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恒溫閥,特別是涉及一種進水方向可調的恒溫閥。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符合國家標準的恒溫閥一般是左邊進熱水、右邊進冷水,與建筑墻面中安裝的冷、熱水管道一一對應。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預先安裝的墻面管道出現安裝反向的情況,導致與其連接的恒溫閥變為左邊進冷水,右邊進熱水,從而導致市面上符合國家標準的恒溫閥不能使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往往需要打掉墻面,重新鋪設管道,非常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進水方向可調的恒溫閥,用于解決在墻面管道安裝錯誤時,現有技術的恒溫閥無法左邊進冷水、右邊進熱水而需要打掉墻面,重新鋪設管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進水方向可調的恒溫閥,包括閥體,以及安裝在該閥體中的恒溫閥芯、檔位閥芯,閥體設有左進水部、右進水部、連通恒溫閥芯內腔的第一過水通道及第二過水通道、連通檔位閥芯內腔的混合水通道;還包括兩換向接頭,閥體還設有左、右兩安裝腔、位于兩安裝腔之間的第一換向通道及第二換向通道,兩換向接頭分別密封裝接于兩安裝腔;兩換向接頭可對調安裝,形成兩種安裝狀態,且在其中一種安裝狀態,左進水部通過其中一換向接頭連通第一過水通道,右進水部通過另一換向接頭連通第二過水通道;在另一種安裝狀態,左進水部通過另一換向接頭、第二換向通道連通第二過水通道,右進水部通過其中一換向接頭、第一換向通道連通第一過水通道;第一過水通道為冷水通道,第二過水通道為熱水通道,或者,第一過水通道為熱水通道,第二過水通道為冷水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兩換向接頭均具有中空內腔且一端設有進水口,兩換向接頭的側面分別設有出水口,且兩換向接頭的出水口位于換向接頭的不同部位。
進一步的,其中一換向接頭的出水口位于該換向接頭的上部,另一換向接頭的出水口位于該換向接頭的下部。
進一步的,所述兩換向接頭分別將相應的安裝腔分隔為第一通腔、第二通腔;在所述其中一種安裝狀態,其中一換向接頭通過左側第一通腔連通第一過水通道,另一換向接頭通過右側第二通腔連通第二過水通道;在所述另一種安裝狀態,另一換向接頭通過左側第二通腔連通第二換向通道,第二換向通道通過右側第二通腔連通第二過水通道,其中一換向接頭通過右側第一通腔連通第一換向通道,第一換向通道通過左側第一通腔連通第一過水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兩安裝腔分別設有下開口,所述兩換向接頭分別通過所述下開口裝入相應的安裝腔中。
進一步的,所述兩換向接頭分別螺紋連接于相應的安裝腔。
進一步的,所述左進水部和右進水部分別連接有進水接頭。
進一步的,所述閥體為一體鑄造。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兩個換向接頭可對調安裝,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左邊進熱水、右邊進冷水,以及左邊進冷水、右邊進熱水兩種工作模式,從中擴大了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范圍:不僅適用于墻面管道安裝正確的情況,還適用于墻面管道安裝反向的情況,并且,在墻面管道出現安裝反向時,無需打掉墻面和重新鋪設管道。另外,兩換向接頭在每一種安裝狀態均需要安裝到閥體中,可以避免換向接頭丟失。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進水方向可調的恒溫閥不局限于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換向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換向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在其中一種安裝狀態的橫向剖視圖一;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在其中一種安裝狀態的橫向剖視圖二;
圖6是本實用新型在其中一種安裝狀態的縱向剖視圖一;
圖7是本實用新型在其中一種安裝狀態的縱向剖視圖二;
圖8是本實用新型在另一種安裝狀態的橫向剖視圖一;
圖9是本實用新型在另一種安裝狀態的橫向剖視圖二;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在另一種安裝狀態的縱向剖視圖一;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在另一種安裝狀態的縱向剖視圖二。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請參見圖1-圖1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進水方向可調的恒溫閥,包括閥體1、安裝在該閥體1的恒溫閥芯2、檔位閥芯3,以及兩換向接頭6、7。恒溫閥芯2安裝于閥體1的左側部,并連接有調溫旋鈕4,檔位閥芯3安裝于閥體1的右側部,并連接有檔位旋鈕5。所述閥體1為一體鑄造,其設有左進水部11、右進水部12,以及左、右兩安裝腔16、連通恒溫閥芯2內腔的第一過水通道13及第二過水通道14、連通檔位閥芯3內腔的混合水通道15、位于兩安裝腔16之間的第一換向通道17及第二換向通道18,左進水部11和右進水部12分別連接有進水接頭。兩換向接頭6、7分別密封裝接于兩安裝腔16,該兩換向接頭6、7可對調安裝,形成兩種安裝狀態,且在其中一種安裝狀態,左進水部11通過其中一換向接頭6連通第一過水通道13,右進水部12通過另一換向接頭7連通第二過水通道14;在另一種安裝狀態,左進水部11通過另一換向接頭7、第二換向通道18連通第二過水通道14,右進水部通過其中一換向接頭、第一換向通道17連通第一過水通道13。第一過水通道13為冷水通道,第二過水通道14為熱水通道。
