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嘴。
背景技術:
傳統的水嘴包括閥體、位于閥體內部的銅球、閥桿和手柄,閥桿的一端與手柄連接,閥桿的另一端穿入閥體內部與銅球采用焊接連接,在使用過程中,如若銅球損壞,要更換銅球時存在更換不方便的問題;另一方面,傳統的水嘴包括閥桿和閥體,該閥桿和閥體之間往往通過簡單的增加常規的O型密封圈實現密封,而且只有單層的密封效果,該常規結構的密封圈在使用時間過長時,容易損壞,使密封圈不能達到密封效果,導致閥桿和閥體之間出現漏水,從而縮短了水嘴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效果好、更換銅球方便及延長使用壽命的水嘴。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水嘴,其特征在于:包括閥體、閥桿、壓帽、第一定圈環、第二定圈環、銅球、手柄、接管、掛帽、墊片、分水器和出水頭,所述第一定圈環、第二定圈環和銅球分別設置于閥體內部,該第一定圈環、第二定圈環分別設置于銅球的兩側,所述閥體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所述接管的外壁設置有與內螺紋適配的外螺紋,該接管與閥體螺紋連接構成緊密的腔體,所述手柄和閥桿的一端通過六角螺帽固定連接,所述閥桿的另一端穿過中孔壓帽最終穿入閥體與銅球采用螺紋固定連接,所述閥桿的側壁與閥體的連接處設置有放置槽,該放置槽中設置有密封圈,所述閥體上設置有出水通道,所述接管上設置有與出水通道連通的進水通道,所述進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分別與第一定圈環、第二定圈環和銅球連通,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體,該密封圈本體的外壁呈向外凸出的弧形狀,該密封圈本體的內壁呈內凹的弧形面,該密封圈內圈的邊沿向軸向兩端延伸有第一環形凸起及第二環形凸起,密封圈外圈的邊沿向軸向兩端延伸有第三環形凸起及第四環形凸起,該第一環形凸起與第三環形凸起形成上環形凹槽,該第二環形凸起與第四環形凸起形成下環形凹槽,所述的第三環形凸起的端面上間隔設置有上緩沖塊,第四環形凸起的端面上間隔設置有下緩沖塊;所述出水頭通過掛帽和墊片與閥體的出水通道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出水頭的設置有分水器,所述掛帽、分水器和出水頭分別與出水通道連接,該分水器上沿圓周等距設置有若干個分水孔,且每個分水孔的孔徑由進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漸變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閥體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接管的外壁設置有與內螺紋適配的外螺紋,該接管與閥體螺紋連接構成緊密的腔體,閥桿的另一端穿過中孔壓帽最終穿入閥體與銅球采用螺紋固定連接,在使用過程中,如若銅球損壞,操作人員只須將閥體和接管分開,從而增大了操作空間,然后采用螺紋轉動銅球與閥桿分離,最終保有效的證了操作人員能方便對銅球實現更換。通過該密封圈對閥桿與閥體實現多級密封,有效的保證了閥桿與閥體之間的密封性能,避免閥桿和閥體之間出現漏水,從而延長了迷你閥的使用壽命,密封圈的外壁為弧形狀,且在密封圈上設置上環形凹槽與下環形凹槽,有效的增加了該密封圈的柔韌性,使密封圈具備受力時的回彈力,使該結構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更強。在出水頭通過掛帽和墊片與閥體的出水通道的外壁固定連接,出水頭的設置有分水器,該分水器上沿圓周等距設置有若干個分水孔,且每個分水孔的孔徑由進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漸變大,該分水器使水體流出出水頭的流速降低,從而保證了流出來的水體不會產生飛濺,避免弄濕衣物。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進水通道處設置有過濾組件,該過濾組件包括圓形框架及設置有圓形框架上的多層過濾網,各層過濾網的孔徑由進水方向往出水方向依次變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進水通道設置的過濾組件,有效的對水體內不同大小的砂粒等雜質進行逐層過濾,避免水體內不同大小的砂粒等雜質進入閥體內部造成水嘴堵塞,保證了過濾效果,從而提高了水體的潔凈度,延長了水嘴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圓形框架與進水通道卡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卡接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拆卸,方便清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密封圈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密封圈結構剖視示意圖;
