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換擋變速器,尤其涉及一種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變速器倒擋布置主要有兩種結構:
一種是倒擋不使用同步器,直接使用直齒滑擋齒輪換擋,倒擋撥叉直接與倒擋惰輪相連接,帶動其沿倒擋軸滑動換擋,此結構因無同步器,易產生換擋沖擊,換擋困難。
另一種是布置單獨布置倒擋鎖環式同步器,此結構可有效的提升換擋性能。如圖1所示,單獨布置倒擋同步器,掛倒擋時,動力依次經輸入軸1'、倒擋齒輪2'、左倒擋齒輪3'、同步器4'、右倒擋齒輪5'、中間軸倒擋齒輪6'、常嚙合齒輪7'到輸出軸8',完成動力傳遞。通過增加同步器4',此結構可有效的提升換擋性能,但需要相應增加倒擋同步器組件、倒擋齒輪、中間軸倒擋齒輪等,導致增加了變速器軸向長度和變速器尺寸、重量及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倒擋性能高、結構緊湊、成本低的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其中,包括:
撥叉軸總成,包括撥叉軸、以及固定在所述撥叉軸上的撥塊、第一撥叉和換擋撥頭,所述撥塊與外部選換擋軸相連;
輸入軸總成,包括輸入軸、以及固定在所述輸入軸上的杠桿同步器和R擋直齒輪,所述第一撥叉連接所述杠桿同步器和所述撥叉軸;
中間軸總成,包括中間軸、齒轂和齒套,所述中間軸與齒轂、齒套與齒轂均為花鍵連接,所述齒套的外圓還固設有倒擋直齒;
倒擋軸總成,包括倒擋軸和倒擋齒輪,所述倒擋齒輪可沿所述倒擋軸轉動和移動;
第二撥叉,所述第二撥叉與變速箱的殼體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撥叉的一端與所述換擋撥頭搭接,另一端與所述倒擋齒輪滑動配合。
優選地,所述倒擋軸總成還包括導向環,所述導向環與所述倒擋齒輪固定連接,所述導向環設有第一環槽,所述第二撥叉與所述第一環槽配合。
優選地,所述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還包括撥叉座,所述撥叉座呈L狀,底面固定在所述殼體內,側面通過撥叉轉軸連接所述第二撥叉。
優選地,所述換擋撥頭包括定位套和連接臂,所述連接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套的外圓上,另一端設有凸臺,所述凸臺背向所述定位套;
所述第二撥叉設有凹槽,所述凸臺與所述凹槽配合。
優選地,所述凹槽的左側端面低于右側端面,所述凸臺的底面為平面,與所述左側端面共面,所述凸臺與所述右側端面搭接。
優選地,所述杠桿同步器設有第二環槽,所述第一撥叉與所述第二環槽卡接。
優選地,所述導向環和所述倒擋齒輪為一體成型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包括撥叉軸、以及固定在撥叉軸上的撥塊、第一撥叉和換擋撥頭,撥塊與外部選換擋軸相連;輸入軸、以及固定在輸入軸上的杠桿同步器和R擋直齒輪,第一撥叉連接杠桿同步器和撥叉軸;中間軸、齒轂和齒套,中間軸與齒轂、齒套與齒轂均為花鍵連接,齒套的外圓還固設有倒擋直齒;倒擋軸和倒擋齒輪,倒擋齒輪可沿倒擋軸轉動和移動;第二撥叉與殼體轉動連接,第二撥叉的一端與換擋撥頭搭接,另一端與倒擋齒輪滑動配合。該總成使用杠桿同步器,相比普通直齒滑擋倒擋形式增加了倒擋同步器功能,能解決普通直齒滑動倒擋結構掛擋困難,存在沖擊的問題,進而提高倒擋性能。倒擋直齒直接布置在中間軸同步器的齒套上,相對于單獨布置倒擋鎖環式同步器,省去了倒擋同步環、倒擋齒輪、倒擋同步器等組件,結構緊湊簡單,成本降低。另外,通過第二撥叉的轉換,可將倒擋齒輪布置在變速器輸入側空間較大的地方,使變速器結構緊湊,重量減輕。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中單獨布置倒擋同步器的換擋機構總成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的主視圖;
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的左視圖。
附圖標記如下:
