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任意可鎖定裝置的壓縮氣彈簧。
背景技術:
目前,普通的壓縮氣彈簧存在可鎖定位置難,其壓縮或伸展都是通過閥體活塞上1個互通孔工作,需要伸展速度緩慢時壓縮力就要加大,會很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緊湊且使用方便的用于任意壓縮氣彈簧。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基本結構包括缸筒、設置在缸筒左端的左連接件、安裝在缸筒內的活塞桿、安裝在活塞桿上且位于缸筒內的活塞、設置在缸筒右部的導向密封組件、安裝在缸筒右側的鎖定裝置、設置在活塞桿右端的右連接件以及設置在缸筒內的動力源氣體。
還包括安裝在壓縮氣彈簧右側的鎖定裝置,
其重點在于:鎖定裝置包括與壓縮氣彈簧的缸筒連接的固定組件以及相對固定組件運動實現(xiàn)對壓縮氣彈簧的活塞桿鎖定的鎖定組件;
鎖定組件在安裝固定組件上。
活塞桿依次穿過導向密封組件與鎖定裝置。
鎖定裝置包括左端套裝缸筒右端的鎖定總裝套、設置在鎖定總裝套右端的端收口、設置在鎖定總裝套與缸筒之間的限位管槽、豎直設置在缸筒上的徑向通孔、豎直設置在徑向通孔內的開鎖桿、設置缸筒外側壁下端的轉動支點軸、至少兩個均布設置在缸筒內的分體彈性鎖塊、設置在分體彈性鎖塊右側的鎖塊壓套、設置在鎖塊壓套右端定位止口與端收口之間的彈簧以及設置在鎖定總裝套外側壁上的開鎖拉線;
分體彈性鎖塊抱合設置在活塞桿的外側壁上,分體彈性鎖塊的外側壁與鎖塊壓套的左端止口內側壁相接觸,在分體彈性鎖塊的內側壁上設置環(huán)形的內溝槽,在內溝槽內設置有鋼絲彈簧,開鎖桿中部圓周方向繞過沿分體彈性鎖塊外側且位于鎖塊壓套的左側,開鎖桿上端連接有開鎖拉線的拉線頭;
開鎖桿下端穿過徑向通孔后繞轉動支點軸擺動設置;
沿鎖定總裝套軸向方向,在徑向通孔與開鎖桿之間設置有擺動間隙,開鎖桿擺動的上端最右點位于鎖塊壓套左端面的右側,開鎖桿與鎖塊壓套左端面接觸。
分體彈性鎖塊的外側壁組成外錐面,鎖塊壓套的左端止口設置有與外錐面對應的內錐面。
徑向通孔為沿鎖定總裝套軸向方向設置的長孔。
所述擺動間隙的長度大于開鎖桿與鎖塊壓套左端面之間間距。
在活塞上設置有密封溝槽,在密封溝槽內設置有用于密封活塞與缸筒內側壁的密封圈,活塞將缸筒內腔分別有桿腔與無桿腔,有桿腔位于無桿腔的右側,在活塞設置有用于連通密封溝槽與無桿腔的阻尼孔,在活塞設置有用于連通密封溝槽與有桿腔的回氣孔,在活塞與缸筒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配合間隙。
回氣孔以及阻尼孔分別與所述密封溝槽的底部連通。
導向密封組件包括從左向右依次設置在缸筒內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以及第三密封套;在第一密封套與第二密封套之間以及在第二密封套與第三密封套之間設置有密封圈,第一密封套、第二密封套以及第三密封套分別通過管槽壓鉚在缸筒內腔右端。
在缸筒左端設置有雙位密封后堵,左連接件設置在雙位密封后堵的左端。
外錐面與內錐面的錐度均為1:5、1:10或7:24。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chǎn)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在活塞組件上有個回氣孔和個阻尼孔,回氣孔在活塞桿壓縮時起作用,活塞桿伸展時是個阻尼孔起作用,普通壓縮氣彈簧的壓縮力就要比本實用新型的壓縮力小很多。
