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壓閥組,特別是針對一種農機GPS轉向控制閥組。
背景技術:
我國的農機內部液壓系統中采用的轉向液壓控制閥組主要有手動、液控、普通電磁控三種。手動轉向控制閥組是通過手動推動閥體實現轉向控制的;液控轉向控制閥組是在閥組內部設置有液控口,并通過進入液控口的液壓油來推動閥體達到轉向目的;而普通電磁轉向控制閥組主要是通過電磁鐵通電吸引閥體移動來達到轉向目的。但是由于上述幾種閥組在進行轉向動作時都需要人實時地直接或間接進行操控,因此對于要求能夠實現自動自主導航駕駛的農機都是不能夠勝任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抗干擾、可以通過GPS定位系統自動進行轉向控制的GPS轉向控制閥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農機GPS轉向控制閥組,所述農機包括有油泵、回油箱、工作執行器、轉向執行器、GPS定位控制系統,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包括有與所述油泵連通的閥組進油口,與所述回油箱連通的閥組回油口,與所述工作執行器連通的工作輸出口,與所述轉向執行器連通的第一轉向輸出口和第二轉向輸出口,進油口與所述閥組進油口相連的兩位三通換向閥,進油口與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常開出油口相連的兩位兩通電磁閥,入油口與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的出油口相連的Y型三位四通電磁閥;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的常閉出油口與所述工作輸出口相連;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的出油口與所述閥組回油口連通,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的第一輸出口和第二輸出口分別與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和第二轉向輸出口連通;所述第一輸出口和第二輸出口與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和第二轉向輸出口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一平衡閥和第二平衡閥;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和三位四通電磁閥均由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進行控制。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平衡閥由第一順序閥和第一單向閥并聯而成,所述第一順序閥通過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處的壓力或第二輸出口處的壓力進行控制;所述第二平衡閥由第二順序閥和第二單向閥并聯而成,所述第二順序閥通過所述第二轉向輸出口處的壓力或第一輸出口處的壓力進行控制。
進一步,所述第一順序閥、第二順序閥的設置壓力均為200bar。
進一步,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內開設有先導控制支路,所述先導控制支路通過流動方向均指向所述先導控制支路的第三單向閥和第四單向閥分別與所述第一輸出口和第二輸出口連通。
進一步,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為先導式控制閥,并通過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的進油口壓力和所述先導控制支路的壓力進行控制。
進一步,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有可調溢流閥,所述可調溢流閥進油口一端連接在所述先導控制支路上、出油口一端與所述閥組回油口連通。
進一步,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有節流閥,所述節流閥一端連接在所述先導控制支路上、一端與所述閥組回油口連通。
進一步,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測試所述閥組進油口處壓力的第一測壓口、測試所述工作輸出口處壓力的第二測壓口、測試所述先導控制支路壓力的第三測試口。
進一步,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有進油口直接連通所述閥組回油口、出油口直接連通所述閥組進油口的第五單向閥。
進一步,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制造時分為四個模塊,所述閥組進油口、閥組回油口、工作輸出口、兩位三通換向閥、兩位兩通電磁閥均設置在第一模塊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設置在第二模塊上,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第二轉向輸出口、第一平衡閥、第二平衡閥均設置在第三模塊上,第四模塊用于封閉所述第三模塊中末端管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和三位四通電磁閥均通過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進行控制,當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檢測到農機偏離預定路線需要轉向時,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可以控制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和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動作,使液壓油流入到所述轉向執行器中,實現自動控制農機轉向修正行駛路線,整個過程無需人為參與;而且本實用新型通過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可以同時連接所述轉向執行器和工作執行器,既可以實現選擇向所述工作執行器輸送液壓油,也可以選擇向所述轉向執行器輸送液壓油;同時通過所述第一平衡閥、第二平衡閥,可以有效保證在農機正常行駛過程中轉向機構不會因外部振動等干擾原因而造成與原有方向偏離。