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體封入式的防振裝置。
背景技術:
用于機動車等車輛的防振裝置夾設于懸架、發動機等振動構件與車身等非振動構件之間,來吸收振動構件的振動。
作為上述的防振裝置,存在如下防振裝置:該防振裝置具備外筒、插入于外筒的內筒、以及夾設于內筒與外筒之間的彈性構件,并形成有第一液室及第二液室,并且形成有使兩液室連通的節流孔通路(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在這樣的液體封入式的防振裝置中,若彈性構件因從振動構件輸入的振動而發生彈性變形,則工作液在節流孔通路中流通,在節流孔通路內產生液柱共振,從而對振動進行衰減。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167198號公報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
在上述的防振裝置中,通過設定一個節流孔通路的大小(長度、截面積)來得到所期望的彈簧常數、共振特性,因此存在無法在寬度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這一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的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的防振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振裝置,其具備:外筒;內筒,其插入于所述外筒;以及彈性構件,其夾設于所述內筒與所述外筒之間。在所述內筒與所述外筒之間形成有: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及第三液室;第一節流孔通路,其將所述第一液室與所述第二液室連通;以及第二節流孔通路,其將所述第一液室及所述第二液室中的一方與所述第三液室連通。
在本發明的防振裝置中,具有兩種節流孔通路,因此容易降低防振裝置的彈簧常數,并且能夠分為兩個階段地設定共振特性。因此,在本發明的防振裝置中,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因此,容易得到所期望的彈簧特性,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
需要說明的是,振動構件是指振動的產生源(例如,懸架、發動機等)。
在所述防振裝置中,也可以是,使所述第三液室隔著彈性膜而與所述第一液室及所述第二液室中的至少一方相鄰。
若彈性膜因彈性膜所面對的液室內的液壓而發生彈性變形,則工作液經由第二節流孔通路而在第三液室和與之連通的液室之間流通。因此,容易得到所期望的彈簧特性,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
在所述防振裝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內筒與所述外筒之間形成節流孔形成構件,該節流孔形成構件具備所述第一節流孔通路和所述第二節流孔通路,將所述第三液室形成于所述節流孔形成構件。
若將第三液室形成于節流孔形成構件,則能夠有效利用內筒與外筒之間的空間,因此能夠將防振裝置緊湊地構成。另外,在所述結構中,能夠將節流孔形成構件和彈性膜一體成形,因此能夠減少制造成本。
另外,在所述防振裝置中,也可以是,形成一對所述節流孔形成構件,將所述第三液室形成于各所述節流孔形成構件。
若將第三液室形成于各節流孔形成構件,則容易進一步降低防振裝置的彈簧常數,并且容易進行彈簧特性的設定。
另外,在所述防振裝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內筒與所述外筒之間形成有限制所述彈性構件的位移的限動部,將所述第三液室形成于所述限動部。
若將第三液室形成于限動部,則能夠有效利用內筒與外筒之間的空間,因此能夠將防振裝置緊湊地構成。另外,在所述結構中,能夠將限動部和彈性膜一體成形,因此能夠減少制造成本。
發明效果
在本發明中,可得到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的防振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的圖,(a)是主視圖,(b)是后視圖。
圖2是同樣表示防振裝置的圖,是圖1(a)的A-A線剖視圖。
圖3是同樣表示防振裝置的圖,是圖1(a)的B-B線剖視圖。
圖4是同樣表示防振裝置的圖,是圖2的C-C線剖視圖。
圖5是同樣表示適用于防振裝置的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側視圖,(b)是相對于(a)的俯視圖,(c)是(a)的D-D線剖視圖。
圖6是同樣表示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圖5(a)的E-E線放大剖視圖,(b)是圖5(a)的F-F線放大剖視圖。
圖7是同樣表示適用于防振裝置的另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側視圖,(b)是相對于(a)的俯視圖,(c)是(a)的G-G線剖視圖,(d)是(a)的H-H線放大剖視圖。
圖8是表示適用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的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側視圖,(b)是相對于(a)的俯視圖,(c)是立體圖。
圖9是同樣表示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通過沿著圖8(a)的J-J線的截面表示的基部的放大立體圖,(b)是同樣通過沿著圖8(a)的J-J線的截面表示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放大立體圖。
符號說明:
1 防振裝置
10 外筒
20 內筒
30 彈性構件
40、70 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
40A 第一液室
42a、42b 薄壁部(彈性膜)
50 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
50A 第二液室
60A、70A 第三液室
72a、72b 薄壁部(彈性膜)
R1 第一節流孔通路
R2 第二節流孔通路
具體實施方式