鎖定裝置中的所有的鎖定部件都組裝在鎖定總裝套上,鎖定總裝套還起到和缸筒連接的作用,分體彈性鎖塊優(yōu)選為塊,組成規(guī)定內圓徑的完整抱鎖裝置,抱鎖裝置組成后外呈規(guī)定角度的外錐面,抱鎖裝置中配有鋼絲彈簧,鋼絲彈簧在塊分體彈性鎖塊不受外力時將其向外彈開,改變形成的內圓直徑達到不抱鎖活塞桿的目的, 鎖塊壓套、彈簧任意抱鎖部件,鎖塊壓套作用在分體彈性鎖塊上,外錐面、內錐面錐度是相同的,在彈簧的作用下,鎖塊壓套把分體彈性鎖塊壓縮,向內圓報攏形成抱鎖力,鎖住活塞桿使活塞桿停止伸縮運動,鎖定裝置開鎖是由開鎖拉線、開鎖桿完成,開鎖桿安裝在鎖定總裝套的預留徑向通孔內,是單軸、單端連接,通過轉動支點軸形成杠桿機械,開鎖拉線在開鎖桿的另一端,外力拉動開鎖拉線,使開鎖桿推動鎖塊壓套,分體彈性鎖塊就被內部鋼絲彈簧彈開,就打開鎖定裝置,當松開開鎖拉線的外力,鎖定裝置又重新鎖定,其中開鎖桿也可不采用開鎖拉線拉開,可用加長開鎖桿做成摳手或搬把形式。
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使用方便,結實耐用,施加外力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鎖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分體彈性鎖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內溝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鎖塊壓套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右連接件;2、活塞桿;3、鎖定裝置;4、缸筒;5、導向密封組件;6、活塞;7、動力源氣體;8、雙位密封后堵;9、左連接件;10、阻尼孔;11、回氣孔;12、配合間隙;13、第一密封套;14、第二密封套;15、第三密封套;16、鎖定總裝套;17、限位管槽;18、徑向通孔;19、端收口;20、開鎖桿;21、轉動支點軸;22、分體彈性鎖塊;23、鎖塊壓套;24、開鎖拉線;25、拉線頭;26、內溝槽;27、鋼絲彈簧;28、外錐面;30、內錐面;31、定位止口;32、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缸筒4、設置在缸筒4左端的左連接件9、設置在缸筒4內的活塞桿2、設置在活塞桿2上且位于缸筒4內的活塞6、設置在缸筒4右部的導向密封組件5、設置在缸筒4右側的鎖定裝置3、設置在活塞桿2右端的右連接件1以及設置在缸筒4內的動力源氣體7;
活塞桿2依次穿過導向密封組件5與鎖定裝置3。
還包括安裝在壓縮氣彈簧右側的鎖定裝置3,鎖定裝置3包括與壓縮氣彈簧的缸筒4連接的固定組件以及相對固定組件運動實現(xiàn)對壓縮氣彈簧的活塞桿2鎖定的鎖定組件;鎖定組件安裝在固定組件上。
鎖定裝置3包括左端套裝在缸筒4右端上的鎖定總裝套16、設置在鎖定總裝套16右端的端收口19、設置在鎖定總裝套16與缸筒4之間的限位管槽17、豎直設置在缸筒4上的徑向通孔18、豎直設置在徑向通孔18內的開鎖桿20、設置缸筒4外側壁下端的轉動支點軸21、至少兩個均布設置在缸筒4內的分體彈性鎖塊22、設置在分體彈性鎖塊22右側的鎖塊壓套23、設置在鎖塊壓套23右端定位止口31與端收口19之間的彈簧32以及設置在鎖定總裝套16外側壁上的開鎖拉線24;
分體彈性鎖塊22抱合設置在活塞桿2的外側壁上,分體彈性鎖塊22的外側壁與鎖塊壓套23的左端止口內側壁相接觸,在分體彈性鎖塊22的內側壁上設置環(huán)形的內溝槽26,在內溝槽26內設置有鋼絲彈簧27,開鎖桿20中部圓周方向繞過沿分體彈性鎖塊22外側且位于鎖塊壓套23的左側,開鎖桿20上端連接有開鎖拉線24的拉線頭25;
