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及預切槽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具體而言尤其涉及一種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及預切槽機。
【背景技術】
[0002]以隧道預切槽技術為例,隧道預切槽技術就是在隧道工作面開挖(或爆破)之前,設備行走至距開挖面一定的距離,利用設備上的中心軸帶動鏈刀在隧道斷面外廓切入一條具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窄槽,同時利用與鏈刀連接成一體的混凝土注漿裝置向封閉混凝土腔內同步注入混凝土,封閉混凝土腔產生的壓力推動鏈刀沿隧道輪廓環向切割,從而在隧道開挖面外廓形成一個起預先支護作用的連續混凝土殼體,當混凝土拱殼達到一定強度后,即可在該殼體的保護下進行工作面的挖掘、渣土裝運。
[0003]如預切槽設備中,中心軸驅動馬達的負載為時間的三角函數,油栗的出口壓力也為負載隨時間變化的三角函數,由于外部載荷不斷變化,需要頻繁的手動調節得到一定的系統壓力以滿足系統工作要求。高壓油的溢流量大,易造成系統發熱,需要強勁的散熱裝置,增加系統配置;手動調節壓力依靠人為的判斷,響應慢,實現準確、快速作業難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所述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具有扭矩自適應、流量自跟隨的優點。
[0005]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預切槽機,所述預切槽機具有如上所述的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包括:供油主路,所述供油主路包括電動機、平衡閥組、梭閥、油栗控制閥以及依次相連的油箱、油栗、過濾器、電液換向閥和馬達,所述電動機適于驅動所述油栗工作,所述油栗控制閥適于控制所述油栗的排油量,所述平衡閥組與所述馬達相連,所述馬達的出油口與所述油箱連通,所述梭閥的兩個進油端均與所述出油口連通,所述梭閥的出油端與所述馬達的制動解除腔連通;以及反饋輔路,所述反饋輔路包括節流閥和反比例溢流閥,所述節流閥的一端與所述過濾器的出液端連通,所述節流閥的另一端與所述反比例溢流閥的一端連通,所述反比例溢流閥的另一端與所述油箱連通。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通過利用節流閥和反比例溢流閥構組成反饋輔路,可使油栗處于恒壓狀態,實現扭矩自適應、流量自跟隨的控制要求,由此可以提高設備的運動平穩性,減少能量損失,改善設備可靠性。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反饋輔路包括安全閥,所述安全閥的一端與所述節流閥的一端連通,所述安全閥的另一端與所述反比例溢流閥的另一端連通。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安全閥為直動式溢流閥。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過濾器為高壓過濾器且包括旁通閥和報警裝置。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液換向閥為先導式電液控制換向閥且包括第一換向閥和第二換向閥,所述第一換向閥為中位O型的先導電磁換向三位四通換向閥且包括第一換向進油端、第一換向出油端以及第一換向工作端,所述第二換向閥為中位Y型的液控換向三位四通換向閥且包括第二換向進油端、第二換向出油端、第二換向工作端以及先導液控口,所述第一換向進油端和所述第二換向進油端均與所述過濾器連通,所述第一換向出油端和所述第二換向出油端均與所述油箱連通,所述第一換向工作端與所述先導液控口連通,所述第二換向工作端與所述馬達連通。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反饋輔路還包括用于檢測所述馬達工作壓力的壓力傳感器。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梭閥的出油端連通。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預切槽機,包括如上所述的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預切槽機,通過利用節流閥和反比例溢流閥構組成反饋輔路,可使油栗處于恒壓狀態,實現扭矩自適應、流量自跟隨的控制要求,由此可以提高設備的運動平穩性,減少能量損失,改善設備可靠性。
[0016]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17]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0]附圖標記:
[0021]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100,
[0022]供油主路,電動機2,平衡閥組7,梭閥9,
[0023]油栗控制閥31,油箱I,油栗3,過濾器4,出液端41,
[0024]電液換向閥5,第一換向閥51,
[0025]第二換向閥52,馬達8,
[0026]反饋輔路,節流閥12,反比例溢流閥10,安全閥11,壓力傳感器6。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8]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連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0]下面參考圖1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100。
[0031]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負載壓力自適應控制液壓系統100包括:供油主路和反饋輔路。
[0032]具體而言,供油主路包括電動機2、平衡閥組7、梭閥9、油栗控制閥31以及依次相連的油箱1、油栗3、過濾器4、電液換向閥5和馬達8。其中,電動機2適于驅動油栗3工作,油栗控制閥31適于控制油栗3的排油量,平衡閥組7與馬達8相連,馬達8的出油口與油箱I連通,梭閥9的兩個進油端均與馬達8的出油口連通,梭閥9的出油端與馬達8的制動解除腔連通。這里,“連通”作廣義的理解,即可以指直接連通,也可以指間接的連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平衡閥組7可以包括兩個單向平衡閥,兩個單向平衡閥的先導控制油口分別與馬達8的進油口和出油口連通,僅當馬達8的進油達到平衡閥開啟壓力時馬達8的回油路才能連通。
[0033]如圖1所示,反饋輔路包括節流閥12和反比例溢流閥10,節流閥12的一端與過濾器4的出液端41連通,節流閥12的另一端與反比例溢流閥10的一端連通,反比例溢流閥10的另一端與油箱I連通。節流閥12用于在工作壓力達到反比例溢流閥10設定的壓力值時使油栗控制閥31兩側形成壓差,從而使油栗3自動調節排量,為固定節流口,節流閥12的一端與過濾器4的出液端41連通,節流閥12的另一端與油栗3的控制油口和反比例溢流閥10連通。反比例溢流閥10用于調定油栗3的工作壓力為特定變化規律。
[0034]在相關技術中的預切槽設備中,中心軸驅動馬達的負載為時間的三角函數,油栗的出口壓力也為負載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