圖4為圖3的A部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過濾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分水器結構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水嘴,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包括閥體1、閥桿6、壓帽14、第一定圈環41、第二定圈環42、銅球5、手柄3、接管2、掛帽91、墊片10、分水器11和出水頭12,所述第一定圈環41、第二定圈環42和銅球5分別設置于閥體1內部,該第一定圈環41、第二定圈環42分別設置于銅球5的兩側,所述閥體1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102,所述接管2的外壁設置有與內螺紋102適配的外螺紋202,該接管2與閥體1螺紋連接構成緊密的腔體,所述手柄3和閥桿6的一端通過六角螺帽8固定連接,所述閥桿6的另一端穿過中孔壓帽14最終穿入閥體1與銅球5采用螺紋固定連接,所述閥桿6的側壁與閥體1的連接處設置有放置槽,該放置槽中設置有密封圈9,所述閥體1上設置有出水通道101,所述接管2上設置有與出水通道101連通的進水通道201,所述進水通道201和出水通道101分別與第一定圈環41、第二定圈環42和銅球5連通,所述的密封圈9包括密封圈本體9,該密封圈本體9的外壁呈向外凸出的弧形狀,該密封圈本體9的內壁呈內凹的弧形面,該密封圈本體內圈的邊沿向軸向兩端延伸有第一環形凸起100及第二環形凸起120,密封圈外圈的邊沿向軸向兩端延伸有第三環形凸起110及第四環形凸起130,該第一環形凸起100與第三環形凸起110形成上環形凹槽140,該第二環形凸起120與第四環形凸起130形成下環形凹槽150,所述的第三環形凸起110的端面上間隔設置有上緩沖塊160,第四環形凸起130的端面上間隔設置有下緩沖塊170;所述出水頭12通過掛帽91和墊片10與閥體1的出水通道101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出水頭12的設置有分水器11,所述掛帽91、分水器11和出水頭12分別與出水通道101連接,該分水器11上沿圓周等距設置有若干個分水孔110,且每個分水孔110的孔徑由進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漸變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閥體1的內壁設置有內螺紋,接管2的外壁設置有與內螺紋適配的外螺紋,該接管2與閥體1螺紋連接構成緊密的腔體,閥桿6的另一端穿過中孔壓帽14最終穿入閥體1與銅球5采用螺紋固定連接,在使用過程中,如若銅球5損壞,操作人員只須將閥體1和接管2分開,從而增大了操作空間,然后采用螺紋轉動銅球5與閥桿6分離,最終保有效的證了操作人員能方便對銅球5實現更換。通過該密封圈對閥桿6與閥體1實現多級密封,有效的保證了閥桿6與閥體1之間的密封性能,避免閥桿6和閥體1
之間出現漏水,從而延長了迷你閥的使用壽命,密封圈的外壁為弧形狀,且在密封圈上設置上環形凹槽與下環形凹槽,有效的增加了該密封圈的柔韌性,使密封圈具備受力時的回彈力,使該結構的密封圈的密封性能更強。在出水頭通過掛帽和墊片與閥體的出水通道的外壁固定連接,出水頭的設置有分水器,該分水器上沿圓周等距設置有若干個分水孔,且每個分水孔的孔徑由進水口往出水口方向逐漸變大,該使水體流出出水頭的流速降低,從而保證了流出來的水體不會產生飛濺,避免弄濕衣物。
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的進水通道201處設置有過濾組件30,該過濾組件30包括圓形框架31及設置有圓形框架31上的多層過濾網32,各層過濾網32的孔徑由進水方向往出水方向依次變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進水通道201設置的過濾組件,有效的對水體內不同大小的砂粒等雜質進行逐層過濾,避免水體內不同大小的砂粒等雜質進入閥體1內部造成水嘴堵塞,保證了過濾效果,從而提高了水體的潔凈度,延長了水嘴的使用壽命。
在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圓形框架31與進水通道201卡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卡接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拆卸,方便清洗。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