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系統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
背景技術:
目前,建筑排水系統采用UPVC塑料管已很普遍,但是,相對鑄鐵管來說,塑料管存在強度不足、噪音相對較高的缺點,特別是應用于高層建筑時,由于塑料管道內壁光滑,摩擦力小,水流勢能大,使立管內水流流速大,對管道的強度,密封性及排水系統的穩定性影響較大,當有硬的雜物隨水流一起下落時易破壞立管底部的彎頭。為了減小立管內水流流速,減小水流勢能對管道的影響,高層建筑一般每6層設置一個消能裝置,目前市場上并沒有專門用于消能的配件,普遍采用由4個45度彎頭和1個立管檢查口組裝成的簡易消能裝置,如圖1所示。
這種簡易消能裝置雖然能有效減小立管水流速度,減少立管內負壓抽吸現象,保護立管底部彎頭,但存在相當嚴重的缺點,即消能裝置局部阻力過大,會出現排水不暢,嚴重影響立管通水能力,當設計安全系數沒有足夠高,立管排水比較集中時,臨近消能裝置的上一層衛生間有污水外溢情況出現。
正因為這種簡易的組裝件存在嚴重的不足,目前,國家規范對于高層建筑消能問題并沒有具體的對應措施,只有一些地方標準。在實際工程中對于高層排水,為了減小水流勢能造成對管道的影響,一般裙房及以下部位,立管及橫干管采用鑄鐵管,以上部位采用塑料管,裙房以上每6層設一組消能裝置。在實際工程中對于高層排水,一般都采用每6層設一組消能裝置,裙房及以下部位立管及橫干管采用鑄鐵管,其它部位采用塑料管,當采用消能裝置時一般都要加大設計安全系數,這樣就使得排水管系統不能充分發揮應有的排水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排水管道中消能消聲裝置性能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該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能夠達到減小排水系統的水流的噪音、對管道的沖擊力、水流的勢能的作用,同時此種技術方案減小管道占用空間,安裝方便。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體管,主體管的中心線沿豎直方向設置,主體管的內壁表面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凸出部的一側與主體管的內壁表面固定連接,凸出部含有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的另一側低于凸出部的一側。
凸出部的上表面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
凸出部為片狀,凸出部的另一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為弧形。
凸出部的一側與凸出部的另一側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為鏡像。
凸出部的下表面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垂直于凸出部,該加強筋與主體管的內壁表面連接固定。
主體管含有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同心漸擴段、大管徑段和同心漸縮段,凸出部位于大管徑段內。
該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含有兩個凸出部,兩個凸出部中的一個位于大管徑段的內壁表面的左側,兩個凸出部中的另一個位于大管徑段的內壁表面的右側,位于左側的凸出部的位置低于位于右側的凸出部的位置。
同心漸擴段的上端連接有上接入口,同心漸縮段的下端連接有下接入口,兩個凸出部之間的距離為上接入口內徑的2倍,凸出部的所述另一側到大管徑段的中心線的距離大于或等于上接入口內徑的一半。
凸出部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為大管徑段的過流面積的四分之一,大管徑段的內徑為上接入口內徑的2倍~3倍,大管徑段的長度為上接入口內徑的5倍~6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中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的交錯布置,既能多次消除管道內水流的動能和勢能,又能保證排水通暢,同時達到減小噪音的效果。本設計的管件均為常用管件,便于管道的采購及安裝,連接方式靈活多變,同時減小管道占用的空間,增大管道排水能力。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圖1是現有簡易消能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的立剖面圖。
圖5是圖3中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統中的第一種排布方式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統中的第二排布方式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在立管排水系統中的第三排布方式示意圖。
