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設置在例如汽車等車輛上的差動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例如專利文獻1的圖2b公開了如下的技術:在差動裝置中,一體地形成輸入部件(例如差速器殼體)和支承被輸入驅動力的行星齒輪的行星架。并且,例如如專利文獻2的圖1~圖3公開的那樣,公知如下這樣的技術:在行星齒輪機構中,使軸支行星齒輪的行星架的臂部(2b)的前端部貫穿插入設在基座部件(3)的徑向中間部的孔(9),且通過將該臂部(2b)的前端部與基座部件(3)的孔(9)的周邊部焊接起來,使得行星架與基座部件結合。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美國專利第4223569號說明書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4908458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許第4803871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2-364728號公報技術實現要素: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單純組合上述專利文獻1、2的技術,在欲將獨立于輸入部件的行星架的臂部焊接于輸入部件的情況下,焊接部成為輸入部件(基座部件)的端壁的徑向中間部分(即比外周端靠徑向內側)。因此,焊接時,存在焊炬的移動自由度變小、焊接作業性差的問題。本發明鑒于這樣的情況而將提供能通過簡單的構造來解決上述問題的差動裝置作為目的。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差動裝置具備:輸入部件,其被輸入驅動力,能夠與支承行星齒輪的行星架結合;差動齒輪,其被支承于所述輸入部件,能夠相對于所述輸入部件自轉,并且能夠繞所述輸入部件的旋轉中心公轉;以及一對輸出齒輪,它們與所述差動齒輪嚙合,所述輸入部件在所述輸入部件的外周端部的行星架側的側面上具有階梯部,所述階梯部向與所述行星架相反的一側凹陷,且該凹陷延伸至所述外周端部的徑向外端面,所述階梯部能夠與所述行星架抵接。優選為,所述階梯部與所述行星架被焊接結合,并且所述階梯部與所述行星架的焊接部包括于所述輸入部件的外周端部。優選為,所述輸入部件的行星架側的側面在所述階梯部的徑向內側具有相鄰的比所述階梯部深的凹部,所述行星架在沿該行星架的周向上排列的多個所述行星齒輪彼此之間具有臂部,所述凹部至少延伸到比所述臂部的周向上的一端更靠周向外側的位置。優選為,沿周向彼此隔著間隔地配置有多個所述凹部。優選為,在與所述行星齒輪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投影面中觀察,所述階梯部被形成在不與所述行星齒輪重合的位置。優選為,沿周向彼此隔著間隔地配置有多個所述階梯部。優選為,所述輸入部件的行星架側的側面在所述階梯部的徑向內側具有相鄰的比所述階梯部深的凹部,所述凹部是利用鍛造模具來成型的。優選為,還具備支承所述差動齒輪且支承于所述輸入部件的差動齒輪支承部,當設所述輸出齒輪的齒數為z1、所述差動齒輪的齒數為z2、所述差動齒輪支承部的直徑為d2、節錐距為pcd時,滿足并且,滿足z1/z2>2。并且優選為,滿足z1/z2≥4。并且優選為,滿足z1/z2≥5.8。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輸入部件在輸入部件的外周端部的行星架側的側面上具有能夠與行星架抵接的階梯部,該階梯部向與行星架相反的一側凹陷,且該凹陷延伸至所述外周端部的徑向外端面,因此與行星架進行焊接結合時,能夠容易從輸入部件的徑向外側使焊炬朝向被焊接部(即行星架與階梯部的抵接部)。由此,能夠確保焊炬的移動自由度在輸入部件的徑向外方側較廣,提高了加工自由度和焊接作業性。而且,即使使輸入部件的側面與行星架沿軸向抵接而進行焊接結合,也能夠使得輸入部件及行星架的結合體的整個軸向寬度盡可能小,因此實現了差動裝置的小型化。附圖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差動裝置及減速齒輪機構的概略圖。圖2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差動裝置及減速齒輪機構的主要部分縱剖視圖。圖3是從其中心部向第1罩部側觀察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的差動裝置的剖視圖。圖4的(a)是沿圖2的4a-4a線的剖視圖,圖4的(b)是示出(a)中行星架相對于差速器殼體(第1罩部)未焊接的狀態的局部剖視圖。圖5是放大示出圖2的箭頭5表示的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6是示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視圖。圖7是示出以往的差動裝置的一例的縱剖視圖。圖8是示出使小齒輪的齒數為10時的齒輪強度變化率相對于齒數比的關系的圖表。圖9是示出齒輪強度變化率相對于節錐距的變化率的關系的圖表。圖10是示出在將小齒輪的齒數為10時的齒輪強度維持在100%的情況下的節錐距的變化率相對于齒數比的關系的圖表。圖11是示出使小齒輪的齒數為10時的齒數比和軸徑/節錐距之比率的關系的圖表。圖12是示出使小齒輪的齒數為6時的齒數比和軸徑/節錐距之比率的關系的圖表。圖13是示出使小齒輪的齒數為12時的齒數比和軸徑/節錐距之比率的關系的圖表。圖14是示出使小齒輪的齒數為20時的齒數比和軸徑/節錐距之比率的關系的圖表。具體實施方式基于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首先,參照圖1~圖5對本發明的第1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圖1中,在作為搭載于汽車的動力源的發動機(未圖示)上,經由減速齒輪機構rg連接差動裝置d。該差動裝置d將從發動機經由減速齒輪機構rg傳遞到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力分配并傳遞給分別與排列在車寬方向上的未圖示的一對車軸相連的輸出軸j1、j2,由此,允許這兩個車軸的差動旋轉地驅動這兩個車軸,例如,差動裝置d以與減速齒輪機構rg相鄰的狀態與減速齒輪機構rg一起被收納在配置于車體前部的發動機旁的變速箱m內。