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消除噪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水管道的消聲器。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為了節省水資源,在動車、酒店或者其他一些公共場所,設置了真空負壓排水管道,尤其是在馬桶的排放設置上,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2016102222015的技術方案,公開了一種射流真空排污系統,但是在排污的過程中由于射流管內氣流具有很高的速度,會產生很大的噪音,所以通過管道會將噪音傳送到使用環境中,給使用的人們在心里和生理上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污水管道的消聲器,通過設置消聲體,能夠逐步對噪音進行削弱,最終達到使用者能夠接受的排污音量,增加了人們使用真空排污系統的使用體驗,同時也有利于該系統的推廣。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污水管道消聲器,包括:銜接蓋、消聲體和連接體,所述消聲體設置在所述銜接蓋和所述連接體之間,且三者的中部均設置有相互連通的污水通道;所述消聲體分別與所述銜接蓋和所述連接體之間設置有消聲腔。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消聲體的個數至少為兩個,且所有的所述消聲體可拆卸的并排設置在所述消聲體和連接體之間;相鄰的兩個所述消聲體之間設置有消聲腔。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消聲體和所述連接體均為底部開口的“碗”狀,且在所述“碗”狀的外沿向遠離碗底的方向延伸有連接壁,所述連接壁與碗口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所述“碗”狀外沿靠近所述碗底的一側設置有卡槽,所述卡槽與所述連接壁的自由端相匹配。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銜接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一側設置有污水進口的連接管,所述蓋體的另一側設置有銜接管,所述銜接管的長度與所述連接壁的高度相等,且所述銜接管的直徑與所述連接體底部開口的直徑相等;所述蓋體與所述消聲體連接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壁的自由端相對應的卡槽。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所述銜接蓋和所述連接體之間還設置有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連接螺栓和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設置在所述銜接蓋和所述連接體的外側壁上,且所述連接部上設置有供所述連接螺栓穿過的連接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在銜接蓋和連接體之間設置消聲腔,能夠在聲音通過排污管道向上傳播的過程中將聲音進行阻隔,從而達到降噪的目的,而且消聲體可以設置成多個,根據噪音程度的大小可以進行調節;另外,通過在銜接蓋和連接體之間設置連接件,能夠方便消聲體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污水管道消聲器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銜接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消聲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連接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銜接蓋;11、蓋體;12、連接管;13、銜接管;2、連接體;3、消聲體;4、連接件;41、連接部;42、連接孔;5、消聲腔;6、卡槽;7、連接壁。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污水管道消聲器,包括:銜接蓋1、消聲體3和連接體2,消聲體3設置在銜接蓋1和連接體2之間,且三者的中部均設置有相互連通的污水通道;消聲體3分別與銜接蓋1和連接體2之間設置有消聲腔5。消聲體3的個數至少為兩個,優選的,在銜接蓋1和連接體2之間設置四個消聲體3,且所有的消聲體3可拆卸的并排設置在消聲體3和連接體2之間;相鄰的兩個消聲體3之間設置有消聲腔5,這樣當發聲源發出的噪聲通過消聲體3后會有部分聲波進入到消聲體3內,通過與連接壁7之間的碰撞,然后反射到排污管道中與原聲波進行疊加沖擊,進而削弱噪音。
如圖3和圖4所示消聲體3和連接體2均為底部開口的“碗”狀,且在“碗”狀的外沿向遠離碗底的方向延伸有連接壁7,連接壁77與碗口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碗”狀外沿靠近碗底的一側設置有卡槽6,卡槽6與連接壁7的自由端相匹配。如圖2所示,銜接蓋1包括蓋體11,蓋體11一側設置有污水進口的連接管12,蓋體11的另一側設置有銜接管13,銜接管13的長度與連接壁7的高度相等,且銜接管13的直徑與連接體2底部開口的直徑相等;蓋體11與消聲體3連接的一側設置有與連接壁77的自由端相對應的卡槽6。
銜接蓋1和連接體2之間還設置有連接件4,連接件4包括連接螺栓和連接部41,連接部41設置在銜接蓋1和連接體2的外側壁上,且連接部41上設置有供連接螺栓穿過的連接孔42,通過設置連接件4。
在真空廁所的排污管道內,由于在射流真空管中氣流的速度超過音速,因此噪聲很大,一般在125分貝左右,所以需要進行降噪,以符合人們的日常使用,避免由于噪音過大給人們的生理和心里造成影響。
本技術方案的降噪原理為:當噪聲由排污管道進入到消聲器后,聲波以波紋狀沿錐形碗壁向排污管道深處擴散,在遇到消聲體3時,一部分聲波會進入到消聲體3與連接體2之間的消聲腔5內,另一部分沿排污管道繼續前行,在此過程中聲波的能量被部分阻隔,沿排污管道繼續前行的聲波會與中間層疊設置的第二個消聲體3先接觸,同理會有部分進入到第二個消聲腔5內,從而再次實現了對聲波能量的消減,以此類推,噪音能量逐步被削弱,而另一部分進入消聲腔5內的聲波碰壁后形成反射波并與主波形成干擾,并逐級消耗主波的能量,從而達到消聲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所述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