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安裝于汽車等的燃料箱、且用于對燃料箱內的壓力進行調整的單向閥。
背景技術:
通常,在汽車等的燃料箱安裝有下述單向閥,即,在燃料箱內的壓力上升至大于或等于規定值時,使燃料蒸氣向外部流出而防止燃料箱破裂等,在燃料箱內的壓力與外部氣壓相比降低至小于或等于規定值時,使外部氣體從燃料箱外流入而防止燃料箱被壓壞等。
作為當前的這種單向閥,下述專利文獻1中記載有下述雙向閥,即,在具有2個敞開口的殼體內具有分別向不同的方向打開的2個閥,至少一者的閥由樹脂成型,經由薄金屬板而將由橡膠材料成型的閥部固定于所述閥。
由橡膠材料構成的閥部呈環狀,并且在其外周緣形成有階梯部。另外,在箱內壓力上升時打開的所述閥呈圓形,從其上端部外周緣立起設置有圓筒壁,凸起從該圓筒壁朝向內徑方向凸出。并且,薄金屬板呈環狀,并且其周緣部大致彎曲成L字狀。而且,在薄金屬板的內周緣部從上方對閥部的階梯部進行按壓,并且使該薄金屬板的外周緣部卡止于閥的凸起的下表面側,由此經由薄金屬板而將閥部固定于閥。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56-131067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在上述雙向閥中,如上所述,經由薄金屬板而將閥部固定于閥。然而,需要下述組裝作業,即,將薄金屬板插入于閥的圓筒壁內,使其外周緣部鉆入并卡止于閥的凸起的下表面側,或者將閥部插入于薄金屬板的內周側,在薄金屬板的內周緣部對閥部的階梯部進行按壓,因此存在難以組裝、另外構造復雜的問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構造簡單、且能夠提高閥的組裝作業性的單向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單向閥的特征在于,具備:閥殼體,其具有第1連接部以及第2連接部,內部構成閥室,并且在從所述閥室至所述第1連接部的部分形成有正壓閥座,其中,所述第1連接部連接有與燃料箱連通的配管,所述第2連接部連接有與在所述燃料箱的外部配置的氣罐連通的配管;正壓閥,其以相對于所述正壓閥座接觸分離的方式可滑動地配置于所述閥室內;以及彈簧,其配置于所述閥殼體內,將所述正壓閥預緊為與所述正壓閥座抵接,并且在所述燃料箱內的壓力大于或等于規定值時被壓縮而使所述正壓閥打開,所述正壓閥具有:閥主體;環狀密封部件,其由彈性樹脂材料構成,并且裝配于所述閥主體且與所述正壓閥座接觸分離;以及保持器,其隔著所述環狀密封部件而裝配于所述閥主體,所述閥主體具有對所述環狀密封部件進行載置的載置面,所述保持器具有位于所述環狀密封部件的內徑側的連通路,并且設置有在其與所述載置面之間對所述環狀密封部件進行夾持的夾持部,并且具有與所述連通路連通的負壓閥座,具有負壓閥,該負壓閥由彈性樹脂材料構成,并且以與所述負壓閥座接觸分離的方式裝配于所述保持器,始終與所述負壓閥座抵接而將所述連通路封閉,并且在所述燃料箱內的壓力小于或等于規定值時打開。
在本發明的單向閥中,優選所述負壓閥座形成于所述夾持部。
在本發明的單向閥中,優選所述負壓閥具有圓形的凸緣部,在使所述環狀密封部件的中心以及所述負壓閥的凸緣部的中心相對于所述閥主體的軸心對準而進行配置時,所述凸緣部的外徑形成為比所述環狀密封部件的內徑大、且比所述環狀密封部件的外徑小。
在本發明的單向閥中,優選在所述閥主體,在位于載置于所述載置面的所述環狀密封部件的內徑側的部分設置有用于使所述保持器嵌合的保持器嵌合部。
在本發明的單向閥中,優選所述負壓閥具有圓形的凸緣部、以及從該凸緣部的背面中央延伸的軸部,在所述保持器的與所述保持器嵌合部嵌合的部分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負壓閥的軸部嵌合的負壓閥嵌合部。
發明的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單向閥,在將環狀密封部件載置于閥主體的載置面的狀態下,通過將保持器裝配于閥主體而在保持器的夾持部與載置面之間對環狀密封部件進行夾持,并且將負壓閥裝配于保持器,由此能夠利用保持器而相對于閥主體分別組裝環狀密封部件以及負壓閥,能夠形成為比較簡單的構造,并且相對于閥主體能夠從同一方向進行環狀密封部件、保持器、負壓閥的組裝,因此能夠提高作業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單向閥的一個實施方式的分解斜視圖。