并且,在發動機與減速齒輪機構rg之間插裝有以往眾所周知的動力斷開/連接機構和前進/后退切換機構(均未圖示)。并且,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與輸出軸j1、j2的中心軸線一致。另外,本說明書中,“軸向”是指沿著輸出軸j1、j2的中心軸線(即差速器殼體dc及側面齒輪s的旋轉軸線l)或減速齒輪機構rg的各齒輪的軸線的方向,并且“徑向”是指差速器殼體dc及側面齒輪s的徑向。減速齒輪機構rg具備:太陽齒輪20,其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同心狀地嵌合支承于例如差速器殼體dc的一端部;齒圈21,其呈同心狀圍繞太陽齒輪20并固定于變速箱m的內壁;多個(例如4個)行星齒輪22,它們插裝于太陽齒輪20以及齒圈21之間且與兩個齒輪20、21嚙合;以及行星架23,其軸支行星齒輪22。太陽齒輪20經由未圖示的連動機構與發動機的曲軸連動聯結,輸入該太陽齒輪20的動力按順序經過行星齒輪22及行星架23被減速傳遞至差速器殼體dc。行星架23例如具有:行星架基座23b,其形成為直徑比差速器殼體dc小的圓形環狀;以及多個(例如4個)臂部23a,它們在周向上彼此隔著間隔地一體連接設置在行星架基座23b的端面。各個臂部23a例如在與差速器殼體dc的中心軸線l垂直的投影面內觀察時形成為扇形,各個臂部23a的前端部(更具體而言為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如后所述,通過焊接w而與差速器殼體dc結合。行星齒輪22例如配置在沿行星架23的周向相鄰的臂部23a的相互間的空間內。并且行星齒輪22以旋轉自如的方式貫通支承于縱向通過上述空間的樞軸23j。樞軸23j的一端固定安裝在行星架基座23b上,樞軸23j的另一端支承于差速器殼體dc。差速器殼體dc的一端部(例如在圖2的平面中觀察為右端部)經由軸承2以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變速箱m。另一方面,在差速器殼體dc的另一端部側,雖未圖示,但太陽齒輪20、行星架23或輸出軸j1中的至少一個以旋轉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變速箱m。因此,彼此一體地旋轉的差速器殼體dc以及行星架23的結合體旋轉自如地支承于變速箱m。并且,在變速箱m上形成有貫通孔ma,各輸出軸j1、j2被嵌合插入到貫通孔ma中,在貫通孔ma的內周與各輸出軸j1、j2的外周之間插裝有對它們之間進行密封的環狀的密封部件3。并且,在變速箱m的底部,設置有例如面對變速箱m的內部空間1地積存規定量的潤滑油的油盤(未圖示),油盤中積存的潤滑油在變速箱m的內部空間1中通過減速齒輪機構rg的可動要素和差速器殼體dc等的旋轉而揚起飛散至周邊,由此,能夠對存在于差速器殼體dc內外的機械運動部分進行潤滑。并且,也可以通過油泵(未圖示)來吸引油盤中積存的潤滑油,強制性地使該潤滑油朝向變速箱m的內部空間1的特定部位、例如減速齒輪機構rg和差速器殼體dc、或者其周邊的變速箱m的內壁噴射或者散布。差動裝置d具有:差速器殼體dc;收納于差速器殼體dc內的多個小齒輪p;收納于差速器殼體dc內且將小齒輪p支承為旋轉自如的小齒輪軸ps;以及收納于差速器殼體dc內、從左右兩側與小齒輪p嚙合且分別與一對輸出軸j1、j2連接的一對側面齒輪s。而且,側面齒輪s是輸出齒輪的一例,小齒輪p是差動齒輪的一例,小齒輪軸ps是差動齒輪支承部的一例,差速器殼體dc是輸入部件的一例。小齒輪p收納并支承于差速器殼體dc,能夠相對于差速器殼體dc繞徑向的軸線自轉,同時能夠伴隨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而繞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中心公轉。差速器殼體dc例如具有:短圓筒狀(筒狀)的殼體部4,其以能夠與小齒輪軸ps一起旋轉的方式支承小齒輪軸ps;以及一對罩部c1、c2,其分別覆蓋一對側面齒輪s的外側,并且與殼體部4一體地旋轉。一對罩部c1、c2中的減速齒輪機構rg側的第1罩部c1例如與殼體部4一體地形成,第1罩部c1利用例如焊接w與行星架23聯結。并且,第2罩部c2以能夠拆裝的方式利用螺栓b等結合手段與殼體部4結合。此外,作為結合手段,也可以采用螺栓b以外的適當的結合手段,例如鉚接、粘接、焊接等結合手段。而且也可以使第1罩部c1與第2罩部c2同樣地形成為與殼體部4分體,并利用螺栓b等適當的結合手段與殼體部4結合。第1、第2罩部c1、c2具備:圓筒狀的軸套部cb,其呈同心狀地圍繞側面齒輪s的后述的軸部sj,并將該軸部sj嵌合支承為旋轉自如;以及板形的環狀側壁部cs,其一體地連接設置于軸套部cb的軸向內端,且外側面的全部或大部分為與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垂直的平坦面,側壁部cs的外周端與殼體部4一體地或者能夠拆裝地結合。側壁部cs通過形成上述那樣的平坦面,抑制了側壁部cs向軸向外側大幅伸出,因此有利于實現差動裝置d的軸向扁平化。輸出軸j1的外周面以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直接嵌合于一個罩部(本實施方式中為第1罩部c1)的軸套部cb的內周面。并且,伴隨該相對旋轉而能夠從軸套部cb的軸向外端向內端側強制性地輸送潤滑油的螺旋狀的凹槽8被形成在軸套部cb的內周面。而且,在另一個罩部c(本實施方式中為第2罩部c2)的軸套部cb的內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狀的凹槽8’,該凹槽8’伴隨另一個罩部c2(更具體而言為第2罩部c2的軸套部cb)與同側的側面齒輪s的軸部sj的相對旋轉而能夠從該軸套部cb的軸向外端向內端側強制性地輸送潤滑油。另外,小齒輪軸ps以與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垂直的方式配置在差速器殼體dc內,小齒輪軸ps的兩端部分別以能夠插拔的方式貫穿插入于設置在筒狀的殼體部4上的一對貫通支承孔4a中,該一對貫通支承孔4a位于殼體部4的一條直徑線上。并且,小齒輪軸ps利用貫通小齒輪軸ps的一端部而插裝于殼體部4的防脫銷5固定在殼體部4上。防脫銷5通過使該銷5的外端緊靠于以螺栓固定在殼體部4上的第2罩部c2而防止從殼體部4脫落。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了這樣的結構:小齒輪軸ps形成為直線棒狀,兩個小齒輪p分別支承于小齒輪軸ps的兩端部,但可以設置3個以上的小齒輪p。