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壓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二通液壓閥。
背景技術:
二通液壓閥,是具有兩個管路的控制閥,通過開啟該二通液壓閥可以使得液壓油無阻礙流通,當關閉該液壓閥,能夠阻斷液壓油流通。
現有的二通液壓閥的閥體結構通常存在直彎,有的甚至有兩個,致使液壓油在流經閥體時需要拐直彎,而直彎的局部阻力損失系數最大,導致液壓油拐直彎時壓力損失較大。另外,現有的二通液壓閥通過閥芯和閥體配合間隙來密封液壓油,而閥的滲漏量與配合間隙值的立方成正比,這種密封方式會導致出現液壓油滲漏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要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降低壓力損失且無滲漏的二通液壓閥。
發明人發現,現有的二通液壓閥由于流經閥體的液壓油要拐直彎,甚至連續拐兩個,而90度彎的局部阻力損失系數ζ值為1.12,該值較大,因而使得液壓油壓力損失偏高;另外,以往的二通液壓閥是靠閥芯與閥體的配合間隙來密封液壓油,沒有此配合間隙閥芯不能動作,而液壓閥的滲漏流量與此配合間隙δ值的立方成正比,因此配合間隙的存在導致液壓閥存在液壓油滲漏現象。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直流束并用凡爾線密封環帶來密封液壓油的二通液壓閥,由此降低液壓閥的壓力損失并防止滲漏。
特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二通液壓閥,用于控制油路的連通或隔斷,包括:
主閥體,包括呈銳角布置并相互連通的主油孔和主閥芯孔,所述主油孔為貫通所述主閥體的直孔,所述主油孔的兩端用于與所述油路連通;
主閥芯組件,插裝于所述主閥芯孔內,為軸桿式結構,可沿其軸線在所述主閥芯孔內移動,用于連通或隔斷所述主油孔;和
導向結構,設置在所述主閥芯孔的上方,通過緊固件與所述主閥體固定,用于控制所述主閥芯組件的運動方向以形成不同的工作狀態;
其中,所述主閥芯組件與所述主閥芯孔形成凡爾線密封結構,所述導向結構也具有凡爾線密封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主閥芯孔穿過所述主閥體且與所述主油孔相交,相交部位設有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所述主閥體中的所述主閥芯孔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主閥芯孔平行且與所述主油孔相連通的第一側孔和第二側孔。
進一步地,所述主閥芯組件包括:
主閥芯,為柱狀,其底部設有外徑小于其本身的圓柱一,所述圓柱一與所述主閥芯本身形成第一臺階,所述圓柱一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相配合的第二凡爾線密封環帶;和
主閥芯復位彈簧,抵頂在所述導向結構與所述主閥芯之間,所述主閥芯復位彈簧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主閥芯密封于所述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處,所述主閥芯將所述主油孔隔斷為a腔和b腔。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結構包括:
一級導向結構,固定于所述主閥芯孔的端面處;和
二級導向結構,固定于所述一級導向結構處。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導向結構包括:
一級導閥體,固定于所述主閥體中帶有所述主閥芯孔的一端,其內部具有一橫向貫通所述一級導閥體的一級橫孔,與所述一級橫孔連通且自左向右依次縱向貫通所述一級導閥體兩側的第一和第三縱孔,及與所述一級橫孔連通且縱向貫穿所述一級導閥體中部的第二縱孔,所述第一縱孔與所述一級橫孔相貫的下部設有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所述第一縱孔經所述第一側孔與所述b腔連通,所述第一縱孔左側設有與其平行的第三側孔,所述第三側孔經橫向孔連通所述一側孔,所述第一縱孔右側設有與其平行且連通所述一級橫孔的第四側孔,所述第二縱孔與所述主閥芯孔連通,所述第三縱孔與所述一級橫孔相貫的下部設有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所述第三縱孔經所述第二側孔與所述a腔連通,所述第三縱孔左側設有與其平行且連通所述一級橫孔的第五側孔,所述第三縱孔右側設有與其平行的第六側孔,所述第六側孔經橫向孔連通所述二側孔;
兩個一級導閥芯,每個所述一級導閥芯的底部設有外徑小于其本身的圓柱二,所述圓柱二與所述一級導閥芯形成第二臺階,每個所述圓柱二底部相應地設有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分別用于與所述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和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相配合,所述兩個一級導閥芯分別對應位于所述第一縱孔和所述第三縱孔中,用于沿其軸線移動;和
