的相位相對于#4單元的相位、#5單元的相位相對于#3單元的相位、#1單元的相位相對于#5單元的相位分別向相同的方向偏移60°。
[0012]另外,根據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在所述第I特征的基礎上,其第2特征在于,所述傳遞單元使所述輸入側支點相對于所述輸入軸的軸線的偏心量變化,由此將所述輸入軸的旋轉變速后傳遞至所述輸出軸。
[0013]并且,實施方式的偏心盤19對應于本發明的輸入側支點,實施方式的銷37對應于本發明的輸出側支點,實施方式的發動機E對應于本發明的驅動源。
[0014]發明效果
[0015]根據本發明的第I特征,當與驅動源連接的輸入軸旋轉時,各傳遞單元的輸入側支點進行偏心旋轉,當一端與輸入側支點連接的連桿進行往復運動時,輸出軸借助與連桿的另一端連接的單向離合器而旋轉。當各傳遞單元的輸入側支點進行偏心旋轉時,離心力引起的載荷作用于輸入軸的兩端的支承部而成為振動的原因,但是,由于在將6個傳遞單元從軸向一端側朝向另一端側依次作為#1單元、#2單元、#3單元、#4單元、#5單元、#6單元時,#6單元的相位相對于#1單元的相位、#2單元的相位相對于#6單元的相位、#4單元的相位相對于#2單元的相位、#3單元的相位相對于M單元的相位、#5單元的相位相對于#3單元的相位、#1單元的相位相對于#5單元的相位分別向相同的方向偏移60°,因此,因各傳遞單元產生的載荷相互抵消,由此能夠將作用于輸入軸的兩端的支承部上的載荷抑制為最小限度,從而降低振動。
[0016]另外,根據本發明的第2特征,傳遞單元使輸入側支點相對于輸入軸的軸線的偏心量變化,由此將輸入軸的旋轉變速后傳遞至輸出軸,因此能夠變更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的變速比。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無級變速器的整體立體圖。(第I實施方式)
[0018]圖2是無級變速器的重要部位的局部剖切立體圖。(第I實施方式)
[0019]圖3是沿圖1中的3-3線的剖視圖。(第I實施方式)
[0020]圖4是圖3的4部放大圖。(第I實施方式)
[0021]圖5是沿圖3中的5-5線的剖視圖。(第I實施方式)
[0022]圖6是示出偏心盤的形狀的圖。(第I實施方式)
[0023]圖7是示出偏心盤的偏心量和變速比之間的關系的圖。(第I實施方式)
[0024]圖8是示出TD變速比和UD變速比中的偏心盤的狀態的圖。(第I實施方式)
[0025]圖9是對作用在支承輸入軸的兩端部的軸承上的載荷進行說明的圖。(第I實施方式)
[0026]圖10是對本發明的作用效果進行說明的曲線圖。(第I實施方式)
[0027]標號說明
[0028]12:輸入軸;
[0029]13:輸出軸;
[0030]14:傳遞單元;
[0031]19:偏心盤(輸入側支點);
[0032]33:連桿;
[0033]36:單向離合器;
[0034]37:銷(輸出側支點);
[0035]38:外部件;
[0036]E:發動機(驅動源);
[0037]L:輸入軸的軸線;
[0038]ε:偏心量。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基于圖1?圖10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40]第I實施方式
[0041]如圖1?圖5所示,輸入軸12和輸出軸13相互平行地支承于機動車用的無級變速器T的變速箱體11的一對側壁11a、11b,與發動機E連接的輸入軸12的旋轉經由6個傳遞單元14...、輸出軸13和差速器D被傳遞至驅動輪。與輸入軸12共有軸線L的變速軸15經7個滾針軸承16…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嵌合于形成為中空的輸入軸12的內部。6個傳遞單元14…的結構實際上是相同的結構,因此,下面以一個傳遞單元14為代表對結構進行說明。
[0042]傳遞單元14具備在變速軸15的外周面設置的小齒輪17,該小齒輪17從形成于輸入軸12的開口 12a露出。沿軸線L方向分割成兩部分的圓板狀的偏心凸輪18以夾住小齒輪17的方式花鍵結合于輸入軸12的外周。偏心凸輪18的中心Ol相對于輸入軸12的軸線L以距離d的量偏心。另外,6個傳遞單元14…的6個偏心凸輪18…的偏心方向的相位彼此分別錯開60°。