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農機GPS轉向控制閥組,所述農機包括有油泵、回油箱、工作執行器、轉向執行器、GPS定位控制系統,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包括有與所述油泵連通的閥組進油口P,與所述回油箱連通的閥組回油口T,與所述工作執行器連通的工作輸出口EF,與所述轉向執行器連通的第一轉向輸出口A和第二轉向輸出口B,進油口與所述閥組進油口P相連的兩位三通換向閥1,進油口與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1常開出油口相連的兩位兩通電磁閥2,入油口P1與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2的出油口相連的Y型三位四通電磁閥3;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1的常閉出油口與所述工作輸出口EF相連;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3的出油口T1與所述閥組回油口T連通,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3的第一輸出口A1和第二輸出口B1分別與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A和第二轉向輸出口B連通;所述第一輸出口A1和第二輸出口B1與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A和第二轉向輸出口B之間分別設置有第一平衡閥4和第二平衡閥5;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2和三位四通電磁閥3均由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進行控制。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2和三位四通電磁閥3均通過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進行控制,當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檢測到農機偏離預定路線需要轉向時,所述GPS定位控制系統可以控制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2和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3動作,使液壓油流入到所述轉向執行器中,實現自動控制農機轉向修正行駛路線,整個過程無需人為參與;而且本實用新型通過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1可以同時連接所述轉向執行器和工作執行器,既可以實現選擇向所述工作執行器輸送液壓油,也可以選擇向所述轉向執行器輸送液壓油;同時通過所述第一平衡閥4、第二平衡閥5,可以防止所述轉向執行器受到外力振動沖擊時內部液壓油的流出,因此可以有效保證在正常行駛過程中轉向機構不會因外部振動等干擾原因而造成與原有方向偏離。
具體地,所述第一平衡閥4由第一順序閥和第一單向閥并聯而成,所述第二平衡閥5由第二順序閥和第二單向閥并聯而成;為了便于構成回路,所述第一順序閥通過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A處的壓力或第二輸出口B1處的壓力進行控制,所述第二順序閥通過所述第二轉向輸出口B處的壓力或第一輸出口A1處的壓力進行控制;這樣當液壓油從所述第一輸出口A1流入所述第一平衡閥4時,可以同時控制所述第二順序閥開啟,使所述轉向執行器內部液壓油經所述第二平衡閥5流出;同樣的,這樣當液壓油從所述第二輸出口B1流入所述第二平衡閥5時,可以同時控制所述第一順序閥開啟,使所述轉向執行器內部液壓油經所述第一平衡閥4流出;為了確保所述第一平衡閥4、第二平衡閥5的正常運行,順序閥的壓力設定值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在本實施例中,具體地,所述第一順序閥、第二順序閥的設置壓力均為200bar。
為了方便對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內部的先導式控制閥進行控制,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內開設有先導控制支路6,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通過流動方向均指向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的第三單向閥7和第四單向閥8分別與所述第一輸出口A1和第二輸出口B1連通。當所述轉向執行器不工作時,通過所述第三單向閥7和第四單向閥8,可以有效防止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內部的液壓油回流到所述轉向執行器內。具體地,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1為先導式控制閥,并通過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2的進油口壓力和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的壓力進行控制;而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兩位三通換向閥1還具有流量優先功能,當所述閥組進油口P的進油量較小的情況下,液壓油優先通過所述兩位兩通電磁閥2并輸送至所述轉向執行器;當所述閥組進油口P的進油量較大的情況下,液壓油可以在輸送到所述轉向執行器的同時,通過所述工作輸出口EF輸送到所述工作執行器。
為了限制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上的壓力,防止先導控制壓力值過高,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有可調溢流閥9,所述可調溢流閥9進油口一端連接在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上、出油口一端與所述閥組回油口T連通。
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有節流閥10,所述節流閥10一端連接在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上、一端與所述閥組回油口T連通。所述節流閥10可以將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上的液壓油排出,以便在所述轉向執行器不工作時,對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進行泄壓。
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測試所述閥組進油口P處壓力的第一測壓口GP、測試所述工作輸出口EF處壓力的第二測壓口M、測試所述先導控制支路6壓力的第三測試口LS。通過設置上述三個壓力測試口可以方便農機內部控制系統對所述閥組進油口P、工作輸出口EF、先導控制支路6處的壓力值進行實時監控。
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還包括有進油口直接連通所述閥組回油口T、出油口直接連通所述閥組進油口P的第五單向閥11。上述結構可以在轉向過程中出現農機內外兩側車輪的速度不一致,而導致所述閥組進油口P處出現真空情況時,從所述閥組回油口T向所述閥組進油口P補油。
為了方便加工制造以及后續的組裝使用,所述GPS轉向控制閥組制造時分為四個模塊,所述閥組進油口P、閥組回油口T、工作輸出口EF、兩位三通換向閥1、兩位兩通電磁閥2均設置在第一模塊Ⅰ上,所述三位四通電磁閥3設置在第二模塊Ⅱ上,所述第一轉向輸出口A、第二轉向輸出口B、第一平衡閥4、第二平衡閥5均設置在第三模塊Ⅲ上,第四模塊Ⅳ用于封閉所述第三模塊中末端管口。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