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抽水增壓控制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自動化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變頻抽水增壓控制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自動變頻增壓控制技術分為兩種:一種是低檔次機械接觸點的控制方式,如:電接點氣壓力表或其他機械壓力開關;另一種是電子控制方式,它利用單片機技術,實現變頻增壓控制。前一種是依靠機械接觸點通過接觸動作傳遞過來的指令信號,執行控制、實現變頻效果。此種方式中,機械觸電接觸得好,它的控制效果就好;反之,則控制效果就差。但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該種方式的安全系數則會降低,這樣,極易出現損壞電機、水栗,失控時則會損毀管網,甚至會產生安全事故。后一種是由電子單片機形成的控制設備,雖解決了機械式接觸點監控的很多缺點,但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問題,提供變頻抽水增壓控制器,通過信號輸出電路和信號放大電路的設置,可將指令信號傳送給信號處理電路,從而啟動水栗驅動電路,進而實現對第一水栗和第二水栗運行的自動控制。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5]變頻抽水增壓控制器,包括信號輸出電路、信號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及水栗驅動電路;
[0006]信號輸出電路包括低壓電源、第一電阻、第一負載、第二負載及第四電阻,第一電阻、第一負載、第二負載及第四電阻依次串聯在低壓電源和地之間,還包括第三電和第五電阻,第三電阻和第五電阻的一端均連接在第一負載與第二負載之間,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低壓電源正極與第一電阻之間串聯有第一開關,第一電阻的兩端并聯有第二開關;
[0007]信號放大電路包括第一三極管、第一繼電器、第二三極管及第二繼電器,第一三極管的基極與第五電阻的另一端相連,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一繼電器線圈的一端相連,第二三極管的基極連接在第二負載與第四電阻之間,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二繼電器線圈的一端相連,第一三極管和第二三極管的發射極均接地,第一繼電器線圈的另一端和第二繼電器線圈的另一端均與低壓電源的正極相連;
[0008]信號處理電路包括第一控制電路和第二控制電路,水栗驅動電路包括第一驅動電路和第二驅動電路;第一控制電路的輸入端與低壓電源相連,第一控制電路的輸出端與第一驅動電路相連,第一繼電器的觸點連接在第一控制電路與低壓電源之間,第二控制電路的輸入端與低壓電源相連,第二控制電路的輸出端與第一驅動電路相連,第二繼電器的觸點連接在第二控制電路與低壓電源之間。
[0009]本實用新型中,為實現第一繼電器對第一控制電路的控制以及第二繼電器對第二控制電路的控制,第一繼電器的觸點和第二繼電器的觸點均為常開觸點。第一驅動電路用于驅動第一水栗,第二驅動電路用于驅動第二水栗。
[0010]本實用新型應用時,當氣體倉或者液體倉的壓力強度較大時,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均處于斷開狀態,這時信號輸出電路、信號放大電路、信號處理電路及水栗驅動電路均為斷路狀態,進而并不能驅動水栗進行運轉。當氣體或者液體倉的壓力強度比較小時,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則均閉合,這時,電流則通過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直到第一負載,由于第一電阻處于短路狀態,因而到達第一負載的電流較大,使得第一三極管和第二三極管均被導通,進而使得第一繼電器和第二繼電器均被導電而吸合,并使第一繼電器的觸點和第二繼電器的觸點由常開狀態轉變為閉合狀態。這時,第一控制電路和第二控制電路均得到供電,從而使得第一驅動電路和第二驅動電路均得到供電,這樣則可使得第一水栗和第二水栗均進入運轉狀態。
[0011]當氣體倉或者液體倉的壓力強度有一定大時,則第一開關閉合、第二開關斷開,此時,電流則通過第一開關、第一電阻到達第一負載,而到達第一負載的電流由于經過第一電阻減至較弱,因為只能將第一三極管導通,進而使得第一繼電器被導電而吸合,并使第一繼電器的觸點由常開狀態轉變為閉合狀態。這時,第一控制電路得到供電,從而使得第一驅動電路得到供電,這樣則可使得第一水栗進入運轉狀態。
[0012]進一步地,第一負載包括依次串聯在所述第一電阻與所述第二負載之間的第二電阻和第一發光二極管;所述第二負載為第二發光二極管。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一發光二極管和第二發光二極管的設置,可較為直觀地觀察第一三極管和第二三極管的導通情況。
[0013]為較為直觀地觀察低壓電源的通電情況,進一步地,還包括依次串聯在低壓電源和地之間的第十四電阻和第七發光二極管。
[0014]為保護第一繼電器和第二繼電器,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繼電器線圈的兩端反向并聯有第一二極管;所述第二繼電器線圈的兩端反向并聯有第二二極管。
[0015]進一步地,所述低壓電源與地之間還依次串聯有第六電阻和第三發光二極管,所述第一繼電器包括第一靜觸點、第二靜觸點和與第一觸點常閉的第一動觸點,第一靜觸點連接在低壓電源與第六電阻之間,第二靜觸點連接在低壓電源與第一控制電路的輸入端之間;低壓電源與地之間還依次串聯有第十電阻和第五發光二極管,所述第二繼電器包括第三靜觸點、第二靜觸點和與第三靜觸點常閉的第二動觸點,第三靜觸點連接在低壓電源與第十電阻之間,第四靜觸點連接在低壓電源與第二控制電路的輸入端之間。
[0016]本實用新型中,通過第三發光二極管和第五發光二極管的設置,可使操作人員較為直觀地觀察第一動觸點與第二靜觸點以及第二動觸點與第四靜觸點接通情況。當第三發光二極管和第五發光二極管發亮時,則說明第一控制電路和第二控制電路均未通電。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電路包括第一芯片、第七電阻、第八電阻、第一電容、第二電容及第三三極管,第七電阻的兩端分別與第一芯片的第8引腳和第6引腳相連,第八電阻的兩端分別與第一芯片的第3引腳和第三三極管的基極相連,第一電容的正極與第一芯片的第2引腳相連,第一電容的負極接地,第二電容的兩端分別與第一芯片的第5腳和地相連,第一芯片的第2引腳和第6引腳并聯后與所述第二靜觸點相連,第一芯片的第4引腳和第8引腳并聯后與第三三極管的發射極相連,第一芯片的第I引腳接地,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一驅動電路相連;所述第二控制電路包括第二芯片、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四電容、第五電容及第四三極管,第十一電阻的兩端分別與第二芯片的第8引腳和第6引腳相連,第十二電阻的兩端分別與第二芯片的第3引腳和第四三極管的基極相連,第四電容的正極與第二芯片的第2引腳相連,第四電容的負極接地,第五電容的兩端分別與第二芯片的第5腳和地相連,第二芯片的第2引腳和第6引腳并聯后與所述第四靜觸點相連,第二芯片的第4引腳和第8引腳并聯后與第四三極管的發射極相連,第二芯片的第I引腳接地,第四三極管的集電極與所述第二驅動電路相連。
[0018]本實用新型中,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均為NE555芯片。當第一控制電路通電后,由第一芯片、第七電阻、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組成的第一延時器,在設定的時間到來時,第一芯片的第3引腳則輸出負壓信號,經過第八電阻到達第三三極管的基極,第三三極管則因此被導通,再由第三三極管的集電極對第一驅動電路供電。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