兩個一級復位彈簧,每個所述一級復位彈簧對應一個所述一級導閥芯,對應的所述一級復位彈簧抵頂在對應的所述一級導閥芯與所述二級導向結構之間,所述第一縱孔處的一級復位彈簧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一縱孔的一級導閥芯分別將所述一級橫孔和第一縱孔與所述b腔隔斷,所述第三縱孔處的一級復位彈簧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三縱孔的一級導閥芯分別將所述一級橫孔和第三縱孔與所述a腔隔斷。
進一步地,所述二級導向結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縱孔的端面處的二級a腔導向結構和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縱孔的端面處的二級b腔導向結構;
所述二級a腔導向結構包括:
二級a腔導閥體,所述二級a腔導閥體的內部具有一橫向貫通的二級a腔橫孔和自左向右依次沿縱向貫穿并連通于所述二級a腔橫孔的第四至第六縱孔,所述二級a腔橫孔與所述第五縱孔相交處設有第一環槽,所述第四縱孔通過所述第五側孔、所述一級橫孔和所述第二縱孔與所述主閥芯孔連通,所述第五縱孔與所述第三縱孔連通,所述第六縱孔通過第六側孔與所述a腔連通;
二級a腔導閥芯,包括第一軸芯,所述第一軸芯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第一至第四閥墻,所述第一至第四閥墻呈間隔布置且沿著所述軸芯的徑向向外突出,所述二級a腔橫孔從左側至所述第一閥墻的空間形成第一油腔,從所述第一閥墻至所述第二閥墻的空間形成第二油腔,從所述第三閥墻至所述第四閥墻的空間形成第三油腔;和
二級a腔復位彈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二級a腔導閥體,另一端與所述第四閥墻的右側相連,所述二級a腔復位彈簧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三閥墻與所述第一環槽形成縫隙,所述第五縱孔與第三油腔連通;
所述二級b腔導向結構包括:
二級b腔導閥體,所述二級b腔導閥體的內部具有一橫向貫穿的二級b腔橫孔和自左向右依次沿縱向貫穿并連通于所述二級b腔橫孔的第七至第九縱孔,所述二級b腔橫孔與所述第八縱孔相交處設有第二環槽,且所述第二環槽左側的孔徑小于其右側的孔徑,所述第二環槽左側處設有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所述第七縱孔通過所述第三側孔與所述b腔連通,所述第八縱孔與所述第一縱孔連通,所述第九縱孔通過所述第四側孔、所述一級橫孔、所述第二縱孔與所述主閥芯孔連通;
二級b腔導閥芯,包括第二軸芯,所述第二軸芯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第五至第八閥墻,所述第五至所述第八閥墻呈間隔布置且沿著所述軸芯的徑向向外突出,所述第五、第六、第七閥墻的外徑依次增大,所述第七、第八閥墻的外徑相同,所述第六閥墻與所述第七閥墻形成第三臺階,所述第六閥墻左側處設有與所述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相匹配的第七凡爾線密封環帶,所述二級b腔橫孔從所述第五閥墻至所述第六閥墻的空間形成第四油腔,從所述第七閥墻至所述第八閥墻的空間形成第五油腔,從所述第八閥墻至所述二級b腔導閥體右側的空間形成第六油腔;和
二級b腔復位彈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二級b腔導閥體,另一端與所述第八閥墻右側相連,所述二級b腔復位彈簧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七閥墻與所述第二環槽形成縫隙,所述第六油腔與所述第八縱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導向結構還包括:
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從左至右依次排列有第一至第三孔并具有相應的內部和外部,所述第一孔的外部與油箱連通,所述第二孔的外部同時與所述第一、第六油腔連通,所述第三孔的外部與所述第三油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具有關閉狀態和開啟狀態,
關閉狀態所述第一孔與所述第二孔的內部不連通,所述第二孔與所述第三孔的內部連通;
開啟狀態所述第三孔與所述第二孔的內部不連通,所述第一孔與所述第二孔的內部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狀態包括截止狀態:
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處于關閉狀態,所述a腔的液壓油順序流經所述第二側孔、所述第六側孔、所述第三油腔、所述第三孔、所述第二孔進而分別流入所述第一油腔和第六油腔,流入所述第一油腔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一軸芯右移并截止于所述第一閥墻左側,由于所述第一軸芯右移,使得所述第二閥墻與所述第一環槽左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同時,流入所述第六油腔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二軸芯左移并截止于所述第八閥墻右側,使得所述第七閥墻與所述第二環槽右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
