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龍頭,特別是涉及一種感應水龍頭開關結構。
背景技術:
常規臺式水龍頭一般是手動機械操作。隨著電子感應水龍頭開關結構的不斷出現,自動水龍頭成為必然選擇。自動水龍頭是通過人體感應使感應控制模塊獲得信號結合電源提供的動力,通過供水系統控制水的開關供人使用。市面上常規自動水龍頭的水路為金屬水路容易造成重金屬污染,且這種習用自動水龍頭的感應控制模塊大都為外掛式,即,感應控制模塊與龍頭主體不是一個整體,分開配置另外安裝在面盆下面的墻體上,安裝、維修、更換電池極不方便,外形較不美觀。此外,習用的自動水龍頭大都存在在感應控制裝置失靈后無法關閉水流通道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感應控制裝置失靈后閉水功能的感應水龍頭開關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感應水龍頭開關結構,包括套筒、電磁閥主體、緩沖桿、壓帽、電磁閥、密封桿、調節桿、密封圈、閥芯座;
所述的電磁閥主體固定套置在套筒內,緩沖桿活動穿置在電磁閥主體的內腔且緩沖桿的下端與電磁閥端面活動貼合,壓帽套接在電磁閥的上部且壓帽與電磁閥一起套置在電磁閥主體內腔;所述的調節桿由旋轉部和凸輪部分構成,旋轉部套接密封圈后套置在閥芯座的側孔內,凸輪部分固定在旋轉部的內端面上;所述的密封桿活動套置電磁閥主體上部的出水通道內,調節桿的凸輪部分可旋轉的穿過閥芯座的側孔后與密封桿的頂端頂靠。
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密封調節環,所述緩沖桿穿過密封調節環中孔活動穿置在電磁閥主體的內腔且緩沖桿的下端與電磁閥端面活動貼合,密封調節環活動穿設在電磁閥主體內腔且密封調節環上端面與電磁閥主體的進水孔抵靠。
所述凸輪部分為一個半月牙結構。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實用新型設有密封桿和調節桿,該密封桿和調節桿在感應模塊失效時,可手動旋轉調節桿,通過調節桿頂壓密封桿,是使密封桿封堵住水龍頭的水流通道,達到關閉水流的目的。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調節桿的軸測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密封桿的軸測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感應失效通水狀態的剖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感應失效止水狀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感應水龍頭開關結構,包括套筒1、電磁閥主體2、緩沖桿3、密封調節環4、壓帽5、電磁閥6、密封桿7、調節桿8、密封圈9、閥芯座10。
所述的電磁閥主體2固定套置在套筒1內,緩沖桿3穿過密封調節環4中孔后活動穿置在電磁閥主體2的內腔且緩沖桿3的下端與電磁閥6端面活動貼合,電磁閥6端面可上下運動;密封調節環4活動穿設在電磁閥主體2內腔且密封調節環4上端面與電磁閥主體2的進水孔抵靠,壓帽5套接在電磁閥6的上部且壓帽5與電磁閥6一起套置在電磁閥主體2內腔。
結合圖2所示,所述的調節桿8由旋轉部81和凸輪部分82構成。所述的旋轉部81套接密封圈9后套置在閥芯座10的側孔101內,凸輪部分82固定在旋轉部81的內端面上,該凸輪部分82為一個半月牙結構。
所述的密封桿7(如圖5所示)活動套置在電磁閥主體2上部的出水通道21內,調節桿8的凸輪部分82可旋轉的穿過閥芯座10的側孔101后與密封桿7的頂端頂靠。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如圖2、圖4所示,電磁閥控制裝置失效,水龍頭處于通水狀態,調節桿8的凸輪部分82處于上位,密封桿7未能堵死電磁閥主體2的出水通道21。
如圖2、圖5所示,電磁閥控制裝置失效,水龍頭處于止水狀態,調節桿8的凸輪部分82處于下位,密封桿7堵死電磁閥主體2的出水通道21。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