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車分動箱,特別涉及一種機車換向分動箱。
背景技術:
1、機車換向分動箱是一個在機車中起到關鍵作用的組件,能夠將變速箱傳來的動力分別傳遞到機車的前后車軸齒輪箱,確保機車能夠正常行駛。
2、現有公告號為cn113251114b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帶換向及緩速功能的分動箱,包括箱體、設于箱體內部用于改變軌行輛行駛方向的換向裝置、用于操縱換向裝置進行換向的操縱機構一、及緩速器,操縱機構一與換向裝置連接;緩速器集成在箱體上,緩速器的驅動軸與換向裝置的輸入軸之間通過一對齒輪副連接或在該對齒輪副之間增加扭矩增大裝置后傳動連接;實現車輛兩個方向的運行及雙向緩速功能。
3、基于上述的情況,現發明人認為,目前我司采用的分動箱為鋼帶傳動的方式,由于目前分動箱上常缺少自動潤滑的結構,同時由于鋼帶結構的局限性,在潤滑時,常只是對鋼帶表面潤滑,較難對其內側同時潤滑,影響潤滑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機車換向分動箱,具有快捷對鋼材內外兩側同步潤滑,提高潤滑效率的效果。
2、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機車換向分動箱,包括箱體、儲油倉、散熱架、潤滑組件、防護組件、檢測組件、和油箱;
3、箱體前后兩處轉動設置有傳動軸,傳動軸內端固裝于傳動齒輪上,傳動齒輪之間通過鋼帶傳動配合,儲油倉設置于鋼帶下方,散熱架位于鋼帶和儲油倉之間,以通過散熱架幫助鋼帶散熱及與潤滑油接觸效率,潤滑組件設置于鋼帶內外兩側,防護組件與潤滑組件出油區域進行貼合,油箱固裝于箱體外側。
4、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儲油倉包括倉體、支柱、撐筒、第一彈簧和散熱件,倉體底端與支柱固定連接,撐筒底端與箱體進行固定,且撐筒內部與支柱滑動連接,第一彈簧兩端與倉體和箱體固定連接,散熱件設置于倉體外側。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散熱件能夠幫助箱體內部的熱量向外傳遞散熱。
6、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散熱件包括散熱座、滑槽和散熱片,散熱座內部開設有滑槽,散熱片外側沿著滑槽上下滑動,散熱座和散熱片外側分別與箱體和倉體固定連接。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倉體及箱體內部的熱量能夠通過散熱片進行吸收。
8、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散熱架包括散熱輪、側架、撐架和穩固架,散熱輪外側與鋼帶進行嚙合,且散熱輪兩端與側架轉動連接,撐架固裝于兩處側架之間,穩固架內外兩端分別與側架和箱體固定連接。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以為散熱輪提供穩固的安裝旋轉支持。
10、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潤滑組件包括注油倉、安裝組件、調節組件和油管,注油倉位于鋼帶內外兩側,且注油倉沿著安裝組件進行滑動,通過調節組件帶動兩處注油倉相互向鋼帶靠近潤滑或遠離,油管連接于注油倉和油箱之間。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油管將潤滑油輸送至注油倉內部。
12、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注油倉包括排油倉、滑塊、滑片和同步架,排油倉外端固裝有滑塊,滑塊外側固設有滑片,位于鋼帶下方的滑塊外側固裝有同步架,倉體底端固裝有同步板,同步架底端與同步板固定連接;
13、安裝組件包括安裝座和導軌,安裝座內部為空腔結構,且安裝座外側與箱體進行固定,導軌開設于安裝座靠近排油倉的一側,滑塊外側沿著導軌上下滑動,滑片內側與安裝座滑動接觸,滑塊外側通過第二彈簧與安裝座進行連接。
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彈簧為壓縮狀態,且第二彈簧兩端分別與滑塊和安裝座進行固定。