圖2是在該單向閥中燃料箱內的壓力處于正常狀態的情況下的要部放大剖面圖。
圖3表示構成該單向閥的閥主體,圖3(A)是其斜視圖,圖3(B)是從與圖3(A)不同的方向觀察的斜視圖。
圖4是構成該單向閥的保持器的放大斜視圖。
圖5是表示在該單向閥中將環狀密封部件、保持器以及負壓閥組裝于構成正壓閥的閥主體時的第1工序的說明圖。
圖6是表示在該單向閥中將環狀密封部件、保持器以及負壓閥組裝于構成正壓閥的閥主體時的第2工序的說明圖。
圖7是表示在該單向閥中將環狀密封部件、保持器以及負壓閥組裝于構成正壓閥的閥主體時的第3工序的說明圖。
圖8是表示在該單向閥中燃料箱內的壓力大于或等于規定值的狀態的要部放大剖面圖。
圖9是表示在該單向閥中燃料箱內的壓力與外部氣壓相比變為小于或等于規定值的負壓的狀態的要部放大剖面圖。
圖10是表示本發明的單向閥的其他實施方式的剖面圖。
標號的說明
10、10A 單向閥
15 閥殼體
20 殼體主體
22 第1連接部
23 環狀凸緣部
25 正壓閥座
30 副殼體
31 蓋體
32 開口部
33 第2連接部
40 正壓閥
41 彈簧
45 環狀密封部件
50 閥主體
51b 載置面
56 開口部
58 嵌合爪(構成保持器嵌合部)
60、60A 保持器
61 夾持部
62 插孔
62a 凹部
63 連通路
65 負壓閥座
68、68A 負壓閥嵌合部
70、70A 負壓閥
71 凸緣部
75 軸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圖1~圖9對本發明的單向閥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如圖1及圖2所示,該實施方式的單向閥10具有:閥殼體15,其由殼體主體20以及副殼體30構成,在內部設置有閥室V以及正壓閥座25(參照圖2);正壓閥40,其由閥主體50、環狀密封部件45以及保持器60構成,以相對于所述正壓閥座25接觸分離的方式可滑動地收容配置于閥室V內;彈簧41,其將上述正壓閥40預緊為與正壓閥座25抵接;以及負壓閥70,其裝配于所述正壓閥40。
如圖1所示,構成閥殼體15的殼體主體20具有:圓筒狀的筒體21,其一端開口;以及筒狀的第1連接部22,其從上述筒體21的另一端側以與筒體21內連通的方式延伸設置。在該第1連接部22連接有與燃料箱連通的未圖示的配管。另外,如圖2所示,在筒體21的內周、且在從閥室V至所述第1連接部22的部分,凸出設置有與正壓閥40接觸分離的、呈環狀的肋部狀的正壓閥座25。并且,從所述筒體21的開口側外周緣部形成有用于與所述副殼體30組裝的環狀凸緣部23。
另一方面,副殼體30具有在中心形成有與燃料箱外連通的開口部32的圓盤狀的蓋體31,該蓋體31的外周通過焊接等而與所述殼體主體20的環狀凸緣部23接合,由此使得副殼體30組裝于殼體主體20。
另外,從蓋體31的開口部32的外表面側周緣延伸設置有筒狀的第2連接部33,在該第2連接部33連接有與在燃料箱的外部配置的氣罐(canister)連通的未圖示的配管。
在所述蓋體31的內表面側,在所述開口部32的周緣以相對于蓋體31的中心呈輻射狀且以均等的間隔凸出設置有多個肋部35,由這些肋部35的外周以及蓋體31的底面對彈簧41的一端部進行支撐,另外,燃料蒸氣、氣體等在相鄰的肋部35、35之間流通。
下面,對由閥主體50、環狀密封部件45以及保持器60構成的正壓閥40進行說明。
首先,對環狀密封部件45進行說明。如圖1及圖2所示,該環狀密封部件45在其內側形成有環狀的厚壁部46,從該厚壁部46的周緣朝向外徑方向延伸設置有薄壁部47,該薄壁部47呈比厚壁部46薄的薄壁凸緣狀、且外周呈圓形。此外,該環狀密封部件45例如由橡膠、彈性體等彈性樹脂材料形成。
下面,對閥主體50進行說明。如圖3所示,該閥主體50具有:環狀的基部51,其在中央形成有貫通孔51a;以及外周部55,其從上述基部51的外周緣部朝向基部51的背面側以規定長度而伸出,彈簧41插入配置于該外周部55的內周。所述基部51的表面側成為用于對環狀密封部件45進行載置的載置面51b。