進一步流入所述a腔的液壓油經第二側孔推動所述第三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上移,使得所述第三縱孔和所述一級橫孔連通,所述a腔的液壓油進入所述一級橫孔后分別流入所述主閥芯孔和所述第四側孔,
流入所述主閥芯孔的液壓油推動所述主閥芯下移,使得所述主閥芯的第二凡爾線密封環帶與所述主閥體的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貼緊,從而將從所述a腔的液壓油截止并密封于所述主閥芯上方;
流入所述第四側孔的液壓油順序經過所述第五油腔、所述第七閥墻與所述第二環槽的縫隙流入所述第一縱孔,進而推動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下移,使得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的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與所述一級導閥體的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貼緊,從而隔斷流向所述b腔的液壓油;
經所述第二孔流入所述第六油腔的液壓油進一步推動所述第二軸芯左移,使得所述第六閥墻的第七凡爾線密封環帶與所述二級b橫孔的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貼緊,從而隔斷流向所述b腔的液壓油。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狀態還包括導通狀態:
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處于開啟狀態,所述第一、第六油腔的液壓油經過所述第二孔和所述第一孔流回油箱,所述a腔的液壓油順序流經所述第二側孔、所述第四側孔、所述第三油腔流入所述第三孔并被截止;
所述二級a腔復位彈簧推動所述第一軸芯521左移,使得所述第三閥墻與所述第一環槽右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所述a腔的液壓油經過所述第三閥墻與所述第一環槽的縫隙流入所述第三縱孔上方,從而推動所述第三縱孔內的一級導閥芯下移,使得所述第三縱孔內的一級導閥芯的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與所述一級導閥體的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貼緊,從而將所述a腔的液壓油截止并密封于所述第三縱孔內的一級導閥芯上方;
進一步流入所述a腔的液壓油作用于所述主閥芯下端的所述第一臺階上,從而對所述主閥芯形成一個向上的主閥芯推力,所述主閥芯推力使得所述主閥芯上端的油腔形成一個主閥芯壓強,所述主閥芯壓強順序通過所述第二縱孔和所述一級橫孔作用于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下端的第二臺階上,使得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產生一個向上的一級導閥芯推力,所述一級導閥芯推力使得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的上端油腔形成一個一級壓強,所述一級壓強作用于所述第三臺階上,使得所述第二軸芯右移,由于所述第二軸芯右移,所述第五閥墻與所述第二環槽左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的上端油腔的液壓油通過所述第五閥墻與所述第二環槽的縫隙順序經過所述第三側孔和所述第一側孔進入所述b腔,同時所述第一縱孔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上移,使得所述一級縱孔與所述b腔連通,所述一級橫孔內的液壓油通過所述一級縱孔進入所述b腔,所述a腔和所述b腔的液壓油共同作用于所述第一臺階進而推動所述主閥芯上移,使得所述a腔和所述b腔完全連通,所述a腔的液壓油徑直流入所述b腔。
本發明的二通液壓閥采用導向結構控制主閥芯的運動來連通或隔斷主油孔,由于所述主油孔為直孔,在導通狀態時液壓油通過該主油孔時不需要拐彎,降低了油束拐直彎帶來的壓力損失。另外,本發明的主閥芯組件與所述主閥芯孔形成凡爾線密封結構,所述導向結構也具有凡爾線密封結構,因此本發明的二通液壓閥在截止狀態時能保證液壓油無滲漏。
根據下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發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
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通液壓閥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主閥體的剖視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級導向結構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級導閥體的剖視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a腔導向結構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b腔導向結構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通液壓閥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級導向結構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10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a腔導向結構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1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b腔導向結構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1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
