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根據專利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阻尼閥裝置。
背景技術:
由DE 197 22 216 A1已知一種可調節的阻尼閥裝置,其布置在減振器的外部容器的外側。該外部容器具有用于容納主級閥的徑向管接頭,該主級閥由前級閥借助于電磁致動器來操控。
在杯形容納部中布置有致動器的線圈和電樞。容納部的外壁形成用于電樞或線圈的軛鐵罩蓋的套筒區段使將推力施加到電樞上的磁通的回路閉合。
內側密封件相對周圍環境閉合完全以阻尼介質填充的管接頭。在管接頭與杯形容納部之間存在形狀配合連接。由此,液壓壓力沒有作用到線圈上。線圈經由在杯形容納部中的徑向窗口與用于供電的連接電纜相連接。兩個缺點與此相關。有缺陷的供電(例如電纜斷裂)導致阻尼閥裝置或減振器的完全失效。另一方面,線圈僅可與連接電纜一起使用,從而使得在裝配期間在阻尼裝置的兩個單閥處的調校工作僅利用專門的裝配線圈來進行。由此,當裝配線圈的電氣特性值與完成的阻尼閥裝置的線圈不是絕對相同時,還會出現少許偏差。
如由DE 197 22 216 A1的圖2可看出的那樣,杯形容納部具有用于電纜接頭的側部開口,濕氣和污物可通過該開口侵入到阻尼閥裝置中。雖然線圈通過填料得到保護,然而濕氣通常是不利的,至少濕氣導致不受歡迎的生銹。
由DE 38 07 913 C1已知一種阻尼閥裝置,在其中使用獨立的罐狀軛鐵和與線圈分開的電纜接頭。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將由現有技術已知的問題減小到最小程度。
根據本發明,該目的由此實現,即,外部的殼體上部件是相對于殼體中間壁獨立的構件,且內套筒不依賴于外部的殼體件與殼體中間壁耐壓地連接,其中,相對于外部的殼體上部件獨立的保護罩蓋住該外部的殼體上部件。
阻尼閥裝置的內部構件可利用保護罩更好地得到保護而不受外部污物影響。通過分開構件線圈結構單元、外部的殼體件與保護罩,可更容易地標準化地使用線圈單元。外部的保護罩的造型在細節上不再依賴于線圈結構單元。因此,線圈結構單元可在裝配過程中同樣在無保護罩的情況下進行裝配和測試。
在另一設計方案中,線圈結構單元具有可與保護罩的配合觸點耦聯的觸點,其中,保護罩實施成具有供電接口。因此,保護罩不僅滿足保護功能,而且同樣形成在供電電纜與線圈之間的電氣連接。在阻尼閥裝置的標準化的內部構造中,保護罩可根據客戶來定制,以便例如使得確定的電纜走向變得容易。
為了簡化裝配過程,線圈結構單元具有與外部的殼體上部件的定位連接部。
例如,殼體上部件相對于保護罩具有扭轉止動部。
優選地,外部的殼體上部件與線圈結構單元具有保持連接部。由此使線圈結構單元相對于保護罩定向,從而使得保護罩的裝配、尤其關于在保護罩與線圈結構單元之間的觸點接通變得容易。
外部的殼體上部件具有用于線圈結構單元的固定榫的至少一個容納開口。固定榫是線圈支架的一部分且優選由塑料構成。通過簡單的加熱和變形,可在無添加物(Fremdstoff)的情況下實現在線圈結構單元與外部的殼體上部件之間的可承受高負荷的連接。
設置成,殼體中間壁與管件相連接。由此,外部的殼體件無須承受來自閥區域的壓力。
鑒于在線圈結構單元與保護罩之間的良好的觸點閉合,保護罩的底部支撐在內套筒的底部上。觸點和固定區域彼此非常靠近,這對于觸點閉合而言非常有幫助。
在此,保護罩由固定器件固定在內套筒的底部處。因此不僅存在在底部處的支撐,而且存在固定。保護罩的移動被減少到最低限度。
可設置成,保護罩的底部具有通孔,內套筒的底部穿過該通孔伸出,其中,固定器件與內套筒的底部達成固定連接。因此,內套筒的底部是類似于固定栓的固定器件。
為了保護固定連接不受外部影響,固定器件具有帽狀截面。
可選地,可為通孔分配有密封件,以便完全封閉保護罩。
可設置成,保護罩具有管狀突起,其沿軸向覆蓋管件。該覆蓋使得污物和/或濕氣難于侵入到阻尼閥裝置中。
對于特別苛刻的應用而言,在管狀突起的內壁與管件之間可布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
附圖說明
借助下面的附圖說明對本發明作進一步闡述。其中:
圖1顯示了在減振器處的阻尼閥裝置,
圖2顯示了阻尼閥裝置的截面圖示,
圖3-5顯示了帶有外部的殼體上部件的線圈結構單元,
圖6-8顯示了作為單件的外部的殼體上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減振器具有缸體1,活塞桿3可沿軸向運動地布置在缸體中。引導和密封單元7將活塞桿3從缸體的上端引出。在缸體1內,在活塞桿3處固定有帶有活塞閥組件11的活塞單元9。缸體1的下端通過帶有底部閥組件15的底板13封閉。缸體1由容器管17包圍。容器管17和中間管5形成環形空間19,其是平衡腔。在缸體1內的空間通過活塞單元9分成第一工作腔21a和第二工作腔21b。工作腔21a和21b被阻尼液填充。平衡腔19被液體填充直至水平19a,且在該水平之上被氣體填充。在平衡腔19內形成第一導引路段、即高壓部分路段23,其通過缸體1的鉆孔25與第二工作腔21b連接。沿側向安裝在容器管17處的可調節的阻尼閥裝置27與高壓部分路段聯接。第二導引路段、即低壓部分路段29(未示出地)從該阻尼閥裝置引導到平衡腔19中。
