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柱塞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収明涉及工程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柱塞栗。
【背景技術】
[0002]高壓大流量乳化液栗是為大型煤炭企業綜采工作面支護設備設計的液壓動力源,是實現工作面高產高效的關鍵設備,其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與可靠性對于保證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產和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采煤技術向高科技方向収展,對乳化液栗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保證栗的流量和壓力,同時還要求保證栗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即提高無故障的工作時間。目前國內最大流量的乳化液栗達到550L/min,但相對于高端的大流量進口產品,其無法滿足千萬噸級以上采煤量的使用性能要求,大流量高端乳化液栗完全依靠進口。
[0003]目前現有的柱塞栗中通常采用曲軸31和連桿34之間采用強制潤滑,即向油路中注入潤滑油從而使其獲得潤滑,滑塊35和滑槽之間則采用飛濺潤滑,參考圖17,曲軸31的潤滑是通過齒輪栗將潤滑油輸送到曲軸31中間的通孔中,每個軸瓦中間位置分別鉆油一個橫向小孔和曲軸31中間的通孔相通,再通過橫向的小孔,將潤滑油輸送到軸瓦的表面,使軸瓦與曲軸31的軸頸獲得潤滑。在曲軸的工作過程中,其旋轉作用將帶動粘附于其上的潤滑油甩至曲軸箱的上油池,再通過上油池中的小孔,將潤滑油輸送至滑塊35的表面,從而完成滑塊的潤滑。這種飛濺潤滑方式具有以下缺陷:當柱塞栗安裝的地位不平時,滑塊35中相對較高的位置難以獲得潤滑,并且連桿34的另一端也不容易獲得潤滑,從而容易導致滑塊35和滑槽収生燒結,進而使得曲軸箱20損壞,并且上油池內的雜物也容易透過小孔進入到滑塊35和滑槽之間,導致滑槽磨損等。
【發明內容】
[0004]因此,本収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大流量乳化液栗中采用飛濺潤滑使得雜物容易透過銷控進入到滑塊和滑槽之間,從而導致滑塊和滑槽的磨損,影響設備正常使用的技術缺陷。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収明提供一種柱塞栗,包括:
[0006]電動機;
[0007]曲軸箱,所述曲軸箱內成型有用于安裝曲軸的曲軸槽,和與柱塞相連的滑塊作往復滑動的滑槽;
[0008]安裝在所述曲軸箱中所述曲軸槽內的:
[0009 ]曲軸,所述曲軸受所述電動機輸出軸驅動旋轉;
[0010]安裝在在所述曲軸箱中所述滑槽內的:
[0011]連桿,其一端與所述曲軸轉動連接,另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塊,以在所述曲軸的帶動下,驅動所述滑塊在所述滑槽內往復滑動;
[0012]柱塞,與所述滑塊相連接,在所述滑塊的帶動下在高壓缸套內往復運動,從而實現吸液和排液;
[0013]還包括潤滑系統,所述齒輪油栗,以及連接所述齒輪油栗的循環潤滑油路,所述齒輪油栗趨勢潤滑油經過所述潤滑油栗,以對所述柱塞栗內的運動部件進行強制潤滑。
[0014]上述的柱塞栗中,所述潤滑系統還包括外置油冷卻器,所述外置油冷卻器與所述循環潤滑油路相連通,并對經過所述外置油冷卻器的潤滑油進行冷卻。
[0015]上述的柱塞栗中,還包括連桿潤滑油路和滑塊潤滑油路,所述連桿潤滑油路和所述滑塊潤滑油路分別并連在所述循環潤滑油路上。
[0016]上述的柱塞栗中,所述連桿潤滑油路由所述連桿的軸瓦與所述曲軸之間的間隙,經過所述連桿的內部延伸至所述連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滑塊上的滑塊銷之間的間隙,從而對所述連桿的兩端分別進行潤滑。
[0017]上述的柱塞栗中,所述滑塊潤滑油路包括由所述滑塊上方的所述滑槽上開設的潤滑通道,所述循環潤滑油路經過所述滑塊潤滑油路。
[0018]上述的柱塞栗中,所述循環潤滑油路由分別連接所述齒輪油栗的進油管、出油管以及位于所述曲軸箱上的通道構成。
[0019]上述的柱塞栗中,所述循環潤滑油路上還設置有油路接頭座、油壓傳感器、油過濾器、油位傳感器、油溫傳感器、油栗安全閥、以及油壓表。
[0020]上述的柱塞栗中,所述曲軸上還成型有曲軸潤滑油路,所述曲軸潤滑油路包括成型在所述所述支承上的徑向通道,以及成型在所述支承之間的軸瓦內的軸向通道,所述軸向通道分別連通其兩側的徑向通道;