另外,從基部51的貫通孔51a的表側周緣凸出設置有環狀的支撐凸起52。如圖5所示,該支撐凸起52形成為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的厚度小,在環狀密封部件45載置于載置面51b的狀態下,能夠由保持器60的夾持部61和載置面51b對環狀密封部件45進行夾持。此外,該支撐凸起52插入配置于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的內周側,對環狀密封部件45向徑向的錯位進行抑制。
并且,在基部51的表側面側,從所述貫通孔51a以及支撐凸起52的外周凸出設置有與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的背面側抵接的、呈環狀的抵接凸起53。如圖8所示,該抵接凸起53抵抗彈簧41的預緊力而使得正壓閥40滑動,在正壓閥座25打開時,使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從載置面51b以規定間隙分離。
在該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所述外周部55具有:多個柱狀部55a,它們從基部51的周緣隔開規定間隔地配置,并且朝向基部51的背面側以規定長度伸出;以及環狀的連結部55b,其與上述柱狀部55a的伸出方向前端部連結,在相鄰的柱狀部55a、55a之間,長孔狀的開口部56形成為與閥主體50的內部空間連通。此外,作為外周部55,例如可以設為從基部51的外周緣部延伸的筒狀壁等,并不特別地限定。
另外,在閥主體50,在位于載置于載置面51b的環狀密封部件45的內徑側的部分,設置有用于使保持器60嵌合的保持器嵌合部(參照圖2)。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2及圖3(B)所示,從閥主體50的、位于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的內周靠內徑側的位置的基部51的貫通孔51a的里側周緣延伸設置有三個呈爪狀的多個嵌合爪58,其成為本發明中的“保持器嵌合部”。而且,通過各嵌合爪58的前端部與保持器60的后述的嵌合凹部67(參照圖2)嵌合而將保持器60裝配于閥主體50。此外,作為保持器嵌合部,例如可以由相對配置的一對嵌合爪等構成,并不特別地限定。
下面,對保持器60進行說明。如圖4~圖6所示,該保持器60具有位于環狀密封部件45的內徑側的連通路63,并且具有:夾持部61,其在與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之間對環狀密封部件45進行夾持;以及筒狀部66,其與上述夾持部61連接設置。
該實施方式中的筒狀部66呈筒狀,在其基端面的中央設置有使負壓閥70的軸部75(參照圖7)插入的插孔62(參照圖4及圖5)。另外,在筒狀部66的基端面,在插孔62的周緣部形成有對負壓閥70的后述的支撐部72進行插入配置的凹部62a。
另一方面,所述夾持部61呈從所述筒狀部66的基端面外周向外徑方向延伸設置的凸緣狀。另外,在夾持部61處,在所述插孔62的外徑側以在周向上隔開均等間隔的方式形成有多個所述連通路63。而且,在夾持部61的表面側,在所述連通路63的外徑側將多個連通路63包圍的呈環狀凸起狀的負壓閥座65形成為與各連通路63連通。如圖8及圖9所示,負壓閥70的凸緣部71相對于該負壓閥座65接觸分離而對各連通路63進行開閉。此外,如圖7所示,在正壓閥40裝配有保持器60的狀態下,各連通路63與正壓閥40的貫通孔51a連通。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在夾持部61一體形成有負壓閥座65,但該負壓閥座65可以不形成于夾持部61(例如可以設置于筒狀部的基端面),并不特別地限定。
另外,夾持部61的外周緣部的表面側呈朝向外徑側而逐漸降低的錐面狀。并且如圖6所示,所述夾持部61的外徑形成為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的外徑大,在利用夾持部61和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對厚壁部46進行夾持時,配置為超過厚壁部46的外徑而到達薄壁部47的表面側。另外,夾持部61的背面側、即與載置面51b對環狀密封部件45進行夾持的夾持面呈平坦面狀(參照圖5及圖6)。
