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動軸承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于機床或工業機械等的滾動軸承裝置,特別涉及由滾動軸承和供油單元的組合構成的滾動軸承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將供油單元組裝到滾動軸承內部的滾動軸承裝置一直以來已公知(參考專利文獻I)。該滾動軸承裝置在滾動軸承的相互相對的套圈中的固定側的套圈的內徑面安裝供油單元。供油單元包括儲存潤滑油的潤滑油箱、將上述潤滑油箱的潤滑油排出到軸承內部的泵和驅動上述泵的發電機。并且具有通過根據軸承側的條件來控制泵而調整排出量的機構。
[0003]此外,專利文獻2中公開的滾動軸承裝置在滾動軸承內部封入潤滑脂,將與該潤滑脂的基礎油相同種類的潤滑油容納在與滾動軸承鄰接的隔圈內,通過毛細管現象將該隔圈內的潤滑油補充供給到滾動軸承內部。
[0004]現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108388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180629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9]然而,如果如上述專利文獻2所示地通過毛細管現象將與滾動軸承鄰接的隔圈內的潤滑油補充供給到滾動軸承內部,則潤滑油的供給容易過多。
[0010]并且,隔圈內容納的潤滑油的消耗也較快,存在無法持續長時間地進行穩定的潤滑油補充供給的問題。
[0011]因此,本發明以提供能夠長期持續穩定地進行對滾動軸承的潤滑油補充供給的滾動軸承裝置為課題。
[0012]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0013]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滾動軸承裝置將包括具有潤滑油排出口的潤滑油箱、從潤滑油箱吸入潤滑油并排出潤滑油的泵和用于驅動該泵的電源部的供油單元設置在滾動軸承內部或者設置在與滾動軸承鄰接的隔圈,該滾動軸承裝置間歇地進行上述泵的驅動。
[0014]通過間歇地進行上述泵的驅動,使得潤滑油的補充供給不會過多,可長期持續穩定地進行潤滑油的補充供給。
[0015]為了間歇地進行上述泵的驅動,例如可由利用滾動軸承的內外圈的溫度差來發電的發電部和儲存該發電部的電力的充電部構成用于驅動上述泵的電源部,在充電部的電壓達到泵的驅動電壓的時刻驅動上述泵。
[0016]此外,可從上述充電部的電壓達到泵的驅動電壓的時刻開始,在將充電部的電壓保持一定時間后驅動上述泵,進行初次的潤滑油供給。
[0017]此外,可按規定次數反復進行上述充電部的充放電,之后驅動上述泵,進行初次的潤滑油供給。
[0018]此外,可在驅動上述泵并進行初次潤滑油供給后,根據滾動軸承的運行時間,利用將充電部的電壓保持一定時間的計時器,控制泵的驅動間隔。
[0019]此外,可根據上述滾動軸承的運行時間,改變充電部的充放電反復次數,控制泵的驅動間隔。
[0020]發明效果
[0021]根據本發明,通過間歇地進行對滾動軸承供給潤滑油的泵的驅動,能夠使得潤滑油的補充供給不會過多,能夠長期持續穩定地進行潤滑油的補充供給。
【附圖說明】
[0022]圖1是從圖3的A-A線的方向觀察的截面圖。
[0023]圖2是從圖3的B-B線的方向觀察的部分截面圖。
[0024]圖3是供油單元的圖1的Xl-Xl線的截面圖。
[0025]圖4是表示供油單元殼體的其它實施方式的截面圖。
[0026]圖5是圖3的雙點劃線的空心圓圈(〇符號)所包圍的袋體的放大圖。
[0027]圖6是表示圖3的雙點劃線空心圓圈所包圍的袋體的其它例子的部分切開后的放大圖。
[0028]圖7是表示能夠從外部向供油單元的潤滑油箱補充潤滑油的實施方式的截面圖。
[0029]圖8是表示供油單元的電源部的一個例子的放大截面圖。
[0030]圖9是驅動部的詳細框圖。
[0031]圖10是表示充電部的充電與潤滑油的供給間隔的關系的圖。
[0032]圖11是表示充電部的充電與潤滑油的供給間隔的關系的圖。
[0033]圖12是表示充電部的充電與潤滑油的供給間隔的關系的圖。
[0034]圖13是表示充電部的充電與潤滑油的供給間隔的關系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6]從圖1至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的滾動軸承裝置10包括:滾動軸承11 ;抵接于其軸向的一個端部的隔圈12 ;和組裝在隔圈12中的供油單元13,組裝于旋轉軸14與殼體15之間來使用。滾動軸承11的另一端部也于另一隔圈16抵接,通過兩個隔圈12、16進行滾動軸承11的軸向定位。本實施方式的旋轉軸14水平設置。
