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轉式雙缸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旋轉式雙缸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旋轉式壓縮機通過電機直接帶動旋轉活塞作旋轉運動來完成對制冷劑蒸氣的壓縮。這種壓縮機更適合于小型空調器,特別是在家用空調器上的應用更為廣泛。
[0003]例如,現有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電機具有一根曲軸,通過曲軸將電機的旋轉力傳遞到壓縮部件。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現有技術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的主要結構如下:
[0004]密封外殼105的上、下兩端分別焊接上蓋101和下蓋108。電機置于密封外殼105內,電機包括套設于曲軸104上的內轉子103和外定子102。外定子102與密封外殼105固定。內轉子103插置于外定子102中,在該內轉子103與外定子102之間具有預定間隙,進而通過與外定子102的相互作用而旋轉該內轉子103。曲軸104聯接到所述內轉子103以將內轉子103的旋轉力傳遞到壓縮部件107。曲軸104的下部依靠軸承(上軸承106和下軸承111)定位于密封外殼105的中軸線。上軸承106通過內部凸臺結構(圖1中的內圓柱結構)與曲軸104構成摩擦副。
[0005]壓縮部件107可以包括:氣缸,轉動活塞和用于在氣缸中隔絕高低壓腔的葉片,以及多個用于與所述氣缸共同限定壓縮空間并支撐曲軸104的軸承。軸承通常位于電機的一側以支撐曲軸104。
[0006]如圖1所示,在現有技術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中,采用軸承(上軸承106和下軸承111)和曲軸104直接接觸配合的方式,并且上軸承106與密封外殼105焊接。經發明人研宄發現,現有技術的這種結構具有如下弊端:
[0007](I)內轉子103與外定子102之間的間隙不良。具體而言,現有技術的滾動轉子式壓縮機,受部品加工精度和定轉子定位基準的影響,一直無法從根源上消除定轉子間隙不良問題。由于上軸承106是安裝在密封外殼105內的,上軸承106本身的軸承面與密封外殼105的內壁之間的同軸度難以保證,上軸承106的加工難度極高。外定子102是基于密封外殼105定位的;內轉子103是基于曲軸104定位,曲軸104又基于上軸承106定位,所以當上軸承106與密封外殼105之間的同軸度不達標的時候,內轉子103與外定子102之間的間隙就會變得很差,定轉子氣隙不均勻,甚至造成內轉子103與外定子102之間的磨損,容易使得電機效率低下,縮短電機使用壽命,并且會產生大量噪音。
[0008](2)密封外殼105與上蓋101、下蓋108的焊接容易造成密封外殼105變形。具體而言,由于密封外殼105 —般是圓筒狀結構,所以在與上蓋101、下蓋108的焊接時,受熱容易發生形變,由此,不僅影響壓縮機的整體氣密性,而且致使電機的轉子與定子間隙不均勻,進而影響電機與曲軸、軸承、氣缸等的整體同軸度,降低壓縮機工作效率和性能。
[0009](3)上軸承106與曲軸104的磨耗嚴重。具體而言,壓縮機由于受尺寸所限,上軸承106的高度要小于普通旋轉式雙缸壓縮機。曲軸104又比較細,導致上軸承106面壓增大,局部工況較為惡劣,磨耗嚴重。此外,在上軸承106與密封外殼105焊接不當的情況下,曲軸104的軸線可能傾斜,即便是很小的傾斜角度也可能致使磨耗集中在上軸承106與曲軸104之間。
【發明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式雙缸壓縮機,既能夠保證定轉子之間的氣隙均勻,部品之間的同軸度良好,又可以有效解決壓縮機的高頻噪音、裝配過程中泵體內部零部件變形及運轉中部品的受力,可降低壓縮機噪音,提升壓縮機的可靠性。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壓縮機,包括:
[0012]殼體;
[0013]電機、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容置于所述殼體內;
[0014]曲軸,具有長軸部、偏心部和短軸部,所述曲軸將電機的旋轉力分別傳遞給所述第一氣缸內的上旋轉活塞和第二氣缸內的下旋轉活塞,以壓縮制冷劑;
[0015]第一軸承組件、第二軸承組件和第三軸承組件,其中第一軸承組件和第二軸承組件,與所述第一氣缸共同限定第一壓縮空間并支撐所述曲軸;第二軸承組件和第三軸承組件,與所述第二氣缸共同限定第二壓縮空間并支撐所述曲軸;
[0016]其中,所述第二軸承組件包括:
[0017]中央軸承,位于所述第一氣缸和第二氣缸之間,所述中央軸承具有帶通孔的圓盤部和自所述圓盤部外緣分別相背延伸的外緣部,所述中央軸承的中橫截面整體呈H形,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的外周面作為所述殼體的一部分,并與所述殼體的其余部分焊接為一體。
[0018]優選地,所述中央軸承的圓盤部的側壁設有一連接儲液器的進液口,所述圓盤部內設有一分別向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導入制冷液的三通管道;所述三通管道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連通所述進液口,第二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二支管連通所述第一氣缸,所述第三支管聯通所述第二氣缸。
[0019]優選地,所述第二支管自所述第一支管斜向聯通到所述中央軸承上表面的第一氣缸內,所述第三支管自所述第一支管斜向聯通到所述中央軸承下表面的第二氣缸內。
