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彈性緩沖減震裝置,屬于液壓減震術領域。
背景技術:
減震液壓油缸與活塞桿組成的減震裝置廣泛應用于汽車及其他機械裝置,一般的減震油缸內的液壓油反復地從一個腔經過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個腔內,達到減震的目的,但目前的液壓減震油缸只是將活塞兩側的油腔的油量交替增加的方式來實現活塞的上下浮動,進而達到減震的目的,但由于這種結構是直接的上浮或下壓,沒有緩沖的過程,這就使得汽車在突然遇到障礙,特別是凹坑或突起時,車體會突然出現大幅度的顛簸,減震效果并不顯著,駕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降低,同時也降低了減震裝置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緩沖震動、減震效果顯著、提高駕車舒適性、避免劇烈顛簸的液壓彈性緩沖減震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種液壓彈性緩沖減震裝置,包括油缸和活塞,油缸的上部和下部一側分別設有過油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的上方和/或下方設有可壓縮的氣囊,過油口處設有閉鎖閥,油缸的上部和下部的兩過油口之間設有連通循環管,連通循環管上設有節流閥。
活塞的一側或者兩側設置可壓縮的氣囊,即在活塞的兩側形成彈性緩沖結構,使得活塞在承受下壓或者上浮的壓力時,首先壓縮氣囊,當壓力達到一定力度時再壓縮油缸內的液壓油,當汽車只是經過一些幅度較小的顛簸時,通過氣囊的壓縮即可實現緩沖減震,當遇到較大的障礙或凹陷時,能夠給汽車一個緩沖的過程,避免突然出現較大幅度的彈起或下陷,提高了駕車或乘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提高了減震裝置的減震效果及減震可靠性。
同時,在油缸的過油口處分別設置閉鎖閥,可保證在油缸和活塞安裝好,并注滿油后,關閉閉鎖閥,保證油缸的密封性,將連通循環管兩端完成與兩過油口的密封連接,并在連通循環管內注滿油后,再打開閉鎖閥,實現整個液壓油回路的連通。提高了減震裝置安裝拆卸時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安裝環境的干凈、整潔,避免在安裝拆卸時出現液壓油灑落的情況。
所述的氣囊為固定安裝在活塞上的壓縮氣囊。
所述的壓縮氣囊固定設置在所述活塞的上部和/或下部。
所述的氣囊為活動放置在油缸內的球體氣囊。
所述的球體氣囊活動設置在所述活塞的上方和/或下方,活塞與油缸之間設有限制球體氣囊活動范圍的限位網。
所述的油缸的底部設有底閥。
所述的連通循環管上設有注油口和油位檢測口。通過注油口向空置的管體內注油,并通過觀察油位檢測口的液壓油的液位來判斷連通循環管內的液壓油是否注滿。
所述的注油口和油位檢測口處分別設有閉鎖機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活塞的一側或者兩側設置可壓縮的氣囊,即在活塞的兩側形成彈性緩沖結構,使得活塞在承受下壓或者上浮的壓力時,首先壓縮氣囊,當壓力達到一定力度時再壓縮油缸內的液壓油,當汽車只是經過一些幅度較小的顛簸時,通過氣囊的壓縮即可實現緩沖減震,當遇到較大的障礙或凹陷時,能夠給汽車一個緩沖的過程,避免突然出現較大幅度的彈起或下陷,提高了駕車或乘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也提高了減震裝置的減震效果及減震可靠性。
2、在油缸的過油口處分別設置閉鎖閥,可保證在油缸和活塞安裝好,并注滿油后,關閉閉鎖閥,保證油缸的密封性,將連通循環管兩端完成與兩過油口的密封連接,并在連通循環管內注滿油后,再打開閉鎖閥,實現整個液壓油回路的連通。提高了減震裝置安裝拆卸時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安裝環境的干凈、整潔,避免在安裝拆卸時出現液壓油灑落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結構主視圖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2的結構主視圖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3的結構主視圖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4的結構主視圖示意圖。