本實施例中,所述兩換向接頭6、7均具有中空內腔且一端設有進水口61、71,兩換向接頭6、7的側面分別設有出水口62、72,且兩換向接頭6、7的出水口62、72位于換向接頭的不同部位。具體,如圖2所示,其中一換向接頭6的出水口62位于該換向接頭6的上部;如圖3所示,另一換向接頭7的出水口72位于該換向接頭7的下部。
本實施例中,如圖6、圖7所示,所述兩換向接頭6、7分別將相應的安裝腔分隔為第一通腔、第二通腔;在所述其中一種安裝狀態,其中一換向接頭6通過左側第一通腔164連通第一過水通道13,另一換向接頭7通過右側第二通腔167連通第二過水通道14;在所述另一種安裝狀態,另一換向接頭7通過左側第二通腔165連通第二換向通道18,第二換向通道18通過右側第二通腔167連通第二過水通道14,其中一換向接頭6通過右側第一通腔166連通第一換向通道17,第一換向通道17通過左側第一通腔164連通第一過水通道13。具體,所述兩安裝腔16內壁分別設有與相應的換向接頭的側面密封配合的第一環形凸緣161、第二環形凸緣162和第三環形凸緣163,且第一環形凸緣161和第二環形凸緣162之間形成第一通腔164、166,第二環形凸緣162和第三環形凸緣163之間形成第二通腔165、167。
本實施例中,所述兩安裝腔16分別設有下開口,所述兩換向接頭6、7分別通過下開口裝入相應的安裝腔中。并且,兩換向接頭6、7分別螺紋連接于相應的安裝腔,具體,所述第三環形凸緣163設有與換向接頭連接的內螺紋,兩換向接頭6、7的底部分別對應設有外螺紋。
當墻面的冷水管道和熱水管道安裝反向(即墻面管道左邊出冷水,右邊出熱水)時,將其中一換向接頭6(該換向接頭的上部設有出水口62)安裝在閥體1左側的安裝腔中,將另一換向接頭7(該換向接頭的下部設有出水口72)安裝在閥體1右側的安裝腔中。此時,本實用新型的左進水部11用于進冷水,右進水部12用于進熱水,與墻面的冷水管道、熱水管道一一適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如圖4-圖7所示,圖中曲線表示水流:冷水從左進水部11進入,并從其中一換向接頭6的進水口61進入該換向接頭6中,再依次通過該換向接頭的出水口62、閥體1左側的第一通腔164、第一過水通道13、恒溫閥芯2的冷水進水口進入恒溫閥芯2的內腔中,第一換向通道17、閥體右側的第一通腔166也充滿冷水;熱水從右進水部12進入,并從另一換向接頭7的進水口71進入該換向接頭7中,再依次通過該換向接頭的出水口72、閥體1右側的第二通腔167、第二過水通道14、恒溫閥芯2的熱水進水口進入恒溫閥芯2的內腔中,第二換向通道18、閥體左側的第二通腔165也充滿熱水。冷水和熱水在恒溫閥芯2的內腔中均勻混合,再從恒溫閥芯2的混合水出口流向閥體1的混合水通道19。
當墻面的冷水管道和熱水管道安裝正確(即墻面管道左邊出熱水,右邊出冷水)時,將另一換向接頭7(該換向接頭的下部設有出水口72)安裝在閥體1左側的安裝腔中,將其中一換向接頭6(該換向接頭的上部設有出水口62)安裝在閥體1右側的安裝腔中。此時,本實用新型的左進水部11用于進熱水,右進水部12用于進冷水,與墻面的熱水管道、冷水管道一一適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如圖8-圖11所示,圖中曲線表示水流:熱水從左進水部11進入,并從另一換向接頭7的進水口進入該換向接頭7中,再依次通過該換向接頭的出水口72、閥體1左側的第二通腔165、第二換向通道18、閥體右側的第二通腔167、第二過水通道14中、恒溫閥芯2的熱水進水口進入恒溫閥芯2的內腔中;冷水從右進水部12進入,并從其中一換向接頭6的進水口61進入該換向接頭6中,再依次通過該換向接頭的出水口62、閥體1右側的第一通腔166、第一換向通道17、閥體左側的第一通腔164、第一過水通道13、恒溫閥芯2的冷水進水口進入恒溫閥芯2的內腔中。熱水和冷水在恒溫閥芯2的內腔中均勻混合,再從恒溫閥芯2的混合水出口流向閥體1的混合水通道19。
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墻面管道安裝出錯的問題,且不但適用于墻面管道安裝出錯的情況,而且適用于墻面管道安裝正確的情況。
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過水通道為熱水通道,第二過水通道為冷水通道。
上述實施例僅用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進水方向可調的恒溫閥,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實施例,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落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