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及工程機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多油缸順序控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及包括該伸縮機構的工程機械。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多數起重機伸縮機構是由液壓油缸作為驅動元件,其中四節伸縮臂的起重機采用雙級伸縮油缸,五節伸縮臂的起重機采用三級伸縮油缸,由于不同伸縮臂的截面不一樣(即抗彎截面模量不一樣),因此油缸實現順序伸縮可降低截面模量較小起重臂的受力,從而提高整個起重臂的吊載性能。
[0003]當前,國內大多采用圖1所示的基于順序閥20和行程閥7的兩級油缸伸縮機構,在相同受力情況下,由于減壓閥的進出口壓力存在壓差(假設為P),所以第一油缸I伸縮所需的壓力比第二油缸2低P,因此可第一油缸I先伸出,待第一油缸I完全伸出后,第二油缸2再伸出,從而實現順序伸縮。但在相同的外力下,由于需要克服減壓閥的壓力差,因此第二油缸2伸出時整個液壓系統的壓力將顯著增大(增大P)。從而導致液壓系統發熱較大等不利因素。除此之外,采用該機構若要實現N個油缸順序伸縮(即多油缸順序伸縮),額外需要(N-1 )*P個順序閥壓力,克服N-1個順序閥的阻力,對于目前的液壓系統來說,當N大于2時,由于壓所需力過高,基本上是無法實現的。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及工程機械,以解決現有多油缸伸縮機構的液壓系統,在油缸伸縮時發熱較大、所需壓力較高的技術問題。
[0005]—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均包括活塞桿、缸筒、無桿腔油路和有桿腔油路,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間、所述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之間均設置有行程閥,所述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缸筒尾端上均設置有行程閥限位板,所述行程閥通過與行程閥限位板接觸實現工作位切換;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之間設置有用于連通相鄰油缸的連通管;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上均設置有導油管路,其中,所述導油管路包括外管和內管,所述外管的M端與活塞桿相連,所述內管的N端與缸筒相連。
[0006]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包括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一油缸的有桿腔油路通過第一連接管與第二油缸的有桿腔油路相連通,所述第二油缸的無桿腔油路通過第二連接管與第一油缸的導油管路相連通。
[000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管包括第三連接管和第四連接管,所述第三油缸的有桿腔油路通過第三連接管與第二油缸的有桿腔油路相連通,所述第三油缸的無桿腔油路通過第四連接管與第二油缸的導油管路相連通。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上分別設置有A口和B口,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無桿腔油路分別與其B 口相連通,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有桿腔油路分別與其A 口相連通。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油缸的無桿腔油路與其B口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油液從B口流入無桿腔油路,所述第一油缸的導油管路與其B口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油液從導油管路流向B 口。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油缸的無桿腔油路與其B口之間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油液從B口流入無桿腔油路,所述第二油缸的導油管路與其B口之間設置有第二單向閥,油液從導油管路流向B 口。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單向閥靠近B口設置;和/或,所述第二單向閥靠近B 口設置。
[0012]進一步地,所述內管中還設有一個內管通油口,油液經所述內管通油口流入或流出。
[0013]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該機構包括第一油缸、第二油缸、第三油缸、行程閥、行程閥限位板和連接管,其中,所述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之間、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之間均設置有行程閥,所述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的缸筒尾端上均設置有行程閥限位板,所述行程閥通過與行程閥限位板接觸實現工作位切換,所述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之間設置有用于連通相鄰油缸的連通管,同時,第一油缸包括活塞桿、缸筒、導向油管、無桿腔油路和有桿腔油路,第二油缸包括活塞桿、缸筒、導向油管、無桿腔油路和有桿腔油路,第三油缸包括活塞桿、缸筒、無桿腔油路和有桿腔油路,此外,所述導油管路包括外管和內管,所述外管的M端與活塞桿相連,使得外管伴隨活塞桿運動,所述內管的N端與缸筒相連,使得內管伴隨缸筒運動。相比現有技術,由于本發明未采用順序閥控制,所以不會因為順序閥進出油口壓差而導致系統壓力增高,因此,可以輕易實現三個油缸順序伸縮,甚至更多個油缸的順序伸縮,且不會增加系統壓力。
