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軸承室油脂加注裝置。
背景技術:
軸承室是各類采用滾動軸承的旋轉機械的重要結構。軸承室不僅定位、固定軸承,還為軸承提供一個良好的密封結構,防止外界灰塵、異物進入軸承室,同時防止軸承室內的潤滑油脂泄漏。出于維護保養的目的,部分旋轉機械需要在不解體的情況下將油脂注入到軸承室內部。
現有技術中,軸承油脂加注結構是在外軸承蓋上鉆螺孔并安裝油杯,將油脂注入到軸承室外側空腔。油脂加注在軸承室外側空腔,加注的新油脂不易進入軸承內部,不利于油脂的新舊交替,不利于軸承的維護保養。
因此提供一種軸承室油脂加注裝置,能將潤滑油脂注入到軸承室內側空腔,有利于油脂的新舊替,成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軸承室油脂加注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油脂加注在軸承室外側空腔,加注的新油脂不易進入軸承內部,不利于油脂的新舊交替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軸承室油脂加注裝置,用于將油脂注入至軸承室內側空腔,包括位于軸承座上部且與軸承室內側空腔連通的油脂注入通道和安裝于外軸承蓋外側且與油脂注入通道連通的油杯,油脂注入通道包括位于軸承座上部的盲孔和開設在軸承室內側空腔壁上且靠近軸承的缺口,缺口與盲孔內端連通,盲孔外端位于軸承室外側端面,油杯與盲孔外端連通。
進一步地,外軸承蓋與盲孔外端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螺孔,油杯通過螺孔安裝在外軸承蓋上并與盲孔外端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在軸承座頂部設一條連通外界和軸承室內側空腔靠近軸承的油脂注入通道,新的油脂通過設于外軸承蓋的油杯和油脂注入通道被注入至軸承室內側空腔靠近軸承處,軸承室內側空腔舊的油脂會被慢慢的擠至軸承室外側空腔,而軸承內會被新注入的油脂填滿,有利于加注的新油脂進入軸承內部和油脂的新舊替,能極大地改善軸承的維護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油脂注入通道的局部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軸承座外側端面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
1-油脂注入通道,2-油杯,3-盲孔,4-缺口,5-轉軸,6-油封,7-軸承座,8-軸承,9-外軸承蓋,10-軸承室內側空腔,11-軸承室外側空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軸承室油脂加注裝置,用于將油脂注入至軸承室內側空腔10,包括位于軸承座7上部且與軸承室內側空腔10連通的油脂注入通道1和安裝于外軸承蓋9外側且與油脂注入通道1連通的油杯2,所述油脂注入通道1包括位于軸承座7上部的盲孔3和開設在軸承室內側空腔壁上且靠近軸承8的缺口4,所述的盲孔3最好設計與軸承室內轉軸5共面,所述缺口4與盲孔3內端連通,所述盲孔3外端位于軸承室外側端面,所述油杯2與盲孔3外端連通,所述外軸承蓋9與盲孔3外端相對應的位置開設有螺孔,所述油杯2通過螺孔安裝在外軸承蓋9上并與盲孔3外端連通。
本實施例中,新的油脂由油杯2注入油脂注入通道1中,依次通過盲孔3和缺口4,進入軸承室內側空腔10,而本實用新型中軸承室的軸承座7和外軸承蓋9是采用密封連接的,軸承座7和轉軸5之間也是通過油封6進行密封,如此整個軸承室就形成了一個密閉空間,因此注入的新油脂會經過軸承和轉軸的空隙將舊的油脂擠入軸承室外側空腔11,新注入的油脂在擠壓的過程中得以填滿軸承8,最終軸承8內達到了新舊油脂交換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科學合理,在軸承座7頂部設一條連通外界和軸承室內側空腔10靠近軸承8的油脂注入通道1,新的油脂通過設于外軸承蓋9的油杯2和油脂注入通道1被注入至軸承室內側空腔10靠近軸承7處,軸承室內舊的油脂會被慢慢的擠至軸承室外側空腔11,而軸承室內軸承8內會被新注入的油脂填滿,有利于加注的新油脂進入軸承內部和油脂的新舊替,能極大地改善軸承8的維護效果。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之一,不應當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的主體設計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無實質意義的改動或潤色,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仍然與本實用新型一致的,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