[0043]在圓板狀的偏心盤19的軸線L方向兩端面上形成的一對偏心凹部19a、19a借助一對滾針軸承20、20旋轉自如地支承于偏心凸輪18的外周面。偏心凹部19a、19a的中心Ol (即偏心凸輪18的中心01)相對于偏心盤19的中心02以距尚d的量偏移。即,輸入軸12的軸線L與偏心凸輪18的中心01之間的距尚d、和偏心凸輪18的中心01與偏心盤19的中心02之間的距離d相同。
[0044]在沿軸線L方向分割成兩部分的偏心凸輪18的分割面上,與該偏心凸輪18的中心01同軸地設有一對新月狀的引導部18a、18a,形成為將偏心盤19的一對偏心凹部19a、19a的底部之間連通的齒圈19b的齒尖以能夠滑動的方式與偏心凸輪18的引導部18a、18a的外周面抵接。并且,變速軸15的小齒輪17通過輸入軸12的開口 12a與偏心盤19的齒圈19b嚙合。
[0045]輸入軸12的右端側借助球軸承21直接支承于變速箱體11的右側的側壁11a。另夕卜,一體地設置于位于輸入軸12的左端側的I個偏心凸輪18上的筒狀部18b借助球軸承22支承于變速箱體11的左側的側壁11b,花鍵結合于該偏心凸輪18的內周的輸入軸12的左端側被間接地支承于變速箱體11。
[0046]變速致動器23相對于輸入軸12使變速軸15相對旋轉來變更無級變速器T的變速比,變速致動器23具備:電動馬達24,其以馬達軸24a與軸線L同軸的方式支承于變速箱體11 ;和行星齒輪機構25,其與電動馬達24連接。行星齒輪機構25具備:行星架27,其借助滾針軸承26旋轉自如地支承于電動馬達24 ;太陽齒輪28,其固定于馬達軸24a ;多個雙聯小齒輪29…,它們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行星架27 ;第I齒圈30,其與中空的輸入軸12的軸端(嚴格來說,是所述I個偏心凸輪18的筒狀部18b)花鍵結合;以及第2齒圈31,其與變速軸15的軸端花鍵結合。各雙聯小齒輪29具備大徑的第I小齒輪29a和小徑的第2小齒輪29b,第I小齒輪29a與太陽齒輪28和第I齒圈30嚙合,第2小齒輪29b與第2齒圈31嚙合。
[0047]連桿33的一端側的環狀部33a借助滾柱軸承32相對旋轉自如地支承于偏心盤19的外周。
[0048]輸出軸13通過一對球軸承34、35被支承于變速箱體11的一對側壁11a、11b,在輸出軸13的外周設有單向離合器36。單向離合器36具備:環狀的外部件38,其通過銷37被樞軸支承于連桿33的桿部33b的末端;內部件39,其配置于外部件38的內部,且固定于輸出軸13 ;以及多個輥41...,它們配置于在外部件38的內周的圓弧面與內部件39的外周的平面之間形成的楔狀的空間內,且被多個彈簧40…施力。
[0049]如圖6和圖8所示,由于偏心凹部19a、19a的中心Ol (即偏心凸輪18的中心01)相對于偏心盤19的中心02以距離d的量偏移,因此,偏心盤19的外周和偏心凹部19a、19a的內周之間的間隔在圓周方向上變得不均勻,在其間隔較大的部分形成有新月狀的減重凹部 19c、19c0
[0050]如圖9的(A)所示,6個傳遞單元14…從輸入軸12和輸出軸13的左端側(變速致動器23側)朝向右端側(發動機E和差速器D側)依次被命名為#1單元、#2單元、#3單元、#4單元、#5單元、#6單元。
[0051]圖9的⑶是沿軸線L方向觀察輸入軸12的示意圖。被圓圈包圍的#1?#6表示各傳遞單元14的相位(偏心盤19的中心02相對于軸線L的相位),#6單元的相位相對于#1單元的相位、#2單元的相位相對于#6單元的相位、#4單元的相位相對于#2單元的相位、#3單元的相位相對于#4單元的相位、#5單元的相位相對于#3單元的相位、#1單元的相位相對于#5單元的相位分別向相同的方向偏移60°。
[0052]圖9的(C)是圖9的(B)中的C-C截面,并且是沿著與軸線L垂直的方向觀察輸入軸12的示意圖。各傳遞單元14以等間隔X并排配置,左端的#1單元與支承輸入軸12的左端側的球軸承22 (參照圖3)之間的間隔是X,右端的#6單元與支承輸入軸12的右端側的球軸承21 (參照圖3)之間的間隔是X。
[0053]接下來,對無級變速器T的一個傳遞單元14的作用進行說明。
[0054]如圖5和圖7的(A)?圖7的⑶可知,當偏心盤19的中心02相對于輸入軸12的軸線L偏心時,如果輸入軸12通過發動機E而旋轉,則連桿33的環狀部33a繞軸線L進行偏心旋轉,由此,連桿33的桿部33b進行往復運動。
[0055]其結果是,當連桿33在往復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