圖中各符號表示含義如下:
10主閥體,101主油孔,102主閥芯孔,103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104第一側孔,105第二側孔,106a腔,107b腔,
20主閥芯組件,21主閥芯,201圓柱一,202第一臺階,203第二凡爾線密封環帶,22主閥芯復位彈簧,
30導向結構,
40一級導向結構,41一級導閥體,410一級橫孔,411第一縱孔,412第二縱孔,413第三縱孔,414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415第三側孔,416第四側孔,417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418第五側孔,419第六側孔,42一級導閥芯,420圓柱二,421第二臺階,422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43一級復位彈簧,
50二級a腔導向結構,501第一油腔,502第二油腔,503第三油腔,51二級a腔導閥體,511二級a腔橫孔,512第四縱孔,513第五縱孔,514第六縱孔,515第一環槽,52二級a腔導閥芯,521第一軸芯,522第一閥墻,523第二閥墻,524第三閥墻,525第四閥墻,53二級a腔復位彈簧,
60二級b腔導向結構,601第四油腔,602第五油腔,603第六油腔,61二級b腔導閥體,611二級b腔橫孔,612第七縱孔,613第八縱孔,614第九縱孔,615第二環槽,616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62二級b腔導閥芯,621第二軸芯,622第五閥墻,623第六閥墻,624第七閥墻,625第八閥墻,626第七凡爾線密封環帶,63二級b腔復位彈簧,
70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701第一孔,702第二孔,703第三孔。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通液壓閥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主閥體的剖視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級導向結構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級導閥體的剖視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a腔導向結構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b腔導向結構截止狀態時的剖視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截止狀態時的示意性剖視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通液壓閥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一級導向結構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圖10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a腔導向結構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二級b腔導向結構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導通狀態時的剖視圖。
如圖1所示,還可以參見圖8,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二通液壓閥,用于控制油路的連通或隔斷,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主閥體10、主閥芯21和導向結構30。所述主閥體10包括呈銳角布置并相互連通的主油孔101和主閥芯孔102,所述主油孔101為貫通所述主閥體10的直孔,所述主油孔101的兩端用于與所述油路連通。所述主閥芯組件20插裝于所述主閥芯孔102內,為軸桿式結構,可沿其軸線在所述主閥芯孔102內移動,用于連通或隔斷所述主油孔101。所述導向結構30設置在所述主閥芯孔102的上方,通過緊固件與所述主閥體10固定,用于控制所述主閥芯組件20的運動方向以形成不同的工作狀態。其中,所述主閥芯組件20與所述主閥芯孔102形成凡爾線密封結構,所述導向結構30也具有凡爾線密封結構。
