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力式流量調節閥。
背景技術:
自力式流量調節閥廣泛應用在閉式水循環系統(如熱水供暖系統,空調冷凍系統)中,由于不需要外部動力驅動,使用方便,目前自力式流量調節閥靠膜頭內正壓腔和負壓腔內介質的壓差的變化使膜片移動,從而通過閥桿驅動閥芯對閥座產生相對位移,直至反饋彈簧產生的反饋力矩抵消掉介質壓差使閥芯停止移動,根據這一力矩平衡原理使閥芯對水流產生相應的阻力,從而起到調節流量的目的,因為僅靠自身壓差作為調節驅動力,致使調節精度不高,目前自力式流量調節閥所使用的閥芯與閥座為錐形,水流由出水通道上端的閥座流出,水流與閥芯產生正向沖擊,從而產生一個干擾性質的附加力,使調節力矩進一步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流量的控制精度,尤其是當閥芯與閥座距離很近時,附加干擾力很大,不但影響調節質量,還會使不平衡力增加,嚴重影響閥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力式流量調節閥,它具有調節精度高,穩定性好,噪音低、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力式流量調節閥,包括閥體,在閥體的內腔左側和右側分別設有出水通道和進水通道,出水通道和進水通道之間設有閥芯組件容納腔,在閥芯組件容納腔內安裝控制閥門開度的閥芯組件,閥芯組件包括豎向固定在閥芯組件容納腔內將出水通道和進水通道隔開的套筒,套筒的筒壁設有至少一個與進水通道連通的泄水孔,套筒的底部與出水通道進口端連通,在套筒內設有與套筒內壁滑配連接的具有圓柱面的閥芯,閥芯設有上下貫通的壓力平衡孔,閥芯頂部中央豎向固定閥桿,在閥芯組件容納腔的上方設有膜頭,膜頭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以及位于上殼體和下殼體之間,并與上殼體和下殼體邊沿密封連接在一起的膜片,膜片與上殼體所形成的密閉腔室為正壓腔,在上殼體設有正壓介質管路接受入口,膜片與下殼體所形成的密閉腔室為負壓腔,負壓腔與閥芯組件容納腔之間設有負壓介質連通通道,閥桿通過負壓介質連通通道與膜片底部中央固定連接,閥芯底部通過豎向反饋桿與固定在閥體內腔底部的反饋彈簧連接,反饋彈簧設有彈力調整機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在于:
彈力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反饋彈簧的底部彈簧托盤,彈簧托盤的底部中央固定與閥體底部螺紋連接的頂絲,頂絲與閥體密封轉動連接。
在下殼體底部通過連通管連接法蘭盤,法蘭盤與閥體固定密封連接,法蘭盤的底面和出水通道進口端的上端邊沿分別設有與套筒上端部和下端部相適配的圓形凹槽,套筒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別嵌入在凹槽內。
套筒的筒壁周向均布四個泄水孔,泄水孔位于套筒高度的1/3處。
閥芯為筒形體,筒形體的高度為套筒高度的1/2,閥桿與設置在筒形體頂部的具有壓力平衡孔的連接板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在閥芯組件容納腔內安裝控制閥門開度的閥芯組件,閥芯組件包括豎向固定在閥芯組件容納腔內將出水通道和進水通道隔開的套筒,套筒的筒壁設有至少一個與進水通道連通的泄水孔,套筒的底部與出水通道進口端連通,在套筒內設有與套筒內壁滑配連接的具有圓柱面的閥芯,閥芯設有上下貫通的壓力平衡孔。