15、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調節組件包括調節架和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固裝于安裝座內部,調節架與第一電機輸出端同軸固定,且調節架外側與排油倉滑動接觸;
16、油管包括第一管體、第二管體和密封圈,第一管體與排油倉內部進行固定,第二管體外側與箱體保持固定,第一管體與第二管體內壁滑動接觸,且第一管體遠離排油倉的一端固設有密封圈,密封圈外壁與第二管體滑動接觸。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避免潤滑油從第一管體外壁滲出,使得當排油倉滑動時能夠帶動第一管體在第二管體內部進行滑動。
18、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防護組件包括防護架和驅動組件,防護架與排油倉排油端貼合接觸,且防護架外側通過驅動組件的作用進行旋轉;
19、防護架包括安裝板、架板、吸熱塊、吸熱片和轉架,安裝板外側固裝有架板,架板內部嵌入固設有吸熱塊,吸熱塊外側與排油倉的排油口接觸,吸熱片固設于吸熱塊遠離排油口的一側,轉架與安裝板外側固定連接;
20、驅動組件包括轉桿、蝸輪、蝸桿和第二電機,轉桿外側與轉架固定連接,蝸輪與轉桿外端同軸固定,蝸桿外側與蝸輪相互嚙合,第二電機固裝于安裝座外側,且第二電機輸出端與蝸桿進行固定。
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以令蝸桿能夠快捷旋轉,帶動防護架旋轉和復位。
22、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檢測組件包括溝槽、檢測環、通槽、檢測架、扭簧、檢測器、座板和撐桿,溝槽開設于傳動軸外側,檢測環間隔設置于傳動軸外,且檢測環與傳動軸保持同軸,通槽開設于檢測環上,檢測架外側與通槽轉動連接,檢測架與通槽之間設置有扭簧,檢測器與檢測架上端相抵接觸,座板底端與檢測環固定連接,檢測器固設于座板上,檢測環外側通過撐桿與箱體固定連接。
2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傳動軸日常旋轉振動時,由于幅度較小,因此不會與檢測架接觸。
24、本發明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油箱包括儲油箱、油泵、補充管和旋蓋,儲油箱與箱體外側固定連接,儲油箱內部設置有潤滑油,油泵固設于儲油箱外側,油泵輸出端與第二管體相連,且油泵輸入端與潤滑油相連,補充管底端與儲油箱進行固定,旋蓋與補充管頂端螺紋連接。
2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潤滑油需要補充時,便可以旋開旋蓋,通過補充管進行補充。
26、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通過兩個排油倉同步設于鋼帶的內外兩側,兩個排油倉能夠同步向鋼帶靠近或者遠離,以在鋼帶日常使用時提供傳動空間,并在需要潤滑時對其內外側同時潤滑,且潤滑油出油方式采用流動式,能夠減少潤滑油的濺射,以方便后續的收集,減少潤滑油的浪費及避免箱體內部的臟污;
28、2、鋼帶潤滑時,潤滑油會通過儲油倉進行自動回收,在鋼帶日常傳動的時候,儲油倉遠離鋼帶,以為其提供傳動所需的活動及散熱空間,當排油倉靠近鋼帶潤滑時,儲油倉通過同步架與鋼帶自動靠近,從而方便提高潤滑油收集的全面性,以及方便潤滑油對鋼帶的二次潤滑;
29、3、鋼帶傳動時能夠帶動散熱輪同步旋轉,以通過散熱輪加快箱體內部的熱量流動換熱,同時通過散熱片和散熱座與箱體外部冷空氣換熱,同時在儲油倉上升后,當儲油倉內部回收有潤滑油,便可以通過轉動的散熱輪底部與潤滑油接觸后,并將其涂覆至鋼帶上,進行二次回收潤滑;
30、4、日常放置時,通過吸熱塊與排油口進行貼合,以為其提供防塵保護,并通過吸熱塊和吸熱片的吸熱配合,以在排油口區域集中熱量,以提高排油口附近的溫度,以提高潤滑油的流動性,有助于減少潤滑油堵塞排油口的風險;
31、5、傳動軸上設置有檢測組件,在傳動軸振動幅度較大時,通槽會與檢測架相互接觸,以通過檢測器檢測到軸體的振動狀態,從而方便對鋼帶自動潤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