本發明的二通液壓閥采用導向結構30控制主閥芯21的運動來連通或隔斷位于所述主閥體10內的主油孔101,使得油路中的液壓油在所述主油孔101中直接通過,由于所述主油孔101為直孔,所述液壓油通過所述主油孔101時不需要拐彎,降低了油束拐直彎引起的壓力損失。另外,本發明主閥芯組件20與所述主閥芯孔102形成凡爾線密封結構,所述導向結構30也具有凡爾線密封結構,因此本發明的二通液壓閥通過凡爾線密封結構能夠保證液壓油不發生滲漏現象。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主閥芯孔102穿過所述主閥體10且與所述主油孔101相交,相交部位設有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103,所述主閥體10中的所述主閥芯孔102左右兩側分別設有與所述主閥芯孔102平行且與所述主油孔101相連通的第一側孔104和第二側孔105。所述主閥芯組件20包括主閥芯21和主閥芯復位彈簧22。所述主閥芯21為柱狀,其底部設有外徑小于其本身的圓柱一201,所述圓柱一201與所述主閥芯21本身形成第一臺階202,所述圓柱一201的底部設有與所述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103相配合的第二凡爾線密封環帶203。所述主閥芯復位彈簧22抵頂在所述導向結構30與所述主閥芯21之間,所述主閥芯復位彈簧22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主閥芯21密封于所述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103處,所述主閥芯21將所述主油孔101隔斷為a腔106和b腔107。
所述導向結構包括固定于所述主閥芯孔102的端面處的一級導向結構40和固定于所述一級導向結構40處的二級導向結構60以及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70。
如圖3所示,還可以參見圖9,所述一級導向結構40包括一級導閥體41、兩個一級導閥芯42和兩個一級復位彈簧43。所述一級導閥體41固定于所述主閥體10中帶有所述主閥芯孔102的一端,如圖4所示,所述一級導閥體41的內部具有一橫向貫通所述一級導閥體41的一級橫孔410,與所述一級橫孔410連通且自左向右依次縱向貫通所述一級導閥體41兩側的第一縱孔411和第三縱孔413,及與所述一級橫孔410連通且縱向貫穿所述一級導閥體41中部的第二縱孔412,所述第一縱孔411與所述一級橫孔410相貫的下部設有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414,所述第一縱孔411經所述第一側孔104與所述b腔107連通,所述第一縱孔411左側設有與其平行的第三側孔415,所述第三側孔415經橫向孔連通所述第一側孔104,所述第一縱孔411右側設有與其平行且連通所述一級橫孔410的第四側孔416,所述第二縱孔412與所述主閥芯孔102連通,所述第三縱孔413與所述一級橫孔410相貫的下部設有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417,所述第三縱孔413經所述第二側孔105與所述a腔106連通,所述第三縱孔413左側設有與其平行且連通所述一級橫孔410的第五側孔418,所述第三縱孔413右側設有與其平行的第六側孔419,所述第六側孔419經橫向孔連通所述第二側孔105。
每個所述一級導閥芯42的底部設有外徑小于其本身的圓柱二420,所述圓柱二420與所述一級導閥芯42形成第二臺階421,每個所述圓柱二420底部相應地設有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422,分別用于與所述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414和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417相配合,所述兩個一級導閥芯42分別對應位于所述第一縱孔411和所述第三縱孔413中,用于沿其軸線移動。
每個所述一級復位彈簧43對應一個所述一級導閥芯42,對應的所述一級復位彈簧43抵頂在對應的所述一級導閥芯42與所述二級導向結構之間,所述第一縱孔411處的一級復位彈簧43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一縱孔411的一級導閥芯42分別將所述一級橫孔410和第一縱孔411與所述b腔107隔斷,所述第三縱孔413處的一級復位彈簧43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三縱孔413的一級導閥芯42分別將所述一級橫孔410和第三縱孔413與所述a腔106隔斷。
所述二級導向結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三縱孔413的端面處的二級a腔導向結構50和固定連接于所述第一縱孔411的端面處的二級b腔導向結構60。如圖5所示,還可以參見圖10,所述二級a腔導向結構50包括二級a腔導閥體51、二級a腔導閥芯52和二級a腔復位彈簧53。所述二級a腔導閥體51的內部具有一橫向貫通的二級a腔橫孔511和自左向右依次沿縱向貫穿并連通于所述二級a腔橫孔511的第四縱孔512、第五縱孔513和第六縱孔514,所述二級a腔橫孔511與所述第五縱孔513相交處設有第一環槽515,所述第四縱孔512通過所述第五側孔418、所述一級橫孔410和所述第二縱孔412與所述主閥芯孔102連通,所述第五縱孔513與所述第三縱孔413連通,所述第六縱孔514通過第六側孔419與所述a腔106連通。
