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路板鉆孔機用的氣缸。
背景技術:
電路板鉆孔機是應用于電路板加工過程中鉆孔工藝的一種機器,電路板板在裝插元件之前必須在板上鉆出小孔讓元件的針腳可以插入,或者使不同層面的線路上下導通。而隨著PCB板的集成度越來越高,孔徑也要求越來越小,目前的孔徑在0.1mm級別。
鉆孔機一般是通過氣缸的推動和鉆頭的旋轉從而達到鉆孔的效果的。然而,現有的鉆孔機的氣缸在推動過程中,其活塞桿由于受到的推動力不均勻,可能會在移動過程中同時發生轉動,轉動后的活塞桿可能會使鉆頭的位置發生偏離,導致鉆孔的孔徑和形狀改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電路板鉆孔機用的氣缸,所述氣缸包括:第一活塞桿,第一活塞,第一螺母,第二活塞桿,第二活塞,第二螺母,前蓋,中蓋,后蓋,第一缸筒,第二缸筒,所述前蓋、所述第一缸筒、所述中蓋、所述第二缸筒和所述后蓋依次接合,所述第一活塞桿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活塞中,所述第一活塞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螺母接合,所述第二活塞桿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活塞中,所述第二活塞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螺母接合,所述第一活塞桿的中部具有防轉凹部,所述前蓋的內部具有防轉凸部,所述防轉凸部與所述防轉凹部抵接。
優選地,所述氣缸還包括:O形圈,第一活塞圈和第一耐磨環,所述第一活塞桿的一端具有加固槽,在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圍具有第一鎖定槽和第一耐摩槽,所述O形圈環繞所述加固槽,所述第一活塞覆蓋所述O形圈,所述第一活塞圈環繞所述第一鎖定槽,所述第一耐磨環環繞所述第一耐磨槽。
優選地,所述氣缸還包括: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圍具有第二鎖定槽和第二耐磨槽,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圍具有第二鎖定槽和第二耐磨槽,所述第二活塞圈環繞所述第二鎖定槽,所述第二耐磨環環繞所述第二耐磨槽。
優選地,所述氣缸還包括:第一緩沖墊,第二緩沖墊,第三緩沖墊和第四緩沖墊,所述第一緩沖墊位于所述第一缸筒內,所述第四緩沖墊位于所述第二缸筒內,所述第二緩沖墊嵌在所述中蓋的一端,所述第三緩沖墊嵌在所述中蓋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活塞位于所述第一緩沖墊與所述第二緩沖墊之間,所述第二活塞位于所述第三緩沖墊與所述第四緩沖墊之間。
優選地,所述氣缸還包括:第一防塵圈和第二防塵圈,所述第一防塵圈位于所述前蓋中,所述第一防塵圈與所述第一活塞桿抵接,所述第二防塵圈位于所述后蓋中,所述第二防塵圈與所述第二活塞桿抵接。
優選地,所述氣缸還包括:第一含油軸承和第二含油軸承,所述第一含油軸承位于所述前蓋中,所述第一含油軸承與所述第一活塞桿抵接,所述第二含油軸承位于所述后蓋中,所述第二含油軸承與所述第二活塞桿抵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含油軸承比所述第一防塵圈更靠近所述第一缸體,所述第二含油軸承比所述第二防塵圈更靠近所述第二缸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結構的氣缸能避免活塞桿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旋轉,保證電路板鉆孔機的鉆孔形狀和大小,有效地提高電路板鉆孔機的工作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氣缸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氣缸的第一驅動部分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氣缸的第二驅動部分的爆炸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氣缸的主體部分的爆炸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氣缸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所示,氣缸包括:第一驅動部分1,第二驅動部分2和主體部分3。第一驅動部分1和第二驅動部分2分別插入主體部分3中,可相對于主體部分3發生移動,且分別于電路板鉆孔機的其他元件接合。
