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放大閥及轉向液壓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控制部件,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流量放大閥及具有該流量放大閥的轉向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的裝載機轉向液壓系統普遍為定量系統,定量系統相比于變量系統來說,具有成熟度高、可靠性好、抗污染能力強、性價比高等優點,但是由于定量系統的排量不可變,在轉向過程中多余的流量不可避免的存在節流損失和溢流損失,使得裝載機存在能耗嚴重、可控性差、液壓沖擊大等缺點。目前國內裝載機較常用的轉向方案中,采用小排量轉向器配流量放大閥的轉向方案,放大閥中優先閥桿上的損失同樣存在,且在發動機高速時存在轉向發飄的問題;采用大排量轉向器直接控制油缸轉向,使得轉向沉重,同時優先閥上的損失較大,油缸在行程終點時液壓沖擊大。國外裝載機的變量轉向方案,其性能優越,但仍存在結構復雜,成本高、周期長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流量放大閥液壓能量損失大及可控性差、液壓沖擊大的缺點,而提供一種液壓能量損失小、可控性好、液壓沖擊小的流量放大閥以及具有該流量放大閥的轉向液壓系統。
[0004]本發明為實現其目的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構造一種流量放大閥,所述流量放大閥上設有與換向閥連接的P油口、T油口、A油口、B油口、L油口、R油口、LS油口,所述P油口和T油口對應連接所述換向閥的進油口和回油口,所述A油口和B油口對應連接換向閥的兩個工作油口,所述L油口和R油口對應連接換向閥的液控左端和液控右端,所述換向閥處于左位時,所述L油口、P油口、A油口、LS油口相互連通、B油口與T油口連通;所述換向閥處于右位時,所述R油口、P油口、B油口、LS油口相互連通、A油口與T油口連通;所述換向閥處于中位時,所述LS油口與T油口連通。在本發明中,流量放大閥處于左位或右位時,作用于換向閥左端L油口或右端R油口的高壓液壓油合流到A油口或B油口,作用于與液壓油缸,同時換向閥還具有負載反饋信號油口 LS油口,可作為負載敏感變量栗的信號輸入,從而解決裝載機轉向時造成的液壓能量損失大及可控性差、液壓沖擊大的問題。
[0005]在上述流量放大閥中,所述換向閥處于左位時,所述L油口與P油口、A油口、LS油口的連通油路上設有節流閥;所述換向閥處于右位時,所述R油口與P油口、B油口、LS油口的連通油路上設有節流閥。節流閥有助于降低液壓沖擊的問題。
[0006]在上述流量放大閥中,所述流量放大閥還包括溢流閥,所述溢流閥連接在LS油口與T油口之間。
[0007]在上述流量放大閥中,所述A油口、B油口與T油口之間各自連接有一個補油閥,所述補油閥由溢流閥與單向閥并聯構成,所述單向閥的進油口與T油口連通。
[0008]在上述流量放大閥中,所述流量放大閥還包括連接在換向閥進油口和P油口之間的兩位三通閥和PC油口,所述兩位三通閥的進油口與P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的一個出油口與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另一出油口與PC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液控左端與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液控右端彈簧腔與LS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處于左位時P油口與PC油口導通,P油口經兩位三通閥內的節流閥與換向閥的進油口導通,所述兩位三通閥處于右位時P油口與與換向閥的進油口導通。
[0009]本發明為實現其目的的另一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構造轉向液壓系統,包括轉向器、轉向油缸、負載敏感變量栗、油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流量放大閥,所述流量放大閥的A油口、B油口分別與轉向油缸的大腔和小腔連接,P油口與負載敏感變量栗的出油口連接,負載敏感變量栗的進油口和T油口與液壓油箱連接,流量放大閥的L油口、R油口對應與轉向器的左控制輸出油口和右控制輸出油口連接,轉向器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出口和LS油口與負載敏感變量栗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入口連通。