在該情況下,使小齒輪軸ps形成如下的交叉棒狀(例如小齒輪為4個的情況下是十字形),即與3個以上的小齒輪p對應地從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向三個方向以上的方向分支并放射狀地延伸,并分別使小齒輪p支承于小齒輪軸ps的各前端部,而且殼體部4分割構成為多個殼體要素,以能夠安裝并支承小齒輪軸ps的各端部。并且,小齒輪p可以直接與小齒輪軸ps嵌合,也可以經由軸承套等軸承單元而嵌合。并且,小齒輪軸ps可以如圖2、圖3所示地形成為在全長上大致均一等徑的軸狀,或者也可以形成為階梯軸狀。并且在小齒輪軸ps的與小齒輪p嵌合的嵌合面上形成有用于充分確保潤滑油向嵌合面流通的平坦的切口面6(參照圖3),在切口面6與小齒輪p的內周面之間確保了能夠供潤滑油流通的油路。并且,小齒輪p以及側面齒輪s例如形成為錐齒輪,并且,小齒輪p及側面齒輪s的包括齒部在內的整體分別通過鍛造等塑性加工而形成。因此,不會受到對小齒輪p以及側面齒輪s的齒部進行切削加工時的那樣的機械加工上的制約,能夠以任意的齒數比來高精度地形成齒部。并且,也可以代替錐齒輪而采用其他的齒輪作為小齒輪p及側面齒輪s,例如也可以將側面齒輪s形成為面齒輪且將小齒輪p形成為平齒輪或者斜齒齒輪。并且,一對側面齒輪s具有:圓筒狀的軸部sj,其分別與一對輸出軸j1、j2的內端部花鍵嵌合7;圓環狀的齒部sg,其位于從軸部sj向徑向外側離開的位置,且具有與小齒輪p嚙合的齒面;以及中間壁部sm,其形成為從軸部sj的內端部沿徑向外側向齒部sg的內周端部延伸的扁平的環板狀,軸部sj與齒部sg的內周端部之間通過中間壁部sm一體地連接。并且,在側面齒輪s的背面f中,齒部sg的背面部分fg比中間壁部sm的背面部分fm向軸向外側伸出。并且,側面齒輪s的軸部sj例如旋轉自如地直接嵌合于各罩部c1、c2的軸套部cb,但是也可以經由軸承而嵌合。在左右至少一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兩個)側面齒輪s的中間壁部sm上沿周向隔著間隔地形成有多個貫通油路9,所述貫通油路9以沿軸向橫穿的方式貫通中間壁部sm。因此,在差速器殼體dc內,潤滑油通過貫通油路9而在側面齒輪s的內側與外側之間順暢地進行流通。另外,雖沒有圖示,但可以至少在一個罩部c1、c2的側壁部cs上沿周向隔著間隔地設置允許潤滑油在差速器殼體dc的內外流通的多個貫通孔。此外,在各罩部c1、c2的側壁部cs的內側面、即與側面齒輪s的背面f對置的對置面上,經由墊圈w旋轉自如地抵接、支承有側面齒輪s的齒部sg的背面部分fg。并且,墊圈w嵌合、保持于環狀的墊圈保持槽10中,該墊圈保持槽10形成在罩部c1、c2的側壁部cs的內側面與側面齒輪s的齒部sg的背面部分fg的相對置面中的至少一方(本實施方式中為側壁部cs的內側面)。并且,與如前述那樣側面齒輪s的齒部sg的背面部分fg比中間壁部sm的背面部分fm向軸向外側伸出的情況對應地,罩部c1、c2的側壁部cs的內側面形成為側壁部cs的、與中間壁部sm的背面部分fm對應的部分比與齒部sg的背面部分fg對應的部分向軸向內側伸出(即軸向壁厚)。由此,有效提高了側壁部cs對側面齒輪s的支承剛性。在各個側面齒輪s的背面f中,與墊圈w抵接的抵接面的最外周端fe也如圖5所示,相對于側面齒輪s與小齒輪p的相互的嚙合部i的最外周端在側面齒輪s的徑向上位于同一位置,并且墊圈w的外周端部we比抵接面的最外周端fe更向徑向外側延伸。接下來,參照圖4、圖5,對行星架23與差速器殼體dc的焊接結構具體地進行說明。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上凹陷設置有圓環狀的階梯部15,其向例如與行星架23相反的一側凹陷,且該凹陷延伸至差速器殼體dc的外周端部dco的徑向外端面dcoe。如圖4明示,階梯部15例如在與行星齒輪22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投影面內觀察,形成在不與行星齒輪22重合的位置、即比行星齒輪22靠第1罩部c1的徑向外側的位置。另外,圖4、圖5中示出階梯部15的后述的焊接工序前的形態。在本說明書中,所謂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不僅指差速器殼體dc的徑向外端面dcoe,也包括比徑向外端面dcoe靠徑向內側的、接近徑向外端面dcoe的規定區域的概念。并且第1罩部c1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上例如以沿周向隔著間隔地凹陷設置有多個圓弧狀的凹部16,它們與階梯部15的徑向內側相鄰、比階梯部15深。這些凹部16形成在分別與行星架23的多個臂部23a對應的位置上。并且各個凹部16在行星架23的各個臂部23a的前端部(即后述的突部23af)的、至少周向上從一端(本實施方式中為兩端)向外側延伸。并且,向該外側延伸的凹部16的周向端部分別形成為緩緩立起的緩斜面16s。并且第1罩部c1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上一體地突出設置有圓環狀的定位突部18,其與行星架23的多個臂部23a的內周面卡合。通過使多個臂部23a的內周面與定位突部18卡合,簡單且準確地進行了行星架對差速器殼體dc的徑向定位。另一方面,行星架23的軸向端面、即各個臂部23a的前端面上例如一體地形成有凸緣狀的突部23af,該23af從臂部23a的前端面沿軸向向差速器殼體dc側伸出,且從臂部23a的徑向外周面向徑向外側伸出。在各個突部23af的軸向前端面中,徑向內側部分夾著與凹部16的深度對應的小空隙17,與凹部16的底面對置,徑向外側部分與階梯部15抵接,該抵接部被使用激光焊炬t(參照圖5)焊接w,由此行星架23與差速器殼體dc聯結。并且,階梯部15與行星架23(具體而言為突部23af)的焊接部wa配置成包括于差速器殼體dc的外周端部dco。并且,突部23af的徑向外端面在本實施方式中形成為與差速器殼體dc的外周端部dco的徑向外端面dcoe的、與階梯部15相鄰的部分共面地連續,但也可以在與階梯部15相鄰的部分之間設置一些高低差。并且對于差速器殼體dc的第1罩部c1,例如至少階梯部15及凹部16是采用與階梯部15及凹部16的形態對應的鍛造模具鍛造成型的。