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體,是一種智能燃氣表應急手動開閥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的智能燃氣表主要有IC卡智能燃氣表、CPU卡智能燃氣表、射頻卡智能燃氣表、直讀式遠傳燃氣表,以及無線遠傳燃氣表等,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現代家庭所需要的智能燃氣表,將促使智能燃氣表在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智能方便性方向做進一步的研究發(fā)展。但目前現有的智能燃氣表其開閥操作都是自動化的,且并不存在一種手動的開閥機構來應對自動開閥失效的應急情況下,這樣智能燃氣表其整體的可靠性就會降低,不能夠應對自動開閥機構工作失效時的開閥作業(yè)的情形。為此,如中國專利文獻中披露的專利號ZL200720112501.4,授權公告日2008年7月2日,實用新型名稱“智能燃氣表應急手動開閥機構”;該應急手動開閥機構主要包括限位板、撥桿和導向小軸,撥桿一端在限位板的L形槽的上部,另一端與導向小軸接觸,撥桿上有一個定位孔,作為固定用的支點,導向小軸與電動開閥的提升桿連接;該應急手動開閥機構是在現有智能燃氣表電動機構的基礎上加裝了一種應急手動開閥機構,主要安裝在工業(yè)用IC卡智能燃氣表上。但上述智能燃氣表應急手動開閥機構結構中采用限位板、撥桿和導向小軸實現應急手動操作,其聯鎖和聯動效果欠佳,亦可采用新的結構實現其技術目的和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領域提供一種智能燃氣表應急手動開閥機構,為了解決現有智能燃氣表通過應急手動開閥機構實現手動操作的技術問題。其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智能燃氣表應急手動開閥機構,該開閥機構的閥體包括固定架、導向塊、升降桿、支撐桿,所述閥體設置于智能燃氣表的閥門,閥門內活塞的閥桿伸出端設有齒輪;其結構設計要點是所述齒輪下方閥桿的一側腰形孔內設有上下移動的旋轉軸,閥體的固定架橫截面設置為轉角,固定架的一側邊上固定有一導向塊,另一側邊上以鉸接方式裝配有一升降桿,升降桿在遠離固定架的一側設置在智能燃氣表中旋轉軸的下方,并通過升降桿帶動旋轉軸進行升降;導向塊上橫向設有一支撐桿,且支撐桿在面向升降桿的一端與升降桿相抵連接,以作為升降桿裝配至固定架上的支點。上述結構中支撐桿與升降桿相抵處、升降桿與旋轉軸的相抵處、升降桿與固定架的鉸接點三者構成三角形,即升降桿呈三角形;從而通過轉動支撐桿帶動升降桿轉動,升降桿帶動旋轉軸上下運動實現升降,旋轉軸升降過程中帶動閥桿轉動,實現閥門的應急手動開閥操作。
所述升降桿與固定架之間用螺栓、螺母進行鉸接連接,且螺栓與升降桿的螺紋連接,以用螺栓驅動升降桿相對于固定架進行旋轉。上述結構便于升降桿在固定架的裝卸。
所述升降桿的支撐桿側邊設置有一彎折片,彎折片與支撐桿相抵連接。上述結構使升降桿與支撐桿之間的相抵連接在操作過程中進一步穩(wěn)定。
所述支撐桿為螺桿,支撐桿橫向貫穿固定架與導向塊之間以螺紋方式連接固定。上述結構便于支撐桿與固定架、導向塊之間的連為一體,以及支撐桿的轉動。
所述固定架的導向塊側邊上開設有兩個定位孔,并用螺釘將導向塊固定在固定架上;導向塊上開設有用于與支撐桿螺紋連接的螺紋孔,螺紋孔設置在固定架上兩個定位孔之間的位置處。上述結構便于導向塊與支撐桿之間的進一步限位。
所述固定架的橫截面設置為直角,固定架為板體,固定架的導向塊側邊為短邊板,支撐桿側邊為長邊板。上述結構便于固定架的裝卸,固定板內側的導向塊、升降桿的裝卸,以及空間的合理使用。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開閥操作方便、可靠、迅速、實施性強,其適合作為智能燃氣表的應急手動開閥機構使用,及其同類產品的結構改進。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使用狀態(tài)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頂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部分放大結構示意圖。
附圖序號及名稱:100、閥體,10、固定架,11、定位孔,12、螺釘,20、導向塊,30、升降桿,31、彎折片,40、支撐桿,51、螺栓,52、螺母,200、旋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結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圖4所示實施例,該智能燃氣表應急手動開閥機構的閥體100包括固定架10、導向塊20、升降桿30和支撐桿40,其中所述升降桿30與固定架10鉸接,且當將閥體100裝配至智能燃氣表上時,閥體100中升降桿30在遠離固定架10的一側設置在智能燃氣表上具體用于實現開閥作業(yè)的旋轉軸200的下方。這樣,該開閥機構在工作時,通過驅動升降桿30并帶動旋轉軸200進行升降運動,實現該開閥機構手動開閥的功能。上述固定架10為閥體100的主體部件,且閥體100裝配至智能燃氣表上時,具體是通過該固定架10與智能燃氣表的裝配來實現將閥體100整體裝配至智能燃氣表上。為了方便固定架10與其它部件的裝配,本實施例將固定架10的橫截面具體設置為轉角,優(yōu)選為直角,并用該固定架10的其中一側邊與導向塊20進行裝配,另一側邊與升降桿30進行裝配。其中,固定架10的一側邊上開設有兩個定位孔11,并通過螺釘12將導向塊20固定在固定架10上。在本實施中,所述固定架10與升降桿30之間是通過螺栓51、螺母52進行鉸接連接;具體為:螺栓51貫穿升降桿30和固定架10,并用螺母52限位住,而螺栓51與升降桿30之間是螺紋連接。這樣,該開閥機構在具體工作時,通過螺栓51驅動升降桿30做相對于固定架10的旋轉,并通過升降桿30在旋轉過程中對旋轉軸200的升降驅動,來實現該開閥機構手動開閥的作用。
上述結構中升降桿30裝配至固定架10上需要一個支點,來維持該升降桿30的起始狀態(tài),以防閥體100裝配至智能燃氣表上時,對智能燃氣表的其它部件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為此,導向塊20上橫向設置有一支撐桿40,且所述支撐桿40在面向升降桿30的一端與升降桿30抵接,以用作該升降桿30裝配至固定架10上的支點。同時,本實施例的升降桿30上設置有一彎折片31,并用其與支撐桿30相抵接;而本實施例的支撐桿30也具體設置為螺桿,螺桿橫向貫穿固定架10和導向塊20,且螺桿與導向塊20之間以螺紋方式連接固定,這樣通過調節(jié)螺桿與導向塊20之間的位置,來實現對升降桿30起始狀態(tài)位置的調節(jié)。優(yōu)選地,導向塊20上開設有用于與螺桿螺紋連接的螺紋孔設置在固定架10上兩個定位孔11之間的位置處。
綜上所述,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應用,本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開閥機構相比現有的智能燃氣表,其加裝了應急用的開閥機構,應對控制系統(tǒng)無法自動開閥時,實現應急手動開閥,且開閥操作方便、可靠、迅速、實施性強,其有效地替代了在智能燃氣表的管路上的旁通管路。同時,本實施例的手動開閥機構由于其合理的結構設置,其并不會對正常電動開閥的工作產生任何影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