[0037]滾動軸承11可以是包括作為旋轉側的套圈的內圈17、固定側的外圈18、被夾在這些套圈之間的規定數目的滾動體19、使該滾動體19保持一定間隔的保持器21的、角接觸球軸承或深槽球軸承中的任一種。滾動軸承11中預先封入規定的潤滑脂,在隔圈16側的端部安裝密封板22。
[0038]隔圈12由內圈側隔圈12a和外圈側隔圈12b構成,內圈側隔圈12a嵌合固定在旋轉軸14側,抵接于內圈17的一個端面。外圈側隔圈12b嵌合固定在殼體15的內徑面,抵接于外圈18的一個端面。另一個隔圈16也同樣地嵌合固定于旋轉軸14側和殼體15偵1|,抵接于內圈17和外圈18的另一個端面。
[0039]如圖3所示,上述供油單元13在圓環狀的殼體24內沿圓周方向容納發電部41、充電部42、控制部43、驅動部44、泵45、潤滑油箱46等各部件而構成。
[0040]如圖2所示,供油單元13的圓環狀殼體24包括與滾動軸承11相反的一側的面開放的、截面為3字形的殼體主體24a,和封閉該殼體主體24a的開口部、相對于殼體主體24a可裝卸的蓋體24b。該殼體主體24a和殼體24b由PPS等同種的熱可塑性樹脂材料構成。
[0041]殼體24的蓋體24b通過螺紋件(螺絲)24c相對于殼體主體24a固定,通過卸下螺紋件24c并取下蓋體24b,能夠不取下供油單元13地對容納在殼體主體24a內的潤滑油箱45補充潤滑油。
[0042]殼體主體24a的外周面通過粘接劑粘接固定在外圈側套圈12b的內徑面。粘接固定殼體主體24a的粘接劑可使用環氧樹脂等。
[0043]圖4的實施方式表示不使用粘接劑地在外圈側套圈12b的內徑面固定殼體24的例子。
[0044]該圖4的例子中,在外圈側套圈12b的內徑面的軸向兩側形成向外徑方向凹陷的一對凹部12c、12d,在殼體主體24a的滾動軸承11側的外徑面形成嵌入凹部12c的凸條24d,通過將該凸條24d嵌入凹部12c中,在另一凹部12d中嵌入由螺紋件24c固定于殼體主體24a的蓋體24b的外徑部,通過螺紋件24c將蓋體24b緊固在殼體主體24a上,由此利用殼體主體24a的凸條24d與蓋體24b的外徑部夾著外圈側套圈12b的內徑面,不使用粘接劑地將殼體24固定于外圈側套圈12b的內徑面。
[0045]然后,利用具有柔韌性的樹脂制袋體46a構成容納在殼體主體24a內的潤滑油箱46,并沿圓環狀的殼體24圓弧狀地配置。
[0046]如圖5放大所示,樹脂制袋體46a例如可采用重疊樹脂片并將外周部熱熔接而形成的方式。圖5的附圖標記46b表示熱熔接的部分。
[0047]在袋體46a設有與泵45連接的吸入管45a,在利用熱熔接形成袋體46a時,通過將該吸入管45a夾在形成袋體46a的重疊樹脂片之間進行熱熔接,可使其與袋體46a —體化。
[0048]此外,圖6所示的袋體46a為通過吹塑成形而形成的袋體。在通過吹塑成形來形成袋體46a的情況下,吸入管45a可與袋體46a —體地吹塑成形。
[0049]在通過吹塑成形來形成潤滑油箱46的袋體46a時,由于袋狀的部分為膨脹的形狀,所以期望在成形后對袋狀部分進行平坦成形。通過對袋狀部分進行平坦成形,即使潤滑油的量變少,也能夠將潤滑油全部排出,能夠完全地利用袋體46a內的潤滑油。
[0050]形成潤滑油箱46的袋體46a的材料可使用尼龍、聚乙烯、聚酯、聚丙烯等,只要是不會被袋體46a內容納的潤滑油腐蝕的材料即可,并不特別加以限定。
[0051]在潤滑油箱46的袋體46a設置的吸入管45a優選相對于泵45可拆卸。如果吸入管45a相對于泵45可拆卸,則在潤滑油箱45內的潤滑油沒有剩余量的情況下,能夠從泵45拆下吸入管45a,從吸入管45a向袋體46a內補充潤滑油。
[0052]此外,通過使袋體46a能夠相對于泵45取下,能夠預先準備好填充了潤滑油的預備的袋體46a,當袋體46a內的潤滑油用完時,通過取下使用完的袋體46a,更換上預備的袋體46a,能夠短時間地進行潤滑油的補充。由于能夠在潤滑油制造商管理的狀態下對預備的袋體46a進行潤滑油的填充,因此能夠減少填充時異物侵入袋體46a內的危險性。此外,優選在預備的袋體46a的吸入管45a安裝蓋,防止保管時異物的侵入。
[0053]填充到潤滑油箱46的袋體46a的潤滑油的粘度如果過高,則泵的負載和對電源的負擔變大,因此優選在VG22的程度。
[0054]然后,圖7所示的實施方式中,在潤滑油箱46的袋體46a內填充潤滑油時,不需要從殼體24內取出袋體46a或者取下蓋體24b,能夠在袋體46a被容納在殼體24內的狀態下從外部向袋體46a補充潤滑油。
[0055]如圖7所示,設有從設置滾動軸承裝置10的殼體15的外周面在半徑方向上貫通至供油單元12的殼體24內部的貫通孔25,在潤滑油補充時,將潤滑油注入用針26從貫通孔25插入殼體24內的袋體46a,將潤滑油補充到袋體45a中。在潤滑油注入用針26刺入的袋體46a的部位設置高彈性橡膠構成的潤滑油注入部28,使得潤滑油不會因潤滑油注入用針26的針尖27拔出而漏出。
[0056]設置滾動軸承裝置10的殼體15、隔圈12、在供油單元13的殼體24設置的半徑方向的貫通孔25和袋體46a的潤滑油注入部28,在各自組裝時在圓周方向上位置對齊。
[0057]在上述各實施方式中,在圓環狀的殼體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