接下來,對第1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對于本實施方式的差動裝置d,在差速器殼體dc從發動機經由減速齒輪機構rg承受旋轉力的情況下,在小齒輪p不繞著小齒輪軸ps自轉而與差速器殼體dc一起繞著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公轉時,左右的側面齒輪s從差速器殼體dc經由小齒輪p被以相同速度旋轉驅動,側面齒輪s的驅動力均等地傳遞到左右輸出軸j1、j2。并且,在由于汽車轉彎行駛等而使得左右輸出軸j1、j2產生旋轉速度差時,小齒輪p自轉并公轉,由此允許差動旋轉地從小齒輪p對左右側面齒輪s傳遞旋轉驅動力。以上動作與以往公知的差動裝置的動作相同。但是在本實施方式中,差速器殼體dc的外周端部dco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凹陷設置有階梯部15,該階梯部15向與行星架23相反的一側凹陷,且該凹陷延伸至差速器殼體dc的外周端部dco的徑向外端面dcoe,并與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即多個臂部23a的各前端部的突部23af)抵接。并且,使階梯部15與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更具體而言為突部23af)對接而抵接的狀態下,通過焊接w該抵接部,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與減速齒輪機構rg(更具體而言為行星架23)聯結。此時,階梯部15與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更具體而言為突部23af)的抵接部成為焊接部wa。焊接作業如下進行:例如如圖5中虛線所示,從配備在比第1罩部c1的徑向外側靠外側的焊接用激光焊炬t向抵接部的徑向外端照射激光,且使第1罩部c1及激光焊炬t中的任意一方(例如激光焊炬t)相對于任意另一方(例如第1罩部c1)繞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緩慢地相對旋轉。由此,能夠使用激光的能量,通過焊接w,將階梯部15與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即突部23af的軸向前端面聯結起來。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在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具有階梯部15,該階梯部15向與行星架23相反的一側凹陷,且該凹陷延伸至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的徑向外端面dcoe,該階梯部15能夠與行星架23的突部23af抵接,因此焊接作業時,能夠容易使焊接用激光焊炬t從差速器殼體dc的徑向外側與被焊接部(即所述抵接部的外端)對置。由此,能夠確保焊接用激光焊炬t的移動自由度與現有技術相比在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徑向外側更廣,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提高加工自由度和焊接作業性。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階梯部15與行星架23被焊接w結合,并且階梯部15與行星架23的焊接部wa包括于差速器殼體dc的外周端部dco,因此焊接作業時,能夠更容易使焊接用激光焊炬t從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徑向外側相對于被焊接部對置。因此,能夠確保焊接用激光焊炬t的移動自由度在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徑向外側更廣,能進一步提高加工自由度和焊接作業性。并且,焊接部wa包括于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因此能夠避免或減少對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支承側面齒輪s背面的部位(本實施方式中為與墊圈w的抵接面)造成的焊接熱的影響(例如熱變形),不需要考慮到該熱影響的精加工。此外,不再擔心焊縫與周邊部件(例如減速齒輪機構rg的齒圈21)沖突,因此也不需要焊縫的銑削作業和精加工作業。其結果是能夠有效地抑制制造成本。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第1罩部c1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具有與階梯部15的徑向內側相鄰的、比階梯部15深的圓弧狀的凹部16,凹部16至少延伸到比臂部23a(更具體而言為臂部23a的前端部(本實施方式中為臂部23a的突部23af))的、行星架23的周向上的一端(本實施方式為兩端)更靠周向外側的位置。因此,焊接時能夠使焊接部周邊產生的氣體通過凹部16準確地排出至外部,因此能有利于提高焊接品質。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凹部16沿周向彼此隔著間隔地配置多個,盡可能抑制了設置凹部16而導致的差速器殼體dc的強度下降。由此,能夠實現保持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強度,同時達到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罩部c1)的薄壁輕量化。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在與行星齒輪22的旋轉軸線垂直的投影面中觀察,階梯部15形成在不與行星齒輪22重合的位置。因此,能夠避免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側相對于行星齒輪22的滑動支承面因特別設置階梯部15而減少,因此能夠充分確保差速器殼體dc側的滑動支承面的面積(即相對于行星齒輪22的受壓面積)。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第1罩部c1至少有階梯部15及凹部16是使用鍛造模具來鍛造成型的,因此不需要用于形成階梯部15及凹部16的切削工序,實現削減加工工序數量。