1、上接入口;2、同心漸擴段;3、管卡;4、凸出部;5、主體管;6、大管徑段;7、同心漸縮段;8、檢查口;9、下接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一種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包括主體管5,主體管5的中心線沿豎直方向設置,主體管5的內壁表面設有至少一個用于消能降噪的凸出部4,凸出部4的一側與主體管5的內壁表面固定連接,凸出部4含有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上表面,凸出部4的另一側的位置低于凸出部4的一側的位置,如圖2至圖3所示。
主體管5呈直立狀態,優選凸出部4的上表面為向斜上方凸的弧形或球缺形表面,如圖3所示。凸出部4為片狀,凸出部4的另一側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為弧形,優選凸出部4的一側與凸出部4的另一側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互為鏡像,如圖4所示。另外,凸出部4的下表面設有加強筋,該加強筋垂直于凸出部4,該加強筋與主體管5的內壁表面連接固定。凸出部4與主體管5連接為一體式結構,同時設置加筋可以增強使用強度及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主體管5含有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同心漸擴段2、大管徑段6和同心漸縮段7,同心漸擴段2的中心線、大管徑段6的中心線和同心漸縮段7的中心線重合,同心漸擴段2和同心漸縮段7均為錐形筒,大管徑段6與同心漸擴段2的大徑端連接,大管徑段6的內徑大于同心漸擴段2的小徑端的內徑,大管徑段6與同心漸縮段7的大徑端連接,大管徑段6的內徑大于同心漸縮段7的小徑端的內徑,凸出部4位于大管徑段6內,同心漸擴段2的小徑端和同心漸縮段7的小徑端的內徑相同,如圖3所述。
在本實施例中,該用于排水系統的消能消音器含有兩個凸出部4,兩個凸出部4一右一左分別在大管徑段6的內壁表面上下設置,即兩個凸出部4中的一個位于大管徑段6的內壁表面的左側,兩個凸出部4中的另一個位于大管徑段6的內壁表面的右側,位于左側的凸出部4的位置低于位于右側的凸出部4的位置。
在本實施例中,同心漸擴段2的上端連接有上接入口1,同心漸縮段7的下端連接有下接入口9,兩個凸出部4之間的距離為上接入口1內徑的2倍,凸出部4的所述另一側到大管徑段6的中心線的距離大于或等于上接入口1內徑的一半,即每個凸出部4的內側末端在豎向上不超過排水管道邊緣。凸出部4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為大管徑段6的過流面積的四分之一,大管徑段6的內徑為上接入口1內徑的2倍~3倍,大管徑段6的長度為上接入口1內徑的5倍~6倍,如圖3至圖5所示。
另外,凸出部4和主體管5的材質均為聚丙烯,下接入口9的中心線沿豎直方向設置,下接入口9上設置有檢查口8,檢查口8設置于同心漸縮段7連接的立管處,當管道發生堵塞時,在檢查口8處進行疏通清理。使用時,大管徑段6的上下兩端由上下兩個管卡3固定支撐于墻面上。上接入口1和下接入口9可以與各種規格管材直接粘接配合,以方便使用安裝,如圖6至圖8所示。
設置大管徑段6相當于增大了排水立管截面積的1/4,減小管道的阻塞,有利于排水立管的排水。水流流過凸出部4時,水流拍打至凸出部4的上表面起到減小動能作用,同時水流在凸出部4的下表面形成旋流起到減小噪音的效果,減小水流的勢能。兩個凸出部4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積不小于排水立管截面面積,一方面保證水流正常通過管道,不至于形成水塞,另一方面有助于水流進行正常的水氣交換,減小噪聲。經過水利實驗,當兩個凸出部4的垂直距離過大時會出現管道排水能力較好,降噪效果一般,而消能效果較差,當兩個旋流降噪器垂直距離過小時會出現,管道排水能力較差,降噪效果較差,消能效果較好現象,綜合以上分析,本實用新型采用兩個凸出部4垂直距離為大管徑段6的直徑大小,經試驗,此間距排水能力一般,但消能及消音效果均良好。
本實用新型凸出部4的材質為通用塑料或工程塑料,如聚丙烯。主體管5的材質采用聚丙烯靜音排水管管材,此管材內外層以耐沖擊共聚聚丙烯(PP-B)樹脂為主要原料,中間層為降級聲材料,采用三層共擠成型。即主體管5含有從內向外依次設置的嵌段共聚聚丙烯層、降級聲材料層和嵌段共聚聚丙烯層,該材料能進一步起到降音降噪的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所以其等同組件的置換,或依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與修飾,都應仍屬于本專利涵蓋的范疇。另外,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特征與技術特征之間、技術特征與技術方案之間、技術方案與技術方案之間均可以自由組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