適當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圖1(a)(b)所示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1是夾設于構成機動車等車輛的懸架的振動構件(未圖示)與車身側的支承構件3(非振動構件)之間的裝置。
需要說明的是,非振動構件是指不想傳遞振動構件的振動的構件(例如車身等)。
在以下的說明中,前后左右方向是為了在說明防振裝置1上方便而設定的方向,并不限定防振裝置1的結構。
如圖2所示,防振裝置1具備外筒10、插入于外筒10的內筒20、夾設于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的彈性構件30、收容于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的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和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上形成有第一節流孔通路R1及第二節流孔通路R2。另外,在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形成有第一液室40A、第二液室50A及第三液室60A。
外筒10是金屬制的圓筒狀構件。如圖1(a)所示,外筒10固定于支承構件3(懸架)。需要說明的是,后述的彈性構件30等(參照圖2)不經由密封層地壓入于外筒10的內周面。
如圖2所示,內筒20是金屬制的圓筒狀構件。內筒20插入于外筒10的中心部。
內筒20固定于成為非振動構件(未圖示)的車身。
如圖2所示,彈性構件30是夾設于內筒20的外周面與外筒10的內周面之間的橡膠制的構件。
如圖4所示,在彈性構件30上形成有:硫化粘接于內筒20的圓筒部31;以及從圓筒部31的上下端部的整周向徑向伸出的側壁部32、32。另外,如圖2、圖3所示,在彈性構件30上形成有在上下的側壁部32、32之間從圓筒部31向前后方向伸出的隔壁部33、33。
如圖4所示,圓筒部31的內周面硫化粘接于內筒20的外周面。另外,兩側壁部32、32的外周面和兩隔壁部33、33(參照圖3)的外側面壓接于外筒10的內周面。由此,內筒20與外筒10通過彈性構件30而彈性連結。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a)所示,在前側的隔壁部33中,在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切口部35a。由此,在前側的隔壁部3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外筒10的內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參照圖3)。
另外,如圖1(b)所示,在后側的隔壁部33中,在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切口部35b。由此,在后側的隔壁部33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與外筒10的內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參照圖3)。
如圖4所示,在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形成有兩個密閉空間34A、34B。密閉空間34A、34B均由外筒10的內表面、圓筒部31以及上下的側壁部32、32包圍,并且由隔壁部33、33(參照圖3)左右分隔。如圖3所示,密閉空間34A、34B在俯視下為大致半圓形狀的空間。在密閉空間34A中收容有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在密閉空間34B中收容有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
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及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均是在俯視下形成為大致圓弧狀的構件(參照圖2)。其中,如圖5(c)所示,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具備沿著圓弧狀的外側面41a形成的第三液室60A。第三液室60A沿著外筒10在周向上延伸(參照圖3)。
如圖5(c)所示,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具備沿著周向延伸的樹脂制的基部41和硫化粘接于基部41的橡膠彈性體42。基部41的前后方向的中間部43朝向內側(內筒20側、參照圖2)鼓出。
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所具備的第三液室60A具備向外側面41a的前部及后部開口的一對凹部44a、44b、以及將凹部44a、44b彼此連通的連通路44c。如圖5(a)所示,凹部44a、44b在側視下為縱長的長方形形狀,高度方向的長度比周向的長度形成得大。如圖5(c)所示,凹部44a、44b的內部空間在剖視下呈在進深方向上長的長方形形狀,朝向內筒20側(參照圖3)凹陷。凹部44a、44b是前后對稱的形狀。
如圖5(c)所示,凹部44a、44b的內表面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a1、42b1覆蓋。另外,凹部44a、44b的底部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a、42b封閉。即,凹部44a隔著薄壁部42a與第一液室40A相鄰,另外,凹部44b隔著薄壁部42b與第一液室40A相鄰。薄壁部42a、42b能夠彈性變形,從而作為膜片部(彈性膜)發揮功能。由此,第三液室60A和第一液室40A構成為,經由橡膠彈性體42(薄壁部42a、42b)而相互傳遞壓力變化。
需要說明的是,橡膠彈性體42(薄壁部42a、42b)相當于技術方案中的彈性膜。薄壁部42a、42b的壁厚可以與所期望的彈簧特性對應而適當設定。
如圖6(b)所示,在凹部44a的上下開口緣部配置有基部41的凸緣部41e、41e。凸緣部41e、41e的各外側面41a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c覆蓋。即,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經由薄壁部42c壓入外筒10。需要說明的是,凹部44b的上下開口緣部也是同樣的結構。
