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式切斷閥,屬于閥門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閥桿是閥門重要部件,用于傳動,一端連接執行機構或者手柄,另一端直接帶動閥芯移動或轉動,以實現閥門開關或者調節作用。閥桿在閥門啟閉過程中不但是運動件、受力件,而且是密封件,它受到介質的沖擊和腐蝕,還與填料產生摩擦。在閥門的長期使用過程中,因閥桿的頻繁轉動或直線運動導致填料磨損,使閥桿填料密封性能下降甚至導致填料系統密封失效,特別對于有毒、易燃易爆等介質,如果發生填料系統泄露或失效,將導致重大事故。
中國專利文獻CN103836220A公開了一種自密封滑閥,包括閥體,閥體上設有至少一個與介質流通方向垂直的閥孔,每個閥孔內滑動設有一個閥芯,所述閥芯至少包括一個凸肩,凸肩的外壁與閥孔的內壁配合密封,閥體的兩側分別設有通向閥孔的入口以及出口;當閥芯滑動到凸肩與閥體的入口以及出口對應時,閥體關閉,反之,閥體導通。
上述現有技術,雖然能夠通過外部流體變壓和彈簧配合調節開關來實現閥門無閥桿調節閥芯運動的目的,但是由于其必須在介質流通的垂直方向上提供足夠的空間供閥芯移動使用,勢必會造成閥門在介質流通的垂直方向的尺寸大大增加,這對于以閥門小型化為發展趨勢當今市場情況來說,其并非解決閥門無閥桿操作的最優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管式切斷閥,以解決現有技術的無閥桿閥門在介質流通的垂直方向上尺寸較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管式切斷閥,包括:
閥體,軸向設有閥孔;
閥芯,可軸向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閥孔中,包括具有空心結構的閥芯本體,所述空心結構與所述閥孔一同構成流通介質通道;
閥蓋,封閉設置于所述閥體的流通介質出口側,具有與所述閥芯本體的流通介質出口端的端面配合形成的密封副;
所述閥芯本體成型有徑向凸緣;所述閥門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徑向凸緣背向流通介質入口一側的閥芯本體外側的隔離套,所述隔離套與所述徑向凸緣背向流通介質入口一側表面之間設有徑向延伸的用于驅動介質流通的驅動介質施壓腔;所述閥體上成型有與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連通的驅動介質進出口。
優選地,所述閥體在閥門的介質入口側具有周向上徑向向內的凸起,與所述隔離套配合作用用于限制所述閥芯在閥孔中的移動行程。
優選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凸起與所述閥芯靠近介質入口側的若干彈性件,用于抵抗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對所述閥芯的壓力。
優選地,所述彈性件為螺旋彈簧;若干個所述彈性件沿所述閥體中心對稱設置。
優選地,所述隔離套上成型有若干段徑向上貫穿的、用于與所述驅動介質進出口、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連通的驅動介質流道;所述驅動介質流道在所述隔離套周向方向上間斷設置。
優選地,在所述驅動介質進出口、驅動介質流道交接處處之外,所述閥芯的外壁緊貼于所述隔離套的內壁;所述隔離套的外壁緊貼于所述閥體的內壁。
優選地,所述隔離套與閥體之間、與閥芯之間的緊貼面上套設有密封圈。
優選地,所述閥蓋內成型有用于與所述閥芯形成密封副的密封座。
優選地,所述閥蓋與所述閥體通過螺紋實現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切斷閥,包括:閥體,軸向設有閥孔;閥芯,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閥孔中,包括具有空心結構的閥芯本體,所述空心結構與所述閥孔一同構成流通介質通道;閥蓋,封閉設置于所述閥體的流通介質出口側,具有與所述閥芯本體的流通介質出口端的端面配合形成的密封副;所述閥芯本體成型有徑向凸緣;所述閥門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徑向凸緣背向流通介質入口一側的閥芯本體外側的隔離套,所述隔離套與所述徑向凸緣背向流通介質入口一側表面之間設有徑向延伸的用于驅動介質流通的驅動介質施壓腔;所述閥體上成型有與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連通的驅動介質進出口。當驅動介質施壓腔內達到預設的壓力時,閥芯向遠離閥蓋的方向移動,介質出口端導通,使得介質在閥孔內從介質入口流向介質出口。其中,閥芯的可移動方向與介質的進出口方向在同一方向上,從而使得閥門在介質流通的垂直方向尺寸不會增大,使得閥門得以小型化。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切斷閥,所述閥體在閥門的介質入口側具有周向上徑向向內的凸起,與所述隔離套配合作用用于限制所述閥芯在閥孔中的移動行程,從而限制了介質出口可調整的大小,使得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切斷閥可以用于調節經過閥門的介質流量。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切斷閥,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凸起與所述閥芯靠近介質入口側的若干彈性件,用于抵抗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對所述閥芯的壓力。當驅動介質施壓腔的壓力達到預設值時,所述彈性件被壓縮,使得閥芯向遠離閥蓋的方向移動,介質出口導通,閥門打開;當驅動介質施壓腔的壓力低于預設值時,蓄能的彈性件使閥芯產生向閥蓋方向移動的趨勢,介質出口密封,閥門關閉。閥芯在彈性件和驅動介質施壓腔內壓力的控制下移動而使閥門導通或關閉。