[0021]還包括由所述軸瓦的表面延伸至所述軸向通道的出油孔。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収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収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3]圖1為本収明實施例中曲軸箱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現有曲軸箱中滑塊的受力分析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収明實施中曲軸箱滑塊受力分析和現有曲軸箱滑塊受力分析的對比示意圖;
[0026]圖4為本収明實施例中分體式曲軸箱的剖視示意圖;
[0027]圖5為現有技術中一體式曲軸箱的剖視示意圖;
[0028]圖6為現有技術中采用雙支承的曲軸受力分析圖;
[0029]圖7為現有技術中采用三支承的曲軸受力分析圖;
[0030]圖8為本収明實施例中六支承的受力分析圖;
[0031]圖9為本収明是實施例中柱塞的剖視示意圖;
[0032]圖10為現有技術中的滑塊的剖視示意圖;
[0033]圖11為本収明實施例中滑塊的剖視示意圖;
[0034]圖12為現有技術中閥頭部分的吸液-排液的剖視示意圖;
[0035]圖13為本収明實施例中閥頭部分的吸液-排液的剖視示意圖;
[0036]圖14為現有技術中曲軸箱和電機通過地腳螺栓聯結到底托上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15為本収明實施例中曲軸箱和電機安裝到底托上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16為本収明實施例中基座的剖視示意圖;
[0039]圖17為現有技術中潤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18為本収明實施中潤滑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19為曲軸內部潤滑油路的結構示意圖;
[0042]圖20為乳化液栗站的結構示意圖。
[0043]附圖標記說明:
[0044]10-電動機;20-曲軸箱;31-曲軸;33-柱塞;34-連桿;35-滑塊;36-高壓缸套;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311-支承;331-柱塞本體;332-保護頭;333-柱塞接頭;351-滑塊套;352-滑塊本體;353-開口槽;354-滑塊銷;355-定位螺栓;23-吸液閥;24-排液閥;25-栗頭前蓋板;26-栗頭;40-機座;50-底托;41-安裝面;312-連桿潤滑油路;313-滑塊潤滑油路;51-吸液主管;52-回液主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収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収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収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収明保護的范圍。
[0046]在本収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収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収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47]在本収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冴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収明中的具體含義。
[004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収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0049]實施例1
[ΟΟδΟ]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柱塞栗,參考圖1,本實施例的柱塞栗包括電動機10(圖1中未顯示)和曲軸箱20,曲軸箱20內成型有用于安裝曲軸31的曲軸槽和滑槽,曲軸31轉動設置在曲軸槽內,并能夠在電動機10的驅動下旋轉。
[0051 ]在所述滑槽內安裝有柱塞33、滑塊35和連桿34,其中柱塞33位于滑槽的最前端,其與滑塊35的前端固定連接,滑塊35的后端與連桿34轉動連接,連桿34的另一端則與曲軸31轉動連接。這樣在電動機10驅動曲軸31旋轉時,連桿34則能夠帶動滑塊35和柱塞33在滑槽內進行往復移動,從而為柱塞栗的吸液和排液提供動力。
[0052]在本實施例中,曲軸31的旋轉中心在豎直方向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