返回至對筒狀部66的說明,如上所述,該筒狀部66呈在基端面具有插孔62的筒狀,在其伸出方向前端側的外周形成有呈凹狀的嵌合凹部67。構成所述閥主體50的保持器嵌合部的各嵌合爪58與該嵌合凹部67嵌合而將保持器60裝配于閥主體50。在該實施方式中,上述嵌合爪58構成本發明中的保持器嵌合部。
另外,在保持器60的與成為所述閥主體50的保持器嵌合部的嵌合爪58嵌合的部分的內側配置有所述插孔62,如圖6所示,從該插孔62的筒狀部66的基端側內周朝向內徑方向設置有呈山形地凸出的負壓閥嵌合部68。而且,該負壓閥嵌合部68與負壓閥70的軸部外周的后述的嵌合凹部77嵌合而將負壓閥70裝配于保持器60(參照圖7)。此外,該實施方式中的負壓閥嵌合部68呈山形凸起狀,但例如可以呈凸出設置成肋部狀的形狀等,并不特別地限定。
但是,如圖2所示,所述彈簧41的一端由所述副殼體30的蓋體31的多個肋部35的外周以及蓋體31的底面支撐,并且另一端插入于閥主體50的外周部55內,與基部51的背面抵接而被支撐,在閥殼體15內,所述彈簧41在副殼體30的蓋體31的底部與正壓閥40之間配置為壓縮狀態。其結果,對正壓閥40進行預緊以使其與閥殼體15的正壓閥座25抵接,在正壓閥40的載置面51b載置的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始終與正壓閥座25抵接(參照圖2)。而且,如果燃料箱內的壓力上升至大于或等于規定值而由燃料蒸氣對正壓閥40進行按壓,則該彈簧41被壓縮,由此,正壓閥40在閥室V內滑動,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從正壓閥座25離開,正壓閥座25的內側開口打開(參照圖8)。
下面,對下述負壓閥70進行說明,即,該負壓閥70由彈性樹脂材料構成,并且以與負壓閥座65接觸分離的方式裝配于保持器60,始終與負壓閥座65抵接而將連通路63封閉,并且在燃料箱內的壓力小于或等于規定值時打開。
如圖1及圖6所示,該負壓閥70具有:圓形的凸緣部71;以及軸部75,其從上述凸緣部71的背面中央延伸。所述凸緣部71在其內徑側中央部具有比凸緣部71厚的支撐部72,該支撐部72插入配置于保持器60的凹部62a。此外,如圖6所示,該實施方式中的凸緣部71形成為朝向軸部75的前端側、且向斜向外側以傘狀擴展的所謂的傘形凸緣。
另外,從凸緣部71的支撐部72的背面側中央延伸設置有所述軸部75,該軸部75插入于保持器60的插孔62以及筒狀部66內。并且,具有從軸部75的軸向中途以山形鼓出的鼓出部76,在該鼓出部76與所述支撐部72之間設置有與保持器60的負壓閥嵌合部68嵌合的嵌合凹部77。
而且,使負壓閥70的軸部75通過保持器60的插孔62而插入于筒狀部66內,使保持器60的負壓閥嵌合部68與負壓閥70的嵌合凹部77嵌合,由此將負壓閥70裝配于保持器60。在該狀態下,保持器60的負壓閥座65與凸緣部71的外周緣部的背面側抵接而多個連通路63被封閉(參照圖7)。此外,在上述狀態下,如圖7所示,負壓閥座65對凸緣部71的外周緣部進行按壓,使傘形的凸緣部71以直線狀進行撓曲變形,凸緣部71與負壓閥座65彈性抵接。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7所示,在使環狀密封部件45的中心C2以及負壓閥70的凸緣部71的中心C3相對于閥主體50的軸心C1對準而進行配置時,凸緣部71的外徑D3形成為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內徑D2大、且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外徑D1小(D2<D3<D1的關系)。
此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形成為在凸緣部71設置有支撐部72的形狀,但也可以不具有這種支撐部72,另外,凸緣部71可以不是傘形而成為平板狀等,負壓閥的形狀并不特別地限定。但是,作為負壓閥,優選至少具有與凸緣部、軸部以及保持器的嵌合構造。