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形成在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的側面并向與行星架23相反的一側凹陷的階梯部15被設為與行星架23抵接的抵接面(即被焊接面),因此盡管沿軸向對接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的側面與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而焊接w結合,能夠盡可能使第1罩部c1及行星架23的結合體的外周端部的整個軸向寬度小。由此實現了差動裝置d的小型化。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側面齒輪s在內周側的軸部sj與向徑向外側離開了軸部sj的外周側的側面齒輪s的齒部sg之間具有將它們之間連接的扁平的環板狀的中間壁部sm,中間壁部sm的徑向寬度t1比小齒輪p的最大直徑d1長。因此,能夠使側面齒輪s相對于小齒輪p充分大徑化,使得能夠將側面齒輪s的齒數z1設定得比小齒輪p的齒數z2足夠大,從而能夠減小從小齒輪p向側面齒輪s傳遞扭矩時的小齒輪軸ps的載荷負擔,能夠實現小齒輪軸ps的有效直徑d2的小徑化、進而實現小齒輪p在輸出軸j1、j2的軸向上的窄幅化(小徑化)。并且由此,小齒輪軸ps的載荷負擔減小,并且施加于側面齒輪s的反作用力下降,而且側面齒輪s的背面f(尤其是位于側面齒輪s與小齒輪p的相互的嚙合部i的背面側的背面部分fg)經由墊圈w支承于罩部c1、c2的側壁部cs,由此即使使中間壁部sm薄壁化,也容易確保側面齒輪s必需的剛性強度。即,能夠確保對側面齒輪s的支承剛性并使側面齒輪s的中間壁部sm充分薄壁化。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由于側面齒輪s的中間壁部sm的最大壁厚t2形成為比可小徑化的小齒輪軸ps的有效直徑d2更小,因此能夠實現側面齒輪s的中間壁部sm的進一步薄壁化。并且根據本實施方式,罩部c1、c2的側壁部cs形成為以側壁部cs的外側面為與差速器殼體dc的旋轉軸線l垂直的平坦面的扁平板狀,由此也實現了罩部c1、c2的側壁部cs本身的薄壁化。另外,在側面齒輪s的背面f中,齒部sg的背面部分fg比中間壁部sm的背面部分fm向軸向外側伸出,因此能夠充分確保側面齒輪s的齒部sg的剛性,并且使側面齒輪s的中間壁部sm形成得盡量薄,從而能夠實現差動裝置d進一步的輕量化和相對于軸向的扁平化。其結果是,根據本實施方式,差動裝置d能夠確保與以往裝置相同程度的強度(例如靜態扭轉載荷強度)和最大扭矩傳遞量,并且整體在軸向上充分窄幅化,因此,即使對于差動裝置d周邊的布局上的限制多的傳動系統,也能夠以高自由度不費勁且容易地組裝差動裝置d,并且頗為有利于使差動裝置d的傳動系統小型化。接著,使用圖6說明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并且,對于與第1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標注相同標號,并省略詳細說明。在第1實施方式中,示出了這樣的結構:采用長的小齒輪軸ps作為小齒輪p的支承部(即差動齒輪支承部),但在本第2實施方式中,由與小齒輪p的大徑側的端面同軸且一體地結合的支承軸ps’構成小齒輪p的支承部(即差動齒輪支承部)。根據該結構,不必在小齒輪p上設置與小齒輪軸ps嵌合的貫通孔,因此相應地能夠使小齒輪p小徑化(軸向窄幅化),從而能夠進一步實現差動裝置d在軸向的扁平化。即,在小齒輪軸ps貫通小齒輪p的情況下,在小齒輪p上必須形成與小齒輪軸ps的直徑對應的尺寸的貫通孔,而在使支承軸ps’與小齒輪p的端面一體化的情況下,能夠不取決于支承軸ps’的外徑(即有效直徑d2)而實現小齒輪p的小徑化(輸出軸j1、j2在軸向上的窄幅化)。并且,在支承軸ps’的外周面與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是第1罩部c1)的外周壁、即設置在筒狀的殼體部4上的貫通支承孔4a的內周面之間插入了軸承套12,該軸承套12作為容許支承軸ps’的外周面與貫通支承孔4a的內周面之間的相對旋轉的軸承單元。另外,可以使用滾針軸承等軸承作為軸承單元。而且也可以省略軸承,使支承軸ps’直接嵌合于差速器殼體dc的貫通支承孔4a。此外,第2實施方式除了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的區別部分以外,其它部分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地構成,因此在第2實施方式中,對于通過以上所述的與第1實施方式的結構的區別而得到的效果以外的效果,得到了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即,在第2實施方式中,對于差速器殼體dc的第1罩部c1與減速齒輪機構rg的行星架23的焊接構成的結構產生的效果,得到了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效果。此外,在如在上述的專利文獻1、3、4中例示的以往的差動裝置中,通常,使用例如專利文獻4所示的14×10、16×10或者13×9作為側面齒輪(輸出齒輪)的齒數z1和小齒輪(差動齒輪)的齒數z2。在該情況下,輸出齒輪相對于差動齒輪的齒數比z1/z2分別為1.4、1.6、1.44。并且,在以往的差動裝置中,作為齒數z1、z2的其他組合,公知有例如15×10、17×10、18×10、19×10或者20×10,該情況下的齒數比z1/z2分別為1.5、1.7、1.8、1.9、2.0。另一方面,現今,伴有在差動裝置周邊的布局上的限制的差動裝置也增多,市場中要求確保差動裝置的齒輪強度并且使差動裝置在輸出軸的軸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然而,在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中,從上述齒數比的組合可知,為在輸出軸的軸向上寬度寬的結構方式,因此處于難以滿足上述的市場的要求的狀況。因此,以下通過與上述的實施方式不同的觀點,具體確定能夠確保差動裝置的齒輪強度并且使差動裝置在輸出軸的軸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的差動裝置d的結構例。此外,由于該結構例所涉及的差動裝置d的各結構要素的結構與在圖1~圖6(尤其圖1~圖5)中說明的上述實施方式的差動裝置d的各結構要素相同,因此,各結構要素的參考標號使用與上述實施方式的標號相同的標號,省略結構說明。