[0020]優選地,所述第二支管自所述第一支管沿垂直方向聯通到所述中央軸承上表面的第一氣缸內,所述第三支管自所述第一支管沿垂直方向聯通到所述中央軸承下表面的第二氣缸內。
[0021 ] 優選地,所述第一支管平行于所述中央軸承的圓盤部。
[0022]優選地,所述中央軸承的圓盤部的側壁設有一進液口,所述圓盤部內設有分別向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導入制冷液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
[0023]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一端和第二支管的第一端均聯通所述進液口,所述第一支管的第二端聯通到所述中央軸承上表面的第一氣缸內,所述第二支管的第二端聯通到所述中央軸承下表面的第二氣缸內。
[0024]優選地,所述中央軸承的圓盤部的側壁設有兩進液口,所述圓盤部內設有兩條分別向第一氣缸、第二氣缸導入制冷液的管道;所述管道各自連接一所述進液口。
[0025]優選地,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上段設有一連通所述第一氣缸的進液口,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下段設有一連通所述第二氣缸的進液口。
[0026]優選地,所述外緣部包括自所述圓盤部的外緣分別上下延伸的外緣部上段和外緣部下段,所述電機的外定子固定裝設于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上段的內周圓,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上段的內周圓與所述中央軸承的通孔同軸。
[0027]優選地,所述殼體至少包括,上殼蓋和下殼蓋;
[0028]所述上蓋激光焊接于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上段,所述下蓋激光焊接于所述中央軸承的外緣部下段。
[0029]由于使用了以上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旋轉式雙缸壓縮機將第一氣缸的下缸蓋、第二氣缸的上缸蓋以及部分安裝定、轉子的機殼一體化為中央軸承,降低整體重心,從而降低上軸承的磨耗,并且能夠保證定轉子之間的氣隙均勻,部品之間的同軸度良好;還可以有效解決壓縮機的高頻噪音、裝配過程中泵體內部零部件變形及運轉中部品的受力,可降低壓縮機噪音,提升壓縮機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30]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以使本實用新型的特性和優點更為明顯。
[0031]圖1為現有技術的壓縮機的剖視圖;
[0032]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旋轉式雙缸壓縮機的剖視圖;
[0033]圖3為圖2中中央軸承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0034]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旋轉式雙缸壓縮機的剖視圖。
[0035]附圖標記
[0036]101上蓋
[0037]102外定子
[0038]103內轉子
[0039]104曲軸
[0040]105密封外殼
[0041]106上軸承
[0042]107壓縮部件
[0043]108下蓋
[0044]109儲液器
[0045]110連接管道
[0046]111下軸承
[0047]I上殼蓋
[0048]2下殼蓋
[0049]3中央軸承
[0050]31圓盤部
[0051]32通孔
[0052]33外緣部上段
[0053]34外緣部下段
[0054]35進液口
[0055]36三通管道
[0056]361第一支管
[0057]362第二支管
[0058]363第三支管
[0059]4第二氣缸
[0060]5第一氣缸
[0061]6上缸蓋
[0062]7下缸蓋
[0063]8上旋轉活塞
[0064]9下旋轉活塞
[0065]10曲軸
[0066]11外定子
[0067]12內轉子
[0068]13儲液器
[0069]14第一管道
[0070]15第二管道
[0071]16第三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72]以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給出詳細的說明。盡管本實用新型將結合一些【具體實施方式】進行闡述和說明,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僅僅只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相反,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0073]另外,為了更好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在下文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給出了眾多的具體細節。本領域技術人員將理解,沒有這些具體細節,本實用新型同樣可以實施。在另外一些實例中,對于大家熟知的結構和部件未作詳細描述,以便于凸顯本實用新型的主旨。
[0074]第一實施例
[0075]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旋轉式雙缸壓縮機包括:殼體;電機、第一氣缸5 (本實施例中的上氣缸)和第二氣缸4 (本實施例中的下氣缸),容置于所述殼體內;曲軸10,具有長軸部、偏心部和短軸部,所述曲軸10將電機的旋轉力分別傳遞給所述第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