另外,作為上述負壓閥70,與環狀密封部件45相同地,例如由橡膠、彈性體等彈性樹脂材料形成。
下面,對由上述結構構成的單向閥10的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首先,參照圖5~圖7對相對于正壓閥40的閥主體50的環狀密封部件45、保持器60、負壓閥70的組裝作業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5所示,將閥主體50的支撐凸起52插入于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的內周,由此將厚壁部46載置于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的內徑側,并且使抵接凸起53與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的背面側抵接,使得該薄壁部47相對于載置面51b以規定間隙而分離地載置。
在該狀態下,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配置于閥主體50的支撐凸起52與抵接凸起53之間,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配置于抵接凸起53的外徑側(參照圖5)。另外,將閥主體50的支撐凸起52插入于厚壁部46的內周,因此環狀密封部件45的錯位得到抑制,能夠使環狀密封部件45的中心C2與閥主體50的軸心C1對準而進行配置。
在上述狀態下,如圖5中的箭頭所示,將保持器60的筒狀部66從前端側插入于閥主體50的貫通孔51a。這樣,筒狀部66通過閥主體50的貫通孔51a而被插入于多個嵌合爪58之間,使這些嵌合爪58向外側撓曲而將該筒狀部66壓入,如果各嵌合爪58的前端部到達筒狀部66的嵌合凹部67,則各嵌合爪58彈性復原而與嵌合凹部67嵌合,在環狀密封部件45被夾持于保持器60的夾持部61和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之間的狀態下,將環狀密封部件45裝配于閥主體50(參照圖6)。與此同時,保持器60的夾持部61與環狀密封部件45的厚壁部46抵接,并在與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之間對環狀密封部件45進行夾持(參照圖6)。
然后,如圖6中的箭頭所示,將負壓閥70的軸部75從前端側插入于保持器60的插孔62。這樣,利用保持器60的負壓閥嵌合部68對負壓閥70的鼓出部76進行按壓并將其插入,如果鼓出部76越過負壓閥嵌合部68,則負壓閥嵌合部68與嵌合凹部77嵌合,并且在凸緣部71的外周緣部的背面側與保持器60的負壓閥座65抵接,將負壓閥70裝配于保持器60(參照圖7)。
此時,凸緣部71的支撐部72插入于保持器60的凹部62a,因此防止了支撐部72的錯位,能夠使凸緣部71的中心C3與閥主體50的軸心C1對準而進行配置(參照圖7)。
而且,在該單向閥10中,如上所述,在將環狀密封部件45載置于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的狀態下,將保持器60裝配于閥主體50,由此能夠將環狀密封部件45夾持于保持器60的夾持部61與閥主體50的載置面51b之間,并且通過在該狀態下將負壓閥70裝配于保持器60,從而能夠利用保持器60相對于閥主體50而分別組裝環狀密封部件45以及負壓閥70,并相對于閥主體50而從同一側組裝環狀密封部件45、保持器60以及負壓閥70,因此能夠采用比較簡單的構造,并能夠提高相對于閥主體50的環狀密封部件45、保持器60、負壓閥70的組裝作業性。
此時,在該實施方式中,負壓閥座65形成于夾持部61,因此容易將負壓閥70的安裝構造(負壓閥嵌合部68等)設置于保持器60,能夠進一步提高組裝作業性。假設在筒狀部66的基端面形成有負壓閥座65的情況下,難以將負壓閥70的安裝構造設置于保持器60。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7所示,在使環狀密封部件45的中心C2以及負壓閥70的凸緣部71的中心C3相對于閥主體50的軸心C1對準而進行配置時,凸緣部71的外徑D3形成為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內徑D2大且比環狀密封部件45的外徑D1小(D2<D3<D1)。通過以該方式形成,在將環狀密封部件45以及保持器60裝配于閥主體50時,負壓閥70的凸緣部71相對于閥主體50以及環狀密封部件45而在徑向上產生重疊(重合)的部分,能夠緊湊地形成正壓閥40(參照圖7)。