所述二級a腔導閥芯52包括第一軸芯521,所述第一軸芯521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第一閥墻522、第二閥墻523、第三閥墻524和第四閥墻525,所述第一至第四閥墻522-525呈間隔布置且沿著所述軸芯的徑向向外突出,所述二級a腔橫孔511從左側至所述第一閥墻522的空間形成第一油腔501,從所述第一閥墻522至所述第二閥墻523的空間形成第二油腔502,從所述第三閥墻524至所述第四閥墻525的空間形成第三油腔503。
所述二級a腔復位彈簧5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二級a腔導閥體51,另一端與所述第四閥墻525的右側相連,所述二級a腔復位彈簧53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三閥墻524與所述第一環槽515形成縫隙,所述第五縱孔513與第三油腔503連通。
如圖6所示,還可以參見圖11,所述二級b腔導向結構60包括二級b腔導閥體61、二級b腔導閥芯62和二級b腔復位彈簧63。所述二級b腔導閥體61的內部具有一橫向貫穿的二級b腔橫孔611和自左向右依次沿縱向貫穿并連通于所述二級b腔橫孔611的第七縱孔612、第八縱孔613和第九縱孔614,所述二級b腔橫孔611與所述第八縱孔613相交處設有第二環槽615,且所述第二環槽615左側的孔徑小于其右側的孔徑,所述第二環槽615左側處設有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616,所述第七縱孔612通過所述第三側孔415與所述b腔107連通,所述第八縱孔613與所述第一縱孔411連通,所述第九縱孔614通過所述第四側孔416、所述一級橫孔410、所述第二縱孔412與所述主閥芯孔102連通。
所述二級b腔導閥芯62包括第二軸芯621,所述第二軸芯621從左到右依次設置有第五閥墻622、第六閥墻623、第七閥墻624和第八閥墻625,所述第五至所述第八閥墻625呈間隔布置且沿著所述軸芯的徑向向外突出,所述第五閥墻622、第六閥墻623、第七閥墻624的外徑依次增大,所述第七閥墻624、第八閥墻625的外徑相同,所述第六閥墻623與所述第七閥墻624形成第三臺階,所述第六閥墻623左側處設有與所述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616相匹配的第七凡爾線密封環帶626,所述二級b腔橫孔611從所述第五閥墻622至所述第六閥墻623的空間形成第四油腔601,從所述第七閥墻624至所述第八閥墻625的空間形成第五油腔602,從所述第八閥墻625至所述二級b腔導閥體61右側的空間形成第六油腔603。
所述二級b腔復位彈簧6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二級b腔導閥體61,另一端與所述第八閥墻625右側相連,所述二級b腔復位彈簧63處于伸展狀態時,所述第七閥墻624與所述第二環槽615形成縫隙,所述第五油腔602與所述第八縱孔613連通。
如圖7所示,還可以參見圖12,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70從左至右依次排列有第一孔701、第二孔702和第三孔703,并具有相應的內部和外部,所述第一孔701的外部與油箱連通,所述第二孔702的外部同時與所述第一、第六油腔603連通,所述第三孔703的外部與所述第三油腔503連通。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70具有關閉狀態和開啟狀態,關閉狀態所述第一孔701與所述第二孔702的內部不連通,所述第二孔702與所述第三孔703的內部連通。開啟狀態所述第三孔703與所述第二孔702的內部不連通,所述第一孔701與所述第二孔702的內部連通。
本實施例的二通液壓閥包括截止狀態和導通狀態兩種工作狀態。
截止狀態時(參見圖1),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70處于關閉狀態,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順序流經所述第二側孔105、所述第六側孔419、所述第三油腔503、所述第三孔703、所述第二孔702進而分別流入所述第一油腔501和第六油腔603,流入所述第一油腔501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一軸芯521右移并截止于所述第一閥墻522左側,由于所述第一軸芯521右移,使得所述第二閥墻523與所述第一環槽515形左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同時,流入所述第六油腔603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二軸芯621左移并截止于所述第八閥墻625右側,使得所述第七閥墻624與所述第二環槽615右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
進一步流入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經所述第二側孔105推動所述第三縱孔413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42上移,使得所述第三縱孔413和所述一級橫孔410連通,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進入所述一級橫孔410,流入所述一級橫孔410的液壓油分別流入所述主閥芯孔102和所述第四側孔416。