如果活塞桿3向上從缸體1移出,上工作腔21b變小。在上工作腔21b中建立超壓,其僅可通過活塞閥組件11卸除到下工作腔21a中,只要可調節的阻尼閥27閉合。當可調節的阻尼閥裝置27打開時,則液體同時從上工作腔21b通過高壓部分路段23和可調節的阻尼閥裝置27流到平衡腔19中。因此,減振器在活塞桿3移出時的阻尼特征取決于,可調節的阻尼閥裝置27是或多或少地開啟還是閉合。
當活塞桿3移入到缸體1中時,則在下工作腔21a中形成超壓。液體可從下工作腔21a通過活塞閥組件11向上轉移到上工作腔21b中。由于在缸體1內的活塞桿體積逐漸增加而擠出的液體通過底部閥組件15排出到平衡腔19中。在上工作腔21b中同樣出現上升的壓力,因為活塞閥組件11的流動阻力小于底部閥組件15的流動阻力。該上升的壓力可在阻尼閥裝置27打開時通過高壓部分路段23又溢出到平衡腔19中。這意味著,當可調節的阻尼閥裝置27打開時,在減振器的阻尼閥裝置27打開的情況下,在移入時,此時同樣具有較軟的特征,而當阻尼閥裝置27閉合時,具有較硬的特征,正如在活塞桿移出的情形中那樣。應理解的是,通過旁路的高壓部分路段23的流動方向總是相同的,與活塞桿是移入還是移出無關。
圖2以截面圖示顯示了阻尼閥裝置27。阻尼閥裝置27包括帶有管件33的阻尼閥殼體31,其布置成相對于容器管17基本上位置固定。在作為阻尼閥殼體31的一部分的殼體上部件35中布置有線圈結構單元37。該線圈結構單元37沿軸向支撐在殼體中間壁39上且包括線圈支架41,其如由圖3至5可見的那樣具有管狀區段43,該管狀區段具有端側的環形罩蓋45、47。第一環形罩蓋45具有通至纏繞在線圈支架41上的線圈53的端部的兩個觸點49、51。此外,在第一環形罩蓋45處例如實施有三個固定榫55,其穿過外部的殼體件35的同樣三個容納開口57。線圈支架41優選由塑料制成且與殼體上部件35以如下方式形成保持連接部59,即,沿軸向鐓壓固定榫55且由此沿徑向在罩蓋側封閉容納開口57,即在功能上形成鉚接的形式。經由保持連接部59確保線圈結構單元37明確定位在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內。
圖6至8說明了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的結構設計方案。殼體上部件35具有帶有底部61的杯形形狀,底部61具有容納開口57。此外,空隙63實施成用于線圈結構單元37的觸點49、51。在圖6和7中可看出殼體上部件35的局部沿徑向的擴展部65。
中央開口61用于穿引具有底部71的內套筒69。如圖2顯示的那樣,內套筒69耐壓地與殼體中間壁39連接。殼體中間壁39和具有底部71的內套筒69將閥區域73與線圈結構單元37和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分開。內套筒69和底部71容納電樞75,經由其操縱作用到主級閥79上的前級閥77。如圖2進一步顯示的那樣,內套筒69由兩個功能區段構成。底部71和與之緊接著的內套筒區段81由具有較小磁傳導阻力的材料制成。絕緣套筒83作為內套筒69的一部分具有明顯更大的磁傳導阻力,以便可使線圈53的磁通以盡可能高的效率流動穿過電樞75。在線圈53的磁通中,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構成軛鐵。
殼體中間壁39還優選多件式地來構建且包括階梯套筒85和朝電樞75的方向取向的底部87。電樞75、前級閥77和主級閥79的基本構造示例地已由DE 10 2013 209 926 A1已知。
殼體中間壁39的側面區段89與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的內壁的端部區域91形成過盈配合,從而使得由線圈結構單元37和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構成的預裝配的結構單元可固定在殼體中間壁39處。
圖2還顯示了相對于殼體上部件35獨立的保護罩93。保護罩93蓋住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保護罩93具有供電接口95,其與保護罩93的配合觸點97相連接。保護罩93的配合觸點97和線圈結構單元37的觸點49、51實施成可耦聯。
如在右側的半截面中可看出的那樣,保護罩93具有用于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的徑向的擴展部65的軸向容納槽99。容納槽99和徑向的擴展部65形成在保護罩93與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之間的形狀配合的扭轉止動部。由此可建立供電接口95相對阻尼閥裝置27的明確取向。