并且,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在閥主體50,在位于載置于載置面51b的環狀密封部件45的內徑側的部分設置有用于使保持器60嵌合的保持器嵌合部(這里為多個嵌合爪58),因此能夠以緊湊的形狀將保持器60安裝于閥主體50。
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6所示,在保持器60的與保持器嵌合部(嵌合爪58)嵌合的部分的內側,設置有與負壓閥70的軸部75嵌合的負壓閥嵌合部68,因此能夠以緊湊的形狀將負壓閥70安裝于保持器60。
如上所述,經由保持器60而在閥主體50安裝有環狀密封部件45以及負壓閥70的正壓閥40配置于閥殼體15的閥室V內。另外,內置有這些部件的單向閥10在殼體主體20的第1連接部22連接有配置于燃料箱內且與截止閥等連結的配管,在副殼體30的第2連接部33連接有與配置于燃料箱外的氣罐等連結的配管,在該狀態下,利用未圖示的夾具、托架等將該單向閥10配置于燃料箱內或者燃料箱外。
而且,在燃料箱內的壓力小于或等于規定值的情況下,如圖2所示,成為下述狀態,即,由彈簧41的預緊力預緊的正壓閥40的、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與正壓閥座25彈性抵接而將正壓閥座25的內側開口封閉,并且負壓閥70的凸緣部71的外周緣部與保持器60的負壓閥座65彈性抵接而將多個連通路63封閉。
如果在上述狀態下燃料箱內的壓力上升至大于或等于規定值,則燃料蒸氣等從第1連接部22內通過而流入閥室V內,對正壓閥40進行按壓,如圖8所示,正壓閥40抵抗彈簧41的預緊力而向副殼體30側滑動,正壓閥40的環狀密封部件45的薄壁部47從正壓閥座25離開,其內側開口打開。這樣,如圖8中的箭頭所示,燃料蒸氣在殼體主體20的內周與正壓閥40的外周之間流動,并且從閥主體50的外周部55的開口部56通過,從副殼體30的多個肋部35之間通過并流入副殼體30的開口部32內,經由第2連接部33內以及未圖示的配管而被輸送至氣罐等而被排出至燃料箱外,能夠使燃料箱內的壓力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燃料箱內的壓力相對于外部氣壓而降低至小于或等于規定值,則經由副殼體30的第2連接部33內而從開口部32將外部氣體導入至閥室V內,該外部氣體在彈簧41內流動,并要通過多個嵌合爪58之間、閥主體50的貫通孔51a而從保持器60的多個連通路63流出。由此,如圖9所示,負壓閥70的凸緣部71以卷曲上升的方式進行彈性變形而從保持器60的負壓閥座65離開,因此外部氣體流入第1連接部22內,經由未圖示的配管而被輸送至燃料箱內,能夠使燃料箱內的壓力上升。
圖10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單向閥的其他實施方式。對實質上與所述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標號并將其說明省略。
如圖10所示,該實施方式的單向閥10A的保持器和負壓閥的構造與所述實施方式不同。
即,該實施方式中的保持器60A從其載置面51b的中央凸出設置有軸狀的負壓閥嵌合部68A。該負壓閥嵌合部68A的前端部與其他部分相比進一步擴徑。另一方面,負壓閥70A在凸緣部71的支撐部72的中央形成有供插入嵌合軸狀的負壓閥嵌合部68A的嵌合孔72a。因此,通過使負壓閥嵌合部68A與嵌合孔72a嵌合,能夠將負壓閥70A裝配于保持器60A(參照圖10)。
此外,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發明的主旨范圍內能夠實現各種變形實施方式,這種實施方式也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