[0010]在上述轉向液壓系統中,所述轉向液壓系統還包括梭閥,所述流量放大閥還包括連接在換向閥進油口和P油口之間的兩位三通閥和PC油口,所述兩位三通閥的進油口與P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的一個出油口與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另一出油口與PC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液控左端與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液控右端彈簧腔與LS油口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閥處于左位時P油口與PC油口導通,P油口經兩位三通閥內的節流閥與換向閥的進油口導通,所述兩位三通閥處于右位時P油口與與換向閥的進油口導通,轉向器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出口和LS油口經所述梭閥與負載敏感變量栗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入口連通,所述梭閥的一個進油口同時與轉向器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出口和LS油口連通,所述梭閥的出油口與負載敏感變量栗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入口連通,所述梭閥的另一進油口構成第二負載壓力信號輸入口。
[0011]在上述轉向液壓系統中,所述梭閥出油口與負載敏感變量栗的負載壓力信號輸入口之間連接有向負載敏感變量栗單向導通的單向阻尼閥。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負載敏感轉向液壓系統提供負載所需要的流量,沒有中位損失;且在運輸及重載工況時,栗幾乎不輸出流量,因此能量損失降低,發動機油耗減小;
(2)負載敏感變量栗+小排量轉向器+流量放大閥的轉向系統較之定量系統有更好的節能作用,較之負載敏感栗+大排量轉向器+優先閥的轉向系統有更低的成本。
[0013](3)本轉向液壓系統方案中的負載信號的提取及控制方式以及結構設計均有其特殊性,轉向器和流量放大閥均采用國內元件,成本優勢非常明顯。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流量放大閥的液壓原理圖。
[0015]圖2是本發明轉向液壓系統的液壓原理圖。
[0016]圖中零部件名稱及序號:
負載敏感變量栗1、變量栗1-1、伺服變量油缸1-2、壓力補償閥1-3、流量補償閥1-4、回油濾2、單向阻尼閥3、梭閥4、流量放大閥5、換向閥51、兩位三通閥52、左路補油閥53、右路補油閥54、溢流閥55、濾油器56、轉向油缸6、油箱7、轉向器8。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具體實施方案。
[0018]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流量放大閥上設有與換向閥連接的P油口、T油口、A油口、B油口、L油口、R油口、LS油口、PC油口,其包括換向閥51、兩位三通閥52、左路補油閥53、右路補油閥54、溢流閥55、濾清器56,兩位三通閥52的進油口與P油口連接,兩位三通閥的一個出油口 52a與換向閥的進油口連通,兩位三通閥52的另外一個出油口 52b與PC油口連通,兩位三通閥52的彈簧控制腔52c與LS油口連通,兩位三通閥52另外一側的控制腔經一個節流閥與兩位三通閥的出油口 52a連通。LS油口還經一個濾油器56、溢流閥55與T油口連通,對LS油口進行限壓保護。L油口與換向閥51的閥芯左控制腔511,R油口與換向閥51的閥芯右控制腔51r連接,在換向閥上還具有閥芯左控制腔油入口 51c和閥芯右控制腔油入口 51d,它們對應與換向閥的閥芯左控制腔511和閥芯右控制腔51r連接。換向閥51上具有兩個工作油口,分別是左工作油口 51a和右工作油口 51b,A油口與左工作油口 51a連通,B油口與右工作油口 51b連通。A油口與T油口之間連接有左路補油閥53,B油口與T油口之間連接有右路補油閥54,左路補油閥53和右路補油閥54,都是由一個溢流閥和單向閥并聯構成,其中單向閥的進油口與T油口連通,當A油口或B油口處的壓力低于一定值時,液壓油從T油口經過左路補油閥53或右路補油閥54中的單向閥向A油口或B油口補油,當A油口或B油口的壓力超過一定壓力時,則A油口或B油口處的液壓油經過左路補油閥53或右路補油閥54的溢流閥向T油口溢流。換向閥51上具有回油口 5IT和負載反饋信號油口 51LS,回油口 51T與T油口連通,負載反饋信號油口 51LS經一個節流閥與LS油口和濾油器56連通。
[0019]在該流量放大閥中,當L油口有先導壓力油作用時,換向閥51處于左位,換向閥51的進油口 51p與左工作油口 51a導通,右工作油口 51b與回油口 51T連通,進油口 51p經一個節流閥與負載反饋信號油口 51LS導通,閥芯左控制腔油入口 51c也經一個節流閥與左工作油口 51a導通,即控制換向閥的高壓先導油與換向閥進油口 51p的液壓油合流從換向閥51的左工作油口 51a流出。
[0020]當R油口有先導壓力油作用時,換向閥51處于右位,換向閥51的進油口 51p與右工作油口 51b導通,左工作油口 51a與回油口 51T連通,進油口 51p經一個節流閥與負載反饋信號油口 51LS導通,閥芯右控制腔油入口 51d也經一個節流閥與右工作油口 51b導通,即控制換向閥的高壓先導油與換向閥進油口 51p的液壓油合流從換向閥51的右工作油口51b流出。當換向閥51兩端都沒有先導液壓油的作用時,換向閥處于中位,負載反饋信號油口 51LS與回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