如圖5(b)(c)、圖6(a)所示,中間部43處的基部41的內側面41b由橡膠彈性體42的厚壁部42e覆蓋。如圖2所示,厚壁部42e的內側面42e1與彈性構件30的圓筒部31對置。由此,中間部43的內側部分作為限動部發揮功能,在防振裝置1的徑向存在過大的相對位移的情況下,中間部43的內側面42e1與彈性構件30的圓筒部31抵接來緩和沖擊。
需要說明的是,凹部44a、44b利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限動部(中間部43)的前部側方的空間和后部側方的空間而形成。由此,凹部44a、44b可確保所期望的容量。
如圖5(a)所示,連通路44c是沿著基部41的外側面41a形成的凹槽。連通路44c形成于外側面41a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將凹部44a、44b連通。如圖5(c)、圖6(a)所示,連通路44c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c覆蓋。
如圖5(a)~(c)所示,在基部41的外側面41a的前部側形成有構成第一節流孔通路R1的通路45。通路45是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外側面41a形成的凹槽。
通路45形成于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前端緣部40a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從前端緣部40a朝向后方(凹部44a側)延伸,并且朝向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端面呈大致直角地彎折。通路45的底部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c(參照圖5(c))覆蓋。
如圖5(a)~(c)所示,在基部41的外側面41a的后部側形成有構成第二節流孔通路R2的通路46。通路46是沿著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外側面41a形成為彎曲狀的凹槽。
通路46形成于外側面41a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通路46與凹部44b連續,并且從凹部44b朝向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后端緣部40b延伸。通路46的底部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c(參照圖5(c))覆蓋。
如圖7(c)所示,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具備沿著周向延伸的樹脂制的基部51和硫化粘接于基部51的橡膠彈性體52。基部51的前后方向的中間部53朝向內側(內筒20側、參照圖2)鼓出。
如圖7(d)所示,中間部53的上表面51c、內側面51d及下表面51e由橡膠彈性體42的厚壁部52b覆蓋。如圖2所示,厚壁部52b的內側面52b1與彈性構件30的圓筒部31對置。由此,在防振裝置1的徑向存在過大的相對位移的情況下,中間部53的內側面52b1與彈性構件30的圓筒部31抵接來緩和沖擊。
如圖7(a)~(c)所示,在基部51的外側面51a的前部側形成有構成第一節流孔通路R1的通路55。通路55是在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外側面51a形成的凹槽。
通路55從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前端緣部50a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后方延伸,并且朝向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端面呈大致直角地彎折。如圖7(c)所示,通路55的底部由橡膠彈性體52的薄壁部52c覆蓋。
如圖7(a)~(c)所示,在中間部53處的基部51的外側面51a及外側面51a的后部側形成有構成第二節流孔通路R2的通路56。通路56是在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外側面51a形成的凹槽(參照圖7(c))。
如圖7(a)所示,通路56從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上端面向下延伸,并且在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后方呈大致直角地彎折,并朝向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后端緣部50b延伸。通路56的凹部內和上下開口緣部由橡膠彈性體52的薄壁部52c覆蓋。
如圖4所示,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及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配置于密閉空間34A、34B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外側面41a經由橡膠彈性體42的薄壁部42c而壓接于外筒10的內周面。另外,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外側面51a經由橡膠彈性體52的薄壁部52c而壓接于外筒10的內周面。
由此,如圖3所示,凹部44a、44b、連通路44c、第一節流孔通路R1以及第二節流孔通路R2成為由外筒10的內周面分別閉塞的狀態。由此,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中形成有作為密閉的空間的第三液室60A(參照圖4)。在第三液室60A中封入有非壓縮性的工作液。如圖3所示,第三液室60A的凹部44a、44b配置成隔著橡膠彈性體42(薄壁部42a、42b)而與第一液室40A相鄰。
另外,如圖4所示,在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周圍形成有由外筒10、圓筒部31、上下的側壁部32、32以及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包圍的第一液室40A。