此結構閥芯組件通過閥芯的上下移動改變泄水孔的大小,從而控制閥門開度,閥芯的移動由之前的逆水流方向改為側水流方向,避免了水流的正面沖擊力,從而避免了干擾性質的附加力的產生,使閥在調節開度時避免受此干擾性附加力的影響,從而提高了調節精度,閥芯設有上下貫通的壓力平衡孔,當閥芯上下運動時,使套筒內閥芯上下兩側壓力保持平衡,從而避免閥芯在移動時不受影響,反饋彈簧設有彈力調整機構,用于調整閥桿在移動時所受反饋力矩的強度,從而調整調壓閥所調節的壓力值;套筒的筒壁周向均布四個泄水孔,泄水孔位于套筒高度的1/3處。使水由套筒外四周進入套筒內,水流平穩,本實用新型具有調節精度高,穩定性好,噪音低、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閥芯與套筒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閥芯的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1、閥體;1-1、出水通道;1-2、進水通道;1-3、閥芯組件容納腔;2、套筒;2-1、泄水孔;3、筒形體閥芯;3-1、壓力平衡孔;4、閥桿;5、膜頭;5-1、上殼體;5-2、下殼體;5-3、膜片;6、連通管;7、閥芯豎向反饋桿;8、反饋彈簧;9、彈簧托盤;10、頂絲;11、法蘭盤;12壓蘭;13、密封填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4所示的實施例可知,本實施例包括閥體1,在閥體1的內腔左側和右側分別設有出水通道1-1和進水通道1-2,出水通道1-1和進水通道1-2之間設有閥芯組件容納腔1-3,在閥芯組件容納腔內安裝控制閥門開度的閥芯組件,閥芯組件包括豎向固定在閥芯組件容納腔內將出水通道1-1和進水通道1-2隔開的套筒2,套筒2的筒壁設有至少一個與進水通道1-2連通的泄水孔2-1,套筒2的底部與出水通道1-1進口端連通,在套筒2內設有與套筒2內壁滑配連接的具有圓柱面的閥芯,閥芯設有上下貫通的壓力平衡孔,閥芯頂部中央豎向固定閥桿4,在閥芯組件容納腔的上方設有膜頭5,膜頭5包括上殼體5-1和下殼體5-2以及位于上殼體5-1和下殼體5-2之間,并與上殼體5-1和下殼體5-2邊沿密封連接在一起的膜片5-3,膜片5-3與上殼體5-1所形成的密閉腔室為正壓腔,在上殼體5-1設有正壓介質管路接受入口5-4,膜片5-3與下殼體5-2所形成的密閉腔室為負壓腔,負壓腔與閥芯組件容納腔1-3之間設有負壓介質連通通道,閥桿4通過負壓介質連通通道與膜片5-3底部中央固定連接,閥芯底部通過豎向反饋桿7與固定在閥體1內腔底部的反饋彈簧8連接,反饋彈簧8設有彈力調整機構。
彈力調整機構包括:設置在反饋彈簧8的底部彈簧托盤9,彈簧托盤9的底部中央固定與閥體1底部螺紋連接的頂絲10,頂絲10與閥體1密封轉動連接。
在下殼體5-2底部通過連通管6連接法蘭盤11,法蘭盤11與閥體1固定密封連接,法蘭盤11的底面和出水通道1-1進口端的上端邊沿分別設有與套筒2上端部和下端部相適配的圓形凹槽,套筒2上端部和下端部分別嵌入在凹槽內。
套筒2的筒壁周向均布四個泄水孔2-1,泄水孔2-1位于套筒2高度的1/3處。
閥芯為筒形體3,筒形體3的高度為套筒2高度的1/2,閥桿4與設置在筒形體3頂部的具有壓力平衡孔3-1的連接板連接。
工作原理:
膜片的正壓腔和負壓腔的壓差發生變化時,其產生的作用力作用在膜片上,使膜片產生垂直方向的位移,從而通過閥桿帶動閥芯上下移動改變閥門(泄水孔)開度,避免了水流的正面沖擊力,隨著閥桿的移動量的增加,反饋彈簧因形變增強反作用力,當二者力矩相等時,閥桿停止移動,閥門開度調整到位,在壓力調節過程中,由于避免了此干擾性附加力的影響,從而提高了調節精度,壓力平衡孔可使閥芯上下運動時,套筒內閥芯上下兩側壓力保持平衡,通過彈力調整機構調整反饋彈簧的反饋力矩,調整自力式流量調節閥的流量給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