開鎖桿20下端穿過徑向通孔18后繞轉動支點軸21擺動設置;
沿鎖定總裝套16軸向方向,在徑向通孔18與開鎖桿20之間設置有擺動間隙,開鎖桿20擺動的上端最右點位于鎖塊壓套23左端面的右側,開鎖桿20與鎖塊壓套23左端面接觸。
分體彈性鎖塊22的外側壁組成外錐面28,鎖塊壓套23的左端止口設置有與外錐面28對應的內錐面30。
徑向通孔18為沿鎖定總裝套16軸向方向設置的長孔。
擺動間隙的長度大于開鎖桿20與鎖塊壓套23左端面之間間距。從而增大擺動行程,確保完全脫開。
在活塞6上設置有密封溝槽,在密封溝槽內設置有用于密封活塞6與缸筒4內側壁的密封圈,活塞6將缸筒4內腔分別有桿腔與無桿腔,有桿腔位于無桿腔的右側,在活塞6設置有用于連通密封溝槽與無桿腔的阻尼孔10,在活塞6設置有用于連通密封溝槽與有桿腔的回氣孔11,在活塞6與缸筒4內側壁之間設置有配合間隙12。設計合理。
回氣孔11以及阻尼孔10分別與密封溝槽的底部連通。
導向密封組件5包括從左向右依次設置在缸筒4內第一密封套13、第二密封套14以及第三密封套15;在第一密封套13與第二密封套14之間以及在第二密封套14與第三密封套15之間設置有密封圈,第一密封套13、第二密封套14以及第三密封套15分別通過管槽壓鉚在缸筒4內腔右端。
在缸筒4左端設置有雙位密封后堵8,左連接件9設置在雙位密封后堵8的左端。
外錐面28與內錐面30的錐度均為1:5、1:10或7:24。實現(xiàn)快速脫開與貼合。
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在活塞組件上有5個回氣孔11和1個阻尼孔10,回氣孔11在活塞桿2壓縮時起作用,活塞桿2伸展時是1個阻尼孔10起作用,普通壓縮氣彈簧的壓縮力就要比本實用新型的壓縮力小很多。
鎖定裝置3中的所有的鎖定部件都組裝在鎖定總裝套16上,鎖定總裝套16還起到和缸筒4連接的作用,分體彈性鎖塊22優(yōu)選為4塊,組成規(guī)定內圓徑的完整抱鎖裝置,抱鎖裝置組成后外呈規(guī)定角度的外錐面28,抱鎖裝置中配有鋼絲彈簧27,鋼絲彈簧27在4塊分體彈性鎖塊22不受外力時將其向外彈開,改變形成的內圓直徑達到不抱鎖活塞桿2的目的, 鎖塊壓套23、彈簧32任意抱鎖部件,鎖塊壓套23作用在分體彈性鎖塊22上,外錐面28、內錐面30錐度是相同的,在彈簧32的作用下,鎖塊壓套23把分體彈性鎖塊22壓縮,向內圓報攏形成抱鎖力,鎖住活塞桿2使活塞桿2停止伸縮運動,鎖定裝置3開鎖是由開鎖拉線24、開鎖桿20完成,開鎖桿20安裝在鎖定總裝套16的預留徑向通孔18內,是單軸、單端連接,通過轉動支點軸21形成杠桿機械,開鎖拉線24在開鎖桿20的另一端,外力拉動開鎖拉線24,使開鎖桿20推動鎖塊壓套23,分體彈性鎖塊22就被內部鋼絲彈簧27彈開,就打開鎖定裝置,當松開開鎖拉線24的外力,鎖定裝置3又重新鎖定,其中開鎖桿20也可不采用開鎖拉線24拉開,可用加長開鎖桿20做成摳手或搬把形式。
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使用方便,結實耐用,施加外力小。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作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多個技術方案進行組合是顯而易見的。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