殼體中間壁39與管件33牢固地相連接,例如借助于徑向的凸肋(Versickung)101。密封件103防止阻尼液從閥區域73流出到周圍環境中。在凸肋101已經閉合時,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還可從殼體中間壁39移開。
保護罩93包括底部109,其沿軸向支撐在內套筒69的底部71上。內套筒69的底部71局部地實施成空心栓狀的固定器件107,其穿過保護罩93的通孔109伸出,其中,獨立的固定器件111與內套筒69的底部71或者栓狀的固定器件107達成固定連接。由此,保護罩93相對內套筒69的底部71得以固定,內套筒69又與殼體中間壁39牢固連接。可看出在觸點/配合觸點與固定器件107、111之間的較小的徑向和軸向間距,從而觸點/配合觸點實際沒有受到保護罩相對內套筒的相對運動的影響。
固定器件111具有帽狀的截面且因此蓋住在保護罩93中的通孔109。可選地,還可為通孔109分配有密封件113,從而還密封在保護罩93與內套筒69的底部71之間的接觸區域。
保護罩93不僅保護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的區域,而且保護其內部構件。保護罩93的管狀突起115沿軸向覆蓋管件33。可選地,在管狀突起115的內壁與管件33之間可布置有至少一個密封件117,從而還蓋住在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與殼體中間壁39之間的過渡區域且因此防止污物和濕氣。
阻尼閥裝置27的裝配原則上以如下方式實現。在第一步中,使整個內套筒69與階梯套筒85相連接,例如通過焊接方法。當保持該結構單元豎直地以底部指向下時,然后可將電樞75連同彈簧組件119引入到內套筒69中。其后,將殼體中間壁39的底部87固定在階梯套筒85處。隨后安裝前級閥77和主級閥79。在階梯套筒85的內壁處的局部變形部121可沿軸向固定主級閥79且進而固定前級閥77。
時間上并行地可將線圈結構單元37引入到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中。基于固定榫55的幾何布置,在周向方向上僅存在唯一的裝配位置。圖3顯示了完成的局部總裝。在此,線圈結構單元37的觸點49、51穿過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且線圈結構單元37貼靠在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的底部61內側。在下部的環形罩蓋47與殼體上部件35之間存在沿軸向突出的端部區域91。
緊接著將根據圖3的局部結構單元推到帶有內套筒69的殼體中間壁39上,直至線圈結構單元37貼靠在殼體中間壁39上,且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的端部區域91與殼體中間壁39達到過盈配合。在該結構級中,還可對阻尼閥裝置27與同樣用在實際使用中的線圈結構單元37進行測試,且在需要時還可進行拆解,以便必要時重新調校或更換零件。
此后將阻尼閥裝置27引入到管件33中、在周向方向上根據供電接口95的期望的位置取向且例如用肋狀物進行固定。在下一工作步驟中,放上帶有密封件117的保護罩93,其中,配合觸點97與線圈結構單元37的觸點49、51接合。由于在保護罩93與外部的殼體上部件35之間的扭轉止動部,誤裝配得以排除。
附圖標記列表
1 缸體
3 活塞桿
5 中間管
7 引導和密封單元
9 活塞單元
11 活塞閥組件
13 底板
15 底部閥組件
17 容器管
19 環形空間
21a/21b 工作腔
23 高壓部分路段
25 鉆孔
27 阻尼閥裝置
29 低壓部分路段
31 阻尼閥殼體
33 管件
35 外部的殼體上部件
37 線圈結構單元
39 殼體中間壁
41 線圈支架
43 管狀區段
45 環形罩蓋
47 環形罩蓋
49 觸點
51 觸點
53 線圈
55 固定榫
57 容納開口
59 保持連接部
61 底部
63 空隙
65 徑向擴展部
67 中央開口
69 內套筒
71 底部
73 閥區域
75 電樞
77 前級閥
79 主級閥
81 內套筒區段
83 絕緣套筒
85 階梯套筒
87 底部
89 側面區段
91 端部區域
93 保護罩
95 供電接口
97 配合觸點
99 容納槽
101 凸肋
103 密封件
105 底部
107 固定器件
109 通孔
111 固定器件
113 密封件
115 管狀突起
117 密封件
119 彈簧組件
121 局部變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