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手動離合式減速器,屬于減速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
減速器在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減速器是一種相對精密的機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轉速,增加轉矩。按照傳動級數不同可分為單級和多級減速器;按照齒廠輪形狀可分為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和圓錐-圓柱齒引輪減速器;按照傳動的布置形式又可分為展開式、分流式和同進軸式減速器。減速器是一種由封閉在剛性殼體內的齒輪傳動、蝸桿傳動、齒輪-蝸桿傳動所組成的獨立部件,常用作原動件與工作機之間的減速傳動裝置 。在原動機和工作機或執行機構之間起匹配轉速和傳遞轉矩的作用,在現代機械中應用極為廣泛。
減速機一般用于低轉速大扭矩的傳動設備,把電動機、內燃機或其它高速運轉的動力通過減速機的輸入軸上的齒數少的齒輪嚙合輸出軸上的大齒輪來達到減速的目的,普通的減速機也會有幾對相同原理齒輪達到理想的減速效果,大小齒輪的齒數之比,就是傳動比。減速機是一種相對精密的機械,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轉速,增加轉矩。它的種類繁多,型號各異,不同種類有不同的用途。減速器的種類繁多,按照傳動類型可分為齒輪減速器、蝸桿減速器和行星齒輪減速器;按照傳動級數不同可分為單級和多級減速器;按照齒輪形狀可分為圓柱齒輪減速器、圓錐齒輪減速器和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按照傳動的布置形式又可分為展開式、分流式和同軸式減速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其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維護維修方便,使用廣泛,使用方便。
本發明的一種手動離合式減速器,它包含:減速器上箱體、減速器下箱體、減速器輸出軸、輸出齒輪、減速器輸入軸、輸入齒輪、上傳動軸、上離合傳動齒輪、下傳動軸、下離合傳動齒輪、上左安裝板、上右安裝板、下左安裝板、下右安裝板、離合螺桿、軸承,所述的減速器輸出軸設置在減速器上箱體內的上部,減速器輸出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減速器上箱體上,減速器輸入軸設置在減速器下箱體的下部,減速器輸入軸通過軸承安裝在減速器下箱體上,所述的上傳動軸安裝在減速器上箱體的下部,下傳動軸安裝在減速器下箱體的上部,所述的輸入齒輪安裝在減速器輸入軸上,輸出齒輪安裝在減速器輸出軸上,上離合傳動齒輪安裝在上傳動軸上,下離合傳動齒輪安裝在下傳動上,所述的上左安裝板固定在減速器上箱體的左側,上右安裝板固定在減速器上箱體的右側,所述的下左安裝板固定在減速器下箱體的左側,下右安裝板固定在減速器下箱體的右側。
進一步,所述的離合螺桿安裝在上左安裝板和下左安裝板以及上右安裝板和下右安裝板上。
進一步,所述的減速器上箱體和減速器下箱體均采用鑄鐵材質鑄造而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其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維護維修方便,使用廣泛,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減速器上箱體;2-減速器下箱體;3-減速器輸出軸;4-輸出齒輪;5-減速器輸入軸;6-輸入齒輪;7-上傳動軸;8-上離合傳動齒輪;9-下傳動軸;10-下離合傳動齒輪;11-上左安裝板;12-上右安裝板;13-下左安裝板;14-下右安裝板;15-離合螺桿;16-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過附圖中示出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明。但是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明的概念。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手動離合式減速器,它包含:減速器上箱體1、減速器下箱體2、減速器輸出軸3、輸出齒輪4、減速器輸入軸5、輸入齒輪6、上傳動軸7、上離合傳動齒輪8、下傳動軸9、下離合傳動齒輪10、上左安裝板11、上右安裝板12、下左安裝板13、下右安裝板14、離合螺桿15、軸承16,所述的減速器輸出軸3設置在減速器上箱體1內的上部,減速器輸出軸3通過軸承16安裝在減速器上箱體1上,減速器輸入軸5設置在減速器下箱體2的下部,減速器輸入軸5通過軸承16安裝在減速器下箱體2上,所述的上傳動軸7安裝在減速器上箱體1的下部,下傳動軸9安裝在減速器下箱體2的上部,所述的輸入齒輪6安裝在減速器輸入軸5上,輸出齒輪4安裝在減速器輸出軸3上,上離合傳動齒輪8安裝在上傳動軸7上,下離合傳動齒輪10安裝在下傳動軸9上,所述的上左安裝板11固定在減速器上箱體1的左側,上右安裝板12固定在減速器上箱體的右側,所述的下左安裝板13固定在減速器下箱體2的左側,下右安裝板14固定在減速器下箱體2的右側。
具體地,所述的離合螺桿15安裝在上左安裝板11和下左安裝板13以及上右安裝板12和下右安裝板14上,所述的減速器上箱體1和減速器下箱體2均采用鑄鐵材質鑄造而成。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