[0014]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包括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工程機械,所述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為其上任一項所述的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
[0015]進一步地,所述工程機械為起重機。
[0016]上述工程機械顯然具有前述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贅述。
【附圖說明】
[0017]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18]圖1為相關技術中兩級油缸伸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發明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中導油管路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4為本發明第一油缸全伸時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發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全伸時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發明第一油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全伸時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使用狀態不意圖;
[0024]圖7為本發明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全伸,第三油缸全縮時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使用狀態不意圖;
[0025]圖8為本發明第一油缸全伸,第二油缸和第三油缸全縮時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6]圖1附圖標記說明
[0027]I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7行程閥
[0028]20順序閥
[0029 ]圖2至圖8附圖標記說明
[0030]I第一油缸2第二油缸3第三油缸
[0031]4有桿腔油路5無桿腔油路6導油管路
[0032]7行程閥8行程閥限位板9活塞桿
[0033]10缸筒11第一連接管12第二連接管
[0034]13第三連接管14第四連接管15第一單向閥
[0035]16第二單向閥17有桿腔18無桿腔
[0036]61外管62內管63內管通油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7]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38]如圖2所示,一種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包括第一油缸1、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其中,第一油缸I包括活塞桿9、缸筒10、有桿腔17、無桿腔18、有桿腔油路4、無桿腔油路5和導油管路6,第二油缸2亦包括活塞桿9、缸筒10、有桿腔17、無桿腔18、有桿腔油路4、無桿腔油路5和導油管路6,第三油缸3則包括活塞桿9、缸筒10、有桿腔17、無桿腔18、無桿腔油路5和有桿腔油路4,具體地,前述導油管路6包括外管61和內管62,外管61的M端(圖3中顯示為左端)與活塞桿9相連,使得外管61伴隨活塞桿9運動,內管62的N端(圖3中顯示為右端)與缸筒10相連,使得內管62伴隨缸筒10運動,且內管62中還設有一個內管通油口 63,油液經內管通油口 63流入或流出;此外,第一油缸I和第二油缸2之間、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之間均設置有行程閥7,且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的缸筒10尾端上還均設置有行程閥限位板8,行程閥7即通過與行程閥限位板8的接觸實現工作位切換;此外,第一油缸1、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之間設置有用于連通相鄰油缸的連通管。需要說明的是,設置于第一油缸I和第二油缸2之間的行程閥7具體安裝于第一油缸2的缸筒10的尾端;設置于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之間的行程閥7具體安裝于第二油缸2的缸筒1的尾端。
[0039]同時,如圖2所示,第一油缸1、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上分別設置有A口和B口,第一油缸1、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的無桿腔油路5分別與其B 口相連通,第一油缸1、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的有桿腔油路4分別與其A 口相連通。
[0040]在進一步地技術方案中,前述連接管包括第一連接管11、第二連接管12、第三連接管13和第四連接管14,第一油缸I的有桿腔油路4通過第一連接管11與第二油缸2的有桿腔油路4相連通,第二油缸2的無桿腔油路5通過第二連接管12與第一油缸I的導油管路6相連通,第三油缸3的有桿腔油路4通過第三連接管13與第二油缸2的有桿腔油路4相連通,第三油缸3的無桿腔油路5通過第四連接管14與第二油缸2的導油管路6相連通。
[0041]通過上述設置,當高壓液壓油進入第一油缸I的B 口時,高壓液壓油經過第一油缸I的活塞桿9內部的無桿腔油路5到達無桿腔18,推動第一油缸I伸出,此時,由于設置于第一油缸I和第二油缸2之間的行程閥7的油路屬于導通狀態,如圖4所示,因此,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也會伸出一段微小的距離(即行程閥7的行程),在第二油缸2和第三油缸3伸出一段微小的距離后,行程閥7的油路關閉,此時只有第一油缸I繼續伸出,直至全部伸出,具體如圖4所示。圖4即為第一油缸全伸時多油缸順序伸縮機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42]由于第一油缸I在伸出的過程中,導油管路6的內管62也同步伸出,當第一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