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循環潤滑冶金用減速機。
背景技術:
冶金用減速機由于有分動級,一般具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輸出軸,箱體至少需要三層,所以一般使用稀油站給齒輪箱潤滑,需要在場地內埋設稀油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循環潤滑冶金用減速機,實現潤滑油自循環潤滑。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循環潤滑冶金用減速機,具有箱體、輸入軸、兩個以上的輸出軸,所述箱體內腔灌裝有潤滑油至油液線處,油泵的輸入口通過第一油管連接油液過濾器,所述油液過濾器置于箱體內腔并位于油液線下方,所述油泵由輸入軸帶動提供動力,所述油泵的輸出口通過第二油管連接管接頭,所述輸出軸安裝有下部軸承座、上部軸承座,所述下部軸承座的局部位于油液線下方,所述下部軸承座安裝有下部軸承,所述上部軸承座安裝有上部軸承,所述上部軸承座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集油槽,所述管接頭出口通向集油槽,所述上部軸承座具有橫向導油孔與豎向導油孔,所述上部軸承座的橫向導油孔與集油槽相通,所述上部軸承座的豎向導油孔與上部軸承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上部軸承座分為第一上部軸承座、第二上部軸承座,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處安裝第一上部軸承,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處安裝第二上部軸承;
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上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對稱設置的第一集油槽、第二集油槽,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下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第一擋油板;
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上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對稱設置的第三集油槽、第四集油槽,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下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第二擋油板。
進一步地,管接頭出口通向第一集油槽、第二集油槽、第三集油槽、第四集油槽。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具有第一橫向導油孔與第一豎向導油孔,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第一橫向導油孔與第一集油槽、第二集油槽相通,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第一豎向導油孔與第一上部軸承相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具有第二橫向導油孔與第二豎向導油孔,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第二橫向導油孔與第三集油槽、第四集油槽相通,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第二豎向導油孔與第二上部軸承相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箱體內部潤滑油灌裝至油液線處,由油泵通過油液過濾器與第一油管抽取上來,潤滑油通過第二油管與管接頭進入箱體上部內腔。下部軸承可通過正常齒輪飛濺潤滑得到供油。本實用新型省去額外的稀油站,箱體內部結構簡單,維護維修都很方便,采用油泵抽取潤滑油形式與內部飛濺潤滑油兩種方式,潤滑油回流至油箱內腔,再由油泵抽取或齒輪飛濺,實現自循環潤滑。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M向示意圖;
圖3是圖1中P-P示意圖;
圖4是圖2中Q-Q示意圖;
圖5是圖4中X-X示意圖;
圖6是圖2中R-R示意圖;
圖7是圖6中Y-Y示意圖;
其中,1、油液過濾器,2、第一油管,3、油泵,4、第二油管,5、管接頭,6、第一集油槽,7、第二集油槽,8、第一擋油板,9、第三集油槽,10、第四集油槽,11、第二擋油板,12、第一上部軸承,13、第二上部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所示,一種自循環潤滑冶金用減速機,具有箱體、輸入軸、兩個以上的輸出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腔灌裝有潤滑油至油液線處,油泵3的輸入口通過第一油管2連接油液過濾器1,所述油液過濾器1置于箱體內腔并位于油液線下方,所述油泵3由輸入軸帶動提供動力,所述油泵3的輸出口通過第二油管4連接管接頭5,所述輸出軸安裝有下部軸承座、上部軸承座,所述下部軸承座的局部位于油液線下方,所述下部軸承座安裝有下部軸承,所述上部軸承座安裝有上部軸承,所述上部軸承座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集油槽,所述管接頭出口通向集油槽,所述上部軸承座具有橫向導油孔與豎向導油孔,所述上部軸承座的橫向導油孔與集油槽相通,所述上部軸承座的豎向導油孔與上部軸承相通。
如圖3所示,所述上部軸承座分為第一上部軸承座、第二上部軸承座,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處安裝第一上部軸承12,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處安裝第二上部軸承13;
如圖4、圖5所示,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上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對稱設置的第一集油槽6、第二集油槽7,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下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第一擋油板8;
如圖6、圖7所示,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上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對稱設置的第三集油槽9、第四集油槽10,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下半部對應的箱體內壁安裝有第二擋油板11。
管接頭5出口通向第一集油槽6、第二集油槽7、第三集油槽9、第四集油槽10。
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具有第一橫向導油孔與第一豎向導油孔,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第一橫向導油孔與第一集油槽6、第二集油槽7相通,所述第一上部軸承座的第一豎向導油孔與第一上部軸承12相通。
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具有第二橫向導油孔與第二豎向導油孔,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第二橫向導油孔與第三集油槽9、第四集油槽10相通,所述第二上部軸承座的第二豎向導油孔與第二上部軸承13相通。
如圖1、圖2所示,箱體內部潤滑油灌裝至油液線處,由油泵3通過油液過濾器1與第一油管2抽取上來,潤滑油通過第二油管4與管接頭5進入箱體上部內腔,其中油泵3由輸入軸帶動。
如圖2所示,下部軸承可通過正常齒輪飛濺潤滑得到供油。
油泵3抽取的潤滑油通過管接頭5流入第一集油槽6、第二集油槽7、第三集油槽9、第四集油槽10內。
如圖4、圖5所示,油泵3抽取的潤滑油通過管接頭5流入第一集油槽6、第二集油槽7,以及,齒輪高速轉動飛濺的潤滑油被帶入到第一集油槽6、第二集油槽7內,通過第一橫向導油孔與第一豎向導油孔,潤滑油流入第一上部軸承12,同時第一擋油板8將潤滑油集中在第一上部軸承12腔體內,第一上部軸承12得到充分潤滑。
如圖6、圖7所示,油泵3抽取的潤滑油通過管接頭5流入第三集油槽9、第四集油槽10內,以及,齒輪高速轉動飛濺的潤滑油被帶入到第三集油槽9、第四集油槽10內,通過第二橫向導油孔與第二豎向導油孔,潤滑油流入第二上部軸承13,同時第二擋油板11將潤滑油集中在第二上部軸承13腔體內,第二上部軸承13得到充分潤滑。
本實用新型省去額外的稀油站,箱體內部結構簡單,維護維修都很方便,采用油泵抽取潤滑油形式與內部飛濺潤滑油兩種方式,潤滑油回流至油箱內腔,再由油泵抽取或齒輪飛濺,實現自循環潤滑。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