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閥門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壓蓋防塵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壓蓋結構主要由閥體、閥桿、球體、壓蓋、O形密封圈、纏繞墊片、止推軸承、止推墊片、內六角圓柱頭螺釘、普通圓柱銷等組成,該結構未考慮粉塵對O形密封圈的影響,當粉塵從管道進入到壓蓋處,由于沒有防塵圈的作用,打壓時粉塵會直接刮傷閥桿密封處O形密封圈,導致閥桿處的密封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壓蓋防塵密封結構,防止閥桿處密封打壓時受到粉塵的影響發生損壞時影響閥桿處的密封性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壓蓋防塵密封結構,包括閥體、壓蓋和閥桿,所述閥體上部內表面為臺階狀,所述壓蓋下部與閥體上部貼合,所述閥桿外表面與閥體內表面配合;所述閥桿上設有止推軸承,所述壓蓋上設有與止推軸承適配的軸承腔;所述閥桿上設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設置在閥桿與閥體配合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密封槽設置在止推軸承下方;所述第一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A。
優選的,所述壓蓋通過螺釘固定在閥體上。
優選的,所述螺釘為內六角圓柱頭螺釘。
優選的,所述密封圈A為O形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壓蓋與閥體之間還設有纏繞墊片。
優選的,所述壓蓋上還設有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和第三密封槽設置在壓蓋與閥體接觸的外壁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B,所述第三密封槽內設有密封圈C。
優選的,所述密封圈B為O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C為O形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閥門防塵密封結構,與原有技術相比,創新性的在閥體與閥桿間設計密封圈的防塵密封機構,當粉塵進入到壓蓋處,由于密封圈的密封作用,會阻止粉塵的進入,以防止閥桿處密封圈受到粉塵的影響發生損壞,導致閥桿處密封性能下降,降低了閥桿密封失效的風險,提高了閥門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閥體、2-壓蓋、3-閥桿、4-止推軸承、5-軸承腔、6-第一密封槽、7-密封圈A、8-螺釘、9-纏繞墊片、10-第二密封槽、11-第三密封槽、12-密封圈B、13-密封圈C。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壓蓋防塵密封結構,包括閥體1、壓蓋2和閥桿3,所述閥體1上部內表面為臺階狀,所述壓蓋2下部與閥體1上部貼合,所述閥桿3外表面與閥體1內表面配合;所述閥桿3上設有止推軸承4,所述壓蓋2上設有與止推軸承4適配的軸承腔5;所述閥桿3上設有第一密封槽6,所述第一密封槽6設置在閥桿3與閥體1配合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密封槽6設置在止推軸承4下方;所述第一密封槽6內設有密封圈A7。
優選的,所述壓蓋2通過螺釘8固定在閥體1上。
優選的,所述螺釘8為內六角圓柱頭螺釘。
優選的,所述密封圈A7為O形密封圈。
優選的,所述壓蓋2與閥體1之間還設有纏繞墊片9。
優選的,所述壓蓋5上還設有第二密封槽10和第三密封槽11,所述第二密封槽10和第三密封槽11設置在壓蓋2與閥體1接觸的外壁上。
優選的,所述第二密封槽10內設有密封圈B12,所述第三密封槽11內設有密封圈C13。
優選的,所述密封圈B12為O形密封圈,所述密封圈C13為O形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閥門防塵密封結構,與原有技術相比,創新性的在閥體1與閥桿3間設計密封圈的防塵密封機構,當粉塵進入到壓蓋2處,由于密封圈的密封作用,會阻止粉塵的進入,以防止閥桿3處密封圈受到粉塵的影響發生損壞,導致閥桿3處密封性能下降,降低了閥桿3密封失效的風險,提高了閥門使用壽命。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