另外,在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在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周圍形成有由外筒10、圓筒部31、上下的側壁部32、32以及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包圍的第二液室50A。
在第一液室40A及第二液室50A中封入有非壓縮性的工作液。如圖1所示,第一液室40A及第二液室50A通過第一節流孔通路R1(通路45、通路55)而彼此連通。即,在防振裝置1中,若彈性構件30因外筒10的位移而發生彈性變形,使第一液室40A內或第二液室50A內的液壓發生變化,則工作液在第一液室40A與第二液室50A之間流通。
另一方面,如圖1所示,第二液室50A與第三液室60A通過第二節流孔通路R2(通路56、通路46)而彼此連通。即,在防振裝置1中,若彈性構件30因外筒10的位移而發生彈性變形,使第二液室50A內或第三液室60A內的液壓發生變化,則工作液在第二液室50A與第三液室60A之間流通。在此,第三液室60A隔著橡膠彈性體42(薄壁部42a、42b)與第一液室40A相鄰,因此若第一液室40A內或第三液室60A內的液壓發生變化,則橡膠彈性體42(薄壁部42a、42b)發生彈性變形,從而在第一液室40A與第三液室60A之間傳遞壓力。
如圖1(a)所示,在這樣的防振裝置1中,通過彈性構件30的彈性變形來吸收從振動構件(未圖示)向內筒20輸入的振動。
另外,在防振裝置1中,如圖3所示,若彈性構件30因振動引起的外筒10的位移而發生彈性變形,則第一液室40A、第二液室50A及第三液室60A的容積發生變化,從而第一液室40A內、第二液室50A內及第三液室60A內的液壓發生變化。
由此,工作液在第一節流孔通路R1中流通,在第一節流孔通路R1內產生液柱共振,從而使振動衰減。
另外,工作液在第二節流孔通路R2流通,在第二節流孔通路R2內產生液柱共振,從而使振動衰減。
在本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1中構成為,在振動頻率小的區域,主要通過第一節流孔通路R1內的液柱共振來衰減振動。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1中構成為,在振動頻率大的區域,主要通過第二節流孔通路R2內的液柱共振來衰減振動。
需要說明的是,并不限于上述的結構,也可以是,在振動頻率小的區域,通過第二節流孔通路R2內的液柱共振來衰減振動,在振動頻率大的區域,主要通過第一節流孔通路R1內的液柱共振來衰減振動。
在以上那樣的防振裝置1中,如圖3所示,通過設定上述的兩種的第一節流孔通路R1及第二節流孔通路R2的大小,能夠得到所期望的彈簧特性。
并且,彈性構件30發生了彈性變形時的工作液的流通量變大,因此能夠降低防振裝置1的彈簧常數。
另外,通過構成為第一節流孔通路R1及第二節流孔通路R2使不同的頻率區域的振動有效地衰減,能夠分兩個階段地設定共振特性。
因此,在防振裝置1中,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因此能夠有效地吸收從振動構件輸入的振動。
而且,第二液室50A與第三液室60A經由第二節流孔通路R2連通,因此若橡膠彈性體42的膜片部(薄壁部42a、42b)因第三液室60A相鄰的第一液室40A內的液壓的變化而發生彈性變形,則向第三液室60A傳遞壓力,從而工作液在第三液室60A與第二液室50A之間流通。因此,容易得到所期望的彈簧特性,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
另外,通過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中形成第三液室60A,從而能夠有效地利用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的空間,因此能夠將防振裝置1緊湊地構成。另外,對于現有的防振裝置能夠容易形成第三液室60A,從而生產性優異。因此,可得到能夠抑制成本且同時實現功能性的提高的防振裝置1。
另外,第三液室60A沿著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外側面41a形成,因此能夠有效利用第一液室40A的徑向外側的空間及外筒10的內側的周向的空間而適當地形成第三液室60A。因此,也能夠容易地進行第三液室60A的容量的設定,使防振裝置1的設計的自由度增大。另外,由于有效利用外筒10的內側的周向的空間來形成第三液室60A(凹部44a、44b),因此能夠使第三液室60A的徑向的尺寸較小。因此,能夠減小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徑向尺寸,進而能夠減小防振裝置1的徑向尺寸。
(第二實施方式)
圖8是表示適用于第二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的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側視圖,(b)是相對于(a)的俯視圖,(c)是立體圖。圖9是同樣表示一方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圖,(a)是通過沿著圖8(a)的J-J線的截面表示的基部的放大立體圖,(b)是同樣通過沿著圖8(a)的J-J線的截面表示的節流孔形成構件的放大立體圖。
如圖8中的各圖所示,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具備沿著外側面71a的第三液室70A。
如圖8(b)、(c)所示,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具備沿著周向的樹脂制的基部71和硫化粘接于基部71的橡膠彈性體72。基部71的前后方向的中間部73朝向內側(內筒20側、參照圖2)鼓出。
第三液室70A具備上下一對凹部74a、74b和將凹部74a、74b彼此連通的連通路74c。如圖8(a)(c)所示,凹部74a、74b沿著外側面71a的周向形成,具備沿著周向延伸的狹縫狀的開口部(參照圖8(a))。如圖9(a)(b)所示,凹部74a、74b通過對框部77覆蓋橡膠彈性體72而形成,該框部77為了形成中間部73而一體地設置于基部71。
如圖9(a)所示,框部77形成為截面大致T字形狀,具備縱壁部77a和橫壁部77b。縱壁部77a形成為與基部71的凸緣部71e平行。如圖9(b)所示,縱壁部77a的內側面77c由橡膠彈性體72的厚壁部72e覆蓋。厚壁部72e的內側面72e1與彈性構件30的圓筒部31(參照圖2)對置。
如圖9(a)所示,橫壁部77b從縱壁部77a的外側面77d的高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徑向外側(外側面71a側)突出。如圖9(b)所示,橫壁部77b由橡膠彈性體72的薄壁部72c覆蓋。