首先,一并參照圖7對用于使差動裝置d在輸出軸j1、j2的軸向上充分窄幅化(即扁平化)的基本的想法進行說明,其為:[1]相比于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的齒數比,增大側面齒輪s即輸出齒輪相對于小齒輪p即差動齒輪的齒數比z1/z2。(由此,齒輪的模數(因而,齒厚)減小,齒輪強度降低,另一方面,側面齒輪s的分度圓直徑增大,齒輪嚙合部處的傳遞載荷降低并且齒輪強度增大,但整體上,如后所述,齒輪強度降低。)[2]相比于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的節錐距,增大小齒輪p的節錐距pcd。(由此,齒輪的模數增加,齒輪強度增大,同時側面齒輪s的分度圓直徑增大,齒輪嚙合部處的傳遞載荷降低,齒輪強度增大,因此,整體上,如后所述,齒輪強度大幅度增大。)因此,通過將齒數比z1/z2和節錐距pcd設定成使得上述[1]的齒輪強度降低的量和上述[2]的齒輪強度增大的量相等或者使得上述[2]的齒輪強度增大的量比上述[1]的齒輪強度降低的量大,整體上,能夠使齒輪強度與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相等或比其大。接著,通過數學式來具體地驗證基于上述[1]、[2]的齒輪強度的變化方式。而且,在以下的實施方式中對驗證進行說明。首先,將使側面齒輪s的齒數z1為14,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的差動裝置d’作為“基準差動裝置”。并且,“變化率”是指在以基準差動裝置d’為基準(即100%)的情況下的各種變量的變化率。對于[1]在設側面齒輪s的模數為m,設分度圓直徑為pd1,設節面角為θ1,設節錐距為pcd,設在齒輪嚙合部處的傳遞載荷為f,設傳遞扭矩為t的情況下,通過錐齒輪的一般表達式m=pd1/z1pd1=2pcd·sinθ1θ1=tan-1(z1/z2)根據這些表達式,齒輪的模數為m=2pcd·sin{tan-1(z1/z2)}/z1…(1),并且基準差動裝置d’的模數為2pcd·sin{tan-1(7/5)}/14。因此,通過將該兩個表達式的右邊項相除,相對于基準差動裝置d’的模數變化率如以下的式子(2)所示。并且,與齒輪強度(即齒部的彎曲強度)相當的齒部的截面系數為與齒厚的平方成比例的關系,另一方面,該齒厚與模數m為大致線性的關系。因此,模數變化率的平方與齒部的截面系數變化率、進而齒輪強度的變化率相當。即,該齒輪強度變化率根據式子(2)如以下的式子(3)所示。該式子(3)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通過圖8的l1示出,由此可知,隨著齒數比z1/z2增加,齒輪強度因模數減小而降低。另外,根據上述的錐齒輪的一般公式,側面齒輪s的扭矩傳遞距離如以下的式子(4)所示。pd1/2=pcd·sin{tan-1(z1/z2)}…(4)而且,基于扭矩傳遞距離pd1/2的傳遞載荷f為f=2t/pd1。因此,在基準差動裝置d’的側面齒輪s中,如果使扭矩t為一定,則傳遞載荷f和分度圓直徑pd1為成反比例的關系。并且,由于傳遞載荷f的變化率也為與齒輪強度的變化率成反比例的關系,因此,齒輪強度的變化率與分度圓直徑pd1的變化率相等。其結果為,分度圓直徑pd1的變化率使用式子(4)而如以下的式子(5)所示。式子(5)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通過圖8的l2示出,由此可知,隨著齒數比z1/z2增加,齒輪強度因傳遞載荷降低而增加。結果為,通過模數m的減小導致的齒輪強度的減小變化率(上述的式子(3)的右邊項)乘以傳遞載荷降低導致的齒輪強度的增加變化率(上述的式子(5)的右邊項),用以下的式子(6)表示伴隨著齒數比z1/z2增加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式子(6)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用圖8的l3示出,由此可知,隨著齒數比z1/z2增加,整體上,齒輪強度下降。對于[2]當相比于基準差動裝置d’的節錐距而增加小齒輪p的節錐距pcd時,在將變更前的pcd設為pcd1,將變更后的pcd設為pcd2的情況下,根據上述的錐齒輪的一般公式,如果設齒數為一定,則pcd的變更前后的模數變化率為(pcd2/pcd1)。另一方面,根據導出式子(3)的過程可知,側面齒輪s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與模數變化率的平方相當,因此,結果為,模數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變化率=(pcd2/pcd1)2…(7)式子(7)通過圖9的l4示出,由此可知,隨著節錐距pcd增加,齒輪強度因模數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相比于基準差動裝置d’的節錐距pcd1而增加節錐距pcd時,傳遞載荷f降低,但由此導致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如前所述與分度圓直徑pd1的變化率相等。并且側面齒輪s的分度圓直徑pd1和節錐距pcd為成比例關系。因此,傳遞載荷降低導致的齒輪強度變化率=pcd2/pcd1…(8)式子(8)通過圖9的l5示出,由此可知,隨著節錐距pcd增加,齒輪強度因傳遞載荷降低而增加。而且,通過模數m的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的增加變化率(上述的式子(7)的右邊項)乘以伴隨分度圓直徑pd的增加的傳遞載荷降低導致的齒輪強度的增加變化率(上述的式子(8)的右邊項),用以下的式子(9)表示伴隨節錐距pcd增加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節錐距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變化率=(pcd2/pcd1)3…(9)式子(9)通過圖9的l6示出,由此可知,隨著節錐距pcd增加,齒輪強度大幅度提高。而且,將齒數比z1/z2和節錐距pcd的組合決定成:用[2]的方法(節錐距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的增大量足以彌補[1]的方法(齒數比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的降低量,使整體上差動裝置的齒輪強度與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的齒輪強度相等或在其以上。