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控液壓組合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一套液壓動力單元同時控制車廂舉升油缸和車廂頂蓋液壓密封蓋開啟器油缸的氣控液壓組合閥,屬于汽車配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城市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很多城市自卸車上路車箱必須加蓋密封裝置,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問題,目前自卸車加蓋密封裝置是一般比較常見的是一套獨立電動液壓動力單元帶動液壓頂蓋密封開啟器和電動篷布密封蓋裝置。由于獨立電動液壓動力單元是采用汽車電瓶上的電源,因為電瓶電壓小,所以需要大電流才能滿足要求,縮短了電瓶使用壽命和大電流容易產生火花使電路燒毀嚴重時將產生汽車自燃等事故,另外其制造成本比$父尚等缺點。
【
【發明內容】
】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于提供一種能使用一套液壓系統同時控制自卸車車廂舉升裝置和自卸車液壓頂蓋密封開啟器的雙液壓動力系統,具有簡化了自卸車舉升和頂蓋密封開啟裝置液壓動力系統,達到使用安裝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避免了由于電瓶用電量損壞快和大電流容易產生火災事故發生,使用可靠性好等優點。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是:所述的氣控液壓組合閥由氣控液壓選擇閥、氣控液壓舉升閥、氣控液壓換向閥組成;所述的氣控液壓選擇閥由氣缸二、閥芯二、閥體二和安全閥二組成;所述的閥體二中間設有閥孔二和取壓孔二 ;所述的閥孔二內設有前回油槽二、進油槽二、出油槽二、后回油槽二、溢流槽二 ;所述的前回油槽二上設有回油孔T1 ;所述的進油槽二上設有進油口 P1 ;所述的出油槽二上設有出油口 A1 ;所述的后回油槽二上設有回油孔T2 ;所述的出油槽二通過取壓孔二與溢流槽二連接中間設有安全閥二 ;所述的氣控液壓舉升閥由氣缸一、閥芯一、閥體一和安全閥一組成;所述的閥體一中間設有閥孔一和取壓孔一;所述的閥孔內設有前回油槽一、進油槽一、出油槽一、后回油槽一、溢流槽一;所述的前回油槽一上設有回油孔T3 ;所述的進油槽一上設有進油口 P2 ;所述的出油槽一上設有出油口 A2 ;所述的后回油槽一上設有回油孔T4 ;所述的出油槽一通過取壓孔一與溢流槽一連接中間設有安全閥一;所述的氣控液壓換向閥由氣缸三、閥芯三、閥體三組成;所述的閥體三中間設有閥孔三;所述的閥孔三內設有前回油槽三、前出油槽、進油槽三、后出油槽、后回油槽三;所述的進油槽三處設有進油口 P3 ;所述的后出油槽處設有出油口 A4、前出油槽處設有出油口 A3 ;所述的前回油槽三處設有回油口 T6,所述的后回油槽三處設有回油口 T5 ;所述的氣控液壓選擇閥、氣控液壓舉升閥和氣控液壓換向閥組裝在一起,氣控液壓選擇閥上的回油口 T1與氣控液壓舉升閥上的進油口 P2位置對應接通,氣控選擇閥上的出油口 A1與氣控液壓換向閥上的進油口 P3位置對應接通,回油孔T5通過T2與T4位置對應接通;所述的氣控液壓舉升閥上的回油孔T3通過暗道一與T4接通;所述的氣控液壓換向閥上的回油孔T5通過暗道二與T6接通。
[000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閥芯一上同樣設有若干個與閥體一對應的環形槽和溢流孔一;所述的閥芯端與氣缸一內的活塞安裝在一起,一端穿越在閥孔一內軸向位移滑動,所述的氣缸一安裝在閥體一上;所述的閥芯二上同樣設有若干個與閥體二對應的環形槽和溢流孔二 ;所述的閥芯二一端與氣缸二內的活塞安裝在一起,一端穿越在閥孔二內軸向位移滑動,所述的氣缸二安裝在閥體二上;所述的閥芯三上同樣設有若干個與閥體三對應的環形槽和溢流T型槽;所述的閥芯三一端與氣缸三內活塞安裝在一起,一端穿越在閥孔三內軸向位移滑動,所述的氣缸三安裝在閥體三上。
[0006]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結構合理,改變了原來自卸車一個液壓動力單元只能控制一套液壓舉升系統,頂蓋密封開啟器采用獨立的電動液壓動力單元的雙套液壓動力系統;充分利用一套液壓動力單元通過氣控液壓組合閥達到同時控制車廂舉升油缸和自卸車液壓密封蓋開啟器油缸,具有簡化了自卸車舉升和頂蓋密封開啟裝置液壓動力系統,達到使用安裝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避免了由于電瓶用電量損壞快和大電流容易產生火災事故發生,使用可靠性好等優點。
[000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在自卸車舉升和頂蓋開啟器的液壓系統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形結構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氣控液壓舉升閥結構示意圖;
[001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氣控液壓選擇閥結構示意圖;