其中,1、油缸 2、活塞 3、壓縮氣囊 4、底閥 5、底閥安裝座 6、第一過油口 7、第一閉鎖閥 8、油位檢測口 9、連通循環管 10、注油口 11、第二過油口 12、第二閉鎖閥 13、球體氣囊 14、限位網 15、注油閥 16、發電機 17、葉輪 18、轉軸 19、節流閥。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下面結合附圖1~4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參照附圖1:一種液壓彈性緩沖減震裝置,包括油缸1和活塞2,油缸1的上部和下部一側分別設有過油口,過油口處設有閉鎖閥,如圖1所示,油缸1上部設有第一過油口6,第一過油口6上設有第一閉鎖閥7,油缸1下部設有第二過油口11,第二過油口11上設有第二閉鎖閥12,活塞2的上方和下方設有可壓縮的氣囊,油缸1的上部和下部的兩過油口之間設有連通循環管9。還可在連通循環管9上設有注油口10和油位檢測口8。油缸1的底部設有底閥4,連通循環管9上設有節流閥19,連通循環管9上還設有葉輪17,葉輪17通過轉軸18連接發電機16。注油口10和油位檢測口8處分別設有閉鎖機構,閉鎖機構可為手動或電動的注油閥15,注油閥15為閉鎖閥,需要注油時開啟閉鎖閥,注油完畢關閉閉鎖閥。
氣囊為固定安裝在活塞2上的壓縮氣囊3。本實施例中,壓縮氣囊3設有兩組,兩組壓縮氣囊3固定設置在活塞2的上部和下部。
工作原理與工作過程:本實用新型,先在油缸1內安裝活塞2,通過第一過油口6和第二過油口11向油缸1內注油,而后關閉閉鎖閥,將連通循環管9兩端完成與兩過油口的密封連接,通過注油口向空置的管體內注油,并通過觀察油位檢測口8的液壓油的液位來判斷連通循環管9內的液壓油是否注滿,并在連通循環管9內注滿油后,再打開閉鎖閥,打開第一閉鎖閥7和第二閉鎖閥12,當汽車經過凹坑等下陷的路段時,活塞2下壓,油缸1的活塞2受力收縮,圖1所示的,活塞2下方的油腔內的油壓首先壓縮固定在活塞2上的壓縮氣囊3,壓縮氣囊3在油壓作用下,壓縮變形,緩沖掉活塞2下壓的部分沖擊力,當壓力較大時,才壓縮油腔內的液壓油,液壓油向下流動,從油缸1下部一側的第二過油口11經第二閉鎖閥12排入連通循環管9,液壓油再從連通循環管9上升經過第一過油口6和第一閉鎖閥7進入活塞2上方的油腔內。
同理,當汽車經過突起的路況時,活塞2上浮,活塞2向上移動并擠壓活塞2上方的油腔,同上,先擠壓另一設置在活塞2上部的壓縮氣囊3,通過壓縮氣囊3緩沖掉活塞2上壓的部分沖擊力。同時,當汽車經過顛簸路段,活塞2反復上下移動擠壓油缸2內上下兩部分的油腔時,被擠壓的壓縮氣囊3在失去壓力之后根據自身的彈力回復原狀,在回彈的過程中,輔助推動活塞2移動,使得活塞2的上浮和下壓的多個反復動作連續而舒緩,使得汽車在經過顛簸路段時不會被瞬間彈起,出現劇烈的顛簸,增強駕車及乘車的安全性和舒適感,提高減震性能。
實施例2
參照附圖2:氣囊為固定安裝在活塞2上的壓縮氣囊3。壓縮氣囊3只設有一組,壓縮氣囊3固定設置在活塞2的上部或下部。其他設置與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3
參照附圖3:氣囊為活動放置在油缸1內的球體氣囊13。球體氣囊13設有兩組,兩組球體氣囊13活動設置在活塞2的上方和下方,活塞2與油缸1之間設有限制球體氣囊13活動范圍的限位網14。球體氣囊13為可在油腔內自有活動的球體,但球體氣囊13的活動范圍有限,通過限位網14來避免球體氣囊13在被壓縮時亂跑的情況。其他設置與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
實施例4
參照附圖4:球體氣囊13活動設置在活塞2的上方或下方,球體氣囊13設有一組,活塞2與油缸1之間設有限制球體氣囊13活動范圍的限位網14。其他設置與工作原理與實施例3相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