例如,在100%維持基準差動裝置d’的側面齒輪s的齒輪強度的情況下,設定成通過[1]求得的伴隨齒數比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上述的式子(6)的右邊項)乘以通過[2]求得的根據節錐距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上述的式子(9)的右邊項)的值為100%即可。由此,100%維持基準差動裝置d’的齒輪強度的情況下的齒數比z1/z2和節錐距pcd的變化率的關系可通過以下的式子(10)求得。式子(10)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通過圖10的l7示出。這樣,式子(10)示出在將齒數比z1/z2=14/10的基準差動裝置d’的齒輪強度維持在100%的情況下的齒數比z1/z2和節錐距pcd的變化率的關系(參照圖10),但在將支承小齒輪p的小齒輪軸ps(即小齒輪支承部)的軸直徑設為d2的情況下,圖10的縱軸的節錐距pcd的變化率能夠轉換為d2/pcd的比率。【表1】pcd軸直徑(d2)d2/pcd311342%351543%381745%391744%411844%451840%即,在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中,節錐距pcd的增大變化如上述表1那樣與d2的增大變化相關,并且能夠在設d2為一定時,表現為d2/pcd的比率下降。而且,在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中,如上述表1那樣,由于在為基準差動裝置d’的時候d2/pcd容納于40%~45%的范圍內的關系、和當pcd增大時齒輪強度增大,因此,只要將小齒輪軸ps的軸直徑d2和節錐距pcd決定成在基準差動裝置d’時至少d2/pcd為45%以下,則能夠使齒輪強度與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的齒輪強度相等或者在其以上。即,對于基準差動裝置d’的情況,只要滿足d2/pcd≤0.45即可。在該種情況下,相對于基準差動裝置d’的節錐距pcd1,如果將增減變更后的pcd設為pcd2,則滿足以下關系即可:d2/pcd2≤0.45/(pcd2/pcd1)…(11)。而且,如果將式子(11)代入上述的式子(10),則d2/pcd和齒數比z1/z2的關系能夠轉換為以下的式子(12)。在式子(12)的等號成立時,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能夠表示為如圖11的l8那樣。式子(12)的等號成立時為將基準差動裝置d’的齒輪強度維持在100%的情況下的d2/pcd和齒數比z1/z2的關系。另外,在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中,如上所述,通常,不僅是如基準差動裝置d’那樣使齒數比z1/z2為1.4,還采用使齒數比z1/z2為1.6的裝置,或者齒數比z1/z2為1.44的裝置。基于該事實,在假定得到基準差動裝置d’(齒數比z1/z2=1.4)所需的足夠的即100%的齒輪強度的情況下,在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中,在齒數比z1/z2為16/10的差動裝置中,根據圖8可知,齒輪強度與基準差動裝置d’相比降低至87%。然而,在以往既有的差動裝置中,降低到該程度的齒輪強度作為實用強度而被允許并被使用。因此,即使是在軸向上扁平的差動裝置中,認為只要相對于基準差動裝置d’至少具有87%的齒輪強度,就能夠充分確保和容許齒輪強度。根據這樣的觀點,若首先求出在將基準差動裝置d’的齒輪強度維持在87%的情況下的齒數比z1/z2和節錐距pcd的變化率的關系,則通過模仿導出式子(10)的過程進行運算(即,以伴隨齒數比增大的齒輪強度的變化率(上述的式子(6)的右邊項)乘以節錐距增大導致的齒輪強度變化率(上述的式子(9)的右邊項)所得為87%的方式進行運算),能夠用以下的式子(10’)表示該關系。而且,如果將上述的式子(11)代入上述的式子(10’)中,則將基準差動裝置d’的齒輪強度維持在87%以上的情況下的d2/pcd和齒數比z1/z2的關系能夠轉換為以下的式子(13)那樣。但是,在計算的過程中,除使用變量表達的項以外,用三位有效數字進行計算,此外的位數被舍掉,與此對應地,在實際中由于計算誤差而大致相等的情況下,在式子的表達中也使用等號進行表達。在式子(13)的等號成立的情況下,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能夠表示為如圖11那樣(更具體而言,如圖11的線l9那樣),在該情況下與式子(13)對應的區域是在圖11中在線l9上和比線l9靠下側的區域。而且,尤其在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齒數比z1/z2超過2.0的在軸向上扁平的差動裝置中,滿足式子(13)并且在圖11中比線l10靠右側的滿足齒數比z1/z2超過2.0的特定區域(圖11的陰影區域),為相對基準差動裝置d’能夠確保至少87%的齒輪強度的z1/z2和d2/pcd的設定區域。此外,作為參考,如果在圖11中例示分別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40/10,將d2/pcd設定為20.00%時的實施例,則為如菱形點那樣,并且如果在圖11中例示分別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58/10,將d2/pcd設定為16.67%時的實施例,則為如三角點那樣,它們都容納于上述的特定區域內。對于這些實施例,進行基于仿真的強度分析的結果為,能夠確認到得到了與以往相等或者在其以上的齒輪強度(更具體而言,相對基準差動裝置d’,為87%的齒輪強度或者在其以上的齒輪強度)。這樣,位于上述特定區域內的扁平的差動裝置為這樣的結構:能夠確保與以往既有的非扁平的差動裝置相同程度的齒輪強度(例如靜態扭轉載荷強度)和最大扭矩傳遞量,并且在整體上構成為在輸出軸的軸向上充分窄幅化的差動裝置,因此,能夠達成以下等效果:即使對于差動裝置周邊的布局上的限制多的傳動系統,也能夠以高自由度不費勁且容易地組裝差動裝置,并且頗為有利于使該傳動系統小型化。