上側的凹部74a的上部由橡膠彈性體72的薄壁部72a封閉。另外,下側的凹部74b的下部由橡膠彈性體72的薄壁部72b封閉。凹部74a隔著薄壁部72a與第一液室40A(參照圖2)相鄰,凹部74b隔著薄壁部72b與第一液室40A相鄰。薄壁部72a、72b能夠彈性變形,從而作為膜片部(彈性膜)發揮功能。由此,第三液室70A與第一液室40A構成為,經由橡膠彈性體72相互傳遞壓力變化。需要說明的是,薄壁部72a、72b的壁厚可以與所期望的彈簧特性對應而適當設定。
如圖8中的各圖所示,連通路74c通過在凹部74a、74b的前端部對橫壁部77b局部地切除而形成,將凹部74a、74b彼此連通。連通路74c設置成與構成第二節流孔通路R2的通路76連續。通路76朝向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的前端緣部70a延伸。
需要說明的是,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的后部形成有構成第一節流孔通路R1的通路75。通路75朝向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的后端緣部70b延伸。通路75、76由薄壁部72c覆蓋。通路75、76的位置、形狀等可以適當設定。
在具備這樣的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的防振裝置中,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若彈性構件30因振動引起的外筒10的位移而發生彈性變形,則第一液室40A、第二液室50A(參照圖3)及第三液室70A的容積變化,從而第一液室40A內、第二液室50A內及第三液室70A內的液壓變化。
由此,工作液在第一節流孔通路R1流通,在第一節流孔通路R1內產生液柱共振,從而使振動衰減。
另外,工作液在第二節流孔通路R2流通,在第二節流孔通路R2內產生液柱共振,從而使振動衰減。
而且,第二液室50A與第三液室70A經由第二節流孔通路R2連通,因此若橡膠彈性體72的膜片部(薄壁部72a、72b)因第三液室70A相鄰的第一液室40A內的液壓的變化而發生彈性變形,則向第三液室70A傳遞壓力,使工作液在第三液室70A與第二液室50A之間流通。因此,容易得到所期望的彈簧特性,能夠在寬度較寬的頻帶發揮衰減性能。
另外,通過在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中形成第三液室70A,能夠有效利用內筒20與外筒10之間的空間,因此能夠將防振裝置1緊湊地構成。另外,對于現有的防振裝置能夠容易形成第三液室70A,從而生產性優異。因此,可得到能夠抑制成本且同時實現功能性的提高的防振裝置1。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沿著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的外側面71a且同時有效利用中間部73的容積來形成第三液室70A,因此也能夠容易進行第三液室70A的容量的設定,使防振裝置1的設計的自由度增大。另外,通過有效利用外筒10的內側的周向的空間來形成第三液室70A(凹部74a、74b),因此能夠使第三液室70A的徑向尺寸較小。因此,能夠減小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徑向尺寸,進而能夠減小防振裝置1的徑向尺寸。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能夠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適當變更。
例如,對于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而言,也可以僅構成通路58,該通路58構成第一節流孔通路R1。在該情況下,與上述實施方式相比,能夠將第一節流孔通路R1形成得較長。由此,能夠容易設定基于第一節流孔通路R1得到的彈簧特性。
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三液室60A的凹部44a、44b設置于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中間部43的前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集中地設置于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的前部側、后部側。
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實施方式中,對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70形成第三液室60A、70A,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對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形成第三液室60A、70A。在該情況下,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的第三液室60A、70A經由第二節流孔通路R2而與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70的第一液室40A連通,從而可得到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的作用效果。需要說明的是,第三液室60A也可以設置于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40及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這雙方,另外,第三液室70A也可以設置于第一節流孔形成構件70及第二節流孔形成構件50這雙方。通過這樣構成,至少能夠分三個階段設定共振特性。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防振裝置1夾設于振動構件3(懸架)與非振動構件(車身)之間,但能夠適用本發明的防振裝置的振動構件和非振動構件沒有限定。例如,也可以將防振裝置夾設于作為振動構件的發動機與作為非振動構件的車身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