[0012]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氣控液壓換向閥結構示意圖;
[0013]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閥芯一結構示意圖;
[0014]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閥芯二結構示意圖;
[0015]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閥芯三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標號:1-氣控液壓舉升閥、2-氣控液壓選擇閥、3-氣控液壓換向閥、4-油管一、5_流量調節閥一、6_開啟器油缸、7-舉升油管、8-舉升油缸、9-回油管、10-進油管、11-油栗、12-油箱、13-油管二、14-流量調節閥二、1.1-氣缸一、1.2-閥芯一、1.3-閥體一、1.3.1-前回油槽一、1.3.2-進油槽一、1.3.3-出油槽一、1.3.4-后回油槽一、1.3.5-溢流槽一、1.3.6-閥孔一、1.4-螺塞一、1.5-安全閥一、1.3.7-取壓孔一、1.3.8-暗道一、2.1-氣缸二、2.2-閥芯二、2.3-閥體二、2.3.1-前回油槽二、2.3.2-進油槽二、2.3.3-出油槽二、2.3.4-后回油槽二、2.3.5-溢流槽二、2.3.6-閥孔二、2.4-螺塞二、2.5-安全閥二、2.3.7-取壓孔二、3.1-氣缸三、3.2-閥芯三、3.3-閥體三、3.3.1_前回油槽三、3.3.2-進油槽三、3.3.3-前出油槽、3.3.4-后出油槽、3.3.5-后回油槽三、3.3.6-閥孔三、3.4-螺塞三、3.3.8-暗道二、1.2.1-溢流孔一、1.2.2-中墊圈一、1.2.3-彈簧一、1.2.4-外墊圈一、1.2.5-擋圈一、2.2.1-溢流孔二、2.2.2-中墊圈二、2.2.3-彈簧二、2.2.4-外墊圈二、
2.2.5-擋圈二、3.2.1-溢流T型槽、3.2.2-中墊圈三、3.2.3-彈簧三、3.2.4-外墊圈三、
3.2.5-擋圈三。【【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至8所示,本實施例該氣控液壓組合閥的目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施的,氣控液壓組合閥由氣控液壓選擇閥2、氣控液壓舉升閥1、氣控液壓換向閥3組成;所述的氣控液壓選擇閥2由氣缸二 2.1、閥芯二 2.2、閥體二 2.3和安全閥二 2.5組成;所述的閥體二2.3中間設有閥孔二 2.3.6和取壓孔二 2.3.7 ;所述的閥孔二 2.3.6內設有前回油槽二2.3.1、進油槽二 2.3.2、出油槽二 2.3.3、后回油槽二 2.3.4、溢流槽二 2.3.5 ;所述的前回油槽二 2.3.1上設有回油孔T1 ;所述的進油槽二 2.3.2上設有進油口 P1 ;所述的出油槽二
2.3.3上設有出油口 A1 ;所述的后回油槽二 2.3.4上設有回油孔T2 ;所述的出油槽二 2.3.3通過取壓孔二 2.3.7與溢流槽二 2.3.5連接中間設有安全閥二 2.5,當出油槽二 2.3.3壓力超出預定壓力時安全閥二 2.5開啟接通取壓孔二 2.3.7,使出油槽二 2.3.3內的壓力溢流到溢流槽二 2.3.5內推動閥芯二 2.2在閥孔二 2.3.6內位移滑動開始溢流泄壓,當壓力達到預定壓力后安全閥二 2.5自動關閉,溢流槽二 2.3.5內的部分壓力通過閥芯二 2.2內的溢流孔二 2.2.1溢流到后回油槽二 2.3.4內停止卸壓;所述的氣控液壓舉升閥1由氣缸一 1.1、閥芯一 1.2、閥體一 1.3和安全閥一 1.5組成;所述的閥體一 1.3中間設有閥孔一1.3.6和取壓孔一 1.3.7 ;所述的閥孔1.3.6內設有前回油槽一 1.3.1、進油槽一 1.3.2、出油槽一 1.3.3、后回油槽一 1.3.4、溢流槽一 1.3.5 ;所述的前回油槽一 1.3.1上設有回油孔T3 ;所述的進油槽一 1.3.2上設有進油口 P2 ;所述的出油槽一 1.3.3上設有出油口 A2 ;所述的后回油槽一 1.3.4上設有回油孔T4 ;所述的出油槽一 1.3.3通過取壓孔一 1.3.7與溢流槽一 1.3.5中間設有安全閥一 1.5連接;當出油槽一 1.3.3壓力超出預定壓力時安全閥一 1.5開啟接通取壓孔一 1.3.7,使出油槽一 1.3.3內的壓力溢流到溢流槽一 1.3.5內推動閥芯一 1.2在閥孔一 1.3.6內位移滑動開始溢流泄壓,當壓力達到預定壓力后安全閥一
1.5自動關閉,溢流槽一 1.3.5內的部分壓力通過閥芯一 1.2內的溢流孔一 1.2.1溢流到后回油槽一 1.3.4內停止卸壓;所述的氣控液壓換向閥3由氣缸三3.1、閥芯三3.2、閥體三
3.3組成;所述的閥體三3.3中間設有閥孔三3.3.6 ;所述的閥孔三3.3.6內設有前回油槽三3.3.1、前出油槽3.3.3、進油槽三3.3.2、后出油槽3.3.4、后回油槽三3.3.5 ;所述的進油槽三3.3.2處設有進油口 P3 ;所述的后出油槽3.3.4處設有出油口 A4、前出油槽3.3.3處設有出油口 A3 ;所述的前回油槽三3.3.1處設有回油口 T6,所述的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