1'-輸入軸、2'-倒擋齒輪、3'-左倒擋齒輪、4'-同步器、5'-右倒擋齒輪、6'-中間軸倒擋齒輪、7'-常嚙合齒輪、8'-輸出軸、1-撥叉軸總成、11-撥叉軸、12-撥塊、13-第一撥叉、14-換擋撥頭、141-定位套、142-連接臂、143-凸臺、2-輸入軸總成、21-輸入軸、22-杠桿同步器、221-第二環槽、23-R擋直齒輪、3-中間軸總成、31-中間軸、32-齒轂、33-齒套、34-倒擋直齒、4-倒擋軸總成、41-倒擋軸、42-倒擋齒輪、43-導向環、431-第一環槽、5-第二撥叉、51-凹槽、6-撥叉座、61-撥叉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如圖2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用于設置在變速箱的殼體內,其中,包括:撥叉軸總成1、輸入軸總成2、中間軸總成3、倒擋軸總成4和第二撥叉5,撥叉軸總成1包括撥叉軸11、以及固定在撥叉軸11上的撥塊12、第一撥叉13和換擋撥頭14,撥塊12與外部選換擋軸(未示出)相連;輸入軸總成2包括輸入軸21、以及固定在輸入軸21上的杠桿同步器22和R擋直齒輪23,第一撥叉13連接杠桿同步器22和撥叉軸11;中間軸總成3包括中間軸31、齒轂32和齒套33,中間軸31與齒轂32、齒套33與齒轂32均為花鍵連接,齒套33的外圓還固設有倒擋直齒34;倒擋軸總成4包括倒擋軸41和倒擋齒輪42,倒擋齒輪42可沿倒擋軸41轉動和移動;第二撥叉5與變速箱的殼體轉動連接,第二撥叉5的一端與換擋撥頭14搭接,另一端與倒擋齒輪42滑動配合。
具體地,掛五擋和倒擋共用該總成,掛五擋時外部換擋軸驅動撥塊12向左移動,掛倒擋時外部換擋軸驅動撥塊12向右移動。本實施例以掛倒擋進行說明,掛倒擋時,外部換擋軸驅動撥塊12向右移動,進而帶動撥叉軸總成1向右移動,第一撥叉13推動杠桿同步器22進行倒擋同步,降低輸入軸21轉速,同時第二撥叉5帶動倒擋齒輪42沿倒擋軸41軸向移動,在杠桿同步器22的作用下,當輸入軸21的轉速由怠速降至較低時,倒擋齒輪42同時與R擋直齒輪23和倒擋直齒34嚙合,掛入倒擋。扭矩依次從輸入軸21傳遞到R擋直齒輪23、倒擋齒輪42、倒擋直齒34、齒轂32、中間軸31、中間軸常嚙合齒輪到輸出軸,實現倒擋動力傳遞。該總成使用杠桿同步器22,相比普通直齒滑擋倒擋形式增加了倒擋同步器功能,能解決普通直齒滑動倒擋結構掛擋困難,存在沖擊的問題,進而提高倒擋性能。倒擋直齒34直接布置在中間軸同步器的齒套33上,相對于單獨布置倒擋鎖環式同步器,省去了倒擋同步環、倒擋齒輪、倒擋同步器等組件,結構緊湊簡單,成本降低。另外,通過第二撥叉的轉換,可將倒擋齒輪布置在變速器輸入側空間較大的地方,使變速器結構緊湊,重量減輕。
第二撥叉5驅動倒擋齒輪42沿倒擋軸41移動,為便于制造以及裝配,進一步地,倒擋軸總成4還包括導向環43,導向環43與倒擋齒輪42固定連接,導向環43設有第二環槽431,第二撥叉5與第二環槽431配合。倒擋齒輪42套設在導向環43上,導向環43套設在倒擋軸41上,可避免倒擋軸41直接與倒擋齒輪42摩擦,提高使用壽命;第二撥叉5通過驅動導向環43移動倒擋齒輪42,導向環43方便加工與裝配,可使第二撥叉5移動倒擋齒輪42結構簡單、工作可靠。
進一步地,帶杠桿同步器的倒換擋機構總成還包括撥叉座6,撥叉座6呈L狀,底面固定在殼體內,側面通過撥叉轉軸61連接第二撥叉5。通過設置撥叉座6可方便殼體連接第二撥叉5,方便倒擋齒輪布置在變速器輸入側空間較大的地方。
進一步地,換擋撥頭14包括定位套141和連接臂142,連接臂142的一端固定在定位套141的外圓上,另一端設有凸臺143,凸臺143背向定位套141;第二撥叉5設有凹槽51,凸臺143與凹槽51配合。定位套141設有彈簧銷,定位套141可根據倒擋軸41位置沿撥叉軸11移動,換擋撥頭14通過凸臺143與凹槽51配合,凸臺143位于凹槽51中,凸臺143可推動第二撥叉5,結構簡單,工作可靠。
進一步地,凹槽51的左側端面低于右側端面,凸臺143的底面為平面,與左側端面共面,凸臺143與右側端面搭接。僅在掛倒擋時才需要驅動第二撥叉5,掛五擋時,第二撥叉5不工作。通過將凹槽51的左側端面低于右側端面,并且凸臺143的底面與左側端面共面,可橫向安裝第二撥叉5,可提高安裝效率,并可以解決掛倒擋時第二撥叉5工作,而掛五擋時第二撥叉5不工作,結構簡單,方便制造。
進一步地,杠桿同步器22設有第二環槽221,第一撥叉13與第二環槽221卡接,提高第一撥叉13驅動杠桿同步器22的可靠性。
進一步地,導向環43和倒擋齒輪42為一體成型結構,可提升導向環43與倒擋齒輪42的配合精度。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