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切斷閥,所述彈性件為螺旋彈簧;若干個所述彈性件沿所述閥體中心對稱設置,使得彈性件對所述閥芯的作用力沿其軸向均勻設置。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式切斷閥,在所述驅動介質進出口、驅動介質流道交接處之外,所述閥芯的外壁緊貼于所述隔離套的內壁;所述隔離套的外壁緊貼于所述閥體的內壁,從而有效隔離驅動介質與經過閥孔的介質,在兩者為不可融合的非相同介質時,利用隔離套可以防止驅動介質與經過閥孔的介質混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的管式切斷閥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的管式切斷閥導通時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0-閥體;11-驅動介質進出口;20-彈性件;30-密封圈;40-閥芯;41-驅動介質施壓腔;50-隔離套;51-驅動介質流道;60-螺釘;70-閥蓋;71-密封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管式切斷閥,如圖1所示,包括:
閥體10,軸向設有閥孔;
閥芯40,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閥孔中,包括具有空心結構的閥芯40本體,所述空心結構與所述閥孔一同構成流通介質通道;
閥蓋70,封閉設置于所述閥體10的流通介質出口側,具有與所述閥芯40本體的流通介質出口端的端面配合形成的密封副;
所述閥芯40本體成型有徑向凸緣;所述閥門還包括套設在所述徑向凸緣背向流通介質入口一側的閥芯40本體外側的隔離套50,所述隔離套50與所述徑向凸緣背向流通介質入口一側表面之間設有徑向延伸的用于驅動介質流通的驅動介質施壓腔41;所述閥體10上成型有與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41連通的驅動介質進出口11。
上述實施例中,當驅動介質施壓腔41內達到預設的壓力時,閥芯40向遠離閥蓋70的方向移動,介質出口端導通,使得介質在閥孔內從介質入口流向介質出口。其中,閥芯40的可移動方向與介質的進出口方向在同一方向上,從而使得閥門在介質流通的垂直方向尺寸不會增大,使得閥門得以小型化。
所述閥體10在閥門的介質入口側具有周向上徑向向內的凸起,與所述隔離套50配合作用用于限制所述閥芯40在閥孔中的移動行程,從而限制了介質出口可調整的大小,使得本實施提供的管式切斷閥可以用于調節經過閥門的介質流量。
本實施例的管式切斷閥,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凸起與所述閥芯40靠近介質入口側的若干彈性件20,用于抵抗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41對所述閥芯40的壓力。當驅動介質施壓腔41的壓力達到預設值時,所述彈性件20被壓縮,使得閥芯40向遠離閥蓋70的方向移動,介質出口導通,閥門打開;當驅動介質施壓腔41的壓力低于預設值時,蓄能的彈性件20使閥芯40產生向閥蓋70方向移動的趨勢,介質出口密封,閥門關閉。閥芯10在彈性件20和驅動介質施壓腔41內壓力的控制下移動而使閥門導通或關閉。
可選地,若干個所述彈性件20沿所述閥體10中心對稱設置,使得彈性件20對所述閥芯40的作用力沿其軸向均勻設置。
可選地,所述隔離套50上成型有若干段徑向上貫穿的、用于與所述驅動介質進出口11、所述驅動介質施壓腔41連通的驅動介質流道51,從而使得隔離套50既隔離了閥體10和閥芯40,又使得閥體10上的驅動介質進出口11可與隔離套50和徑向凸緣組成的驅動介質施壓腔41可以連通。驅動介質可以從驅動介質進出口11,經過驅動介質流道51后進入驅動介質施壓腔41,進而增高驅動介質施壓腔41內的壓力。同理,驅動介質施壓腔41內的驅動介質可以經過驅動介質流道51后,從驅動介質進出口11排出,進而降低驅動介質施壓腔41內的壓力。驅動介質流道51在隔離套50周向上間斷設置,從而確保隔離套仍然為一體結構。
如圖1、圖2所示,在所述驅動介質進出口11、驅動介質流道51交接處之外,所述閥芯40的外壁緊貼于所述隔離套50的內壁;所述隔離套50的外壁緊貼于所述閥體10的內壁,從而有效隔離驅動介質與經過閥孔的介質,在兩者為不可融合的非相同介質時,利用隔離套50可以防止驅動介質與經過閥孔的介質混合。
所述隔離套50與閥體10之間、與閥芯40之間的緊貼面上套設有密封圈30,從而有效隔離驅動介質和經過閥孔的介質。
所述閥蓋70內成型有用于與所述閥芯40形成密封副的密封座71。
所述閥蓋70與所述閥體10通過螺釘60實現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介質可以采用外界的液壓系統、控壓機、壓縮空氣機等等。
如圖2中所示,箭頭的指向方向為介質在閥門內經過閥孔的流動方向。其中圖2中上部為閥門的介質入口,下部為閥門的介質出口。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