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排污泵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一種一體式雙葉輪和一種采用一體式雙葉輪的潛水排污泵。
背景技術:
排污泵是一種泵與電機連體,并同時潛入液下工作的泵類產品,與一般臥式泵或立式污水泵相比,排污泵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安裝維修方便,連續運轉時間長。排污泵由于泵和電機同軸,軸短,轉動部件重量輕,因此軸承上承受的載荷(徑向)相對較小,但軸向力仍比較大。目前潛水排污泵用葉輪都是中間襯板上表面固定若干螺旋葉片,這樣可以實現快速大量汲水,但是會有非常大的軸向力,經軸傳遞給軸承,加速軸承損壞,降低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軸向力小、延長軸及軸承使用壽命的潛水排污使用的一體式雙葉輪及潛水排污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體式雙葉輪,包括上汲水葉片、中心孔、中間襯板、下汲水葉片;所述上汲水葉片和下汲水葉片為相同旋向的葉片,中間襯板為圓餅狀金屬板;預設數量的上汲水葉片以中間襯板中心為中心等間隔角度地設置于中間襯板上表面,預設數量的所述下汲水葉片以中間襯板中心為中心,等間隔角度地設置于中間襯板下表面,中間襯板中心設置有圓形中心孔,所述中心孔貫穿上汲水葉片結合部和下汲水葉片結合部。
一種包括所述一體式雙葉輪的潛水排污泵,包括一體式雙葉輪、上進水口、轉軸、出水口、下進水口,所述轉軸穿設在所述中心孔內能夠帶動一體式雙葉輪轉動;所述轉軸上端通過聯軸器與電動機相連,轉軸下端通過軸承與泵體內壁相連,所述一體式雙葉輪設置于泵體內部,泵體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和環形上進水口,泵體底端設置有下進水口;所述上進水口下邊沿與中間襯板上表面平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體式雙葉輪及潛水排污泵,通過雙面汲水設計,有效減小了轉軸及軸承承受的軸向力,延緩了軸承損壞,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體式雙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潛水排污泵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上汲水葉片,2、中心孔,3、中間襯板,4、下汲水葉片,5、上進水口,6、轉軸,7、出水口,8、下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
在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的描述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附圖1和附圖2中,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體式雙葉輪,包括上汲水葉片1、中心孔2、中間襯板3、下汲水葉片4;所述上汲水葉片1和下汲水葉片4為相同旋向的葉片,中間襯板3為圓餅狀金屬板;預設數量的上汲水葉片1以中間襯板3中心為中心等間隔角度地設置于中間襯板3上表面,預設數量的所述下汲水葉片4以中間襯板3中心為中心,等間隔角度地設置于中間襯板3下表面,中間襯板3中心設置有圓形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貫穿上汲水葉片1結合部和下汲水葉片4結合部。
一種包括所述一體式雙葉輪的潛水排污泵,包括一體式雙葉輪、上進水口5、轉軸6、出水口7、下進水口8,所述轉軸6穿設在所述中心孔2內能夠帶動一體式雙葉輪轉動;所述轉軸6上端通過聯軸器與電動機相連,轉軸6下端通過軸承與泵體內壁相連,所述一體式雙葉輪設置于泵體內部,泵體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7和環形上進水口5,泵體底端設置有下進水口8;所述上進水口5下邊沿與中間襯板3上表面平齊。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一體式雙葉輪及潛水排污泵,通過雙面汲水設計,有效減小了轉軸及軸承承受的軸向力,延緩了軸承損壞,延長了其使用壽命。