流入所述主閥芯孔102的液壓油推動所述主閥芯21下移,使得所述主閥芯21的第二凡爾線密封環帶203與所述主閥體10的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103貼緊,從而將從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截止并密封于所述主閥芯21上方。
流入所述第四側孔416的液壓油順序經過所述第五油腔602、所述第七閥墻624與所述第二環槽615的縫隙流入所述第一縱孔411,進而推動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42下移,使得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42的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422與所述一級導閥體41的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414貼緊,從而隔斷流向所述b腔107的液壓油。
經所述第二孔702流入所述第六油腔603的液壓油推動所述第二軸芯621左移,使得所述第六閥墻623的第七凡爾線密封環帶626與所述二級b腔橫孔611的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616貼緊,從而隔斷流向所述b腔107的液壓油。
在所述截止狀態時,所述主閥芯21的第二凡爾線密封環帶203與所述主閥體10的第一凡爾線密封環帶103貼緊;第一縱孔411內的所述一級導閥芯42的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422與所述一級導閥體41的第三凡爾線密封環帶414貼緊;所述第六閥墻623的第七凡爾線密封環帶626與所述二級b橫孔的第六凡爾線密封環帶616貼緊,分別在相應的位置形成了對應的凡爾線密封結構,使得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被完全密封住,達到無滲漏截止狀態,起到了密封效果較好的隔斷作用。
導通狀態時(參見圖8),所述兩位三通電磁換向閥70處于開啟狀態,所述第一、第六油腔603的液壓油經過所述第二孔702和所述第一孔701流回油箱,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順序流經所述第二側孔105、所述第六側孔419、所述第三油腔503流入所述第三孔703并被截止。
所述二級a腔復位彈簧53推動所述第一軸芯左移,使得所述第三閥墻524與所述第一環槽515右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經過所述第三閥墻524與所述第一環槽515的縫隙流入所述第三縱孔413上方,從而推動所述第三縱孔413內的一級導閥芯42下移,使得所述第三縱孔413內的一級導閥芯42的第五凡爾線密封環帶422與所述一級導閥體41的第四凡爾線密封環帶417貼緊,從而將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截止并密封于所述第三縱孔413內的一級導閥芯42上方。
進一步流入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作用于所述主閥芯21下端的第一臺階202上,從而對所述主閥芯21形成一個向上的主閥芯推力,所述主閥芯推力使得所述主閥芯21上端的油腔形成一個主閥芯壓強,所述主閥芯壓強順序通過所述第二縱孔412和所述一級橫孔410作用于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一級導閥芯42下端的第二臺階421上,使得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一級導閥芯42產生一個向上的一級導閥芯42推力,所述一級導閥芯42推力使得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一級導閥芯42的上端油腔形成一個一級壓強,所述一級壓強作用于所述第五、第六閥墻623形成的第三臺階上,使得所述第二軸芯621右移,由于所述第二軸芯621右移,所述第六閥墻623與所述第二環槽615左側之間形成一道縫隙,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一級導閥芯42的上端油腔的液壓油通過所述第六閥墻623與所述第二環槽615的縫隙順序經過所述第三側孔415和所述第一側孔104進入所述b腔107,同時所述第一縱孔411內的一級導閥芯42上移,使得所述一級縱孔與所述b腔107連通,所述進入一級橫孔410內的液壓油通過所述一級縱孔進入所述b腔107,所述a腔106和所述b腔107的液壓油共同作用于所述第一臺階202進而推動所述主閥芯21上移,使得所述a腔106和所述b腔107完全連通,所述a腔106的液壓油徑直流入所述b腔107。
在所述導通狀態下,液壓油直接從a腔106流入b腔107,由于所述a腔106和b腔107所在的主油孔101為直孔,所述液壓油通過所述主油孔101時不需要拐彎,降低了油束拐直彎引起的壓力損失,使得液壓油快速順利地流通。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發明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發明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