如圖2所示,第一驅動部分1包括:第一活塞桿11,第一活塞12,O形圈13,第一活塞圈14,第一耐磨環15和第一螺母16。第一活塞桿11的一端具有加固槽112,在活塞桿11的中部具有防轉凹部111。在第一活塞12的外圍具有第一鎖定槽121和第一耐摩槽122。
如圖3所示,第二驅動部分2包括:第二活塞桿21,第二活塞22,第二活塞圈23,第二耐磨環24和第二螺母25。第二活塞22的外圍具有第二鎖定槽221和第二耐磨槽222。
如圖4所示,主體部分3包括:前蓋31,中蓋32,后蓋33,第一缸筒34a,第二缸筒34b,第一緩沖墊35a,第二緩沖墊35b,第三緩沖墊35c,第四緩沖墊35d,第一防塵圈36a,第二防塵圈36b,第一含油軸承37a和第二含油軸承37b。前蓋31的內部具有防轉凸部311。
O形圈13、第一活塞圈14和第二活塞圈23都為丁腈橡膠材料形成。第一耐磨環15和第二耐磨環24都為聚四氟乙烯材料形成。第一緩沖墊35a、第二緩沖墊35b、第三緩沖墊35c和第四緩沖墊35d都為聚氨酯材料形成。
如圖5所示,第一活塞桿11的一端插入第一活塞12中,另一端與第一螺母16接合,O形圈環繞第一活塞桿11的加固槽112,第一活塞12覆蓋O形圈。第一活塞圈14環繞第一活塞的第一鎖定槽121,第一耐磨環15環繞第一活塞12的第一耐磨槽122。
第二活塞桿21的一端插入第二活塞22中,另一端與第二螺母25接合。第二活塞圈23環繞第二活塞的第二鎖定槽221,第二耐磨環24環繞第二活塞22的第二耐磨槽222。
前蓋31、第一缸筒34a、中蓋32、第二缸筒34b和后蓋33依次接合構成氣缸的外殼。第一活塞12位于第一缸筒34a內,第二活塞22位于第二缸筒34b內,前蓋31的防轉凸部311與第一活塞桿11的防轉凹部111抵接。
第一緩沖墊35a位于第一缸筒34a內,第四緩沖墊35d位于第二缸筒34b內,第二緩沖墊35b嵌在中蓋32的一端,第三緩沖墊35c嵌在中蓋32的另一端。第一活塞12位于第一緩沖墊35a與第二緩沖墊35b之間,第二活塞22位于第三緩沖墊35c與第四緩沖墊35d之間。
第一防塵圈36a和第一含油軸承37a位于前蓋31中,第一防塵圈36a和第一含油軸承37a分別與第一活塞桿11抵接,第一含油軸承37a比第一防塵圈36a更靠近第一缸體34a。第二防塵圈36b和第二含油軸承37b位于后蓋33中,第二防塵圈36b和第二含油軸承37b分別與第二活塞桿21抵接,第二含油軸承37b比第二防塵圈36b更靠近第二缸體34b。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第二活塞桿21的一端還具有鎖定圓臺210,鎖定圓臺210的外徑大于第二活塞桿21的一端的外徑,從而使第二活塞桿21與第二活塞22形成固定。
在氣缸使用過程中,第一活塞桿11與第一螺母16配合、第二活塞缸21與第二螺母25配合,完成氣缸與電路板鉆孔機的其他元件的接合。第一活塞桿11和第二活塞桿21在氣壓的驅動下發生移動,從而帶動鉆孔機的鉆頭發生移動。
其中,鎖定圓臺210是通過無心旋鉚的方式形成的,與現有的鎖螺絲的方式相比,鎖定圓臺210固定更加牢固,不容易發生偏離,保證氣缸的工作壽命。
由于前蓋31的防轉凸部311與第一活塞桿11的防轉凹部111抵接,因此能夠防止第一活塞桿11在移動過程中發生轉動,從而避免影響鉆孔的位置和形狀。
由于O形圈13和第一活塞圈14共同對第一活塞12施加了偏壓力,因此能在第一活塞12移動過程中,能防止第一活塞12脫落,造成第一活塞桿11無法正常移動,影響鉆孔的質量甚至造成鉆孔失敗。
第一耐磨環15和第二耐磨環24能防止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受到磨損,避免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發生自旋轉而造成第一活塞桿11和第二活塞桿21隨著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旋轉。此外,第一耐磨環15和第二耐磨環24還能提高氣缸的使用壽命。
第一防塵圈36a和第二防塵圈36b能防止雜質進入氣缸內部,避免影響氣缸工作的流暢性、導致鉆孔失敗的問題。此外,第一含油軸承37a和第二含油軸承37b能進一步加強第一活塞桿11和第二活塞桿21的移動流暢性。
第一緩沖墊35a、第二緩沖墊35b、第三緩沖墊35c和第四緩沖墊35d能對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的運動起到緩沖作用,防止第一活塞12和第二活塞22的移動過快,導致電路板鉆孔機的鉆頭損壞而影響鉆孔效果。
可見,上述結構的氣缸能避免活塞桿在工作過程中發生旋轉,保證電路板鉆孔機的鉆孔形狀和大小,有效地提高電路板鉆孔機的工作穩定性。
以上所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例,并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