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球閥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浮動球閥。
背景技術:
球閥,啟閉件(球體)由閥桿帶動,并繞球閥軸線作旋轉運動的閥門。亦可用于流體的調節與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閥其V型球芯與堆焊硬質合金的金屬閥座之間具有很強的剪切力,特別適用于含纖維、微小固體顆料等的介質。而多通球閥在管道上不僅可靈活控制介質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換,同時也可關閉任一通道而使另外兩個通道相連。本類閥門在管道中一般應當水平安裝。球閥分類:氣動球閥,電動球閥,手動球閥。
一種浮動球閥大大方便了管道的介質流動的控制,但是目前階段的一種浮動球閥存在諸多的不足之處,例如,容易出現調節錯誤,使水流的流動方向出現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浮動球閥。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浮動球閥,包括閥體,所述閥體的兩端安裝有法蘭口,所述閥體的外側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支撐扣,所述法蘭口與支撐扣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所述閥體的上方安裝有保護殼,所述閥體的內部安裝有外球體,所述外球體的底部安裝有軸座,所述外球體的內部安裝有內球體,所述外球體的上方安裝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的一端安裝有第一固定環,所述第一固定環的一側安裝有第二調節桿,所述第一固定環的上方安裝有軸套,所述軸套的上方安裝有內桿,且內桿的底端與內球體的頂部連接,所述內桿的一端安裝有第二固定環,所述第二固定環的一側安裝有第一調節桿。
優選的,所述外球體的直徑與閥體的內部的口徑大小相同。
優選的,所述外球體和內球體均設置有兩個出口,且外球體和內球體上的
兩個出口均是在同一直線上安裝。
優選的,所述內球體球體面與外球體出口面積相同。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該一種浮動球閥的閥體內安裝有外球體,通過外球體對閥體內部的封閉進行水流是否流通和流通方向的控制,且在外球體內安裝有內球體,內球體可對外球體內的水流進行調節,直至外球體和內球體的流通口的方向保持一致時,此閥才可以流通,通過此種設計,使操作員避免了操作失誤,出現的水流方向錯誤的問題,增大了球閥的控制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1、第一固定環;2、閥桿;3、保護殼;4、法蘭口;5、閥體;6、螺栓;7、支撐扣;8、第一調節桿;9、第二固定環;10、內桿;11、軸套;12、第二調節桿;13、連接軸;14、外球體;15、內球體;16、軸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2所示,一種浮動球閥,包括閥體5,閥體5的兩端安裝有法蘭口4,法蘭口4方便閥體5與管道的連接,閥體5的外側的中間位置處安裝有支撐扣7,由于螺桿過程,通過支撐扣7用來支撐螺栓的螺桿,法蘭口4與支撐扣7之間通過螺栓6連接,閥體5的上方安裝有保護殼3,保護殼3用來保護閥桿2,閥體5的內部安裝有外球體14,外球體14用來控制閥體5內是水流否流通,外球體14的底部安裝有軸座16,軸座16方便外球體14的轉動,外球體14的內部安裝有內球體15,內球體15用來控制外球體14內的水流是否流通,外球體14的上方安裝有連接軸13,連接軸13使外球體14與閥桿2連接,連接軸13的一端安裝有第一固定環1,第一固定環1用來固定閥桿2,使第二調節桿12可以控制閥桿2轉動,第一固定環1的一側安裝有第二調節桿12,第一固定環1的上方安裝有軸套11,軸套11方便閥桿2轉動,軸套11的上方安裝有內桿10,內桿10用來控制內球體15轉動,且內桿10的底端與內球體15的頂部連接,內桿10的一端安裝有第二固定環9,第二固定環9用來將內桿10與第一調節桿8連接,第二固定環9的一側安裝有第一調節桿8,外球體14的直徑與閥體5的內部的口徑大小相同,外球體14和內球體15均設置有兩個出口,且外球體14和內球體15上的兩個出口均是在同一直線上安裝,內球體15球體面與外球體14出口面積相同。
工作原理:該設備在使用時,將裝置安裝在管道之間,通過轉動第二調節桿12,使其帶動第一固定環1轉動,通過第一固定環1帶動閥桿2轉動,通過閥桿2帶動外球體14轉動,調節至外球體14的出水口與閥體5內的水流方向保持一致,然后通過轉動第一調節桿8,使第一調節桿8帶動第二固定環9轉動,通過第二固定環9帶動內桿10轉動,通過內桿10轉動帶動內球體15在外球體14轉動,使內球體15與外球體14的出水口保持在同一直線上,從而水流在閥體5內流通,反之關閉。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