并且如果優選滿足z1/z2≧4,更優選滿足z1/z2≧5.8,則能夠確保與以往既有的非扁平的差動裝置相同程度的齒輪強度(例如靜態扭轉載荷強度)和最大扭矩傳遞量,并且使差動裝置在輸出軸的軸向上進一步充分窄幅化。并且,位于上述特定區域的扁平的差動裝置的結構例如為上述的實施方式的結構(更具體地說,為圖1至圖6所示的結構)的情況下,處于上述特定區域的扁平的差動裝置也能夠獲得伴隨上述的實施方式所示的結構的效果。此外,前述的說明(尤其與圖8、10、11有關的說明)是針對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時的差動裝置進行的,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例如,對于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6、12、20的情況下也能夠實現上述效果的扁平的差動裝置,如圖12、13、14的陰影所示,能夠用式子(13)表示。即,能夠與小齒輪p的齒數z2的變化無關地應用如上述那樣導出的式子(13),例如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6、12、20的情況下,也與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的情況相同地,只要以滿足式子(13)的方式來設定側面齒輪s的齒數z1、小齒輪p的齒數z2、小齒輪軸ps的軸直徑d2以及節錐距pcd,就能夠得到上述效果。并且,作為參考,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2的情況下,在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48/12,將d2/pcd設定為20.00%時的實施例在圖13中用菱形點例示,在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70/12,將d2/pcd設定為16.67%時的實施例在圖13中用三角點例示。對于這些實施例,進行基于仿真的強度分析的結果為,能夠確認到得到了與以往以往相等或者在其以上的齒輪強度(更具體而言,相對基準差動裝置d’的87%的齒輪強度或者在其以上的齒輪強度)。并且,這些實施例如圖13所示容納于上述特定區域內。作為比較例,對于未容納于上述特定區域內的實施例,例如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的情況下,在圖11中用星形點例示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58/10,將d2/pcd設定為27.50%時的實施例,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0的情況下,在圖11中用圓點例示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40/10,將d2/pcd設定為34.29%時的實施例,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2的情況下,在圖13中用星形點例示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70/12,將d2/pcd設定為27.50%時的實施例,在使小齒輪p的齒數z2為12的情況下,在圖13中用圓點例示將齒數比z1/z2設定為48/12,將d2/pcd設定為34.29%時的實施例。對于這些實施例,進行基于仿真的強度分析的結果為,能夠確認到無法得到與以往相等或者在其以上的齒輪強度(更具體而言,相對基準差動裝置d’的87%的齒輪強度或者在其以上的齒輪強度)。即,能夠確認在未容納于上述特定區域的實施例中無法得到上述效果。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可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設計變更。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差動裝置d容許左右車軸的旋轉速度差,但也可以在吸收前輪與后輪的旋轉速度差的中央差速器中實施本發明的差動裝置。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行星架23的多個臂部23a的前端部(更具體而言為凸緣狀的突部23af)與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直接焊接w,但在本發明中,也可以在多個臂部23a的前端部一體地結合獨立于行星架基座23b的其他圓環狀的第2行星架基座,將行星架23的軸向端部、即第2行星架基座的端部與差速器殼體dc焊接w。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凹陷設置在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外周端部dco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上的階梯部15形成為遍及差速器殼體dc的整個周向而連續的圓環狀,但在本發明中,也可以沿周向彼此隔著間隔地排列形成多個圓弧狀階梯部,該情況下,能夠盡可能抑制因將階梯部15設置在差速器殼體dc上而導致的強度下降,實現保持差速器殼體dc的強度,并使差速器殼體dc薄壁輕量化。并且在上述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差速器殼體dc(更具體而言為第1罩部c1)的行星架23側的側面相鄰于階梯部15形成的凹部16由與行星架23的多個臂部23a對應的多個圓弧狀凹部16構成,但在本發明中,可以由沿周向連續的單獨的圓環狀的凹部(即環狀槽)構成凹部16。標號說明d:差動裝置;dc:差速器殼體(輸入部件);dco:差速器殼體(輸入部件)的外周端部;dcoe:外周端部的徑向外端面;d2:小齒輪軸的直徑、支承軸的直徑(差動齒輪支承部的直徑);p:小齒輪(差動齒輪);pcd:節錐距;ps:小齒輪軸(差動齒輪支承部);ps':支承軸(差動齒輪支承部);s:側面齒輪(輸出齒輪);w:焊接;15:階梯部;16:凹部;22:行星齒輪;23:行星架;23a:臂部;23af:突部(軸向端部)。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